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69 Views
政治经济学.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2009 . 12.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方法及意义.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由来 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由来. 中国古书. 经济:经国济世,经邦济民。. 古希腊(色诺芬). 经济:家庭管理。. 现代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一词的含义是日本人翻译介绍西方文化典籍时赋予它西方文化的内涵。. 古代思想家对经济问题的关注. 色诺芬的 《 经济论 》 ,表明了经济学的开始。
E N D
政治经济学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2009.12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方法及意义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经济学的由来 • 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由来 中国古书 经济:经国济世,经邦济民。 古希腊(色诺芬) 经济:家庭管理。 现代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一词的含义是日本人翻译介绍西方文化典籍时赋予它西方文化的内涵。
古代思想家对经济问题的关注 色诺芬的《经济论》,表明了经济学的开始。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神学泰斗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也反映了当时有关商业、借贷业和教会的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管子的经济思想
关于经济学含义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者的解释:经济学是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关系、规律及其应用的学问。 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经济学是研究如何以有限资源满足人类无限需要的学问,即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二、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 三、经济规律内涵及特点 四、经济规律的分类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除此之外,还必须有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政治经济学既然是以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首先就要从研究物质资料生产开始。
人的劳动 三要素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 (一)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概念:人们征服、改造自然,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力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由三个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组成。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虽非生产力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但三个实体性要素作用的发挥受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制约
2.生产关系概念: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总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概念: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总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3.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4.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能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表现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能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甚至会破坏现有的生产力。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地也会发生变化。 2.新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如此重要。
二、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 (一)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四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二)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环节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环节,而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对生产起积极的反作用。
三、经济规律的内涵与特点 (一)经济规律内涵 1.概念: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2.客观性: (1)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挥作用 。 (2)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它。
(二)经济规律特点 1.经济规律的存在具有历史性。它们只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经济条件的变更而变化。 2.经济规律作用的实施必须有人的活动参与其中,由于人们认识、利用经济规律的能力有限,从而使经济规律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四、经济规律的分类 (一)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经济规律 表现为人类所有社会形态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一般的共同的本质联系。 (二)某一特定社会形态占支配地位的特有经济规律 表现为特定社会形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特殊的本质联系。 (三)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表现为几个社会形态经济运行过程中共同的本质联系。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方法及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方法 (一)历史唯物论 (二)唯物辩证法 1.矛盾抽象法 2.科学分析法 3.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方法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几位在沙漠上旅行的学者经过长途跋涉,饥渴交困。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坐下来围着随身所携带的一堆罐头时,却因为没有开罐工具而一筹莫展。于是,一场研究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开启罐头的学术讨论会开始了。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几位在沙漠上旅行的学者经过长途跋涉,饥渴交困。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坐下来围着随身所携带的一堆罐头时,却因为没有开罐工具而一筹莫展。于是,一场研究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开启罐头的学术讨论会开始了。 物理学家首先发言:“给我一个聚光镜,我可以用阳光把罐头打开。” 化学家接着说:“我可以利用几种化学药剂的综合反应来开启罐头。” 而经济学家则说:“我的办法最简单。假设我有一把开罐刀……” 可见经济学的方法是以假定前提为出发点,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的方法论则更为独特。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济理论依据 (三)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