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702 Views
2013年8月 15 日.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 风湿科疑难病例讨论. 丁 某 ,男,45岁 慢性病程 跛行30余年,双髋区痛27年,加重1年. 现病史. 8岁时出现跛行,无疼痛 ,关节活动不受限 18岁出现交替性双髋关节痛,呈针扎样 , 伴腰部不适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予外用风湿膏,疼痛缓解. 现病史. 近 1 年加重,翻身困 难 伴左膝、左踝关节酸困,活动后缓解 有突发的左下肢无力,持续1-2秒钟可缓解 近4-5年身高下降10cm, 近1年体重下降6kg. 既往史: 16岁 外伤后肝 脏 、胆囊破裂, 行 肝修复,胆囊切除术 平素 无挑食
E N D
2013年8月15日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风湿科疑难病例讨论
丁某,男,45岁 • 慢性病程 • 跛行30余年,双髋区痛27年,加重1年
现病史 • 8岁时出现跛行,无疼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 18岁出现交替性双髋关节痛,呈针扎样,伴腰部不适 •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 予外用风湿膏,疼痛缓解
现病史 • 近1年加重,翻身困难 • 伴左膝、左踝关节酸困,活动后缓解 • 有突发的左下肢无力,持续1-2秒钟可缓解 • 近4-5年身高下降10cm, • 近1年体重下降6kg
既往史:16岁外伤后肝脏、胆囊破裂,行肝修复,胆囊切除术 平素无挑食 • 个人史: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今年年初迁至太原,木匠 • 过敏史:无 • 家族史:(-)
体格检查 • 体重40Kg,身高 152cm • 体型消瘦,皮肤黏膜(-)无胸廓畸形 • 双侧髂前上棘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 • 左髋关节屈曲畸形,各向活动均受限 • 右髋关节屈曲、外展、后伸受限,内收、内外旋无受限 • 余关节活动无受限,无肿胀、压痛 • 双4字试验因疼痛不能完成 • 左下肢肌肉萎缩,四肢肌力、肌张力尚可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 尿常规:
辅助检查 • 肝功能: TBIL 23umol/L,DBIL 4.4umol/L,IBIL 18.6umol/L,余均正常范围 • 肾功能正常 • 电解质:
辅助检查 • 血沉、C反应蛋白 正常范围 • 24小时尿钙、磷 • PTH 正常范围
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 • 肾小管系列待回报 • 骨标志物检测待回报 • RAs、抗ENAs、HLA-B27均阴性
辅助检查 • 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右叶中部等回声结节 • 腹部彩超:胆囊切除术后,余未见异常
目前治疗 • 洛索洛芬钠 60mg 3次/日 口服 • 迪巧 0.6 1次/日 口服 • 阿法骨化醇 0.5ug 1次/日 口服 • 阿仑磷酸钠 70mg 每周一次 口服 • 疗效:双髋痛、膝关节酸困较前好转,停药后反复
病史特点 • 中年男性,慢性病程 • 双髋关节痛、腰背不适,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 双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左髋为著 • 炎性指标正常 • 血磷略低或正常、血钙正常 • 肾功能正常,但尿量偏少? • 24小时尿磷低于正常,尿钙正常 • 抗体、HLA-B27均阴性 • 骨盆正位片 骨盆畸形,左髋形态异常 • 骶髂关节CT示左髂骨局部骨破坏,周围增生硬化 • 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效差
感染 脊柱关节病 双髋痛 肿瘤 结缔组织病 骨骺炎 诊断思路 × × × 代谢性骨病
代谢性骨病 • 骨质疏松症 • 佝偻病-软骨病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 中毒性骨病 • 其他:Paget's病
佝偻病/软骨病 • 儿童时期---佝偻病/成人---软骨病 • 骨骼的矿化缺陷 • 病因 • 维生素 D • 磷 • 钙 • 酸 • 碱性磷酸酶 • 药物及中毒
低磷佝偻病/软骨病 • 一组遗传或获得性疾病 • 病理特征 近曲小管磷重吸收障碍 • 生化特点 高尿磷、低血磷 • 儿童期发病--低磷佝偻病 成人期发病--低磷软骨病
分型 • X连锁低磷佝偻病/软骨病(XLH) 最常见 PHEX---降低FGF-23的活性 • 常染色体显性低磷佝偻病(ADHR) FGF-23错义突变---作用强于野生型 • 常染色体隐性低磷佝偻病(ARHR) DMP-1基因灭活性突变----FGF-23浓度升高
范可尼综合征 近曲小管功能广泛受损 遗传性或获得性 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或中毒 高尿磷、低血磷、肾性糖尿和氨基酸尿 伴肾小管酸中毒 • 肿瘤诱导的软骨病(TIO)
临床表现---佝偻病 • 表现为骨骼疼痛、畸形、骨折、骨骺增大和生长缓慢 • 肌无力和肌张力减低 • 低钙血症明显时常有手足搐搦 • 哭闹、烦躁、串珠肋、方颅、O型腿等 • 出牙迟缓和牙釉质缺陷
临床表现---软骨病 • 弥漫性骨痛,活动后加重 • 活动常受限,步态摇摆、步行困难 • 病理性骨折,四肢长骨、肋骨、骨盆和脊柱骨常见 • 肌无力累及近端肌肉,常伴肌张力低下、消瘦、鸭步 • 胸廓两侧内陷,胸腔缩小 • 两侧肋缘可及髂嵴或其间距明显缩短 • 身高缩短,可达10cm以上
实验室检查---生化异常 • 血钙水平通常在正常范围 • 特征性改变:血磷水平显著降低 • 血磷值≤1.5mg/dl,即0.48mmol/L为严重低磷血症 • 血清25(OH)2D3水平和PTH水平可能在正常范围 • 血清1,25(OH)2D3正常范围或减低 • 体内1a羟化酶的活性可能会降低
实验室检查 • 肾小管磷重吸收率(PTR) PTR= Pu、Pp、Cr.u、Cr.p分别指尿、血的磷浓度及肌酐浓度 PTR<85%提示高尿磷
实验室检查 • 范可尼综合征 • 低血磷 • 高尿磷 • 肾性糖尿 • 氨基酸尿 • 肾小管酸中毒 XLH、ADHR、TIO共同特征 • 低血磷 • 高尿磷 • ALP增加 • 正常血钙 • 正常或低尿钙 • 1,25(OH)2D3正常或降低 • PTH正常
X线表现 骨质疏松表现 普遍性骨质疏松,密度减低 骨皮质变薄,严重者呈线条状 髓腔透亮度增加 骨小梁模糊,消失,出现多个囊状透光区
X线表现 2.假骨折(称为Looser带) 横越骨皮质的透明线,其边缘密度略高 常呈对称而多发 多见于肩胛骨、肋骨、坐骨、耻骨等 骨折处无骨痂形成和错位,日久可出现骨骼弯曲畸形
X线表现 假骨折,Looser带
X线表现 3.两侧髋臼内陷 骨盆呈三叶状变形 椎体的双凹变形 脊柱后突及侧弯
肿瘤诱导的软骨病(TIO) • 多为良性间质性肿瘤,少见某些恶性肿瘤 • 多数瘤体小,生长缓慢,位于软组织或骨 • 好发于30~40岁的成年人。 • 也可先出现低磷软骨病,多年后出现肿瘤 • 机制:过度表达FGF-23 • 不同部位FGF23水平呈明显浓度梯度者,高度支持TIO的诊断 • 手术切除后,症状好转
治疗 • 骨化三醇 30-70ng/(kg.d),单次或分两次服用 避免维生素D中毒所致的高尿钙、高血钙 • 中性磷溶液 配制方法:磷酸氢二钾73.1g 磷酸二氢钾6.4g加水至1 000ml 用法:10-20ml 每6小时一次 副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 低血钙、低血钾 甲状旁腺素升高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治疗 监测指标: 每月检查血钙磷、血Cr、ALP、尿钙磷、尿肌酐 每6月检查血PTH 每6-12月检查肾脏超声
低磷软骨病 • 不支持: 血磷正常/略低 尿磷低 髋关节强直 • 支持: 骨痛,活动后加重 消瘦,体重下降 身高缩短10cm以上 血钙正常 X线骨质疏松、椎体双凹变形、脊柱侧弯 肿瘤?
股骨头骨骺炎 • 又称幼年变形性髋骨骨软骨炎 股骨头骺特发性无菌性坏死 Legg-Calve-Perthes 病或Perthes 病 • 股骨头血运障碍导致股骨头骨骺部分或全部坏死 • 自愈性疾病 • 见于12 岁以下儿童,4 ~ 8 岁最多见,男女4:1 • 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10%双侧
临床表现 • 髋部疼痛 疼痛多在腹股沟部、大腿内侧或膝关节 跑步行走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 跛行 患者为缓解疼痛所采取的保护性步态 肌肉痉挛可使跛行加重 • 关节活动受限 患髋轻度屈曲、内旋畸形,伸直时有外展、内旋受限
X线表现 初 期——关节囊影增大,关节间隙增宽 股骨头中心轻度致密,股骨颈上端骨质疏松 活动期——股骨头普遍致密,变扁平 骨质密度不均匀,有囊状间隙或“碎裂”现象 颈变宽、短 恢复期——可恢复正常 有的遗留有头变扁,颈宽短 大小转子相对上移,甚至有半脱位,髋内翻
初步诊断 • 双髋痛原因待查: 低磷软骨病? 骨骺炎?
问题 • 低磷软骨病诊断成立么? • 低磷软骨病病因? • 左髂骨病灶性质:感染?肿瘤? • 骨骺炎可解释患者消瘦、目前的疼痛么? • 下一步的治疗:手术?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