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運動傷害專題報告

運動傷害專題報告. 踝關節運動傷害之預防. 指導教授:呂宏淵 醫師 學 生:朱嘉華. 前 言. 人民素質提升,及政府提倡全民體育  參與運動人口增加  運動機會普遍 ,運動 傷害也隨之增加 。 運動傷害威脅運動參與者,更戕害運動生命。 踝關節傷害是所有運動傷害中發生頻率最高者,且以 韌帶扭傷 佔絕大多數 (85%) 。 運動的目的主要在追求健康,若因運動不當而導致運動傷害,則違反運動促進健康的意義。  預防重於治療 ( 瞭解傷害發生的原因及預防之道 ). 踝關節運動傷害之種類. 踝關節扭傷 (ankle sprain)

tom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運動傷害專題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運動傷害專題報告 踝關節運動傷害之預防 指導教授:呂宏淵 醫師 學 生:朱嘉華 chiahua

  2. 前 言 • 人民素質提升,及政府提倡全民體育  參與運動人口增加  運動機會普遍,運動傷害也隨之增加。 • 運動傷害威脅運動參與者,更戕害運動生命。 • 踝關節傷害是所有運動傷害中發生頻率最高者,且以韌帶扭傷佔絕大多數(85%)。 • 運動的目的主要在追求健康,若因運動不當而導致運動傷害,則違反運動促進健康的意義。  預防重於治療(瞭解傷害發生的原因及預防之道) chiahua

  3. 踝關節運動傷害之種類 • 踝關節扭傷(ankle sprain) 由於外力過度作用而造成韌帶纖維本身或附著處有某種程度的傷害。 輕度:韌帶纖維稍有斷裂,關節輕微腫大 ,功能與大小不受影響。 中度:部分撕裂, 功能減弱, 只能勉強走 路, 無法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 重度:韌帶本身完全斷裂或自附著於骨頭 處撕裂,其功能已完全喪失。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chiahua

  4. 踝關節骨折(ankle fracture) 突然的外力施壓於踝關節兩側之一,使踝關節或距骨脫離正常槓桿作用的位置,因而使原本維繫踝關節在固定位置的韌帶被拉開或撕裂。 • 踝關節脫臼(ankle dislocation) 通常伴隨著扭傷和骨折發生,其發生原因為: 1. 嚴重的傷害加壓在踝關節側邊,迫使踝關 節做不正常的移動。 2. 嚴重的扭傷 3. 肌肉大力的收縮 chiahua

  5. 踝關節拉傷(ankle strain) 拉緊(傷)圍在踝關節周圍的任何一條肌肉或肌腱,肌腱和骨聯合成單位, 這些單位穩定關節且提供關節活動性, 拉傷發生在這些單位最脆弱的部分。 它有三種型態: 輕度:只是輕微的拉傷肌肉,沒有任何肌纖維 和肌腱斷裂,也沒有喪失肌力。 中度:連接在骨上的肌肉和肌腱纖維部份斷裂 ,肌力變小。 重度:肌肉、肌腱和骨的連接處斷裂,嚴重的 拉傷需要動手術來復原。慢性拉傷是因 使用過度,急性拉傷則是直接的傷害或 是過度用力所造成。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chiahua

  6. 踝關節外生骨贅(ankle exostosis) 一個骨的新傷或舊傷增生堆積起來的地方, 通常是直接的外傷造成。 • 踝關節軟骨破裂(ankle fracture) 踝關節任何一側被短暫的應力強拉,踝或距骨脫離正常的連接處,正常維持此關節位置的韌帶會被伸展和破裂。 • 踝關節挫傷(ankle contusion) 因皮下組織或皮膚受到直接的撞擊所造成的瘀傷。挫傷造成微血管斷裂出血, 滲入肌肉或其他組織。 chiahua

  7. 踝關節滑膜炎(ankle synovitis) 平時踝關節滑膜表面會分泌滑膜液,滑膜液可幫助踝關節移動更自由, 而且能避免二個骨頭表面間直接的摩擦。滑膜炎通常是受傷後的併發症。 • 踝關節腱鞘炎(ankle tenosynovitis) 在踝關節上肌腱的發炎,或是腱鞘表面發炎 。 腱鞘表面分泌液體潤滑肌腱,當腱鞘表面發炎時, 肌腱就不能在它覆蓋面內平滑滑動。 chiahua

  8. 踝關節運動傷害之預防 • 選擇正確的專用運動鞋 鞋子和運動傷害的相關性主要取決於鞋子和地面的相互作用、鞋子的品質與結構、鞋子的大小及合腳性、鞋子和運動員的相互作用。 一雙良好的運動鞋必須具備:堅固的結構及優良的材質、大小合適、提供適當的穩定性及貼地性(賴金鑫,1993)。 李水河及相子元(1998):中高統的運動鞋,具保護踝關節內翻之效果;一般統之運動鞋,能夠較快引起腓骨肌群被伸展,使踝關節之活動更敏捷。 chiahua

  9. 場地設備與器材管理 場地維護不良,如場地雜亂、有碎石雜物及凹凸不平,是造成踝關節傷害之罪魁禍首。 從事運動前應先熟悉場地,並檢查場地與設備。 • 貼紮及護具之保護效果 使用踝關節貼紮術來限制其關節活動度, 藉以提供一個外在的支撐力量來減少踝關 節過度活動,降低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或 受傷程度,並可藉此維持良好正確的姿勢 chiahua

  10. 預防性運動 1.腳跟肌腱的伸展運動 美國一千多名運動員踝關節向上彎曲角度平均 3 度(正常20度,顯示腳跟太緊),接受一年訓 練後達9.9度,踝關節扭傷發生率也大為減少。 2.運動前適當的熱身運動 旨在增加肌肉收縮時的速度和力量,改善肌肉 協調能力,及預防或減少肌肉、肌腱、韌帶的 傷害。 3.加強踝關節部位的訓練 平時應增強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的力量、彈 性和柔軟性,以加強足踝部肌肉力量、穩定性 及協調性。 chiahua

  11. 培養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Nigg(1985)指出,人體的骨骼肌肉系統反應時間為50至75毫秒,當加諸人體的作用力發生時間< 50毫秒時,骨骼肌肉系統無法即時產生反應去吸收衝擊的力量(passive force),這種力量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  當著地高度愈高時,應增加下肢關節的角位移或延長緩衝時間,以減少因著地所產生的巨大力量,避免可能造成的傷害 。 chiahua

  12. 本體感覺再訓練(proprioception reeducation) Freeman(1965):踝關節扭傷後,可能使踝關節週邊韌帶、本體感覺受器等組織,造成不可復原的傷害,導致踝關節不穩定,使受傷部位更容易再度受傷。踝關節功能性不穩定將導致身體搖擺程度增加,延緩肌肉的反應時間,使身體的平衡能力降低,這是由於本體感受器損傷,使得感覺輸入的回饋保護機轉喪失作用所致 (Konradsen & Ravn,1990) 。  藉由復健或加強本體感覺的再訓練,可增進肌肉骨骼系統的能力及產生適當的回饋至中樞神經系統,使其增加關節功能及穩定性,同時對關節、韌帶產生更加一層保護機制(王進華等人,1990) 。 chiahua

  13. 急性運動傷害的處理‒ ‒ PRICE原則 • Protection :預先防範運動傷害的發生。 • Rest: 停止受傷部位之運動,固定傷部,以最舒適的姿勢休息 ––減少因繼續活動引起疼痛,並預防傷勢惡化。 • Ice : 使血管收縮,減低血流量,達到抑制血腫的效果,並可減低疼痛。 受傷後48小時內,用冰敷患部,促使患部血管收縮,減少傷處出血、腫脹的程度,並可減輕疼痛及肌肉孿縮;冰敷以一小時之內處理較佳;每次冰敷時間為10-15 min,休息5-10 min,再進行冰敷,如此反覆3-4次。通常冰敷至患部不在腫脹或不再惡化即可停止。 • Compression : 控制初期腫脹。以彈性繃帶加壓,由遠端向近端纏繞,應避免過緊而造成疼痛,及血液循環不良。 • Elevation : 將患部抬高(高於心臟),使靜脈血回流順利,防止繼續出血與腫脹。 chiahua

  14. 慢性運動傷害的處理‒ ‒ 評估、治療、復建三原則 • 評 估 1. Listening to your body:注意身體的 警訊,當身體不適或傷害發生時,身 體會以各種方式 ,如疼痛、腫脹、僵 硬不靈活、雜音即不穩定等反應,來 和已受傷之肌肉骨骼或神經系統溝通 2. 詢問病人病史、肌肉骨骼系統檢查 chiahua

  15. 治 療 1.冷療(Cryotherapy):(1)冷療的止痛效果,讓患者提早活動,維持肌力,縮短復原時間;(2)冷療後使血管擴張,血流增加保護組織免於凍傷壞死,因此組織血液循環增加,有利於組織活動,並且代謝壞死細胞。 2.熱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便於加速傷處的修復與止痛。 3.水療(冷熱水交替療法):浸泡在38-40度的溫水中5 min  10-16度的冷水1-2 min  3次/天,20-30 分/次。 4.藥物治療:必要時可攝取止痛劑、消炎劑或肌肉鬆弛劑等。 5.外科手術:嚴重的傷害需手術修補才能痊癒。 chiahua

  16. 踝關節扭傷後的復健治療過程表 肌力完全恢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完全不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肌力恢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活動不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腫脹完全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走路不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腫脹不再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 抬 壓 拿 活 水 保 對 等 等 快 跑 繞 繞 特 敷高迫 拐 動 療 護抗 張 速走步 圈 圈殊 杖 腳施 運 運跑跑 技 踝 力 動動︵ ︵ 巧 45 90訓 度度 練 ︶ ︶ (摘錄自賴金鑫,1993) chiahua

  17. 結 語 防範勝於預防、預防重於治療 運動一生、健康一生、快樂一生 chiahua

  18. The End Thank you chiahu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