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加强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层次

车团结 甘肃省生物芯片公共服务平台主任 兰州百源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甘肃省侨商联合会副会长 甘肃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 2013.07. 加强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层次. 汇报提纲.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兰州的传统优势产业 兰州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不足 国内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兰州现代生物医药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策略 兰州生物医药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建议 结语 致谢. 1. 前言.

tig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加强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层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车团结 甘肃省生物芯片公共服务平台主任 兰州百源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甘肃省侨商联合会副会长 甘肃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 2013.07 加强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层次

  2. 汇报提纲 • 前言 • 生物医药产业是兰州的传统优势产业 • 兰州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不足 • 国内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 兰州现代生物医药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策略 • 兰州生物医药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建议 • 结语 • 致谢

  3. 1.前言 • 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我国制药工业仿制药多而不强,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化学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其中97%为仿制药,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 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关口,2012年首次突破2万亿,同比增幅达到30%;但与此同时,中国制药工业始终未摆脱仿制药多而不强的现状,不止如此,由于目前我国医药类产品出口主要以大宗原料药为主,相对制剂品种,原料药高污染、高耗能,经济发展代价巨大,且由于在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也很低。 • 因此,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技术水平制剂品种,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就显得尤为迫切。

  4. 1. 前言 •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的高技术行业特点,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发展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近期提出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 国家相继在‘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设立了新药创制重大专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被提升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并明确提出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药。

  5. 1前言 • 生物技术及现代医药产业被喻为“朝阳产业”,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技术水平制剂品种,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就显得尤为迫切。 • 建设与发展甘肃现代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层次的现实选择。

  6. 2. 生物医药产业是兰州的传统优势产业 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力量集中于兰州,兰州集中了甘肃省80%以上的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 • 高校18所, 96个高校科研机构。 • 有1个国家实验室、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 • 有中科院兰州分院等11家与生物医药有关的权威研发机构,73个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50个(其中省部级38个)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36个企业科研机构。 • 拥有27.15万专业技术人员,有两院院士17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较强。

  7. 2. 生物医药产业是兰州的传统优势产业 • 我省还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地之一,主要中草药资源1527种,为兰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基础。 • 科研开发涉及15个领域,20多个专业方向。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利40多项;有30多家主要生物医药企业,生产产品品种千余个。 • 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6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8. 3. 兰州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不足 • (1)兰州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基础非常好,有人才,有技术,有设备,但并未形成产业优势。除城关区盐场堡地区历史形成的生物医药集中区外,并没有产学研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不利于研发新药和吸引高级专业人才; • (2)兰州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偏小,截止2008年底,兰州生物医药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35.90亿元,工业总产值30.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市范围内的比重仅为4.96%,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成熟的技术创新体系,缺少年产值10亿元以上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和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大品种带动;

  9. 3. 兰州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不足 • (3)目前,生物医药在兰州市还属于成长性产业,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度不高,生产集中度较低,研发创新资源分散,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成熟的技术创新体系, 只有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少数企业有自己的研发体系,其余大部分企业未形成自己的产品创新体系,缺乏高层次、复合型领军人才新产品研发的领军人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核心技术; • (4)项目缺资金,生产缺场地,研发缺投入,营销缺能力,人才缺领军,发展缺条件等问题较为突出; • (5)长期以来,兰州生物医药产业条块分割,自由发展,信息不畅,资源浪费,缺乏强有力的政府协调和政策引导。

  10. 4. 国内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创新活动异常活跃,重大技术突破不断涌现,开拓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干细胞、克隆技术等前沿领域这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活动提供了许多新的切人点, • 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凭借某些创新的知识和技术形成产业链中的一个技术创新平台。 • 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设备价格昂贵,建立关键技术平台尤为重要。

  11. 4. 国内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 最近几年, 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引起各级政府和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把推动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工作。 • 针对本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一批生物医药共性技术攻关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是生物医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措施,为企业提供检测检验、研发试验、质量认证、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成果转让等公共技术服务。 • 许多省市尤其是发达省市更是出台相应政策措施, 大力扶持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国内上海、北京、西安、天津、杭州、苏州等地均已建成多个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效解决了企业的技术困难,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带动了产业升级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12. 4.1上海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联盟 • “背着书包进来,带着产品出去”,张江药谷有一个医药企业成长的摇篮:大学教授、留学海归等科技精英们来这里只需要带着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而实验设备、工作场所、后勤支持在这里都能得到保障。这就是由市科委、市药监局、浦东新区、张江园区共同组建的张江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自2004年9月成立后,这个生物医药的专业孵化器已经吸引了45个创业项目,其中一些已经从当初的“金蛋”变成了“金鸡”,成为张江药谷企业创新的活跃力量。  • 为整合和集成上海在“九五”、“十五”期间创建的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计划”的实施,提升上海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创新实力和对外服务能力,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近日就建立“上海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联盟”达成协议。

  13. 4.2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当之无愧的“药谷”。这里聚集着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不仅航卫通用、通用华伦、岛津医疗、第一制药等数十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著名制药企业均在这里大规模投资,还集中了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本元正阳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国家863生物领域病毒基因载体研究基地等一批研究中心。 • 2007年10月31日,一个集研发、中试、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该平台意味着参与的企业可以在中国最大的药物临床前动物试验室进行药物筛选及药物临床前评价,使用国际尖端的实验设施进行医药化合物合成,由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接单位进行蛋白质工程及病素载体研究,由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泰斗级专家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任何一家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企业来说,都不蒂于一个豪华的梦想。

  14. 4.3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3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位于西安高新区锦都大道北侧,建有1200平方米的共享实验室和2000平方米符合GMP要求的中试车间,购置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分析天平、水分测定仪、冷冻离心机、超净工作台、通风厨等仪器设备,建成生物制剂中试生产线、中药制剂生产线和天然药物中试生产线等。 • 每年可为500家次医药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和技术服务,完成100项科研成果转化,每年培育孵化生物医药科技型中小企业50-100家。

  15. 5 兰州现代生物医药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策略5.1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政府先行 •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 是属于全社会通用和共享的公共产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对促进现实世界与人类未知世界之间的信息流动, 增强人们对未来科学技术的主攻方向的准确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作为公共产品的一般提供者, 政府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不仅可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增加专业化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与风险, 提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等级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 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 使科技管理部门从过去主要抓科研项目, 转向抓项目和建公共服务平台并重, 最终转向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

  16. 5.2制定平台发展法律法规,加强配套政策的支持5.2制定平台发展法律法规,加强配套政策的支持 •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公共财政支持。美国政府实施国有科学数据完全开放与共享国策, 财政还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 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 • 以提高平台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为目的,结合甘肃产业发展现状制定配套的平台发展地方法规,制订出台《甘肃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对( 不同类型的) 平台的主要任务、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平台的融资渠道、建设和运行、资金的使用及平台考核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指导规范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 完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金融政策, 引导商业金融支持自主创新, 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 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 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为企业参与平台的创新活动提供信用保障。

  17. 5.3加大平台建设的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5.3加大平台建设的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调整财政资金投入支持的重点,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补助平台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重点要从“单对一”的对具体企业的支持, 逐步转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 转向对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的支持。同时, 要建立企业和政府在经费投入上的风险共担机制, 通过政府的政策和引导性投入, 引导和调动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投入, 特别是创业风险投资参与平台的建设, 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 • 建立人才吸引、培养、激励机制, 引导省属高校专业调整, 改变甘肃省科研人才与技术开发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开放共享意识和高水平操作技能的专业科技条件服务人才队伍。通过平台建设,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项目中凝聚人才, 提高平台对人才的培养和聚集能力

  18. 5.4建立多模式的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 • 依托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资源或企业的资金实力, 联合行业协会、省内外高校、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中介机构等共同组建, 实行市场化运作。 • 在技术创新活动还无法完全市场化、研发风险比较高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政府通过出台相应的技术创新政策, 对企业进行研发补贴或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 引导企业、社会参与。 • 无论哪种模式, 建立以市场利益分配为核心的共享机制是平台建设的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作为代表的公众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参与研发的企业和没有参与的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以及参与研发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19. 6甘肃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议 • (1)依据《兰州生物医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兰州市将加大力度调整并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今后兰州高新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支持领域之一。 • (2)甘肃省应重点借鉴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出发, 根据甘肃省科技中长期和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部署,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在推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 主动设计,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 成熟一个, 启动一个。重点强化平台的前瞻布局、资源整合、协同攻关、集群培育、环境营造。

  20. 6甘肃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议 • (3)为整合和集成甘肃在“九五”、“十五”、 “十一五”期间创建的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计划”的实施,提升甘肃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创新实力和对外服务能力,建议甘肃省生物芯片公共服务平台、高新区生物医药服务平台、兰州生物化学工程技术中心、兰州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兰州GLP实验中心、兰州生物医药产业信息服务中心等单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适时成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联盟。 • 以联盟的形式组建覆盖新药研究、工艺开发、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和专业培训等全方位的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服务大平台,为甘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体化的技术支撑。

  21. 7. 结语 • 通过有效整合省内生物医药相关机构和平台,组建一批生物医药共性技术攻关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努力建设“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中试孵化、规模生产、人才培育、产业服务”的现代创新体系,将为企业提供检测检验、研发试验、质量认证、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成果转让等公共技术服务,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招商引资的“吸铁石”。 • “栽的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建设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及联盟,为企业在从事新药研发和自主创新提供支撑,更好地培育本地原生型生物医药企业,将为甘肃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层次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对提升兰州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 Thank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