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台塑企業之管理特色

台塑企業之管理特色. 林興茂 97.10.28. 講稿. 壹:前 言. 去 (96) 年二月天下遠見出版公司發行 「台塑打造石化王國 --- 王永慶的管理世界」 ,作者為黃德海教授,其目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與此書出版之同時,在大陸出版簡體字版,書名為 「蓽路藍縷:王永慶開創石化產業王國之路」 ;. FPG 發展. 台塑企業自民國四十三年創業迄今逾五十四年,其經營自 PVC 塑膠自民國四十六年起,日產四公噸,經上下垂直整合,並向左右橫向拓展;

tho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塑企業之管理特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塑企業之管理特色 林興茂 97.10.28.講稿

  2. 壹:前 言 • 去(96)年二月天下遠見出版公司發行「台塑打造石化王國---王永慶的管理世界」,作者為黃德海教授,其目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 與此書出版之同時,在大陸出版簡體字版,書名為「蓽路藍縷:王永慶開創石化產業王國之路」;

  3. FPG發展 • 台塑企業自民國四十三年創業迄今逾五十四年,其經營自PVC塑膠自民國四十六年起,日產四公噸,經上下垂直整合,並向左右橫向拓展; • 已形成石化、塑膠、合成纖維及特用化學品等供應鏈,並多角化發展至電力、電子材料、光電、高科技之DRAM、及生物科技等企業,

  4. 教育及醫療 • 另於民國五十三年創立明志工專﹝現升格為明志科技大學﹞、之後又建立長庚大學及長庚技術學院等,作育英才。 • 於民國六十六年創辦長庚醫院,造福病人。

  5. 營運成果 • 至前(95)年台塑企業之營業額已達一兆六仟三百九十二億元,稅前利益估計有二仟七佰億元。 • 去(96)年營業額已達一兆九仟九百億元,稅前利益估計有三仟伍佰億元,堪為台灣之產業巨人。

  6. 貳:創辦人王董事長之智慧 • 一、個人理念 • 勤勞樸實、止於至善 • 二、經營智慧 • 事事追求合理化、追根究柢 • 養瘦鵝理論 • 冬天賣冰淇淋 • 切身感

  7. 三、設總管理處與事業部制 • (一)設總管理處實行中央集權制 • 1.統一制定管理規章制度、審核、外稽。 • 2.集中財務、採購、發包、營建、進出口事務、資訊等部門。

  8. 續 三 • (二)實施事業部制之授權經營制 • 1.自訂營運目標 • 2.授予核決權限 • 3.自提投資或擴建計劃【符合「富 爸爸」理念】

  9. 參、管理特色 • 一、人員合理化 • 二、善於利用管理工具 • 三、目標管理與異常管理 • 四、台塑企業之執行力

  10. 一、人員合理化: • 1.部門人力檢討,使機械自動化,流程 (作業)合理化。 • 2.組織裁併,使機能及用人合理化。 • 3.儲訓幹部以備擴建之需。(早期以挖角方式獲得人才)

  11. 二、善於利用管理工具 • 早在民國五十七年左右,當時王永慶董事長聘請自留日返國之朱萬福先生當管理顧問,朱萬福先生為早期成大工商管理系畢業,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攻讀,獲得碩士學位後返國; • 學成後回母校擔任「品質管制」和「MIS管理系統」兼任講師,著有「品質管制與實務」一書,並為王永慶董事長網羅。

  12. 1.『QCC活動及IE改善制度』 • 藉QCC活動發現生產上之異常問題,將異常問題發生之原因列出繪製特性要因圖【即俗稱魚骨頭圖】,優先設法解決發生異常最多的問題,產品品質即能提高; • 利用IE改善制度使全員參與,針對發生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或將個人新的構想提案,如提高生產績效、或產品品質、或改善工安、環保、或事務合理化等等,由專人審查給分,依貢獻度給予奨金奨勵,即使不被採用,亦有獎賞。 • 此二項管理工具,帶給公司提升產品品質與降低成本莫大的助益。

  13. 2.『事務合理化』 • 將各項事務繪製標準流程,使處理各項事務完整,該項事務由那部門負責填寫、表單聯數,該呈送那些部門或主管核決,核決後應將該項事務之表單分送那些部門; • 透過表單來管理,避免遺漏或失去內部勾稽,這也是企業內部控制之濫觴。

  14. 3.建立規章制度 • 為達成事務合理化,應有書面文字敘述,因此台塑規章制度之開始建立,原先僅有「人事管理」之書面規定,於民國六十二年最先訂定「材料管理辦法」; • 之後逐步制定各項管理辦法,如「出入廠管理規則」,「以舊換新辦法」,「現金收支辦法」,「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財物盤點辦法」,「沖退稅辦法」,--等;筆者於民國六十三年調職至總管理處總經理室,適躬逢其盛 。

  15. 4.『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 • 民國八十年開始進行,至八十三年台塑企業電腦管理系統整合完成,建立『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據悉:軟硬體共花費新台幣二億元。 • 已訂立之規章制度及電腦作業說明,共逾五百種。

  16. 5.『單元成本分析』 • 即構成製造成本中之各項因素均需檢討其替代性(開發對抗品)或在不影響產品品質下降低單位用量,俾降低成本而達到合理化,在各部門努力下逐步達成目標,並逐年追求「標準成本」。

  17. 6.【效率奬金制度】 • 促使全體員工追求更高之績效,獲取奬金;所有生產部門、營業部門、保養部門等均訂定其追求之目標,依各項目標達成率多寡計算獎金,如連續三個月超過所訂目標,即需修訂,追求更高之目標,員工相對獲取更高的報酬,如此不斷提高目標,最後達成合理化。

  18. 7.【利潤中心制度】 • 分廠(課)每月計算盈虧,使各部門主管及基層人員有參與感,追求目標,促使追求更高之經營績效。

  19. 8.其他管理工具 • 民國八十年代 • 推動 五S 活動----整理、整頓、清潔、清掃、教養。 • 推動 TPM(全面生產保養) 活動---即全員參與自主管理之活動。 • 推動ISO-9000國際品保認證 • 推動ISO-14000國際環保認證 • 推動OHAS-18000國際工安認證

  20. 三、目標管理與異常管理 • (一)、在編年度預算時自訂經營目標 • 各部門生產量、銷售量、銷售與損益金額。 • (二)、異常管控 • 1. 由外部稽核及審查中發現異常點,提出改善案。 • 2.藉ERP管理電腦化管制---自動反應(成本費用、作業時效)之異常。

  21. 四、台塑企業之執行力 • 徒法不足以自行,執行力絕對是成敗的重要關鍵,台塑企業訂立那麼多之規章制度及電腦作業說明,必須從經辦人員填寫或輸入電腦; • 在民國六十四年推動『表單管理』時,王董事長下令在效率奬金中增加每基數100元奬金,實施起來阻力小且有效,實在是用心良苦,因而達成表單管理目標。

  22. 1.『有效的執行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一書 • 回憶四十年前(1967)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教授著作『有效的執行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一書,就是經營者把應該做的事做好,即主動達成目標的能力; • 因此企業之經營,每一家公司同樣有能力、有經驗,有些企業成功,但有些企業卻失敗了,為什麼?

  23. 2.『執行力』一書 • 能否做為ㄧ個有效的執行者。近年美國賴利、包熙迪與夏蘭教授合著『執行力』一書。 • 強調企業之執行力,讓企業不致因為執行力趕不上企圖心而被排除在競爭場上。

  24. 肆、結 語 • 台塑企業之文化---『勤勞樸實』、『止於至善』,見諸王董事長一生寫照,企業全體員工亦均信守,是台塑企業能永續經營之一環,奠定了基礎,亦奉為圭臬。 •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97.09.16.修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