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35 Views
攀岩. 組員 : 姜宜伶 陸姿靜 莊惠茹 張書瑜 張馨文. 前言. 經過了工業時代的辛苦,人們開始漸漸地有了休閒的概念,不再把關注力永遠只擺在工作上。現代的人亦開始注重起健康,在追求新經驗和刺激的同時,運動的項目和方式比起以往更加多元化,甚至更將它變成一種專門的技能或力與美的表現。極富挑戰性和需要勇氣的攀岩,它是不少喜歡運動的人相當熱愛的一項活動,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卻是一般人較為陌生的。只要有完好的觀念並且做好安全措施,相信這將是一個老少咸宜且能玩樂愉快的活動。. 介紹.
E N D
攀岩 組員:姜宜伶 陸姿靜 莊惠茹 張書瑜 張馨文
前言 • 經過了工業時代的辛苦,人們開始漸漸地有了休閒的概念,不再把關注力永遠只擺在工作上。現代的人亦開始注重起健康,在追求新經驗和刺激的同時,運動的項目和方式比起以往更加多元化,甚至更將它變成一種專門的技能或力與美的表現。極富挑戰性和需要勇氣的攀岩,它是不少喜歡運動的人相當熱愛的一項活動,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卻是一般人較為陌生的。只要有完好的觀念並且做好安全措施,相信這將是一個老少咸宜且能玩樂愉快的活動。
介紹 •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來的一項運動。在約1970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70年之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從地點分類 • 戶外攀登─在戶外的天然岩壁上攀登 • 室內攀登─在室內人工岩場攀登 • 抱石─在不利用繩索,在一定的高度下進行路線的攀登。 • 冰雪攀─利用冰斧(冰鎬)、冰鎚、冰爪等冰攀工具,在冰雪地上、結冰的瀑布或是冰牆上,使用冰攀工具攀登。 • 繩隊攀登─因路線過長,需要多繩距的攀登,常為大岩壁攀登或是冰岩攀登。
依攀登方式分類 • 傳統攀登(Traditional Climbing):傳統攀登是由攀登者,沿路自行架設保護點。而目標為完攀。因沿路沒有永久保護點,所以傳統攀登通常為沿著裂隙攀爬。 • 人工攀登(Aid Climbing):使用人工工具攀爬攀登過程中會藉助器材的能力,如手抓腳踩繩梯、固定點、保護點,如上升器、繩梯、岩釘、岩槌…等。但因岩釘對岩牆會造成破壞,在講究環保的現在,一般僅使用岩楔做固定點或確保點。 • 徒手攀登(Free Climbing):這個名詞是相對於人工攀登而產生的,攀爬時只靠身體的四肢抓踩天然的把手點或踏足點,傳統裝備只是用來架設確保點,並非上升施力之用,而繩子只作為確保安全之用。
依攀登方式分類 • 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與傳統攀登不同之處是,攀爬路線已預先設置保護點,攀登者並不須要自行放置保護點。 • 攀岩運動發展至今,因技術及器械的進步與推廣攀岩運動的目的,運動攀登因安全、入門容易等因素,目前已成為攀岩界的主流攀登方式。從早期攀岩一直發展到後期,部分的攀岩者漸漸離開高山岩場,而成為新興運動。攀登者攀爬已有永久保護點的岩場,如人工與天然岩場。攀登者的目的不在只是登頂,還有挑戰更難的路線。
依攀登方式分類 • 抱石(Bouldering):不利用繩索,在安全的高度(約6米以下)進行的攀登。不用繩索的攀登方式,而是使用抱石墊。注意抱石須與獨攀(Solo)有所區別。獨攀屬危險性極高之攀岩運動。
依確保方法分類 • 先鋒攀登(Leading):在岩牆上的保護點尚未架設前,攀岩者必須先鋒攀上去,沿路掛上快扣,再把繩子掛入快扣內作為確保。 • On-Sight:攀登者一次過完攀,沒有墜落,之前沒爬過該路線,亦沒看過別人攀爬或任何的相關資訊。 • Flash:攀登者一次過完攀,沒有墜落,之前沒爬過該路線,但是有看過別人攀爬或是研究過相關資料。 • Red-Point:與Flash一樣,攀登者一次過完攀,但曾經攀爬過該路線並墜落過。Red-Point就是經過練習後的Flash. • Pink-Point:與Red-Point一樣,但路線上所有快扣已經預先設置好,攀登者(先鋒)只須入繩作保護。
依確保方式分類 • Yoyo:先放置確保點;在每次嘗試之後繩子就扣在某些確保點上。也就是說,每次都從最低點開始起攀,不過墜落後繩子並不取下,下次攀登時前次的部分是top-roping,超過前次高度後才轉換為先鋒。 • Hangdog:攀爬時,經過墜落,並可懸掛在岩壁上休息,然後完攀。 • 上方確保(Top-roping)─事先將保護點架好在攀登路線的上方以懸掛繩索,攀爬者以該繩索作為保護進行攀登。 • 後繼者攀登(Second)-為先鋒後攀登,沿路解開快扣(或回收先鋒所留下的快扣)前進
攀岩運動的安全性 • 現代的攀岩已非如一般人想像中的危險,甚至可成為老少咸宜的休閒活動。藉由繩索、吊帶、確保器、鉤環、固定點等組成的安全系統,以及同伴正確的確保操作下,運動攀登幾乎將過去傳統攀岩的風險完全濾除。攀爬者僅須專注於技巧的施展與體能的發揮,不必顧慮落石、墜落等危險。
所需裝備 •攀岩鞋:攀岩鞋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合腳,是為了讓腳能用腳尖在很小的點上施力,剛開始攀岩的人會不太習慣,會有點痛。設計良好的岩鞋不但能幫助攀岩,也能保護腳。 •吊帶:安全吊帶的設計以分散衝擊力、人體舒適、安全為要點,可分為攀登用與多功能用兩種。
所需裝備 •快扣組 (Quick Draw):由兩只鉤環與一條繩環組,用來連接攀登繩與岩面上的確保點,確保點可為岩楔或bolt。將快扣掛入確保點後,將繩子掛入快扣中,可保護確保者在意外墜落。 •確保器:安全確保使確保者用之來連接攀登繩,以增加摩擦力達到制動目的的方式來確保攀登者安全。
所需裝備 •主繩(攀岩繩):攀登主繩主要作用是當攀登者不管任何因素墜落時,保護攀登者用。攀登用繩都必須經過U.I.A.A或C.E.檢驗合格,依使用方法與粗細可分為單繩、雙繩、雙子繩(對繩),或是分為靜態繩與動態繩。先鋒攀登必需使用動態繩。 •頭盔:頭盔可保護頭部,防止小落石等東西及墜落時的意外撞擊。
所需裝備 •確保鍊:長度140公分+兩個手動帶鎖大D •手動帶鎖大D:架設系統用
攀岩運動之起源與發展 • 早期的攀岩是發源於登山運動,登山者為了征服歐洲阿爾卑斯的陡峭山峰而發展出攀爬的技術與保護安全的繩索系統。 • 七十年代初期開始,「運動攀登」在國際間興起,逐漸形成攀岩的主流。 • 現代攀岩運動的蓬勃發展主要是來自兩項重要的突破:人工攀岩場的發明與攀岩比賽的推動。 • 攀岩比賽源於五十年代的蘇聯。 • 1989年在英國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盃攀岩賽吸引了世界各地好手的激烈競爭,使其成為觀眾與媒體的目光焦點。
目前的發展現況與面臨問題 • 攀岩在台灣本是不太受到關注的運動,而近期則慢慢地開始越來越多人參與,此運動具有高度的競技性和休閒性,非常值得進一步推廣。 • 民眾一開始接觸休閒性攀岩,因為技術和心理因素等問題,需要加強攀岩的場地安全和器材設施的更新維護,和一般相關產業結合,將能發展出更健康且多元化的風貌。 • 而競技性攀岩,講究的不是身高體格而是技術性,因此我國選手在國際比賽是相當有潛力的。
參與人數和參與族群 • 以前從事此運動多為運動人士,因競賽或是勇於挑戰自我的而實行。而現在不再只是如此局限的樣貌,更多的推廣宣傳與休閒產業的結合使更多人認識,也因為高休閒性的特性,它變成了一項老少咸宜的活動。
民眾不參與的可能因素 • 主要是許多人極少接觸攀岩訊息,例如:哪裡有場地、裝備的使用方式、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等等,即使有興趣或好奇,也會因為比較不清楚內部資訊而不知道如何下手。
可行之推廣方式 • 將安全做到最好,好讓民眾可以安心的攀岩。 • 多舉辦讓所有年齡都可參加的攀岩活動或比賽,有獎品或慰勞品,來吸引民眾參加。 • 可以藉由大眾媒體傳播攀岩的資訊。
可攀岩地點 • 室內: • 台北-Y17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台北市萬華運動中心攀岩館、台北市文山運動中心攀岩館、台北市北投運動中心攀岩館、信義運動中心攀岩館(主要是抱石場)、STONE攀岩場(高度5.8M,佔地100坪抱石場) • 新竹-iClimb風城攀岩館 • 高雄-義大世界攀岩場
可攀岩地點 • 室外: • 台北-內湖運動中心(主要攀岩設備依附於建築物外牆,室內部份僅有抱石場)、檳榔路、內湖污水處理場(內湖運動公園-主要是抱石場)、政治大學、樹林極限運動場、新店瑠公公園、STONE攀岩場(高度5.8M,佔地100坪抱石場) • 新竹-清華大學、中央大學 • 台南-成功大學 • 高雄-壽山國中攀岩場
相關協會及組織 • 相關協會:中華民國攀登協會、中華民國攀岩協會 • 組織:台北市攀岩運動協會
資料來源 • Google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4%80%E5%B2%A9 • http://www.tw-rock.org.tw/indexn.htm • http://climbing.org.tw/05publish/rockwall.htm • http://res.fashion.ifeng.com/dci_2011/0711/ori_4e1a82d236780.jpeg
資料來源 • http://2.bp.blogspot.com/-sf-T-sz-oBg/UKocqfMbt6I/AAAAAAAAAXs/LAnNqnC0Rgk/s400/PA270345.JPG • http://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501/20050114100131.jpg • http://img3.douban.com/view/event_poster/plarge/public/72589dbd621afe3.jpg • http://res.ctibet.cn/img/%E4%B8%93%E9%A2%98%E6%B1%87/%E6%9C%88%E5%BA%A6%E6%97%85%E6%B8%B8/2013-10/%E7%8F%A0%E5%B3%B0%E6%94%80%E7%99%BB%E6%95%85%E4%BA%8B/800x600/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