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吴国建特级教师工作室 2012 . 11 . 3. 不想说的教育 说不清的教育 说不完的教育 不得不说的教育 哎 ……. 俄罗斯代表团的启示. 两个中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统一. 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 课业负担过重抑制了孩子们创造性的发展? 课业负担过重指的是什么 ? 我们的孩子学得太多学得太难?.

the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吴国建特级教师工作室 2012.11.3

  2. 不想说的教育 • 说不清的教育 • 说不完的教育 • 不得不说的教育 • 哎……

  3. 俄罗斯代表团的启示 • 两个中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 统一

  4. 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 • 课业负担过重抑制了孩子们创造性的发展? • 课业负担过重指的是什么? • 我们的孩子学得太多学得太难?

  5. 新华社2010年9月6日发布的温总理9月4日在北京35中听课的照片,照片中有总理和6名学生共7人的身影,从7人中的影像中感受到两大发现:其一,7人中唯有总理的身姿最标准,而6名学生除了前排那个女生较为标准外,其他5名男生的坐姿实在难堪,握笔姿势也有碍美观;其二,6名学生中有5人架着眼镜,未戴眼镜的疑似近视?新华社2010年9月6日发布的温总理9月4日在北京35中听课的照片,照片中有总理和6名学生共7人的身影,从7人中的影像中感受到两大发现:其一,7人中唯有总理的身姿最标准,而6名学生除了前排那个女生较为标准外,其他5名男生的坐姿实在难堪,握笔姿势也有碍美观;其二,6名学生中有5人架着眼镜,未戴眼镜的疑似近视? 感悟:国力提升了,教育重视了,国民综合素质也提高了,身体素质怎样呢?难道未来的劳动者都戴上眼镜?坐、立、行、走都再进行专一的训练?遗憾啊!!!

  6. 事实是: • 历史上重大的发现发明绝大多数是由科学家完成的,也就是说都是由掌握大量知识的人完成的 • 知识多不一定创造性强,但无知一定不会产生很高的创造性 •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体现在获取知识 • 我们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学得太多太难了?

  7. 比较 • 纵向:与八、九十年代相比 • 横向:与西方国家相比

  8. 中美两个教育代表团的感受 • 中国代表团手记: •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9. 中国教育代表团的手记 •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10. 美国代表团的手记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11. 教材内容的难度比较 幼儿、小学阶段:中国比英美等国要难,越低年级难度差异越大。 初中、高中(初):差距相对较小; 高中(中后)、大学:中国反而更简单。

  12. 美国代表团手记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13. 课程设置比较 • 美国高中:量子力学、离散数学、高级微积分、地球与空间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音乐理论与作曲、舞台舞蹈、 • 中国高中:牛顿力学、微积分初步、旅游地理、信息学基础、艺术与欣赏 • 美国高中:有大量的选修课,高中阶段允许选修大学课程。大学课程丰富多彩,需要专门咨询辅导员才能作出合理和选择 • 中国高中:有大量的复习课。一到高三,体育课都要让路,更不要说选修课。 • 大学许多课程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了。抽象思维发育不良,出现了稚化现象。

  14. 教学目标、师资状况比较 • 幼儿、小学阶段:西方国家老师和家长努力让孩子玩好,中国老师和家长努力让孩子学好 • 初中、高中阶段:西方国家老师和家长努力让孩子明白该学什么时候,中国老师和家长要孩子努力考好所有功课 • 大学阶段:许多美国学生在此期间确立研究方向,中国学生大学开始寻找工作单位。教学是西方国家老师的主要职责,中国老师的主要工作是科研,教学处于次要位置,科研几乎是评价老师的唯一手段。

  15. 结论1:中西方中等教育的差距较小. •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上海152所学校5115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556分,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方面的成绩均排名全球第一。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和中国香港(533分),美国学生排名第26位。上海学生首次参加这项测试就名列全球第一,引起了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震惊。有西方媒体称,中国学生今天取得的佳绩就如同63年前苏联造出第一颗人造卫星一样重大。 • 我国在学科奥赛方面的成绩也在国际上遥遥领先

  16. 结论2:中西方低段和高段的差距巨大 • 小学、幼儿园阶段:抽象思维还不完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学习过于抽象的东西会错失促进形象思维发展的良机; • 高中大学阶段:创造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抽象思维能力日渐成熟和活跃,这个阶段课程跟不上,会错过促进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 • 思维发展阶段教育的错位,直接导致创造性的发育不良。

  17. 整体来看 • 对比 • 西方 中国 • 低段:玩 学 • 中等教育: 选择 应考 • 高等教育: 学 玩 • 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

  18. 结论3:中西方教育的核心差异是? • 笑话:飞机上的聊天 • 科普:鹅肥肝是如何生产的?

  19. 一只鹅的悲惨命运 你了解残忍的鹅肝生产过程吗? 新鲜优质的鹅肥肝,因味道鲜美、产量有限,在国际市场上一向十分走俏,价格通常高达30美元至40美元一公斤。 出生匈牙利南部养鹅场的小鹅,一生中只能过几个小时正常的“鹅生活”。

  20. 匈牙利农户几乎用尽了所有能想到 的酷刑,培养每公斤30欧元的鹅肝。 开始12周,幼鹅被挤进小笼子,固定在专门训练颈部肌肉的铁架子上。农场主每天增加喂食量,努力把小鹅的胃撑成一只面袋子。 酷刑开始了,每天早中晚3次,把一个20~30厘米铁管,直捅鹅喉深处,12公斤玉米和其他饲料的混合物,就从这个管道填塞到成年鹅的胃里。来不及消化,又是下一顿。

  21. 肝脏因超负荷工作体积异常增大,鹅的食道也因为一天三次反复插管,早早溃烂,以至于喝的水都会从溃烂处变成血水流出来。肝脏因超负荷工作体积异常增大,鹅的食道也因为一天三次反复插管,早早溃烂,以至于喝的水都会从溃烂处变成血水流出来。

  22. 农场主尽量减少食物里的钙含量,(发育期没钙会患“软骨病”)鹅蹲在笼子里不动弹,体重更是呈几何级数地“爆发”出来。农场主尽量减少食物里的钙含量,(发育期没钙会患“软骨病”)鹅蹲在笼子里不动弹,体重更是呈几何级数地“爆发”出来。 如此酷刑之下,许多匈牙利鹅从生到死,连脚蹼都没沾过一滴水。

  23. 你还会对这美食趋之若鹜?! 左侧是被强行灌食之后的鹅肝,右侧是正常的鹅肝。 这样灌养出来的“脂肪肝鹅”,肝脏平均重量都能达到600~900克,最“胖”的鹅肝还能达到2公斤。

  24. 结论3:中西方教育的核心差异:选择性 • 西方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了选择,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了适应 • 西方的教育课程虽多且难度不一,我们的教育不管内容如何,都是统一要求 • 西方的学生从学习中学到了兴趣、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学到了无趣

  25. 思考:从肥鹅肝的生产看我们的教育,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思考:从肥鹅肝的生产看我们的教育,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26. 结论:扼杀创造性的并不是知识多少、难度,而是没有选择性的高度统一的教与学结论:扼杀创造性的并不是知识多少、难度,而是没有选择性的高度统一的教与学 • 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学习是一种负担 • 面对这种天生的缺陷,中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西方采取改进的措施,中国采取适应的措施。

  27. 深化课程改革从增加选择性入手 • 总体思路: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 • 基本原则:多样化、选择性、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 • 具体方法:减少必修、增加选修 • 最终目标:特色办学、个性发展、中国好教育

  28. 个性发展 •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当学生学习他们所喜欢的课程以及那些他们具有某些天赋的课程时,他们的心智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1893年美国中等教育“十人委员会”报告 让原来不一样的孩子更加不一样,那是教育;让原来不一样的孩子变得一样,那是改造

  29. 中国好教育 中国好声音

  30. 中国好声音 • 公平——不论容貌身材,只要有好声音。 • 兴趣——每位选手对歌唱的兴趣、热爱与坚守。 • 自主——每位选手的歌唱学习都是自主进行。 • 异质——相同特点的难入选。选手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 残缺——上帝给你关上了所有的门,总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 梦想——每位选手都有梦想。 • 选择——自主选择学习的导师。 • 培育——为每位选手量身订做的培训。 • 心灵——歌声是需要用心灵来感受。 • 竞争——分四个组进行下一轮的竞争。

  31. 中国好教育 • 公平——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 不应该是按分数分班,而应该是按个性基础特长与需求、发展目标与方向来分班—— 走班、走校、走教。 • 兴趣——注重学生兴趣的发现与培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想 学什么教什么 古有鬼谷子授徒、今有选修课教学 • 自主——自主学习是21世纪《学习的革命》的标志,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校“学习生态”文化的核心。 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育:自主管理、导学案、开放式作业与试题、网络学习、项目教学、 实践体验、合作学习、探索发现等

  32. 异质——精英教育的同质化,大众教育的异质化。异质——精英教育的同质化,大众教育的异质化。 因材施教、量才录用、团队人才的异质互补。 • 残缺——残缺是一种美。天生我材必有用——某一方面的特长发挥。 怪才常常是残缺 • 梦想——脚步到不了的地方眼光要到,眼光到不了的地方梦想要到。 梦想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帮助学生圆梦的举措“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 国际化的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33. 俄罗斯代表团的启示 • 两个中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 统一——增加选择性 • 低效——

  34. 俄罗斯代表团的启示 • 两个中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 统一——增加选择性 • 低效——提高有效性

  35. 数学的本质:工具、技术、语言、文化 • 数学自身的要求 有效性是工具、技术的最基本特征 交流的有效性是语言的最基本特征 文化的五个基本特征: 历史性、继承性、抽象性、模式性、功能性 文化的功能性:有怎样的文化,就有怎样的行为规范,就有怎样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效用------文化的有效性

  36. 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 数学教学的目的性:活动、体验,为什么? ——这是决定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第一个基本点 功利目的与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教——教会——不教 数学学习活动共同体 学——学会——会学

  37. 数学教学的本原性:概念、解题,教什么? ——这是决定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第二个基本点 数学教学两关键:概念、解题 刻画事物的运动变化 反映变量间的关系 函数 展现历史演变中的表格、曲线、解析式、对应关系的抽象过程 列举现实背景下的函数实例

  38. 数学教学的求简性:过程、方法,怎么教? ——这是决定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第三个基本点 郑板桥《题画竹》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求简特别要求从广泛而又庞杂的内容与信息中精选、提炼、重组、整合有意义的“数学元素”,开展有价值的教与学。

  39. 案例 轴对称图形 • 导入录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剪辑片断 •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 生:姚明 • 生:奥运五环 • 生:火炬 • 。。。。。。 • 老师引导:姚明手中有什么? • 生:牵了个小孩 • 生:五星红旗 • 师:五星红旗上有什么? • 生:五角星 • 师: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吗? (整个片断用时10分钟)

  40. 知识的逻辑顺序 教学三序 学生的心理顺序 教学的组织顺序 数学教学的生态性:有序、自然,怎么教? ——这是决定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第四个基本点 教学的最高艺术在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教与学自然和谐的共振有种神秘的序

  41. 有效教学:没有统一定义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始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浪潮,其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即如何判断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高效还是低效。它将教学关注的重点由单纯的教师行为发展为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发展。

  42.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精力投入带来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不低于平均效果水平)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精力投入带来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不低于平均效果水平) • 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合规律性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 •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 并倾听) 、有效激励 • 有效教学意味着学生能在课堂中接受知识的传承、领会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的过程与分享成功的愉悦

  43. 从教师角度来看,有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是:1、清晰授课 2、多样化教学 3、任务导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 • 从学生角度来看,有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是:1、听课用心  2、思考积极  3、知识落实 4、精神愉悦 5、问题发现 

  44. 皮连生先生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制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而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其他环节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构架上建立起来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规划和前奏,课堂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实施与检验。皮连生先生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制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而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其他环节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构架上建立起来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规划和前奏,课堂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实施与检验。 1.有效教学设计

  45. 理论基础 •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组织 ABCD四要素 Audience—行为对象Behavior—行为Condition—条件Degree—标准 学生 动词 虎头、驼峰、凤尾 可操作、不做作

  46. 比较两个教学设计目标:数学归纳法 •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 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体会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逐步体验观察归纳猜想论证的过程,培养学习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和严格规范的论证意识,并初步掌握论证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例题的探究,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形成做数学的意识和科学精神。

  47. 帮助学生明确: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P(n)成立需要做哪几件事 2 .为什么做了这几件事就能证明命题P(n)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从而帮助学生领会这一方法的实质,为今后逐步熟练运用这一方法奠定基础。

  48.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格式与规范 • 2007年浙江省 “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要求教学设计文本形成如下范式: • 【标题】 •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 【署名】 •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

  49. 【正文】 • 一、设计思想 •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 二、教材分析 •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 3.分析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