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54 Views
è¾½å®åœ°åŒºäººç¾¤ Rh 血型表型分布频率调查. éžå±±å¸‚红åå—ä¸å¿ƒè¡€ç«™ å¤ å…µ. Rh 血型系统简介( 1 ). ISBT( 国际输血组织 ) 确认 Rh 血型系统在红细胞血型系统ä¸åºåˆ—为 4 ,符å·ä¸º RH, æ•°å—表示为 004 。 Rh è¡€åž‹ç³»ç»ŸåŸºå› ä½äºŽäººç±»ç¬¬ 1 å·æŸ“色体长臂 p 区 34.3-36.13 。. Rh 血型系统简介( 2 ).
E N D
辽宁地区人群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调查 鞍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夏 兵
Rh 血型系统简介(1) • ISBT(国际输血组织)确认Rh血型系统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序列为4,符号为RH, 数字表示为004。 • Rh血型系统基因位于人类第1号染色体长臂p区34.3-36.13。
Rh 血型系统简介(2) • 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血型系统。它包从Rh1~Rh53总共48个抗原,其中最主要抗原为D抗原、E抗原、C抗原、e抗原、c抗原五种抗原。国际上以红细胞上这五种抗原的表达方式来描述红细胞Rh血型表型,所以Rh血型系统共有19个不同的表型(CDE、 CDEe 、CDe 、CcDE 、CcDEe、 CcDe、 cDE 、cDEe、 cDe 、CdE 、CdEe、 Cde 、CcdE 、CcdEe、 Ccde、 cdE、 cdEe 、cde、D--)。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其各种表型的频率不同。目前为止,国内没有相关资料表明国人Rh血型表型表达率的报道。
Rh 血型系统简介(3) • 1939年Levine和Stetson在一例新生儿溶血病的胎儿母亲血清中,发现了一种抗体,当她输入了ABO配合的丈夫血液,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 • 1940年Landsteiner 和 Wiener 以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家兔和豚鼠,发现产生能凝集猴红细胞和85%人类红细胞。
项目背景(一) • 我国对Rh血型系统的研究属于起步阶段,国内没有关于E抗原、e抗原、C抗原、c抗原研究的报道。 • 英国: • C抗原表达频率为68%,基因表到率为43.27%。 • c抗原表达频率为81%,基因表到率为56.73%。 • E抗原表达频率为29%,基因表到率为15.54%。 • e抗原表达频率为98%,基因表到率为84.46%。 • 中国: 空白
项目背景(二) • 据报道,在随机人群中不规则抗体发生率我国为0.3%左右,其中70%以上为Rh血型系统的抗体。在输血患者和经产妇中不规则抗体发生率高达2%左右,其中80%以上为Rh血型系统的抗体。Rh血型不合血液的输注容易使患者体内产生Rh血型系统的抗体,影响红细胞生存质量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甚至危及生命危险。 • 特别是对于40岁以内的女性,输注Rh血型不合的红细胞制品,可以产生Rh血型系统的抗体,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如果24小时内不能有效换血,则致残率100%,死亡率50%。
项目背景(三) Rh血型系统19个不同的表型中,有的血型表型为高表达,有的血型为极低表达(如-D-、CDE、等),此类血型为特殊血型,往往有些患者、孕妇、新生儿需要输注这样的血液,但是此类血液极少,得不到及时供应,导致患者、新生儿死亡。 随着公众对输血安全的意识增强,势必有一天公众要求采供血单位提供Rh血型表型相合的血液制品,这必须首先了解我国或者本地区Rh血型各种表型的分布频率。
本项目研究目的 • 经试验得出辽宁地区的Rh血型表型频率。同时分析Rh血型表型频率与民族、ABO血型、性别之间的关系。并能计算出编码D抗原、E抗原、C抗原、e抗原、c抗原五种抗原基因频率。
本项目意义 • 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是每个科研团队进行该地区Rh血型系统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条件。Rh血型系统与溶血性输血反应、非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病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辽宁地区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调查为进一步研究Rh血型系统及与之有关的输血医学、妇儿医学、遗传学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内容 • 研究对象:辽宁地区共辖14个地级市,4300万常住人口,民族以汉族为主,其它包括满、蒙、朝鲜族等。本项目根据辽宁省各地区人口总数1/1000抽取本地区无偿献血者。 • 本项目采用颗粒凝集方法,用单克隆抗D抗体检测人红细胞上D抗原,结果若为凝集则表明其红细胞上存有D抗原,若不凝集则表明红细胞上不表达D抗原;同理运用单克抗E抗体检测红细胞上有无E抗原、运用单克隆抗e抗体检测红细胞上有无e抗原、运用单克隆抗C抗体检测红细胞上有无C抗原、运用单克隆抗c抗体检测红细胞上有无c抗原。根据红细胞上的D、E、e、C、c抗原有无来确定红细胞的Rh血型表型。
社会效益 • 本项目研究是国内首次大规模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调查(受检人群约为43,000人),并能推导出编码D抗原、E抗原、C抗原、e抗原、c抗原五种抗原基因频率,填补国内空白。 • 通过本项目研究,得出Rh血型系统19种表型分布频率,为国内外科研团体进行Rh血型系统及与之有关的临床医学、妇儿医学、遗传学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数据。 • 通过本项目研究,得出Rh血型系统19种表型分布频率,探讨特殊人群(40岁以内女性)输注Rh血型表型一致的血液制品可行性提供数据资料。 • 通过本研究得出19种表型分布频率,对于稀少的Rh血型表型的储存、合理有效使用及全国共存共用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本项目所需设备与材料 • 1、酶免全自动一体机及配套一次性加样针(本室已有) • 2、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本室已有) • 3、120孔微型板(本室已有,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再购进10块) • 4、制水机(本室已有,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再购进1台) • 5、便携式电脑一台 • 6、激光扫描枪一部
本项目所需试剂 • 1、单克隆抗-D抗体、-E抗体、-C抗体、-e抗体、-c抗体。 • 2、生理盐水
本项目所需软件 • 本人已经自行开发完适合本项目计算机软件。
检索查新报告结果 • 文献1. • 2008年5卷3期《检验医学与临床》.188-189 • 十堰市无偿献血者Rh 血型调查分析 • 主要内容:十堰市中心血站筛查2001年1月-2007年1月共64108名无偿献血者Rh(D)血型,共检出Rh(D)阴性179例。 • 分析:此文献仅检测Rh血型系统中D抗原,并未检测E抗原、e抗原、C抗原、c抗原。所以文献结果不能提供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相关数据。
检索查新报告结果 • 文献2. • 2007年29卷4期《福建医药杂志》.127-128 • 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BO、Rh 血型分布调查 • 主要内容:福州地区1728名无偿献血者血型表型 CCDee>CcDE>ccDE>CcDee>CCDE>ccDee, • 分析:由于此文献调查人群有限,未检测出表型为CDEe 、CcDEe、 cDEe、CdE 、CdEe、 Cde 、CcdE 、CcdEe、 Ccde、 cdE、 cdEe 、cde、-D-具体信息。
检索查新报告结果 • 文献3. • 2004年44卷3期《江西医学院学报》.88-89 • 南昌地区人群ABO、Rh 血型分布调查 • 主要内容:调查南昌地区人群 ABO、Rh 血型分布特点: • 25210人中检出Rh(D)阴性100例,其血型表型为cde(60.71%),Ccde(21.43%),Cde(13.10%),cdEe(4.76%) • 调查Rh(D)阳性74例,其血型表型为cDe(44.6%),CcDEe(33.78%),CcDe(10.81%),cDE (8.11%), CDEe(1.35%), cDEe(1.35%), • 分析:由于此文献调查人群有限,未检测出表型为CDE、CcDE 、CdE 、CdEe、 CcdE 、CcdEe、 Ccde、 cdE、 -D-具体信息。
检索查新报告结果 • 文献4. • 2004年24卷4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447-449 •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Rh 血型分布调查与比较 • 主要内容:调查2251名维吾尔族人和656名汉族人的Rh(D)血型,结论维吾尔族的Rh(D)血型的基因频率较高,且Rh(D)血型表型特殊性。 • 分析:由于此文献调查维吾尔族人群Rh(D)血型频率。
检索查新报告结果 • 文献5. • 2000年2卷4期《临床输血与检验》.35-35 • ABO血型分布与Rh血型分布的相关性探讨 • 主要内容:主要探讨ABO血型与Rh (D)抗原之间是否有相关行,对7410名无偿献血者的ABO血型与Rh (D)抗原进行检测。 • 分析:此文献仅检测Rh血型系统中D抗原,并未检测E抗原、e抗原、C抗原、c抗原。所以文献结果不能提供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相关数据
检索查新报告结果 • 文献6. • 2000年15卷2期《生物数学学报》.222-226 • 安徽省宁国县畲族红细胞血型分布 • 主要内容:调查160名安徽省宁国县畲族村民的Rh血型表型频率。结论: CDe(53.85%)、CcDE( 14.74% ) 、CcDe( 9.61% )、 cDE( 3.21% ) 、CDE ( 16.67% ) . 分析:文献中未涉及汉族人群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
检索查新报告结果 • 文献7. • 中国汉族人群Rh血型分子背景研究和RHD基因定性方法的建立 • 项目年度编号:0501810970 • 主要成果: • 1、经过8万余例Rh(D)表型鉴定及D抗原基因分布频率。 • 2、在中国汉族人群RHD基因中发现特殊表达。 • 3、在国内外率先建立了一套针对中国汉族人群的RHD基因分型技术 分析:文献中未涉及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