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水 滸 傳

水 滸 傳. 諺語大進擊. 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 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語出何處? 為何要用 " 三兩三 " ?.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經查 , " 三兩三 " 是 " 膽子 " 的意思 , 見下引史記正義原文 . 這句話的意思是 , 如果沒有一點膽子 , 那敢挺而走險 , 上梁山聚眾造反.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 梁山 】 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本名良山,梁孝王曾遊獵於此,故稱為梁山。相傳為水滸英雄聚義處。.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thanh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 滸 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 滸 傳 諺語大進擊

  2. 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 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語出何處?為何要用"三兩三"?

  3.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 經查, "三兩三" 是 "膽子" 的意思, 見下引史記正義原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 如果沒有一點膽子, 那敢挺而走險, 上梁山聚眾造反

  4.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 【梁山】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本名良山,梁孝王曾遊獵於此,故稱為梁山。相傳為水滸英雄聚義處。

  5.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 【逼上梁山】水滸傳中眾多好漢因受到官府逼迫,上梁山造反。後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

  6. 沒巧不成話 • (諺語)沒有巧合就不會湊成一個故事。比喻事情的發生非常湊巧。 •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自古道:『沒巧不成話。』這婦人正手裡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將倒去,不端不正,卻好打在那人頭巾上。」亦作「無巧不成話」﹑「無巧不成書」。

  7. 不怕官,只怕管 • 直接受人管轄,無可奈何,只得聽命於人。 •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好漢休說這話!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頭!」亦作「不怕縣官,只怕現管」。

  8. 不怕官,只怕管 • 宋朝時期,東京80萬禁軍拳棒教頭王進的父親王升曾經棒打小流氓高俅。10年後王升去世,高俅愛踢球受到宋徽宗的賞識,官至殿帥府太尉,直接管轄王進。高俅為報一棒之仇命人把王進抓來打一頓。王進不怕官、只怕管,於是連夜攜全家逃走。

  9.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 送客雖遠,終究要分離,意謂不必遠送。 • 水滸傳˙第九十回:「燕青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不必遠勞,後圖再會。』」

  10. 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頭 • 比喻在人管轄限制下,只好委曲順從。 •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好。」或作「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

  11.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 比喻人世變化無常,不可能永遠處於順境。 •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12. 水來土掩,兵到將迎 • 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辦法應付。 • 水滸傳˙第二十回:「不須兄長掛心,吳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來土掩,兵到將迎。』此乃兵家常事。」亦作「軍來將敵,水來土堰」。

  13. 眾生好度,人難度 • 救人不如救牲畜。比喻社會人心險惡,救濟了人,反而遭到對方的暗計。 • 水滸傳˙第三十回:「眾生好度人難度,原來你這廝外貌相人,倒有這等賊心賊肝。」

  14.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 好事情不容易傳揚,壞事情卻往往傳得很快。 •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知道了。」亦作「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15. 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 度量大的福氣也大,心機深、會算計的人則容易招致大禍。形容待人要心存寬厚,不要多用心計。 • 水滸傳˙第十九回:「可憐王倫做了半世強人,今日死在林之手。正應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16.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 雞口,雞的口,小而潔。牛後,牛的肛門,大而不淨。全句為比喻人寧可在小場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場面為人所支配。 •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城池堅固,糧草豐足,尚可戰守。古語有云:『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或作「寧為雞口,毋為牛後」。

  17. 急來抱佛腳 • 比喻平時不準備,事到臨頭才匆忙應付。 • 水滸傳˙第十七回:「哥哥正是急來抱佛腳,閑時不燒香。我卻要你銀子時,便是兄弟勒掯你。」亦作「急時抱佛腳」、「急則抱佛腳」。

  18. 一塊羊肉落在狗口裡 • 比喻女子錯嫁不相稱的丈夫。 •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卻說那潘金蓮過門之後,武大是個懦弱依本分的人,被這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

  19.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 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 •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亦作「冤有頭,債有主」。

  20. 水滸傳名句 • 飢不擇食,寒不擇衣。(第二回) • 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第二回) • 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第十九回) • 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21. 水滸傳名句 • 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第二十六回) • 不怕官,只怕管。(第二十八回)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三十三回)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第三十四回)

  22. 水滸傳名句 •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第四十一回) •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第九十回) •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第二十二回)

  23. 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