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21 Views
第八章:半索动物门 ( Hemichordata ). 一.概述. 1. 具有 背神经索 ,其最前端变为内部有空 腔的管状神经索(背神经管的雏形) 2. 消化道前端具有 鳃裂 ,以供呼吸 3. 口索(半索动物特有) :口腔背面向前伸出的一条短盲管。 4. 均为海生. 二.分类. 半索动物门分为四个纲: 1 )肠鳃纲 Enteropneusta : Rec 2 )羽鳃纲 Pterobrachia : O 1 - Rec
E N D
第八章:半索动物门 (Hemichordata) 一.概述 1. 具有背神经索,其最前端变为内部有空 腔的管状神经索(背神经管的雏形) 2. 消化道前端具有鳃裂,以供呼吸 3. 口索(半索动物特有):口腔背面向前伸出的一条短盲管。 4. 均为海生
二.分类 半索动物门分为四个纲: 1)肠鳃纲 Enteropneusta: Rec 2)羽鳃纲 Pterobrachia: O1-Rec 3)浮球虫纲 Planctosphaeroidea: Rec 4)笔石纲(Graptolithina):∈2-C1化石丰富 笔石纲化石丰富,为重要的标准化石 标准化石:能据以确定地层地质年代的化石 特征: 1)演化迅速、2)特征显著、 3)数量众多、4)分布广泛
三.笔石纲(Graptolithina) 1.特点 1)已绝灭(∈2-C1),海生群体动物 2)笔石体骨骼成分:几丁质或硬质蛋白 3)化石为压扁的碳质薄膜,形似铅笔痕迹 4)笔石动物的个体很小 5)可作为标准化石,全球分布
2.笔石的骨骼构造 笔石可形成化石的部分有胎管、胞管、笔石枝及笔石体 1)胎管 第一个个体所分泌的圆锥形外壳,是笔石体 生长发育的基础,开口朝下,尖端朝上。 基胎管和亚胎管,亚胎管上具芽孔 2)胞管 :第一个胞管由亚胎管侧面的芽孔出芽生出, 树形笔石目的胞管类型:正胞管、副胞管和茎胞管 均生长自上一代茎胞管末端, 正胞管一般比副胞管大 正笔石目仅有正胞管, 但形状多样
共通管 口 背 腹 3)笔石枝 由若干胞管构成,胞管始端连向共通管 在一个笔石枝上,近共通管一侧为背侧, 与之相反的一侧为腹侧。 笔石枝的分枝方式: 均分式:每个分枝均分成两个、 侧分式:沿主枝向两侧分枝 笔石枝的生长方式: 平伸式、下斜式、下曲式、下垂式、 上斜式、上曲式、攀合式等 4)笔石体 由一枝以上的笔石枝构成 5)笔石簇: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形成的综合体 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石簇
3.分类 分类意见不一,有人主张独立建门,门下分纲 多数人将笔石动物置于半索动物门的一个纲。 并将其分六个目: 树形笔石目 Dendroidea 管笔石目 Tuloidea 腔笔石目 Camaroidea 茎笔石目 Stolonoidea 介壳笔石目 Crustoidea 正笔石目 Craptoloidea 树形笔石目和正笔石目化石丰富,其他四目化石稀少
4. 生态 海生, 厌氧宁静环境 底栖:大部分树形笔石 浮游:正笔石、反称笔石、少量树形笔石 化石保存岩性:可以保存在各类沉积岩中, 以页岩为主,尤其黑色页岩最多 笔石页岩相:含大量笔石黑色页岩中,几乎无其它化石 并含有较多的炭质和硫质成分, 常见黄铁矿化,反映深水滞流还原环境 岩相(Facies): 是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特征的综合 指相化石:可以用以指示沉积环境的化石 5. 地史分布:∈2-C1
6. 正笔石一般演化趋势 • 1)笔石枝减少是主要趋势,但也有复杂化现象, • 如包括从主枝上长出侧枝,从胞管口长出幼枝 • 2)笔石枝生长方向变化:下垂式→攀合式 • 3)胞管壁:体壁大部变薄,局部变厚,形成网状构造 • 4)胞管形状变化:直管状→内弯→外弯 • 5)发育形状变化:由低级到高级,横管不断增长; • 最初几个胞管的生长方向也随之改变。
树形笔石胞管类型 正笔石胞管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