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81 Views
科学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主讲人:宝山区少科站 徐群. 一、科学教育资源的利用. (一)正确认识科学教育资源. 1 、科学教育资源的含义. 2 、科学教育资源的类型. 3 、科学教育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意义. 1 、科学教育资源的含义. 资 源. 教育资源. 科学教育资源. 2 、科学教育资源的类型. ※ 按 功能特点划分:素材性科学教育资源与条件性科学教育资源。. ※ 按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划分:校内科学教育资源与校外科学教 育资源。.
E N D
科学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主讲人:宝山区少科站 徐群
一、科学教育资源的利用 (一)正确认识科学教育资源 1、科学教育资源的含义 2、科学教育资源的类型 3、科学教育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意义
1、科学教育资源的含义 资 源 教育资源 科学教育资源
2、科学教育资源的类型 ※按功能特点划分:素材性科学教育资源与条件性科学教育资源。 ※按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划分:校内科学教育资源与校外科学教 育资源。 ※科学教育资源也可以划分: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纸质资源与电子音像资源,时间资源与空间资源等。 ※重点阐述:人力资源、文本资源、媒体资源以及活动资源等。
3、科学教育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意义 《中小学课程改革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实施纲要》(2006、3、27) 指 导 思 想 1)实践基础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 2)充分开发和利用上海深厚的科技教育资源,使之发挥对广大 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特殊功能。 3)促进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并奠定新基础。
教 学 目 标 使小学生—— 初步了解学校附近科普教育的场馆分布,对若干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结构和特色有一定了解;具有在教师指导下解释与整理科普基地中相关科技知识问题的基本技能;知道在课堂教学时应该联系基地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开展学习,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学习内容具有兴趣和好奇心,对科普教育基地有关知识内容敢于提出认为需要探究的问题,并乐于和同伴一起参与在科普教育基地中进行的探究实践活动;在教师组织下,能够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倾听他人意见、交流自己的认识。
使初中学生—— 了解本市和附近社区主要的科普教育场馆,能说出考察过的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结构和内容特色;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的练习,具有解决一些科技知识问题的基础能力;能根据一定的要求联系基地相关知识解释或拓展课堂教学有关学科的学习内容。 能发展对科普教育基地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能关注科普教育基地的情景变化,乐于提出问题并进行实践探究;能积极参与在科普教育基地中组织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注意了解他人的意见、发表个人见解,投入有主题的交流活动。
使高中学生—— 对本市主要科普教育基地的场馆分布、资源结构和项目特色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不同科普教育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能主动联系一些基地中的情景与知识在课堂中开展相关学习,并能简要地解释一些知识的应用价值。 能选择科普教育基地的相关资源主动开展学习,并促进自己个性的完善与发展;乐于和同伴一起在科普教育基地中寻找一些问题,并参与实践探究活动;能对在科普教育基地的探究活动进行必要反思,主动提升自己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二)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运用 1、学校藏书中的科学教育资源 推荐最新热门科普书目: 《奔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当代中国出版社,王建蒙著) 《嫦娥书系 全套6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欧阳自远主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主张: “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儿童的课堂”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幼儿了解身边的科学知识,开展科学教育。
2、校园科学教育资源建设 1)校园科学教育的物质环境建设 2)校园科学教育的文化环境建设
环境创设,使幼儿有足够的材料感知、观察、操作。环境创设,使幼儿有足够的材料感知、观察、操作。 1)科学活动角。在教室里开辟一个科学活动补充和延伸的活动空间。 2)科学发现室。把优秀的科学活动的器材集中放置在一个教室,并图示开展活动的操作要点。 3)科技小墙报。墙报以图为主,由幼儿、交战、教师三结合。
3、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发挥校园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展参观、介绍、座谈、调查、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1)每年组织入校新生参观科技景点,并指导他们交流自己 的参观体会; 2)组织一个科技景点的讲解小组,负责向参观来宾做介绍; 3)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座谈会,了解学生、家长对创设科技景点的意见。
案例:杨浦师范实验幼儿园创设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环境案例:杨浦师范实验幼儿园创设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环境 积极创设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环境,把科学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求融入丰富的环境之中,使幼儿园成为幼儿乐于学习、探究、创造的科学摇篮。 1、由班级中的角、区和分散的小环境向集中的专门性环境发展; 2、由静态向动态环境延伸; 3、由幼儿园小环境向自然、社会大环境拓展; 4、由重物质环境的创设过度到重心理环境的创设。
例:“让幼儿认识四季花卉”的教学流程 1)组织幼儿观察花卉的品种; 2)组织参观花店; 3)扮演小记者采访花店工作人员,了解花卉的来源; 4)实地考察花卉种植园; 5)启发幼儿联系实际,设想如何给花卉的保鲜、给花卉浇水等,画出科幻画作品。
(三)学校科学实践活动场所的运用 把有些科学课程放到社会科普基地去上,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搬出去上课,而是充分考虑科普基地这种课堂的特点,将课上成问题课、情景课,而不是一般的知识课,使这种教学活动更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社区教育中不仅拥有生动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材料及内容,而且社区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形成及发展。社区教育中不仅拥有生动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材料及内容,而且社区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形成及发展。 例:“到超市购物去”,把科学活动直接放到社区里去上。不仅让幼儿看到了现代科技对商品保存及管理的作用,而且作为一名小顾客,社科院体验了现代商业的气息。让幼儿走向社会、体验生活、认识社会,这在幼儿园封闭的环境中永远也无法实现。
二、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运用 (一)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社会科普教育基地是指高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的科技实验室、实验基地、工作场地、科技场所及可用于科普教育并愿意向社会开放的各类场所。 上海科普教育基地共120个,其中高校15所、科研院所13所、厂矿企业的科技实验室40个、实验基地11个、科技场所26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5个。
二○○七年上海已推出“迎奥运,迎世博——精彩上海”七大系列游览护照活动。目前,已推出乡村假日、红色旅游、品味美食和都市经典四本护照。这七大系列分别为乡村假日、红色之源、科普探索、品味美食、缤纷购物、都市经典和文博之旅。一本护照一个系列,采用新颖有趣的游览护照和景点纪念签章的形式,来吸引上海市民及常住上海的外国人广泛参与。七套护照共涵盖上海19个区县近140个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景观点。二○○七年上海已推出“迎奥运,迎世博——精彩上海”七大系列游览护照活动。目前,已推出乡村假日、红色旅游、品味美食和都市经典四本护照。这七大系列分别为乡村假日、红色之源、科普探索、品味美食、缤纷购物、都市经典和文博之旅。一本护照一个系列,采用新颖有趣的游览护照和景点纪念签章的形式,来吸引上海市民及常住上海的外国人广泛参与。七套护照共涵盖上海19个区县近140个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景观点。
上海10个科普教育基地试点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上海10个科普教育基地试点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从2006年9月起,上海市中小学生将可以到科普教育基地上课。上海市教委宣布,全市10个科普教育基地试点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首批列入试点的10个科普教育基地是:上海隧道科技馆、江南造船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动物园、上海铁路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航海医学科技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博物馆。中小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教学活动,被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二)社会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在课外科技活 动中的应用 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社会科普资源组织开展各种科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科普教育的大课堂。
(三)基于社会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的科普活动和探究活动方案设计(三)基于社会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的科普活动和探究活动方案设计 结合基地场馆资源,策划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设计制作、经验交流等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养成热爱科学、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
例: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保护环境节日”教育系列活动例: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保护环境节日”教育系列活动 • 世界动物日 • 教学地点:上海动物园 • 教学目的: • 1)让幼儿知道世界动物日(10月4日)及意义。 • 2)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幼儿关心动物、爱护 动物的情感。 • 3)了解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关系,懂得要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层次: 小班: 1)向幼儿介绍一些动物,简单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用途。 2)萌发幼儿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 2)知道一些常见的动物和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大班: 1)知道世界动物日的日子(10月4日)及意义; 2)知道一些珍惜动物,了解了解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关系,懂得要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3)参与一些饲养动物、保护动物的活动。 。
*世界水日 教学地点:自来水公司 教学目的: 1)让幼儿知道世界水日(3月22日)及意义。 2)知道水是有限的,了解水与人类、动植物生存的关系; 3)了解一些水污染和水浪费的现象,懂得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教学层次: 小班: 1)知道每年有水节日; 2)知道周围环境中有水,人和动植物都需要水; 3)喜欢干净的水,知道脏水、生水不能喝。 中班: 1)知道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知道人类和动植物生存都离不开水; 3)初步了解一些水污染、水浪费的现象,懂得要节约用水。 大班: 1)知道世界水日的日子(3月22日)及意义; 2)知道水与人类、自然界的关系; 3)了解一些水被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情感。知道水是有限的,初步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校本科学教育课程的开发 *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 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