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人轮状病毒感染

人轮状病毒感染.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病教研室 谢 晨. 概 述. 轮状病毒 (rotavirus , RV) 能引起哺乳类和禽类动物的感染。引起人类感染的 RV 称人 RV ,是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的 RV 主要有 A 组和 B 组。分别导致婴幼儿和成人急性腹泻,严重腹泻时可伴不同程度的脱水。个别 A 组人 RV 感染能引起肠道外其他系统表现。. 病原学.

tol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轮状病毒感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轮状病毒感染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病教研室 谢 晨

  2. 概 述 轮状病毒(rotavirus,RV)能引起哺乳类和禽类动物的感染。引起人类感染的RV称人RV,是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的RV主要有A组和B组。分别导致婴幼儿和成人急性腹泻,严重腹泻时可伴不同程度的脱水。个别A组人RV感染能引起肠道外其他系统表现。

  3. 病原学 RV属呼肠病毒科(Reoviridae)。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60~80nm,病毒核心含双股RNA,为其基因组,由11个RNA节段组成。病毒核心被二十面壳体包裹,形成双层核衣壳,内层核衣壳的壳粒呈放射状排列,有如车轮状条幅,RV因此得名。

  4. 病原学 根据病毒基因结构和抗原性将RV分为A~G 7个组。引起人感染致病的主要属A组和B组,少数报告C组也可致人感染,其他4组RV很少对人致病或不致病。A组人RV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组人RV也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ult diarrhea rotavirus;ADRV),由我国学者于80年代初期首先发现,主要引起成人腹泻。

  5. 病原学 两种主要的人轮状病毒在形态上基本一致,差别主要表现在:

  6. 病原学 ①两者无抗原间的交叉反应;②A组人RV的核酸图谱为4-2-3-2分组排列,ADRV为4-2-1-l-1-1或4-2-2-3分组排列;③A组人RV能经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和传代,ADRV则不能;④A组人RV的理化性质相当稳定,耐酸、碱和乙醚。37℃ 1h、25℃ 24h病毒仍不失其感染性。56℃ lh才能灭活病毒。在相对湿度50%,温度20℃时病毒在空气中能存活40h以上;ADRV在外界环境中很不稳定,极易降解。

  7. 病原学 A组RV的内层核衣壳蛋白(VP6)具有群特异性抗原,将A组RV分为两个血清群。外层核衣壳含两种抗原成份VP7和VP4,具有型特异性,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8. 病原学 VP7是一种糖蛋白,根据其抗原性可将A组RV分为14个血清型,用Gl~G14表示。14种G血清型中,A组人RV占有10种。

  9. 病原学 由VP4抗原决定的血清型称P血清型。VP4的抗原性变异较多,抗原至少有20种以上,已肯定的有8种主要P血清型。

  10. 病原学 根据10种G和8种P抗原的排列组合,A组人RV的血清型可有80种之多,但目前流行的主要有4种血清型,即P8G1、P8G3、P8G4和P4G2。

  11.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A组人RV感染发病第1天粪便即可中发现病毒,第3~4天粪便排病毒达高峰,第8天后多已停止排病毒,偶有18~42天仍排病毒者。

  12.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的方式感染。水源污染可造成ADRV感染的爆发流行。由于A组人RV在空气中存活时间长,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可测到特异性抗体,提示A组人RV有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其他传播途径,如接触传播和动物在ADRV感染传播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95%左右的A组人RV感染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隐性感染越多,显性感染的高发年龄为4~36月龄的婴幼儿。感染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成年人也可感染发病.特别是护理A组人RV感染患儿的成年人、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人群对ADRV普遍易感,但显性感染以21~40岁的成年人多见。

  14.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 A组人RV感染:见于世界各地。温带地区以秋冬季多见。热带地区A组人RV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 ADRV感染:显性感染仅见于我国大陆,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流行和爆发多发生于4~7月。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我国香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人群中可检出ADRV特异性抗体,提示这些地区和国家有ADRV感染。但至今尚未发现现症病人。

  15. 发病机制与病理 RV感染后主要侵犯空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使其凋亡。病变细胞脱落,微绒毛变短、变钝。取而代之的是原位于隐窝底部的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由于上述病变导致小肠功能丧失,水与电解质分泌增加,吸收减少,引起腹泻。另外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时,双糖酶分泌减少,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肠腔内聚积引起渗透性腹泻。

  16. 临床表现 A组人RV感染的潜伏期为24~72h,大多数在48h内。ADRV感染的潜伏期38~66h,平均52h。

  17. A组人RV感染 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急起发病,80%患儿先呕吐,随即频繁的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和脓血。大便每日10~20次,腹泻严重时伴明显的脱水。约1/3患儿伴有39℃左右的发热。病程较短,一般2~6日。

  18. A组人RV感染 慢性RV性肠炎: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和成人。腹泻症状可持续长达数月。腹泻期间粪便长期排病毒,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19. A组人RV感染 婴幼儿RV感染的其他表现:A组人RV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婴儿肠套叠、婴儿肺炎、脑炎、脑膜炎。此外,婴幼儿RV感染还可伴有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瑞氏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川崎病和克隆病等。

  20. ADRV感染 起病急,主要症状有腹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和脓血。大便一般每日5~9次或10余次不等,重者每日超过20次。严重腹泻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可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5日,呈自限性,个别病程可长达2周。

  21.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可稍增多,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数增加。粪便常规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个别婴幼儿RV感染者的粪便镜检中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22. 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 查粪便中病毒颗粒:取粪便浸出液通过免疫电镜观察病毒颗粒,RV感染者粪便中排病毒量较多,阳性率高。电镜下见到特殊的车轮状病毒颗粒即可确诊,但不能区别A组人RV和ADRV。

  23. 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 查粪便中病毒抗原:应用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应的病毒抗原。常用方法有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免疫斑点试验。上述方法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A组人RV和ADRV的抗原无交叉反应,检测粪便中病毒抗原能区别不同的RV感染。

  24. 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 查病毒核酸:可应用特异性核酸探针杂交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粪便中病毒核酸。也可应用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琼脂糖电泳图谱鉴定RV核酸的类型,进行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

  25. 实验室检查 血清抗体的检查 可用免疫学方法.如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A抗体。以IgA抗体的诊断价值较大,当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时有诊断意义。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RV感染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同期有腹泻患者,起病急,大便黄色水样,尤其对秋冬季的婴幼儿腹泻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电镜发现RV,病毒抗原或病毒核酸阳性。RV所致的腹泻临床上不易与其他原因,特别是其他病毒引起的水样腹泻相鉴别,鉴别诊断主要取决于病原学检查。

  27. 预 后 A组人RV感染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微的临床表现,预后良好,但少数严重病例可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其他并发症死亡。ADRV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28. 治 疗 • 治疗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轻度脱水给予口服补液,推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服补液盐(ORS)。中、重度脱水伴电解质紊乱者宜静脉补液。 • 近年来用RV抗体治疗A组人RV感染,对伴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有一定的疗效,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对无免疫缺陷的患者无效。

  29. 预 防 尽管A组人RV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但控制和改善水源的卫生仍不能完全预防其感染。有效的预防手段是主动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研究和应用了单价减毒活疫苗和基因重组RV疫苗(RRV-TV)。单价减毒活疫苗有一定的副反应,预防效果不肯定。RRV-TV的预防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但因发现接种后可能引起肠套叠而于1999年停止使用,新一代安全、有效的疫苗尚在研究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