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15 Views
Explor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 economic overview, surrounding cities' comparison, and future regional growth in Shicheng County based on the 2013 review document.
E N D
石城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古樟工业园、屏山工业园) 评审稿 2013.07
C 目录 ONTENTS Part 01石城县情解读 Part 02产业发展规划
1、城市区位交通 (一)城市概况分析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为闽赣两省交界地。距省会南昌329公里,距赣州205公里。同时接受周边多个经济圈的辐射,特别是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往来比较密切。 根据《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一核、一群、两带、四廊”省域空间结构中的206国道城镇发展轴上,且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腹地,其优势地位凸显,发展潜力较大。 02
1、城市区位交通 石城县位于赣州市东北部,距赣州市城区205公里。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 目前经过石城的过境交通有206国道、济广高速和泉南高速。 2011年底全县总人口31.68万人,其中县城人口大约在9.83万人左右。全县总土地面积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大约在7.14平方公里左右。 03
2、县域经济概况 2003年以来,石城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73390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5:27.6:35.9调整为34.7:29.1:36.2;完成财政总收入3.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42.9%和49.1%。 2011年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17.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4%,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26.3%,增速列全市第2位,主营业务收入6.7亿元,增长54.2%,利税5555万元,增长106.7%。工业经济的壮大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园区工业在县域经济增长中的龙头作用日趋明显。 04
吉安都市区 宁都 广昌 宁化 石城 长汀 赣州都市区 瑞金 (二)周边城市经济比较 石城县工业经济与周边县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位于江西省的东侧边界,赣州市的东北侧边界,西面有兴国、宁都、于都等阻留赣州、吉安城市的辐射,东有宁化、清流县吸纳海西经济区转移过来的产业。为此,石城县产业必须走一条差异与协同并举的发展之路,与周边县市共建产业发展合作平台,同时利用好现有的优惠政策,不断做强做大现有优势产业,搞好园区环境建设,努力提升园区的硬软件配套设施,最终实现由“政府招商”到“产业自主招商”和“环境自主招商”转变。 05
(三)区域发展新背景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出台,对未来石城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将在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国土资源、生态补偿、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全面振兴。 一、财政补贴。从2012年至2020年的8年间,中央将给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1万亿元扶持资金,以帮助苏区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中,赣州市将获得5644亿元,其余为吉安、抚州等市分得。即在今后的8年中,赣州每年将得到约700亿元的财政拨款。赣州18个县市区平均每个县市每年约能获得国家38亿元的资金扶持。 二、企业利税。1月10日,国家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赣州市鼓励类企业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享受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 三、对口支援。建立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赣州市18个县(市、区)的机制,加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吉安、抚州的特殊困难县参照执行。鼓励和支持中央企业在赣州发展,开展帮扶活动。支持福建省、广东省组织开展省内对口支援。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口支援。 四、其他优惠政策。金融、国土、生态、人才等优惠政策。 06
小松创业园 沔坊矿产品加工园区 西部老城区 东部新城区 工业园区生产服务中心 通天寨综合旅游服务片区 古樟工业园区 屏山创业园区 (四)城市空间结构解读 石城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未来石城县城区的空间结构为 “一江两岸三区”。 一江指贯穿城区南北的琴江;两岸指由琴江分割的西城区和东城新区,其中西城区包含有古樟工业园;三区指沔坊矿产品加工园区、屏山创业园区以及通天寨综合旅游服务片区。 古樟工业园和屏山创业园将成为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为石城县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老城区商业服务中心 新城区行政办公中心 07
(一)从三大经济区产业大转移,看石城可能承接的产业内容(一)从三大经济区产业大转移,看石城可能承接的产业内容 1、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来看石城的产业对接 从整个鄱阳湖产业布局来看,省城南昌集中几乎所有的产业门类,但从南昌作为鄱阳湖的产业发展龙头,其与腹地产业资源缺乏有机联系和配套,无法形成基于龙头产业的产业集聚延伸,强烈要求腹地产业积极配套对接。 这次鄱阳湖经济区对南昌的产业定位主要有: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铜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航空产业基地和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石城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龙头南昌的腹地区域,石城可以借助现有的福银高速-济广高速,北向对接南昌生物医药和零部件加工等相关配套产业。 广昌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龙头南昌的直接腹地,借助G316-G206和福银高速-济广高速,配套关联生物医药和零部件加工,从区域产业上实现对接
2、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大转移来看石城的产业承接2、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大转移来看石城的产业承接 便利的陆路交通体系,石城纳入台资企业大陆转移的内陆对接区域 电子信息、电工电器、汽车、纺织化纤 石城县 台湾西部沿海城市的服装、鞋帽、家电、机械、电子、纺织、钢铁、汽车、塑料、化工、IT等产业向大陆转移 产业转移 石化 、纺织、服装、鞋革、石材、建陶、水暖及食品饮料 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生物制药、电机电器、汽摩配件、建材加工、水产加工 电子、机械、石化 台湾的产业转移先期主要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鞋帽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年来也有像机械、电子、化工、IT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到大陆来投资办厂,并且不仅集中在了沿海一些大城市,也有进一步向内陆城市投资兴业的趋势。 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腹地的石城,依托通达的内陆交通,有条件承接台湾转移过来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福建沿海产业的布局来看,主要集中了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 和纺织、服装、鞋革、森工造纸、农产品深加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优势与特色产业。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未来闽东沿海一部分产业急需提升产业能级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一些传统产业类别转移到内陆地区生产和制造,以全面提升沿海地区产业层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增强沿海地区产业竞争力。 石城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便利的公路交通条件,积极引进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类别,承担起三大主导产业和沿海产业发展的配套产品基地 。 10
石城 石城 3、从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来看石城的产业承接 珠三角产业圈层布局,石城承接珠三角现代制造资源的远郊配置 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北向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 筑巢引凤 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沿济广高速和广梅鹰铁路的东北轴向远郊组团延伸发展. 高附加值产业 核心圈 腾笼换鸟 核心区域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 针对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泛珠江三角洲的提出,珠三角将大力发展5大领域30个重点产业,产业格局呈现主城区腾龙换鸟,远郊组团筑巢引凤的“一核、三圈、五轴、五块”网络状分布的多层次产业发展格局 。 依托珠江三角洲的扩容,借助济广高速的交通联系,促使石城沿珠三角经济区东北向发展轴,承接珠三角传统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化工、建材等产业的腹地转移,对接家电电子、高新技术等都市型工业配套环节的远郊布局。 随着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其内部一些生产成本较高的工企业急需转移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低廉的内陆地区,而石城县正好可以利用206国道、济广高速和鹰汕铁路等便捷的交通条件,快速对接珠三角州,承接其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型。 11
珠三角转移产业类型目录 4、产业发展选择小结 区域产业布局提出了石城产业对接的要求,丰富了石城产业选择的内容,未来,石城可考虑发展如下产业: 对接鄱阳湖产业:生物医药、零部件加工 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电子、机械、纺织服装、 农产品深加工 承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化工、矿产、家电电子、高新技术 对接流通功能:商贸物流 12
食品加工、电子加工、玩具工艺品加工、服装鞋业、有色金属 广昌 建材、食品、机械、矿产、针纺、电子 宁都 矿产开采加工、食品加工、轻纺加工、机电加工 石城 宁化 高端纺织、网络产业、生物制药、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 长汀 食品工业、建材业、轻纺业、机械电子、矿产化工业 瑞金 (二)从周边区域产业竞合关系,看石城可能关联的产业内容 由周边地区的“共性产业”,到孕育产业发展的协作环境,集聚效益。 周边城市产业分析 周边产业竞合关系,要求石城加强同周边城市产业的协作,配套关联形成沿海腹地城市产业协作链条: 从石城县与周边县市的产业对比来看,石城县的产业类型与周边县市出现了很大的雷同,并且在产业引进方面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很大,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同时也容易在招商引资方面导致恶性竞争。 策略:从零合博弈走向协作共赢 关联产业: 1、机械加工 2、纺织服装 3、电子加工 4、食品加工 5、生物医药 6、建材 7、矿产 8、商贸流通 13
(三)从上层次规划,看石城的产业定位 《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中确定石城县产业发展引导重点 是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以白莲加工和烟叶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白莲要注意和广昌的协调)、草席加工业;矿山机械为主的制造业、利用草山草坡发展肉牛畜牧业。 《江西省石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纲要 》中对县城的产业定位为集约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产业; 以机械制造、电子科技、轻纺、矿产加工、建材、化工、现代物流等为主的综合产业。 《石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县城产业布局以古樟工业园、小松和屏山创业园为龙头,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制造、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集聚程度,增强对县域经济的经济支撑能力。 14
(四)从自身产业条件,看石城产业选择 1、从石城工业园区现有产业规模和产业类型来看,正在成就石城主导产业品牌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5.92亿元,同比增长17.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4%,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增长26.3%,增速列全市第二位,主营业务收入6.71亿元,增长54.2%,利税5555万元,增长106.7%;新增年纳税超百万元企业4家,累计达5家,轻纺电子产业上缴税收突破千万元。开工在建工业项目2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投资超亿元重大工业项目5个;万年青水泥一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成投产,钽铌矿综合开发、典金服饰、电子触摸屏、氟化工项目顺利推进。 2011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70户,主要涉及机电、食品、纸业、水电、建材、化工、矿产品、针织服装和竹木加工等9个行业。目前已形成矿产品开发、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轻纺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格局,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崛起之势日益明显。 15
2、从石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来看,正在造就石城品牌产业2、从石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来看,正在造就石城品牌产业 ——中国白莲之乡。2009年白莲种植面积6.5万亩,总产量5200吨,总产值2亿元以上; ——中国烟叶之乡。2010年,石城县种植烟叶达3.4万亩,收购烟叶9万担,烟叶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4 ; ——铌钽、萤石矿比较突出。其中铌、钽分别占赣州市资源储量的71%、53%,均位列赣州市首位; ——地热资源丰富。已查明的木兰乡杨坊温泉、丰山乡沿沙温泉、琴江镇河坑温泉、珠坑乡九寨温泉4个温泉出露点,水源类型均为构造脉状水,水质多为无色透明,具硫磺味。 石城正在借助其农业和矿产资源,打造其“绿色”品牌和主导产业品牌 。 白莲 烟叶 地热 16
3、从石城丰富的旅游资源来看,正在孕育石城的旅游品牌3、从石城丰富的旅游资源来看,正在孕育石城的旅游品牌 石城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九寨温泉庄园、通天寨风景区和赣江源漂流。 石城县为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目前主要有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红石寨战斗旧址、秋溪整编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及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等。 石城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闽粤的重要中转站和滞留地,客家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历史价值较高。 依托“绿”、“红”、“古”三色交相辉映的旅游资源,石城正在加紧实施“旅游旺县”战略。 赣江源漂流 宝福院塔 通天寨 九寨温泉 17
电子信息 依托现有电子类企业和承接转移 纺织服装 依托劳动力资源、自身消费市场 生物医药 依托白莲、茵陈等资源 依托劳动力资源、白莲等农产品 食品加工 依托自然、红色革命、古文化等资源 旅游产业 机械加工 依托现有机械类企业和承接转移 依托现有物流企业和通达的交通条件 商贸物流 矿产开采加工 依托钽铌、萤石矿等矿产资源 (五)石城产业发展规划总结: 根据区域产业大转移和周边产业共性分析,再结合石城县上层规划的产业定位和自身产业经济条件,可以确定未来石城县可以选择的八大主要产业类型: 18
北部经济区以小松、高田为龙头,主要发展烟叶、白莲产业 县城以古樟工业园、小松和屏山创业园为龙头,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制造、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产业 南部经济区以横江、屏山为龙头,主要发展旅游、油茶、香料产业 (六)县域产业布局 19
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 古樟工业园: 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建材 屏山创业园: 商贸物流 支撑产业: (七)石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总结: 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再结合古樟工业园和屏山创业园实际情况最后我们确定古樟工业园和屏山创业园主导产业类型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