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84 Views
第 8 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基本情况。 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童装. 女士套装. 男士西装. 衣. 涮火锅. 东坡肘子. 水煮鱼片. 烧烤. 食. 烤鸭. 公寓.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四合院. 住. 客机. 火车. 客车. 客轮. 行. 一、衣食住行的变化. 1 、衣. 从风俗画看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 · 王居正 《 纺车图 》 (局部). 织布( 《 耕织图 》 局部). 染布( 《 耕织图 》 局部). ( 1 )衣料: 宋麻布为主
E N D
学习目标 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基本情况。 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童装 女士套装 男士西装 衣
涮火锅 东坡肘子 水煮鱼片 烧烤 食 烤鸭
公寓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四合院 住
客机 火车 客车 客轮 行
1、衣 从风俗画看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织布(《耕织图》局部) 染布(《耕织图》局部) (1)衣料: 宋麻布为主 南宋衣棉人渐多 元时棉布为主
(2)行服 穿短衣的劳动者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卜卦的普通百姓服装→
(3)女服 唐——领口低矮、袖子短小 《簪zān花仕女图》唐·周昉
宋——长袖高领、便服瘦长 曹太后像 北宋仁宗赵祯的皇后 宋代开袖女服
(4)官服 缠枝花卉纹金带 公服 官服等级(北宋前期)
南方 北方 2、食: 米饭 面食 猪肉 羊肉 宋代妇女剖鱼图
东坡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
柴草(城乡居民) 植物油 宋代开始普遍食用 煤(北宋东京)
酒肆(《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汴京酒肆很多,高级酒楼称“正店”,小些的叫“分茶”。
3、住 宋代农民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 茅草房(北宋·高克明《溪山雪意图》局部)
城市平民的住所以瓦顶平房为主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修建园林式建筑成为 达官贵人享乐摆阔的时尚 住宅园林(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秋景局部)
高脚家具广泛流行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秋庭婴戏图》 宋·苏汉臣 墩在宋代的贵族、士大夫家庭中,可谓必备的家具。有木质,有藤编,形式多样。《秋庭婴戏图》中有开光圆墩。墩为鼓形,周身六开光,下有小角足。家具种类繁多,高脚家具广泛流行,内地人已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4、行 轿子 马车 太平车 二牛驾辕车 《清明上河图》局部
据估计,开封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三分之一;临安人口最多达120万。据估计,开封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三分之一;临安人口最多达120万。 唐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多个,宋朝则增加到四十多个。北宋有12%以上的户口居住在城市之内。
昼市 晓市 夜市 店铺(《清明上河图》局部)
勾栏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梦粱录》
木偶戏(铜镜图案) 《宋太祖蹴鞠图》宋·苏汉臣 傀儡戏
宋代城市生活的基本特征: (1)人口密集; (2)商业繁荣; (3)娱乐丰富多彩; (4)饮茶蔚然成风。
练一练 1.宋代北方人的主食是( )。 A.米饭 B.面食 C.肉类 D.鱼类 2.中国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始于( )。 A.唐代 B.汉代 C.宋代 D.明代 B C
3.结合前课和本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3.结合前课和本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①都市商业繁荣; ②经商时间长; ③娱乐活动商业化; ④方便贸易的纸币出现; ⑤对外贸易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