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19 Views
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 概念复习 :. 一、温度及其测量:. 1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计. a 、原理 :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热胀冷缩的性质. b 、使用方法:. ( 1 )温度计要等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2 )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刻度范围的温度,既不能测高于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也不能测低于它的最低刻度的温度;. ( 3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E N D
概念复习: 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a、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 热胀冷缩的性质 b、使用方法: (1)温度计要等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刻度范围的温度,既不能测高于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也不能测低于它的最低刻度的温度;
(3)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4)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也不能把温度计作搅拌器使用。
3、摄氏温度的读法: +18℃ 读作: 18摄氏度 -28℃ 读作: 零下28摄氏度或负28 摄氏度 4、(1)0 ℃ 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100 ℃ 的规定: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的温度
二、物态变化: 气态 升华 液化 凝华 汽化 熔化 固态 液态 凝固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体 气体 液体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1、熔化与凝固: (1)一般物质在自然界存在的三种状态: 固体、液体和气体 (2)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4)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5)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6)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7)凝固点:物质由液态凝固为晶体时的的温度。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与蒸发快慢有关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气流)
(4)沸腾: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4)沸腾: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a、达到沸点 b、继续吸热 (5)沸腾的条件: (6)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比较平和 剧烈 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才能发生 温度不变(等于沸点) 自身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
(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降低温度 (8)液化的两种方法: 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1)升华: (2)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物体是有温度的,有极少数没有 B、“-30℃”读作“摄氏负30度” C、所有的温度计都不能从被测物体 中拿出来读数 D、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
2、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下,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c
3、夏天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汽水(设冰、水质量相等)结果是( )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要吸热,而且保持0℃不变 D、两者效果相同 C
4、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C、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D、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B
5.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不清是由于5.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不清是由于 原因。 水蒸气液化
6.烧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 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 C
7.以下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 行的汽化现象 B、液体蒸发时要向外界放出热量 C、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D、液体的蒸发必须在一定温度下 进行
9.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呼出“白气”,这白气是( ) A、水蒸气 B、热空气 C、小水珠 D、二氧化碳 c
10.在盛水的烧杯中,放置一只盛水的试管,烧杯内的水沸腾后,继续给烧杯加热,试管内的水( ) A、能达到沸点,并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B
D 11.霜的形成是水蒸气( ) A、汽化过程 B、先液化后凝固 C、升化过程 D、凝华过程
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少数气体,即使温度降 到足够低,也不能使其液化 B、液化的方法只能是加压 C、液化的方法只能是冷却 D、液化时需要放出热量
13.冬天,冰冻的衣服在低于0℃的房间里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冰发生了( )而变成水蒸气。在寒冷的冬夜,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它是水蒸气( )而成的。 升华 凝华
14.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 )现象,它需要( )热。 升华 吸
15.如上图是热管原理示意图,热管是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属管,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它液体。热管可以把高温部分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低温部分,其主要是利用了内装液体在高温部分,然后又迅速跑到低温部分进行15.如上图是热管原理示意图,热管是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属管,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它液体。热管可以把高温部分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低温部分,其主要是利用了内装液体在高温部分,然后又迅速跑到低温部分进行 的道理。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16.夏天买棒冰时,某同学发现,售货员刚从冰箱里拿出棒冰,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在茶杯16.夏天买棒冰时,某同学发现,售货员刚从冰箱里拿出棒冰,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在茶杯 里,不一会儿,茶 杯外壁又“出汗”, 你能帮助他解释这些现象吗?
答:⑴棒冰刚从冰箱里取出,棒冰上白花花的“粉”,其实就是霜,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在棒冰上凝华成了固体的冰晶。答:⑴棒冰刚从冰箱里取出,棒冰上白花花的“粉”,其实就是霜,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在棒冰上凝华成了固体的冰晶。 ⑵剥去纸后,棒冰会“冒烟”,这主要是因为棒冰周围的空气被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了雾(小水珠) (3)把棒冰放茶杯里,冷却了的茶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茶杯的外壁上,看上去像“出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