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586 Views
創. 意教學. 國立中正大學 行銷管理研究所 曾光華 副教授. 引. 言:我的高中奇遇. 美術老師 你們應該問我。。。 華文老師 如何教長恨歌?現代詩?. 只因為「好玩」嗎?. 校方、教學單位 觀念、制度、教室、設備 班級 文化、人數、環境 教師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教學方法 教材選用 知識/常識廣度與深度 溝通能力與反應 教育認知與熱情. 創. 意教學:目標與手段. 引發興趣 刺激思考 靈活運用 自我學習.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教師透過語言、肢體、態度、教材等與學生互動。
E N D
創 意教學 國立中正大學 行銷管理研究所 曾光華 副教授
引 言:我的高中奇遇 美術老師 你們應該問我。。。 華文老師 如何教長恨歌?現代詩? 只因為「好玩」嗎?
校方、教學單位 • 觀念、制度、教室、設備 • 班級 • 文化、人數、環境 • 教師 •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 教學方法 • 教材選用 • 知識/常識廣度與深度 • 溝通能力與反應 • 教育認知與熱情 創 意教學:目標與手段 引發興趣 刺激思考 靈活運用 自我學習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 教師透過語言、肢體、態度、教材等與學生互動。 • 在互動中,教師的認知、情緒與文化表露無遺。 • 上述三個要素, • 影響同學的學習成效與創意思考等。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 認知障礙 • 要求標準答案 • 角度狹隘,未見全貌 • 先入為主,思考公式化 抹煞了潛在的、不錯的想法 或解決問題之道
一筆畫完四條直線(不能中斷),這四條線正好穿連九個點,每點只能被穿越一次。一筆畫完四條直線(不能中斷),這四條線正好穿連九個點,每點只能被穿越一次。 • ● ● ● • ● ● ● • ● ● ●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 情緒障礙 • 不能包容失敗與挫折 • 偏狹性、刻板性 • 負面思考與情緒 內心築起高牆, 無法面對真實的自我與多元的世界, 妨礙開拓的機會
思考、有意識的 反射、潛意識的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最近過得如何? 累死!丟了半條命! 好忙!每分鐘都填滿! • 問:長江後浪推前浪,﹍﹍﹍﹍﹍﹍﹍
「愛、感謝」 日語 英語 德語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水結晶: 「真噁心討厭,我要殺了你」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綜合國內外研究與日常生活觀察結果 • 正面思考者 • 精神飽滿、人緣佳、行動積極、工作表現良好、受到賞識、思潮湧現。。。 • 負面思考者 • (很抱歉,不想放負面的字眼。)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 文化障礙 • 源自於學校、家庭、社會教育 • 害怕面對問題、缺乏獨立精神、權威感過重 害怕與眾不同、受人譏笑; 不太相信自己的知覺、能力與推論; 容易模仿、隨俗、唱和、請示、求安
校方、教學單位 • 觀念、制度、教室、設備 • 班級 • 文化、人數、環境 • 教師 •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 教學方法 • 教材教材選用 • 知識/常識廣度與深度 • 溝通能力與反應 • 教育認知與熱情 創 意教學:目標與手段 引發興趣 刺激思考 靈活運用 自我學習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依據思考模式,學生有三大類: 分析型、實用型、創意型。 Sternberg, R. J., & Spear-Swerling, L. (1996). Teaching for Think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 分析型思考的學生 • 喜歡上學、聽從指令、照規定行事、老師疼愛;較能吸收書本的內容與學理。 • 實用型思考的學生 • 覺得學校無趣、想知道功課或交辦事項的用處、喜歡置身於現實中實際運用理論 • 創意型思考的學生 • 覺得學校拘束、「麻煩學生」、喜歡創造理論、點子多、我行我素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針對不同思考模式的學生, 不同的上課方式或課業考試會有什麼影響?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 上課方式一:照本宣科式策略 特色 • 老師以講授方式呈現教材 • 適用於呈現新的材料 • 師生互動和學生交流最少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 上課方式二:以事實為基礎的問答策略 • 提出有具體、清楚答案的問題,學生反應,教師僅有簡單的回應 • 適用於教過或學生讀過的材料、評估知識 • 師生互動和學生交流中等 • 可作為下一個方式的橋樑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 上課方式三:對話(刺激思考的問答) • 老師提出開放式問題,並評論學生的回應 • 適用於鼓勵班級討論、激發思考 • 師生互動和學生交流頻繁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分析型學生 實用型學生 創意型學生 • 可以接受,但無助於 實務運用與創意思考 X 覺得上課無趣, 容易分心、逃避 照本宣科式 教學策略 以事實為基礎的 問答式策略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分析型學生 創意型學生 實用型學生 • 各取所需,訓練各種不同的思考方式, 促進不同類型學生之間的交流、互相學習 實用思考 分析思考 創意思考 刺激思考的 問答式策略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課業考試也有三種思考方式(例:數學) • ‧分析型思考: • 這題數學證明有什麼瑕疵? • ‧實用型思考: • 利用橡皮筋與牙籤來說明這個幾何題。 • ‧創意型思考: • 如何應用以下的三角幾何概念來設計橋樑?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課業考試也有三種思考方式(例:歷史) • ‧分析型思考: • 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是什麼? • ‧實用型思考: • 西安事變給現代政治人物什麼啟發? • ‧創意型思考: • 假設沒有西安事變,如今中國的局勢可能有何不同?
學 生思考模式與教學方法 課業考試也有三種思考方式(例:管理) • ‧分析型思考: • 行銷組合是指什麼要素?內容為何? • ‧實用型思考: • 解釋85度C的行銷組合。 • ‧創意型思考: • 假設你要創業賣XXX,你會如何設計行銷組合?
校方、教學單位 • 觀念、制度、教室、設備 • 班級 • 文化、人數、環境 • 教師 • 認知、情緒、文化障礙 • 教學方法 • 教材選用 • 知識/常識廣度與深度 • 溝通能力與反應 • 教育認知與熱情 創 意教學:目標與手段 引發興趣 刺激思考 靈活運用 自我學習
教材是否足以表達相關的觀念 教材是否讓學員覺得生活化、切身、有趣、易於瞭解 教材的來源、主題、性質等是否多元精彩 教材選用 • 講課材料 • 原則:知識關聯性、學員關聯性、豐富性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內容分類 • 熱門話題 • 生活周遭 • 幽默搞笑 • 藝術創作 • 社會人文 • 科技自然 • 行銷與廣告 • 形式分類 • 文字 • 實物 • 圖片和動畫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內容 • 熱門話題 • 重大新聞、學生聊天或注意的焦點 可引起注意;教導從熱門議題中學習; 訓練「鬧中取靜」來看待人事物 提防過度注意,場面失控;時效不長; 小心陷入八卦的討論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內容 • 生活周遭 • 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的人、事、物 • 可嘗試利用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 有親切感;結合學習與生活;可攜帶實際物體;可結合「學生參與」 「學生參與」應讓學生有足夠準備時間; 小心學生之間比較社會位階或物質生活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內容 • 幽默搞笑 • 笑話、腦筋急轉彎、師生糗事 可引起高度注意;打破師生隔閡;培養幽默感,淡化權威性格 提防出現「喧賓奪主」的反效果;注意場 合與使用頻率;當心無心傷害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內容 • 藝術創作 • 文學、電影、音樂、表演、攝影、繪畫、手工 培育美感,提升心靈;帶動創意靈感; 可利用多媒體呈現音像 避免曲高和寡;注意材料的普及性,可能 需說明相關背景與內容;小心內容尺度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內容 • 社會人文 •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歷史 擴大視野與格局;加強人文素質、社會關懷、歷史情懷 注意材料的普及性,可能需說明相關背景 與內容;當心爭議性觀點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內容 • 科技自然 • 科學、發明、天文、地理、動植物 加強認識科技與自然,擴大視野與格局; 先取材自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現象 注意材料的普及性,可能需說明相關背景 與內容
Furby 小精靈 腦力 〉勞力 創意 〉規則 人才 〉土地 市場 〉廠房 速度 〉安定 小精靈 晶片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形式 • 語言與文字 • 來源廣泛(平時見聞、書報、網路) • 應標示重點或「圖像化」 • 對於依賴視覺或複雜的結構,效率與效果欠佳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形式 • 實物 • 存在於生活周遭 • 親切、生動、吸引人 • 存放與展示較為累贅 例:我的「百寶箱」 (觸目所見、平日所用都是教材)
教材的總類與性質 • 形式 • 圖片、動畫 • 來源以網路為主 • 書報、VCD、錄音/影帶等為輔 • 存放容易 • 可製作成多媒體;吸引人 • 需配合一定的設備與軟體
國內製作: -台北冰館-鐵達時手錶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擁有」 -遠傳「輕鬆打」 -京都念慈庵琵琶膏的「孟江女哭倒長城篇」 -速隆寶豐胸用品-麥斯威爾咖啡的「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 -麥當勞系列廣告 -Domina Pizza的「達美樂,打了沒?」 -統一超商系列廣告-台新玫瑰卡的「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防愛滋病系列廣告 -中興米的「有點黏有不會太黏」 -保力達蠻牛系列廣告 -DeBeers的「都是鑽石惹的禍」 -義美禮盒的「求婚篇」 -廣告金句選拔的「那話兒篇」 -鎮金店的「倒垃圾篇」 -黑松沙士的「偷渡客篇」 -MTV音樂台的「國劇篇」 -歐蕾的「我是你高中老師」 國外製作: IKEA家具、美國Arm & Strong蘇打粉、可口可樂、NIKE、國外某內褲廣告、超性感香水、X989廣告等。
教材選用 • 教材運用 主題說明 呈現教材 鼓勵發表感想與啟發 綜合發言內容;評論;說明理論 再次印證與說明理論
教學成果與檢討 • 上課反應 • 較專注、討論氣氛較佳 • 日常學習 • 對生活周遭的「行銷意象」更敏感 • 多重角度觀察人事物、刺激創意 • 注意與重視「周邊知識」 • 劇情編導、廣告製作、多媒體操作、文藝鑑賞、心理學、社會學等 • 課業品質
謝 謝 請多指教。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621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05-2720411 ext. 34308;0939773224bmakfc@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