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623 Views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燕.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心脏生理 血管生理 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心脏生理.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音和体表心电图.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心肌细胞 工作细胞 : 心房壁、心室壁 自律细胞: 心传导系统 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 结区、结希区)→房室束 →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90. -70.
E N D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燕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心脏生理 血管生理 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心脏生理 •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 心肌的生理特性 • 心脏的泵血功能 • 心音和体表心电图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 心肌细胞 工作细胞 : 心房壁、心室壁 • 自律细胞: 心传导系统 • 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 结区、结希区)→房室束 →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90 -70 二、非自律快反应电位 Rp:-90mv 极化状态 钾离子外流 Ap:0期:-90mv-+30mv 除极期 钠离子内流 1-2ms 1期:+30mv-0mv快速复极初期 钾离子外流 10ms 2期:0mv±平台期钾离子外流 钙离子内流 150- 200ms 3期:omv—-90mv快速复极末期 钾离子外流 150- 200ms 4期:-90mv ±静息期 泵转运
三、非自律慢反映电位 Rp: -60mv 极化状态 钾离子外流 Ap: 0期:-60mv-0mv 去极化钙离子内流 3期: 0mv± 复极化钾离子外流 4期:-60mv± 泵转运
四、电位区别 (一)快、慢反应区分: 0期 钠通道—快反应 钙通道 —慢反应 (二)自律、非自律区分: 4期 自动去极化—自律 不能自动去极化—非自律
心肌的生理特性 • 自律性 • 兴奋性 • 传导性 • 收缩性
(一)自律性 1、定义: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心肌自动 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2、指标:单位时间内产生Ap的次数 窦房结:100次/分—正常起博点 3、控制方法:抢先占领 超驱动阻抑 4、影响因素: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
(二)兴奋性 1、 定义:心肌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 2、指标:阈值 3、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包括收缩期与舒张早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4、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三)传导性 1、定义: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 2、指标:Ap沿膜传导的速度 3、过程: 窦房结→ 心房(同时)→房室交界→房室 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 4、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的过程中,在房室 交界处传导速度减慢,出现0.1s的时间 延搁。 0.1s 房室束 (希氏束) 窦房结 浦肯野纤维网 房室交界 左、右束支 心房肌 心室肌
(四)收缩性 特征: 同步收缩 不发生强直收缩 对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强
心脏的泵血功能 • 心动周期与心率 • 心脏的泵血过程 • 评价心功的指标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一)心动周期 1、定义:心脏收缩舒张一次,又称一次心跳。 2、时间:0.8s 心房收缩0.1s舒张0.7s 心室收缩0.3s舒张0.5s 3、意义 :舒张期〉收缩期 室缩期〉房缩期 0.1s
(二)心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产生心脏搏动的次数。 2、正常值:平均75次/分 正常成人范围60-100次/分 3、影响因素 : 年龄- 新生儿〉成人 性别- 成年女性〉男性 生理状态- 活动状态〉安静状态 听听我的心跳!
二、心脏泵血过 程 (一)四项基本原则 容积:收缩时 容积↓ 舒张时 容积↑ 压力:收缩时 压力↑ 舒张时压力↓ 瓣膜: 房室瓣 开 房内压〉室内压 关 室内压〉房内压 动脉瓣 开 室内压〉动脉压 关 动脉压〉室内压 血流: 压力高→压力低
(二)泵血过程 1、房缩期(0.1s) 心房收缩,容积↓,房内压↑>室内压,房室瓣开放,血液挤入心室 2、室缩期(0.3s) 心室收缩,容积↓ ,室内压↑ ,房室瓣关闭,产生第一心音 室内压↑>动脉压,动脉瓣开放,血液射入动脉 3、室舒期(0.5s) 心室舒张,容积 ↑ ,室内压↓ <动脉压,动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 室内压↓ <房内压, 血液抽吸入室
三、评价心功的指标 (一)每博输出量 一侧心室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 (二)射血分数 每博输出量/心输末期容积 (三)每分博出量 每博输出量×心率 (四)心指数 每分博出量/体表面积
心音 • 定义: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与舒张,瓣膜启闭,血流冲击心室壁和大动脉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 • 组成与特点
体表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P波:两心房去极化过程 QRS波: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T波: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PR间期(P波始-QRS波始) 房→室传导时间 Q-T间期(Q波始-T波终) 心室开始兴奋至复极完毕 S-T段:心肌各部分处于去极化时间 各处无电位差
血管生理 血管分类与功能特点 动脉生理 毛细血管生理
血管生理与功能特点 • 血管分类 大动脉-弹性贮器血管 中动脉-分配血管 小动脉、微动脉-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交换血管 静脉-容量血管
动脉生理 • 一、血压 定 义: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 二、动脉血压 (一)定义: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二)分类: 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 血压最高值(90-140mmHg) 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 血压最低值(60-90mmHg)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搏压
(三) 动脉血压的形成 1、足够的血量 2、心肌收缩力 3、阻力 4、 大动脉的弹性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Bp=sv×HR×R 1、心力 2、心率 3、阻力 4、大动脉弹性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三、毛细血管生理(微循环) (一)微循环定义: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二)组成和通路: 组成: 微动脉, 后微动脉, 通血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 通路及功能: 直接通路-加速血液循环 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 迂回通路-物质交换
四、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一)组织液定义 毛细血管的动脉段渗出的部分血浆。 (二)有效率过压 有效率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三)举例 丝虫病与脱水
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血压↑→ 颈动脉窦→窦神经 延髓→ 交感神经活动↓ 主动脉弓→主动脉神经 迷走神经活动↑ 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 →血压↓ 特点:1、负反馈,又称为减压反射 2、对于血压急剧、迅速升高有效
(二)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 O2↓CO2↑→颈动脉体 →窦神经 → 延髓 H+↑Ph ↓主动脉体→主动脉神经 → 交感神经活动 →Bp↑ 迷走神经活动 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 特点:机体缺氧、酸中毒时有效 血压<60mmHg时有效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 与心脏B1受体结合 →心率↑心力↑ 与血管 a受体结合→血管收缩→ 管径↓ 阻力↑ B2受体结合→血管舒张→管径↑阻力↓ (二)去甲肾上腺素 与血管受体a结合→血管收缩→管径↓阻力↑ 与心脏B1、 B2受体结合弱
谢谢! 习题: 1、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 因素有哪些? 2、微循环有哪些重要通路?各有何生理作用? 3、试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原因,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