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如何正確洗手及洗手重要性

如何正確洗手及洗手重要性. 慈愛綜合醫院 感染管制師 林妤潔. 「手部衛生」與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關係之實證. 具體證據:手部衛生可降低感染率 歷史上的研究: Semmelweis 近代的研究: 使用殺菌劑的手 部衛生可降低感染率. 但是 ……… 洗手已經講了一百多年了 還在講 !. 一護理人員將其手 放於培養基上 , 將培 養基培養 24 小時後 呈現的菌落情況. 醫療照護與感染.

ti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如何正確洗手及洗手重要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正確洗手及洗手重要性 慈愛綜合醫院 感染管制師 林妤潔

  2. 「手部衛生」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關係之實證「手部衛生」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關係之實證 • 具體證據:手部衛生可降低感染率 • 歷史上的研究: Semmelweis • 近代的研究: 使用殺菌劑的手 部衛生可降低感染率

  3. 但是……… • 洗手已經講了一百多年了 • 還在講! 一護理人員將其手 放於培養基上,將培 養基培養24小時後 呈現的菌落情況

  4. 醫療照護與感染 •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也將是2005-2006全球病人安全挑戰的強調重點所在,口號為:“乾淨的照護就是安全的照護”(Clean Care is Safer Care) • 全球及各國的醫療機構推廣洗手,宣導“清潔衛生更安全”。手部衛生是很”簡單”的動作,但可以降低感染並提升病人安全

  5.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是造成全世界死亡與殘障的主因之一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是造成全世界死亡與殘障的主因之一 • 四個WHO區域 –包含東南亞、歐洲、東地中海及西太平洋區域中的14個國家55個醫院的協助下所完成的盛行率調查發現住院病人的院內感染率,平均約為8.7%。在任何時間,預估全世界有超過140萬人在醫療照護過程中會遭受到感染相關的併發症。 • 已開發國家,約有5-10%的急性醫院病人在住院後才得到感染。

  6. 院內感染的現況 • 病情嚴重的病人,即使是在醫療資源豐富 得到院內感染。 • 墨西哥:院內感染→是全國死因的第三位 • 巴西或印尼:超過50%的新生兒會在新生兒 病房得到院內感染,致死率大約在12-52%

  7. 醫護人員雙手已受病原菌污染而不自知 醫療工作人員包括醫生,護士及其他工作 人員,當作一些醫療工作時便可能於雙手 上感染到100s 到1000s 的細菌數.此些 醫療工作包括: • 將病患搬到床上 • 測量病患血壓或脈搏 一護理人員將其手 放於培養基上,將培 養基培養24小時後 呈現的菌落情況

  8. 洗手 由於醫護人員常需要接觸不同病患,因此醫 護人員的手便成為散播微生物的重要傳染媒 介。如果無法維持足夠的手部衛生,便會造 成院內感染率增加,因此維持手部衛生便理 所當然的成為防止院內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 要的因素。

  9. 醫護人員洗手的實施狀況 雖然研究證明醫護人員加強手 可以減低病原菌的傳播,但是一 般的醫護人員洗手率人仍然偏 在 34 個有關於洗手的研究指 出,醫護人員接觸病人前後洗手 的比率約僅 40% . Average Compliance of Personnel in34 Studies of Handwashing

  10. 手部衛生的目的 ★去除手上的污垢,預防雙手污染及皮膚的感染。 ★減少病患和醫療人員之間交互感染,以減少致病菌的傳播。 ★保護病患及醫療照護者。

  11. 洗手前後比較

  12. 消毒性洗手 • 以含皂消毒性洗手液洗手 • 洗手時間須超過30秒 • 執行時機: • 執行侵入性醫療行為前後 • 接觸傳染性病人之分泌物後 • 照顧低抵抗力病患前

  13. 洗手(Hand washing)-1 • 『1公克肥皂勝過1百萬抗生素』 • 控制院內感染最簡單、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方法 • 洗手設備:水(流動的水),洗手劑(清潔劑、消毒溶液),水龍頭(自動控制式開關),擦手紙(置於不易被弄濕處)。 • 接觸不同病患之間,同一病患不同部位之間 • 手套不能完全取代洗手

  14. 洗手(Hand washing)-2 • 洗手新觀念…SARS之後 手上如果沒有看的見沾染物,可以用含酒精性的消毒劑“暫時性”的洗手 • 在完成單一病患的照顧後,應儘速脫下手套並以肥皂(消毒劑)洗手,或用含有酒精性的清潔劑消毒 • 照護不同的病患或手套有破損時,應立即脫下手套並以肥皂(消毒劑)洗手,或用含有酒精性的清潔劑消毒

  15. 洗 手 不 配 合 的 原 因 • 工作負擔大,太忙 • 找不到水槽,洗手臺位置不好 • 頻繁洗手皮膚傷害大 • 感覺自己手不髒 • 洗手步驟太長 (Boyce JM, Pittet D et al. MMWR 2002;51 (RR-16):1-45)

  16. 醫護人員雙手可能受病原菌污染的地方 MRSA 病患的病房中易受到污染的環境設施表面的比率 抗藥性病菌可能位於病患的腸胃道或是表面皮膚上,也易污染到醫療環境當中. (如附表) 醫療人員可能因接觸到受污染的醫療設備表面而變成病原菌的傳播者,間接傳播到其他的病人身上. 表面汙染的比率

  17. 微生物存活在病人皮膚及近遭環境

  18. 微生物從病人傳播到健康照護工作人員手上

  19. 微生物在健康照護工作人員手上存活

  20. 不正確手部衛生

  21. 無法有效清潔雙手導致病人間交叉感染

  22. 無法在照顧同一病人時有效清潔雙手,導致同一病人不同部位交叉感染無法在照顧同一病人時有效清潔雙手,導致同一病人不同部位交叉感染

  23. 如何克服洗手不確實執行的問題? • 常用清水及肥皂洗手的問題在於: • 不方便 • 發太多時間 • 易造成皮膚表面刺激不適及太乾燥 • => 希望找到更方便的方法,可以達到洗手衛生的目的 => 更簡單容易, 更快速可以清潔雙手而又降低對皮膚 的刺激性 • alcohol-based handrub (a gel, rinse or foam) 含酒精的拭手液可以達到各方的要求.

  24. 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節省洗手時間  一臨床研究指出 ICU 護士平均需要 62 秒去完成一次洗手的步驟, 包括找到洗手水槽,洗手,擦乾雙手並走回病人旁進行下一次醫療工作.  於同一醫院內,使用含酒精的拭手液 alcohol-based handrub 平均只需要 15 秒便可完成相同的洗手清潔步驟. => 所以,使用含酒精的拭手液的一個好處便是節省時間 Voss A & Widmer A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997;18:205

  25. 酒精的拭手液有效嗎? 超過 20 篇公佈的研究指出 alcohol-based handrubs (含酒精的拭手液),較利用一般肥皂或含殺菌劑的肥皂在消除手上病菌數量上有效的多. Boyce JM, Pittet D et al. MMWR 2002;51 (RR-16):1-45

  26. 可以常用酒精擦拭雙手皮膚嗎? 一些研究指出護理工作人員於照顧病人間,經常使用 (modern alcohol-based handrub) 含酒精拭手液和利用肥皂與清水洗手比較而言;含酒精拭手液較少造成皮膚刺激與乾燥(less skin irritation and dryness)。 超過 20 篇公佈的研究指出 alcohol-based handrubs (含酒精的拭手液),較利用一般肥皂或含殺菌劑的肥皂在消除手上病菌數量上有效的多。Modern alcohol-based handrubs 含皮膚潤滑劑可以避免酒精消毒後的過份乾燥情況。 Boyce JM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0;21:442 Winnefeld M et al. Br J Dermatol 2000;143:546

  27. 利用 alcohol-based handrubs 清潔雙手的好處 •  節省時間 (take less time to use) • 較水槽方便(can be made more accessible than sinks) • 較少皮膚刺激(cause less skin irritation and dryness) • 較好清潔殺菌效果(mo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bacteria on hands ) • 員工利用度高(makes alcohol-based handrubs readily available to personnel) • 易養成手部衛生習慣(has led to improved hand hygiene practices )

  28. 新的 CDC 手部衛生指引 • 美國CDC於 2002 年 10 月對於醫療工作者, 有一個新的 Hand Hygiene Guideline . • 新的指引論點如下: • 讓清洗雙手更快速,更方便,更簡單 • 設計一個方法讓醫療工作者願意配合手部清潔工作 • 減少微生物病菌於醫療工作人員中傳播 Boyce JM, Pittet D et al. MMWR 2002;51 (RR-16):1-45

  29. 那時候需用肥皂及清水清洗雙手? • 雙手有見到髒的污染物時 • 雙手有受到血液或是病患體液污染時 • 吃東西前 • 上完洗手間後

  30. 如何讓洗手更有效率呢? • 當使用肥皂及清水洗手時: • 首先潤濕雙手 (避免熱水) • 使用 3 to 5 ml 肥皂液到手上 • 雙手相搓至少 15 秒 • 雙手前後及手指頭皆需搓洗到 • 使用清水沖洗雙手後使水流掉 • 使用紙巾關掉水龍頭

  31. 那時候用 alcohol-based handrub? • 假如手上無可見到的污染物或受到病患血液、體液污染時,於下列情形可使用 alcohol-based handrub 當作例行性清潔雙手工作: • 直接接觸病患前 (before having direct contact with patients) • 接觸病患皮膚後 (after direct contact with a patient’s skin) • 接觸到病患體液,傷口,或是皮膚傷口後 (after having contact with • body fluids, wounds or broken skin) • 觸摸近病患的儀器設備或傢俱後 (after touching equipment or • furniture near the patient) • 拿掉手套時 (after removing gloves)

  32. 有效使用 alcohol-based handrub • 假如已使用含酒精的拭手液超過 5 to 10 times時,會覺得手上好像有一層潤濕劑在手上的感覺,此時可用肥皂清洗雙手. • 使用 alcohol-based handrub 來清潔雙手後,要戴上手套前,要先確認雙手的酒精已經完全乾了,才可戴上手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