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7

投 资 经 济 学

投 资 经 济 学. 主讲教师:任淮秀 教授. 第一章 投资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 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投资的含义 投资的实质 投资的分类 投资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投资通常是指为获取利润而投放资本于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购买国内外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来实现。所以,在西方,投资一般是指间接投资,以《投资学》命名的书籍也一般都介绍如何计算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怎样估价风险和如何进行资产定价,帮助投资者选择获利最高的投资机会。

tor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投 资 经 济 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投 资 经 济 学 主讲教师:任淮秀 教授

  2. 第一章 投资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

  3. 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 投资的含义 • 投资的实质 • 投资的分类 • 投资的作用

  4.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投资通常是指为获取利润而投放资本于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购买国内外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来实现。所以,在西方,投资一般是指间接投资,以《投资学》命名的书籍也一般都介绍如何计算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怎样估价风险和如何进行资产定价,帮助投资者选择获利最高的投资机会。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投资通常是指为获取利润而投放资本于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购买国内外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来实现。所以,在西方,投资一般是指间接投资,以《投资学》命名的书籍也一般都介绍如何计算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怎样估价风险和如何进行资产定价,帮助投资者选择获利最高的投资机会。 • 在我国,投资概念既包括间接的股票、债券投资,也指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和储备流动资产的经济活动,有时也用来指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和储备流动资产包括股票等有价证券的资金。从事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和储备流动资产(包括有价证券)的经济活动,必须运用资金,而运用上述资金的过程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投资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既用来指特定的经济活动,又用来指特种资金。 • 简而言之,可以把投资定义为: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的资源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本书的论述就是在这种定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一、投资的含义

  5. 投资只在运动(生产和经营)中才能具有生命力。通过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使投资资金遵循一定途径不断循环与周转运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收益,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投资只在运动(生产和经营)中才能具有生命力。通过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使投资资金遵循一定途径不断循环与周转运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收益,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 资金循环周转实现增值的过程,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才能使其价值达到增值,并在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进行新一轮的运动,开始新的循环过程。资金只有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下图是资金的循环运动示意图: 二、投资的实质 资金的货币形态 资金的生产形态 资金的商品形态 进入下一轮扩大规模的循环 附加增值的资金货币形态

  6. 投资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不同投资的性质和活动的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投资活动进行科学管理。投资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不同投资的性质和活动的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投资活动进行科学管理。 •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投资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按投资运用方式的不同,将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 直接投资是指将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的建设或购置以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资。直接投资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 间接投资则是投资者通过购买有价证券,以获得一定预期收益的投资。按其形式,主要可分为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 三、投资的分类

  7.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经济理论界,西方和我国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增长情况主要是由投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来分析。 • 2、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投资对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投资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任何技术成果应用都必须通过某种投资活动来体现,它是技术与经济之间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的结构,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资源(如试验设备等)等的产物。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应用都离不开投资。 四、投资的作用

  8. 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 • 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变化 • 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中西方投资理论对比分析

  9. 1、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1)关于投资与资本形成的关系。马克思虽然没有过多的关于投资与资本的专门论述,但他仍然坚持把投资与资本形成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他认为投资实际上就是把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在他看来,这是资本运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和环节,是资本具有生命力的象征和标志。 (2)关于投资范畴问题的研究 。受前苏联投资理论的影响,我国经济理论界,长期把投资理论研究的范畴定在基本建设投资。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只重视物质资本的投资,不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只重视固定资本投资,不重视流动资本投资;只重视固定资本投资,不重视流动资本投资;只重视新增净投资,不重视更新改造投资;只重视投资的数量,不重视投资的质量所带来的弊端很多,造成的影响也很深。但是,从最近几年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之中。 一、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变化

  10. 2、我国社会主义投资理论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增长的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一大二公”的前提下,投资主体显然是惟一能够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经济利益的国家和政府,投资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公共积累和财政的投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平等互利且共同一致的。 由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我国的投资理论研究长期缺乏对投资主体、投资结构、投资利益等一些主要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缺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引进了大量的现代投资理论,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都对现代投资理论,尤其是证券投资理论进行了非常详细和深入的介绍。但在具体应用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完全适合本土市场发展的理论并没有出现。 一、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变化

  11. 1、近代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 在前古典经济学时期,“投资”这个词语并没有出现,而是用“资本”一词来替代。只是到了重商主义的晚期,像托马斯·孟等人才开始提出除货币之外的“存货”的概念。 后来,重农学派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起源的看法,把经济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魁奈用“预付”一词代替货币资本。魁奈之后的杜尔哥则可以看成是把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这一专门理论的创始人。 关于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的古典看法是亚当·斯密的创见。 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以边际分析方法为基本方法的新古典经济学,对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承了古典关于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思想并加以体系化,运用边际思想又使之形式化,这一进程开始于杰文斯;二是对古典资本理论没有能够说明的某些投资问题进行补充与完善,这一进程主要是由克拉克等人来推进的。 二、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2. 2、现代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首次把投资作为一个重要的自变量纳入到其国民收入一般均衡模型中。标志着西方投资理论的研究已经步入了现代研究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2)投资理论与实践的范畴进一步扩展 (3)强化了对金融投资的研究,并通过企业投资行为将金融投资与实物投资结合起来 除此之外,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对于金融与投资、风险与投资、宏观经济波动与投资等方面的问题都有比较广泛的研究。 二、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3. 中国社会主义投资理论过去主要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问题,但目前正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问题的探索,其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西方投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投资问题,有比较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投资理论过去主要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问题,但目前正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问题的探索,其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西方投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投资问题,有比较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 两者研究的范围有比较大的宽窄之分。相对于西方投资理论研究的广泛性而言,中国的投资理论过去长期存在着重视实物投资、轻视金融投资;重视政府投资主体,轻视其他投资主体;重视投资增长比例,轻视投资质量与效益;重视生产性投资,轻视非生产性投资;重视物质资本,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偏差与不同。 • 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当代西方投资研究十分注重量化分析,特别是在投资结构、投资效益、投资风险等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形成了数量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中国的投资研究,目前仍然大量使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定量研究方面有所前进,但步伐仍比较慢。 三、中西方投资理论对比分析

  1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投资的基本概念和投资的基本理论。第一节首先从投资的含义出发,介绍了投资的不同社会形态与经济运行格局下对投资的不同理解;接着论述了投资的本质和投资的分类;最后详细分析了投资的作用。第二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分析了我国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最后一部分对中西方投资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 本章关键术语 投资 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 投资乘数 资本积累 存货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现代投资理论 金融投资理论

  15.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投资的含义与实质。 2、简述投资的作用,并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3、简述中国投资理论发展的历程。 4、简述西方投资理论发展的历程。 5、对比分析中西方投资理论发展的异同点。

  16. 第二章投资规模 • 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 • 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 • 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

  17. 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 • 投资规模的含义 • 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 • 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

  18.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投资规模有两层基本含义,即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投资规模有两层基本含义,即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 • 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投入到固定资产再生产方面的资金总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了一年内投入在固定资产再生产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年度投资规模应与当年的国力相适应。 • 在建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所需的投资额,包括以前年度已完成的投资以及本年度和以后年度继续建设所需要的投资,反映了一定年份全国实际铺开的建设战线的长短。在建投资规模应与一定时期的国力相适应。 一、投资规模的含义

  19. 1、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区别 (1)统计口径不同 (2)反映的供求关系不同 (3)影响因素不同 (4)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 (5)调节的难度不同 (6)适当与否的评价指标不同 (7)两者变动的方向和变化幅度不同 • 2、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联系 (1)年度投资规模是在建投资规模的基础 (2)在建投资规模又会影响年度投资规模 二、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

  20. 1、年度投资规模的衡量及变动规律 (1)年度投资规模的衡量: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是指一个年度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量以及与此相关的全部费用,通常用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两项指标衡量。 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投资增长弹性系数(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长/GDP增长 (2)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概括地讲,年度投资规模具有波动增长的规律,从短期来看表现为波动性,从长期来看表现为增长性。 三、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

  21. 2、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及变动规律 (1)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在建投资规模反映和决定在一定时期的投资需求状况,在建投资规模决定的投资总需求的扩张会导致投资规模膨胀。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投资比率=在建投资规模/GNP,正常年份0.9-1之间比较合适 建设周期=在建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正常年份3.1-3.7之间比较合适 资金占用率=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在建投资规模,正常条件在60-67%比较合适 新增规模扩大率=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在建项目当年投资额,正常为40%。 (2)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在建投资规模具有相对稳定增长的规律,这是与在建投资规模的构成有关的,在建投资规模等于年度投资规模乘以建设周期,年度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的变化决定了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化。 三、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

  22. 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 • 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 • 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23. 1、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投资规模 (1)要根据社会供求状况确定投资规模 (2)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投资规模 (3)要根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的需要确定投资规模 • 2、根据先消费后投资的顺序确定投资规模 • 3、瞻前顾后、留有余地的原则 一、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

  24. 1、年度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国民经济积累率法。该方法是计算投资资金的各源泉的数额,然后加总,得出年度投资规模。公式为: 年度投资规模=国民收入使用额×积累率×固定资产投资占积累的比重+(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消费基金转化额+利用外资部分 (2)投资率法。投资率是指直接在当年国民收入额中确定年度投资额的适当比例。该方法是在确定投资率的基础上,通过测算GDP,然后得出年度投资规模。 公式为:年度投资规模=计划年度GDP测算数×投资率 式中: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GDP×100% (3)年增长率法。该方法是通过确定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来确定年度投资规模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计划年度投资规模=基年年度投资规模×(1+合理增长率) 式中: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基年度投资总额×100% 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25. 2、在建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建设周期法。建设周期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所需要的时间。建设周期分为实际建设周期和合理建设周期两种。 该方法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建设周期,然后找出合理的年度投资规模,两者相乘即可。 公式为: 在建总规模=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式中,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的平均的适度年度投资规模,而不是某一特殊年份的投资规模。 (2)年增长率法。该方法的思路与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法相同。所不同的的是一旦基期的适度在建投资规模确定之后,可以基本按照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来确定考察期间适度在建投资规模每年的增长率。公式为: 在建投资总规模=基年的在建投资规模×(1+在建投资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式中: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基年度投资总额×100% 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26. 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 • 我国投资规模调控历史回顾 • 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 • 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

  27. 投资规模调控一直是我国投资调控中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重点,主要是抑制投资规模膨胀。投资规模调控一直是我国投资调控中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重点,主要是抑制投资规模膨胀。 • 2006年和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较以前明显提高,我国经济连续第五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投资膨胀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却始终存在。中国经济总体处于平稳运行态势,但投资增长偏快,投资率不断上升。 • 2008年在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2008年下半年宏观调控任务定位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需求显著减少、出口严重下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在这一大环境下,中央政府宣布对宏观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随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投资规模调控历史回顾

  28. 1、合理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 (1)积累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比较:国民收入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国民收入的价值分配中,必须保证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与国民收入相适应; 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较慢; 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较快。 (2)投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 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一致; 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较慢; 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较快。 (3)投资品供给与投资品需求平衡关系比较: 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适度; 投资品供给增长>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不足; 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过高。 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

  29. (4)积累率水平:积累率是一定时期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积累基金是国民收入中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 积累率用公式表示为: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使用额×100% 消费率=1-积累率 积累率<25%,低积累水平; 25%≤积累率≤30%,合理积累水平; 积累率>30%,高积累水平。 (5)投资率水平: 投资率<25%,低投资率水平; 25%≤投资率≤30%,合理投资率水平; 投资率>30%,高投资率水平。 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

  30. 2、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 (1)有利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是投资规模调控的最重要目标 (2)投资增长率等于或者略大于GDP增长率 (3)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协调 (4)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基本平衡 (5)投资效益能够不断提高 (6)积累增长率等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7)消费和投资增长相协调 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

  31. 1、建立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1)必须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 (2)进一步加大政企分离的力度,为企业的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必须从以铺摊子为主转变为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改组和扩张上来,努力增加更新改造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2)要从主要进行实物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变为主要向技术进步投入上来;要从重投入、轻管理转变为强化管理、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上来;要从项目小型化、分散化、低水平重复建设转变到讲求规模效应和专业合作,产业结构高级化上来 • 3、完善经济金融手段为主的调控手段 三、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

  32. 本章小结 本章第一节是投资规模的概述,首先介绍了投资规模及其两层基本含义,即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而后紧接着介绍了这两层基本含义的联系和区别,接下来分别就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方法和变动规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第二节主要讲解了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在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当中主要介绍了根据需要与可能、根据先消费后投资的顺序、以及瞻前顾后、留有余地三大原则;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当中则分别对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作了介绍。 本章最后一部分介绍投资规模的调控。本节首先对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历史作了必要的回顾,接下来介绍了合理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和理论标准,最后,根据我国的国情,讲述了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主要方法。 • 本章关键术语 年度投资规模 在建投资规模 投资额 投资率 投资增长弹性系数 建设周期 资金占用率 新增规模扩大率 国民经济积累率法 投资率法 年增长率法 建设周期法 积累率

  33. 本章思考题 1、投资规模的含义是什么? 2、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3、如何衡量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 4、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分别有怎样的变动规律? 5、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有哪些? 6、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7、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的数量标准和理论标准是什么? 8、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有哪些?

  34. 第三章 投资结构 • 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 • 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 • 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控

  35. 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 • 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 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准 • 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

  36.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是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是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 投资结构从不同的侧面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投资主体结构。是指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在投资总量中的比例关系 (2)投资的项目性质结构。是指竞争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3)投资的来源结构。不同来源的投资在投资总额所占的比重称之为投资来源结构 (4)投资产业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三大产业之间分配的数量比例关系 (5)投资的用途结构。是指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比例关系 (6)投资的项目规模结构。是指投资用于大型、中型、小型投资项目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一、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37. 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资源结构相适应,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合理的投资结构有利于投资要素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准

  38. 关键产业重点投资的原则 关键产业主要应当包括以下两类:瓶颈产业部门和新兴产业部门 • 基础部门超前发展的原则 基础部门是指农业部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这些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贯彻基础部门超前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要保证投资在这些部门的一定比例 • 推进技术进步的原则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由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增加投资无疑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 存量调整与增量调节配套进行的原则 要实现合理的投资结构,就要贯彻存量调整与增量调节配套进行的原则。当前鼓励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调整资本存量,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通过增量调节的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使两种调节方式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最大的效益 三、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

  39. 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 • 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40. 产业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产业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 • 关于产业结构分类的方法和标准不一致,其中使用最多的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认为,社会总生产的物资生产部门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第二部类为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 (2)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分类法。 (3)三大产业分类法。三大产业分类最早由新西兰费希尔教授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的结构。 (4)四产业划分法。四产业划分法是美国经济学家、信息专家马克·波拉特等人在1977年撰写的《信息经济》书中首先提出的,是在“三次产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产业,即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 一、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41. 第一阶段是工业化前期,在这个时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处于萌芽状态,农业占据绝对大的位置,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一些必需的消费性的部门第一阶段是工业化前期,在这个时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处于萌芽状态,农业占据绝对大的位置,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一些必需的消费性的部门 • 第二阶段是前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但仍占相当大的比例,现代工业较快地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也逐步增长 •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第二产业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退居第二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这一阶段结束表明国家已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被称为“脱农化” • 第四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已降低到一定的位置,第二产业的比重呈稳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取代第二产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 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42. 1、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从长时期来看,投资结构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但现有的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又有一种制约作用。投资结构通过影响资产的存量结构进而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 一定的产业结构是由过去历年的投资结构塑造出来的,即投资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但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又往往制约着以后的投资结构,为了维持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的再生产,要求投资按照原有的比例关系继续投入。 • 2、我国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1)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3)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低,使得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处于世界较落后的水平。 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43. 3、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发展的趋势 (1)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要走出集约型产业投资的道路 (2)合理安排第二产业投资,在保证第二产业投资绝对量有所增长的同时,使其内部投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要正确处理生产资料工业和消费品工业投资结构; 要正确处理生产资料工业内部投资和消费品工业内部投资结构; 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 (3)强化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 加速改造和发展交通运输业,增加交通运输业投资; 强化邮电通讯业投资,着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 加大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投资,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44. 第三节投资结构调控 • 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 • 投资结构调控目标及对策

  45. 改革开放前的投资结构演变 1、改革开放前的投资结构演变: (1)“一五”建设时期 (2)大跃进时期和五年调整时期 (3)建立地方工业体系为重点的建设时期 2、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投资结构主要出现出以下特点: (1)投资主体结构比较单一,片面强调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忽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单纯依靠财政手段集中和无偿拨付资金,忽视金融市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投资结构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经济失衡状况始终未得到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加工业、制造业的超前发展导致绝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农业和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一直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

  46. 改革开放后投资结构的特点 1、1979年国家提出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投资的部门结构由向生产资料倾斜转向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倾斜,把农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2、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国家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的投资比重逐渐上升的态势。 3、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展,呈现出国家财政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投资和利用外资多种融资渠道并存的格局,在投资来源结构中国家财政投资的比重趋于下降,与此同时银行贷款投资、企业自筹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比重趋于上升。 4、在投资领域指令性计划调节速度逐渐弱化,投资结构的调节转变为计划与市场的双重调节,由国家指令计划性调节的主要是中央政府投资及信贷投资的总规模,而国有企业自筹投资、集体企业、个人及外资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它们根据市场需求的状况确定投资的目标和投资的规模。 一、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

  47. 1、投资结构调控目标 (1)以协调产业结构为目的,即在现存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维持现有产业的平衡发展 (2)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的,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换 (3)以产业升级为目的,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调控投资结构,促使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 2、投资结构调控对策 (1)落实产业政策、完善投资结构调控 (2)完善财税制度,强化财税对投资结构的调控作用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咨询系统 (4)妥善安排存量调整与增量调节的结构问题,加快对存量资产调整的步伐 二、投资结构调控目标及对策

  48.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介绍了投资结构的含义和应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 阐述了投资结构优化的内涵和优化的标准、四个原则。提出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国内外对产业结构的分类。重点介绍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产业调整的总结,结合我国历经多年改革取得的成果和教训,提出我国产业投资结构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从而进一步提出我国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和对策。 • 本章关键术语 投资结构 产业投资结构 产业投资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调控

  49. 本章思考题 1、投资结构的含义是什么?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2、结构优化的标准有哪些? 3、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有哪些? 4、合理投资结构的标志是什么? 5、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是什么?有几种分类方法? 6、产业结构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7、我国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是什么? 8、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9、改革开放后投资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10、投资结构调控目标及对策有哪些?

  50. 第四章投资环境 • 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 • 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 • 第三节 投资环境优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