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任务十七 心电图检查

任务十七 心电图检查. 任务十七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 典型任务. 心电监护.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心电图形成机理 2. 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测量方法及正常值范围 3. 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 能熟练进行心电图检查 2. 会分析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素质目标: 动作轻柔、细致,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本章点睛.

thy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任务十七 心电图检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任务十七 心电图检查

  2. 任务十七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 典型任务 心电监护

  3.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心电图形成机理 2.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测量方法及正常值范围 3.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进行心电图检查 2.会分析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素质目标:动作轻柔、细致,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4. 本章点睛 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了解心脏生物电变化,从而对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病变等作出相应诊断。心电图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伤性诊断手段,已被临床广泛应用,随着心电图检查技术不断改进,也广泛用于各种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和监护等。

  5. 一、 普通心电图检查

  6. 心电发生的原理与心电向量 • 心肌细胞电生理学基础 1.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 ●概念 ●跨膜点位 2.心肌细胞的除级 ●概念 ●除极电位变化 3.心肌细胞的复苏 ●概念 ●复苏过程的电位变化

  7. 心电发生的原理与心电向量 • 心电向量及心电向量环 1.心电向量 ●概念 ●表示方法 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概念 ●心电向量的综合方法 3.立体心电向量 ●概念 ●心电向量环 P环,QRS环,T环。

  8. 心电图形成机理 • 常规心电图导联 1.各导联的连接方式 ●肢体导联 ◎标准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导联

  9. 心电图形成机理 • 常规心电图导联 2.导联轴 ●额面导联轴 ◎标准导联的导联轴 ◎加压单极导联的导联轴 ●横面导联轴

  10. 心电图形成机理 • 常规心电图导联 3.立体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 ●额面心电向量环与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关系 ●横面心电向量环与胸导联心电图的关系

  11. 心电图形成机理 • 心电图附加导联

  12. 临床意义 心房除极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和时间长短。 P波 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始点的直线距离,代表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需用的时间 P-R间期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 QRS波 心室的除极波,为左右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和时间长短。 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始点的直线距离,代表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需用的时间 S-T段 T波 QRS波群后的波,为心室快速复极电位变化和时间长短。 Q-T间期 QRS波群起始点至T波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所需要的总时间。 U波 T波后一个较小的波,可能与心肌激动 “后继电位”有关。 正常心电图 •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1.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及意义 ●各波段组成 ●各波段临床意义 • 2.心电图各波形的命名原则

  13. 正常心电图 •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1.心电图记录纸特点 ●横线 ●纵线 • 2.各波段电压及时间的测量原则 3.心率的计算 ●心率规则时方法 ◎公式法 ◎查表法 ●心率不规则时方法 ◎求平均法 ◎数格法

  14. 正常心电图 •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范围 • 心电轴 • 1.概念 • 2.测量:☆目测☆振幅☆查表 • 3.临床意义 • 小儿心电特点

  15. 心电图检查应用与操作 1.临床应用范围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房室肥大与心肌劳损 ●药物与电解质紊乱的影响 2.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受检者准备●安置导联 ●扫记前准备●记录心电●扫记完毕 3.心电图阅读分析方法 ●一般阅读 ●确定心律和心率 ●判断心电轴●观察与测量●作出诊断

  16. 异常心电图 心房与心室肥大 1.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 ●双房肥大 右房大 P波形态高尖,肢体导联≥0.25mV,Ⅱ、Ⅲ、aVF导联最为突出,V1导联P波直立时,电压≥0.15mV,双向时,电压的算术和≥0.2mV 心房肥大 左房大 P波时间≥0.12s,常呈双峰型,峰距≥0.04s,Ⅰ、Ⅱ、aVL明显。V1导联P波呈先正后负的双向,负向波较宽。 双房大 P波时间与电压均超过正常范围

  17. 异常心电图 心房与心室肥大 2.心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 ●双侧心室肥大 RaVR>0.5mV或aVR导联R/S>1 V1(或V3R)导联R/S>1 心电图表现 右心室肥大 QRS波群高电压 RV1>1.0mV或RV1+SV5>1.2mV QRS时限多正常,但VATV1>0.03s QRS时限 心电轴 心电轴>+900(重症可>+1100) S-T段及T波改变 V1~V3导联可表现S-T段下移伴T波双向或倒置 RⅠ>1.5mV或RⅠ+ SⅢ>2.5mV RaVL>1.2mV或RaVF>2.0mV QRS波群高电压 RV5(或RV6)>2.5mV,RV5+ SV1>3.5mV(女)~4.0mV(男) 心电图表现 左心室肥大 可达0.11s,但不超过0.11 QRS时间延长 一般在-300左右 心电轴偏左 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 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中(如V1导联)可出现直立的T波。 S-T段及T波改变

  18. 异常心电图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 1.T波改变 • ●T波高尖 • ●T波倒置 • ●T波低平或双向 2.S-T段改变 • ●S-T段上下移位 • ●S-T段形态变化 3.U波倒置 4.Q-T间期延长 5.其他表现

  19. 异常心电图 •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1.心肌梗死基本图形 2.心肌梗死图形的演变及分期 3.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20. 异常心电图 • 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失常 2.快速性心律失常 3.缓慢性心律失常

  21. 异常心电图 • 药物与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1.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 ●洋地黄类 • ●奎尼丁 • ●胺碘酮 2.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 ●低血钾 • ●高血钾 • ●低血钙 • ●高血钙

  22. 二、 心电监护

  23. 心电监护的应用与操作 1.临床应用范围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洋地黄制剂应用中的监测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监测●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监测 2.心电监护的种类与方法 ●心电监护种类 ◎动态监测◎床边监测◎电话监测 ●心电监测导联连接方法 ●心电监护的图像分析程序

  24. 视野拓展 心电图的由来 心电图问世60 多年间,许多权威性的著作把它称为“艾因托文三角”。直到1950 年,已故英国生物学家华勒的已成为物理教授的女儿在给《不列颠医学杂志》写的一封信中,详细述说了其父发明心电图的真实情况,人们才知道,用表面电极头第一次记录了世界上人的心电图的是华勒。1915 年,华勒在圣玛丽医院的一次日常讲话中,回忆了他发明心电图的经过。他说:“我研究了各种动物的心脏⋯⋯有一天我想到,利用肢体作为电极一定是可行的,而且,在心脏不暴露的情况下静电放射,因此便可从心脏导入静电计。于是,我便把我的右手和左脚浸入到两个与静电计相连的、盛有盐溶液的盆子里。就这样,一个令人兴奋的景象发生了——带有心脏搏动的水银注脉动出现在我面前。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电图。它是在1887年5 月英国的圣玛丽医院试验室中产生的。”

  25. 本章小结 本项任务主要介绍了心电图形成机理,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测量方法及正常值范围,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常见异常心电图特征。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做心电图,会分析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同时要求学生养成动作轻柔、注意保护病人隐私、细致的工作作风。

  26. 知识结构图

  27. 思考题 1. 哪些人适合做心电图检查? 2. 为什么要求护理人员会做、会看心电图? 3. 护理心电监护的病人护士应注意什么?

  28. 案例 • 时间:某日上午 • 地点:某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 • 人物:张医师、王护士、患者李先生 • 情景: 情景一:早上8点,张医师查房,下医嘱要求给李先生做心电图检查。 情景二:护士站王护士处理医嘱。 情景三:王护士到病房告知李先生,为了明确诊断,待李先生输液结束后在病房内做心电图。 情景四:李先生输液完毕,王护士推心电图机到病房,拉上床帘,李先生准备好后即开始做心电图,结束后整理心电图机并推回护士站。 情景五:护士站,王护士标记并审阅心电图,并剪贴于粘贴单上,放入病历夹中。 情景六:王护士到医师办公室告知患者心电图已做好,并共同和张医师一起阅图讨论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心电图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张医师修订医嘱,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情景七:护士站,王护士处理并执行医嘱。 情景八:王护士到病房告知李先生他本次心电图检查结果,嘱注意休息,放松心情,输液时不要擅自调快输液速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