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物质观). 认识论(实践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把握唯物论体系. 探究世界的本质. 把握思维的奥妙. 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 本质. 概念. 考点 1. 决定. 物质. 意识. 能动作用. 世界的物质性. 能动地认识世界 能动地改造世界. 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 概念. 考点 2. 运动. 与物质、与静止的关系. 考点 3. 含义. 尊重 / 认识和利用规律. 规律. 主观能动性.

toma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物质观) 认识论(实践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把握唯物论体系 探究世界的本质 把握思维的奥妙 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 本质 概念 考点1 决定 物质 意识 能动作用 世界的物质性 能动地认识世界 能动地改造世界 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 概念 考点2 运动 与物质、与静止的关系 考点3 含义 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 规律 主观能动性 考点4 普遍性与客观性 相结合

  3. 哲学第四课复习 探索世界的本质

  4. 考点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考点梳理 ①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概括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②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性、根源性、独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性,能被意识所反映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5.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梳理 [世界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哲学启示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与自然和谐共处。

  6. 考点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考点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考点梳理 (1)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p31)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p32)

  7. 考点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考点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考点梳理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①规律的客观性: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的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③人与规律的关系: 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8. 考点4 :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考点梳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又要反对夸大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放弃主观努力无所作为的观点。

  9. 易混易错点 1、运动是有条件的,永恒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矫正训练 (09江苏)“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C

  10. 易混易错点 2、人对规律的利用就是人类改变或创造了规律。 ①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的。 ②但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11. 正确的 矫正训练 A 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组织力量攻关,短时间内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研制出防治甲型HINI流感的疫苗,并在特殊人群接种中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12. 易混易错点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①取得成功要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什么? 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 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违背规律,一味蛮干则会导致失败。 只有从客观条件出发,把尊重规律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13. 变式练习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 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 参考答案 • ①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②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 •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败。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

  14. 解析 此题为辨析题,是借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一句激励性语言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辨析题一定要注意从合理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作答,此题宜先将“想”上升到哲学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成功的必要性,肯定其合理性;然后指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最后得出结论,避免陷入误区。

  15. 矫正训练 漫画“植‘数’造‘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②不符合题意,漫画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 C

  16. 例题解析(2010年高考·江苏卷35) •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①范围: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审设问 ②层次:依据(为什么——原因、意义) 审题 ③其他信息:“学习型政党”——把握规律性 “面对……形势” “为了……” “提出……战略任务” 审材料

  17. 参考答案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18. 唯物论知识体系 探究世界的本质 把握思维的奥妙 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 本质 概念 决定 物质 意识 能动作用 世界的物质性 能动地认识世界 能动地改造世界 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 概念 运动 与物质、与静止的关系 含义 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 规律 主观能动性 普遍性与客观性 相结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