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98 Views
中三 單元十一. 古典樂期的音樂. 古典的意義. 古典可以指公元前古希臘及羅馬的藝術文化。. 前古典時期. 巴洛克時期. 古典時期. 1600. 1700. 1750. 1820. 前古典時期 (1729 - 1770). 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的分界點為 1750 年,從 1729 - 1770 年間卻是形成古典風格的過渡時期,稱為前古典時期 (Pre-classical) 。. 但是這時一種稱為「洛可可」 (Rococo) 的風格在法國誕生。 Rococo 一字源自法文 rocaille ,指貝殼類的裝飾物,因此貝形及捲曲花狀紋的裝飾在此時期甚為流行。.
E N D
中三 單元十一 古典樂期的音樂
古典的意義 • 古典可以指公元前古希臘及羅馬的藝術文化。
前古典時期 巴洛克時期 古典時期 1600 1700 1750 1820 前古典時期(1729-1770) • 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的分界點為1750年,從1729-1770年間卻是形成古典風格的過渡時期,稱為前古典時期(Pre-classical)。
但是這時一種稱為「洛可可」(Rococo)的風格在法國誕生。Rococo一字源自法文rocaille,指貝殼類的裝飾物,因此貝形及捲曲花狀紋的裝飾在此時期甚為流行。但是這時一種稱為「洛可可」(Rococo)的風格在法國誕生。Rococo一字源自法文rocaille,指貝殼類的裝飾物,因此貝形及捲曲花狀紋的裝飾在此時期甚為流行。
古典時期 (1750-1820) • 巴哈死於1750年,「古典樂期」便以這一年為起點,而以浪漫期的開始年份1820為終結,其間只得70年。 • 古典期最重要的作曲家有海頓(Haydn)、莫札特(Mozart)和貝多芬(Beethoven)。
他們受到文學上古典主義的影響,追求的是統一而規律的美感。他們受到文學上古典主義的影響,追求的是統一而規律的美感。 • 因此,古典樂派的音樂沒有巴洛克時期的複雜樂風與華麗修飾,亦沒有浪漫時期的自由創新與情感宣洩。
巴洛克 vs 古典時期 • 試比較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在繪畫上的分別:
複音音樂 vs 主調音樂 • 稀疏的主音音樂取代複雜的複音對位音樂 成為主流。 • 旋律簡單優美,使人易於記憶。
台階式對比 vs 彈性力度 • 台階式對比過於誇張,自然的音量變化更富彈性。 • 以漸大漸小表達樂曲情緒變化。
數字低音沒落 • 大鍵琴聲量小,無法照顧彈性力度要求,鋼琴取而代之。 • 規矩的和聲編排下,數字低音被揚棄。 • 低音線條不再重要,僅用來支持旋律及內聲部。
複雜的對位 vs 簡單和聲 • 和弦進行緩慢,每小節一至兩個和弦。 • 以正三和弦為主,副三和弦為輔助。 • 不作無謂的轉調。
長篇大論 vs 有問有答 • 樂句簡短,段落分明。 • 問句與答句互相呼應,句尾有明顯終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