1 / 24

专题一:

专题一:. 认识社会生活. 专题 1 :认识社会生活. 第一节“不断变化的社会”: 从历史视角观察社会的变迁,揭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现实层面展示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认识多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复杂的生活环境”: 社会是复杂的,即充满希望,又矛盾重重。面对复杂的社会,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1 、社会变迁. 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toril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专题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一: 认识社会生活

  2. 专题1:认识社会生活 第一节“不断变化的社会”: 从历史视角观察社会的变迁,揭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现实层面展示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认识多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复杂的生活环境”: 社会是复杂的,即充满希望,又矛盾重重。面对复杂的社会,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3.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1、社会变迁 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变迁”这一概念比“发展”、“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

  4.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2、社会生活 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的社会生活是指社会日常生活,通俗地讲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交往等方面。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

  5.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3、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建筑具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6.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4、城市文脉 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 近代上海历史文化标志的“石库门”,具有上海城市特有的海派建筑风格,“石库门”里弄生活反映了上海近代城市文脉的重要内容。

  7.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5、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将人类多种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胜利感和成就感)。五种需求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下一层次需求就占据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

  8.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6、消费类型 消费一般可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生存消费是指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消费。 享受消费是为了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进行的消费。 发展消费是为了求得自身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消费。

  9. 本专题的核心概念 7、生活方式 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 它常常放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10. 专题1:认识社会生活 一、职业的变迁 第一节 不断变化的社会 二、岁月的见证 一、丰富的生活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生活 二、多元的生活方式 一、积极拥抱精彩世界 第三节 复杂的生活环境 二、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11. 职业的变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案例的研读,从“消失”的职业和“新增”的职业两个角度分析职业变迁的原因。 2、使学生明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职业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人们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是职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职业的变迁 《正在消失的职业》案例解读 案例所隐含的问题: 第一、“代写书信”——①请人代写书信说明了什么问题?②人类历史上有过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些传递信息的方式又是如何反映社会发展?③今天在这个领域产生了哪些新的行业和职业? 第二、“打蜂窝煤”——①煤作为燃料会带来哪些问题?②凭票供应说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经济状况?③现在民用燃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三、“货郎”——①为什么当时会有货郎?②今天人们购物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3. 职业的变迁 《正在消失的职业》案例解读 知识与能力迁移: 第一、学生可以讨论:除了案例中的职业外,还有哪些已经消失的职业、正在消失的职业、未来可能消失的职业?正在兴起的职业、未来可能产生的职业? 第二、由职业的变迁迁移到其他正在消失(产生)的物品和语言等。重点要学生学会分析这些“消失”或“兴起”的原因。

  14. 岁月的见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城市建筑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缩影。 2、通过解读案例分析上海石库门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3、使学生明白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

  15. 岁月的见证 《儿时的弄堂生活》案例解读 案例所隐含的问题: 1、气候条件对民居设计与建筑有哪些影响? 2、石库门的设计风格是如何凸现近代上海历史特征的? 3、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人口的增长如何影响居住环境的? 4、改革开放后,居家陈设的变化是怎样反映上海经济发展的? 5、现代小区的邻里关系与石库门邻里关系有什么不同? 6、与石库门里长大的孩子相比,现代的孩子童年幸福吗? 7、这些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性的退化? 8、上世纪80年代,稍有条件的家里都添置缝纫机,这说明什么问题?现在为什么又消失了? 9、“我”奶奶为什么留恋石库门? 10、面对石库门,上海人为什么常常出现复杂的心态?

  16. 丰富的生活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透过观察数据的变化,了解近十年来上海居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2、学生通过分析数据,了解数据变化的原因以及数据背后所隐含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17. 丰富的生活内容 ——案例解读 1、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对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类,然后阅读案例,对表格中的居民消费归类。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发现消费结构的变化,运用消费层次需求原理帮助学生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3、案例所隐藏的问题: ①、医疗保健——近十倍的相差,为什么?是社会进步还是退后〉如何解决? ②、交通通讯——反映了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交往方式变化等。 ③、教育——家长对子女成材的渴望、就业的困难、社会竞争的激励等 ④、书报杂志——一方面说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喜爱读书的人比较少,社会比较浮躁。 分析说明时应注意分寸

  18. 多元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上存在着多元的生活方式。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冲突的表现,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冲突。 3、学会养成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19. 多元的生活方式 《母与子》案例解读 冲突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冲突, “母”与“子”谁的生活方式更“绿色”? 如何解决冲突?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冲突?

  20. 教学目标: 1、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明白青少年既要积极倡导独立精神,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又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各种侵犯。 积极拥抱精彩生活

  21.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案例解读: 案例的实质: 外面很精彩……早晚得出去 世界很复杂……不能轻易出去 我们易受伤……怎样出去 出去为什么……能不能替代出去 不宜过多过重渲染社会的阴暗面 正面教育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不能独自一人外出旅游。 隐含的问题: 积极拥抱精彩生活 姜岚独自一人外出旅游具备哪些自身条件? 青少年为什么渴望了解外面的未知世界? 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学会保护自己? 面对突发事件,该如何应对? 青少年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2. 教学目标: 1、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明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既要有防范意识,也要奉献爱心。 3、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提高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 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23. 《我的困惑》案例解读: 案例所隐含的问题:——日记1 1、青年男子撞人后为什么逃逸?他害怕什么?我们该如何评判他的行为? 2、女孩主动搀扶老人为什么遭到别人误解?她为什么不进行辩解? 3、在旁观者误解女孩时,“我”为什么“犹豫”没有及时帮那女孩作证?她又担心什么? 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24. 《我的困惑》案例解读: 案例所隐含的问题:——日记2 1、健康女子为什么要装成聋哑人兜售她的工艺品?当“我”惊讶地发现那女子不是聋哑人后,该如何评价她的行为? 2、面对沿街乞讨的小男孩,“母亲”的见解对吗?人们为什么会同情弱者?为什么有些人利用这种同情心来维持生活来源?或者行骗? 3、我们该怎样提高辨别能力? 4、社会该如何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