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水利系统人事统 计分析

水利系统人事统 计分析. 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 丁纪闽. 第一部分 统计分析基础. 一、什么是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运用人事统计年报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人事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 , 提出解决问题办法。. 二、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的五个阶段 : 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汇总、统计分析、信息反馈。 统计分析是五个阶段最关键的一步。如果缺少这一步或这一步做得不好,将降低人事统计工作的作用。 没有统计分析,统计工作就没有活力、没有发展,也没有统计工作的地位。

te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利系统人事统 计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利系统人事统计分析 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 丁纪闽

  2. 第一部分 统计分析基础

  3. 一、什么是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人事统计年报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人事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办法。

  4. 二、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的五个阶段: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汇总、统计分析、信息反馈。 统计分析是五个阶段最关键的一步。如果缺少这一步或这一步做得不好,将降低人事统计工作的作用。 没有统计分析,统计工作就没有活力、没有发展,也没有统计工作的地位。 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既是统计工作者的职责,也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

  5. 三、统计分析的特点 • 注重定量分析 利用统计的优势,从数量方面来表现事物的规模、水平、构成、速度、质量、效益等情况,并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针对各级领导和职工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6. 三、统计分析的特点 • 注重准确性 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包括: 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 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 论述有理,不能违反逻辑; 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 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7. 三、统计分析的特点 •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它不但包含了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还能进行分析研究,能进行预测,能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能提出有益于今后工作的措施和建议,从而直接满足了解形势、制定政策、编制计划、检查监督、总结评比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实用性,统计分析得再好,也成了无效劳动。

  8. 四、统计分析的作用 • 1.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综合标准 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来自高质量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写作。 • 2.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统计信息是社会信息的主体,而且是最全面、最稳定、较准确的信息。统计信息要通过载体传播,而统计分析报告是主要载体之一,适合于报刊杂志上发表,传播条件比较简便,具有较大的信息覆盖面,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9. 四、统计分析的作用 • 3. 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现代社会经济管理必须科学决策,而科学的决策又必须依据、准确、真实的统计数据。统计分析把原始资料信息加工成决策信息,比一般的统计资料,更能深入地反映客观实际,更便于各级领导和人事部门接受利用,是决策的重要依据。

  10. 四、统计分析的作用 • 4.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的主要手段 统计分析报告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的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鲜明、更生动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又便于人们阅读、理解和利用,是表现统计成果的好形式与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也是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的主要手段。

  11. 四、统计分析的作用 • 5.提高统计工作地位的主要实现形式 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存在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认为统计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统计工作只是加加减减,填个表而己,把统计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加强统计宣传工作,扩大统计的影响,提高人们的认识;另一方面,则要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做好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工作,提高统计工作的地位。

  12. 四、统计分析的作用 • 6.有利于促进统计工作自身的发展 在开展统计分析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检验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统计工作得到改善、加强和提高。

  13. 五、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类型 • 按写作类型分,可分为说明型、快报型、计划型、总结型、公报型、调查型、分析型、研究型、预测型、资料型、信息型、微型、综合型、文学型、系列型等十五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报告。

  14. 五、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类型 • 说明型 对统计报表进行说明的统计分析报告,亦称为“文字说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报表说明。这种说明,主要是对报表的数据作文字的补充叙述,配合报表进一步反映情况。这种补充叙述主要是针对报表中某些变化较大的统计数字,这也可以帮助本单位领导审查报表,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15. 五、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类型 • 公报型 政府机关向社会公告重大社会经济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公报是政府的一种文件,一般应由级别较高的统计机关发布。级别较低的统计机关不宜发表公报,但是可以采用统计公报的写作形式公布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应列入公报型。

  16. 五、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类型 • 分析型 通过分析着重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具体状态的统计分析报告。目前,统计人员写作的统计分析报告,大多属于这种分析型。 主要内容和写作重点是反映某个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状态,一般不涉及规律性问题,要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17. 五、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类型 • 预测型 这是估量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统计分析报告。在认识趋势及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对前景进行具体的定向和定量的研究。通过预测,可以超前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对制定方针、发展策略、编制计划、搞好管理提供帮助。因此,预测型分析报告的作用很大,也属于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报告。

  18. 五、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类型 • 资料型 着重提供统计资料的统计分析报告。主要有两种: 一是数字式(也就是数字文字化)。数字式虽以数字资料为主,但它有文章的形式,也有观点和简要的分析。历史资料、年报资料、横向对比资料等,都可以写成这种统计分析报告。 二是概况式。例如地方概况、部门概况、行业概况、企业概况等。这种概况式资料,是通过数字和文字提供简要而全面的基本情况,以使读者对某个地方、某个部门、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单位的概貌有所了解。

  19. 六、统计分析的材料收集 • 统计资料。这是写作统计分析报告用得最多,也是最主要的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种材料: A.定期报表资料:主要指当年的定期报表数字资料,也包括定期的原始记录资料; B.一次性调查资料:指统计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数字资料; C.统计整理资料:主要指历史统计资料和统计台帐资料。

  20. 六、统计分析的材料收集 • 统计分析资料: 指已经印发的各种统计分析素材及统计分析报告,包括统计图表资料、统计书刊等。

  21. 六、统计分析的材料收集 • 调查资料。这是在特定的统计调查中所取得的情况或资料。是指在统计报表之外的,尚未写成统计分析资料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主要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座谈法等。 • 业务材料。这是反映有关业务活动情况的文字材料。这些材料大多来自各业务部门以及有关的业务会议。

  22. 六、统计分析的材料收集 • 见闻材料。通过非统计调查的日常见闻所取得的材料。包括有文字记载的,如报刊发表的一些社会现象;没有文字记载、作者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某些现象。 • 政策法规。这是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定、决定、决议等文件材料。

  23. 七、统计分析的指标选取 在进行分析前,须对统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大量统计数据、指标做必要的筛选。筛选指标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统计信息中发现的问题而定,一般情况下应考虑选用: 能集中反映整体或某一方面工作情况的宏观指标; 主要的工作数量、质量指标; 变化幅度较大,出现异常的指标; 单位领导关注,实际工作需要的指标。 分析指标必须采用统一规范或通用的指标,以便于纵横向比较。选用的统计方法应能说明问题和简便适用,让人看得懂、易于接受。

  24. 八、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事物内部构成的变化 。深入掌握事物构成的因素和特点,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规律性及其变化原因的有效方法。 分析事物的相互关系。客观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只有了解相互关系,才有主动权。 分析事物今昔的动态变化 各种统计指标,在一般条件下,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在短期内是无多大起伏变化的,长时期的变化也是呈逐渐升降的趋势,决无大起大落。通过今昔对比,可以发现事物在动态中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分析应从数据开始,思路可按照现象—性质—原因—相互影响因素—结论—建议的顺序来考虑。

  25. 八、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比较法。 横向对比:主要适用于评价本单位的管理、技术、服务质量水平和了解本单位管理、技术服务质量水平的相对水平位置。 纵向对比:主要适用于评价本单位管理、技术、服务质量水平和了解本单位发展的步幅、速度和趋势。 标准对比:主要适用于评价完成标准值、目标值、计划值的进度和程度,了解目标、计划管理的可行性,了解本单位达标的情况和差距。

  26. 优秀分析报告标准 重点突出; 分析深刻; 观点明确; 论据充分; 结构清晰; 语言流畅; 概念准确; 通俗易懂。 作者应该如何努力 掌握统计技能; 注意资料储备; 培养信息意识;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思辩能力。 分析加工方法的运用、资料的引证、结构设计、图表制作和文字语言,折射出作者的综合素质。

  27. 七、指标选取和分析方法 做好结论,提出建议。通过分析,应对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等做出初步结论,并据此对今后工作提出改进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供领导参考。这是统计分析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统计信息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精髓。

  28. 九、统计分析的注意事项 1.要实事求是,切忌弄虚做假 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工作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不能夸大或掩盖事实。数据要充分、可靠,分析要有理有据,用统计数据说话,以数据说明观点,以观点提炼结论;而不能先下结论,再找支持的数据,更不能报喜不报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以求得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29. 九、统计分析的注意事项 2.选题要对路,切忌所答非所问 统计分析,选题是关键,必须把握规律,看准问题,要适合实际工作的需要,题选得对才能中领导的意,发挥的作用就大,效果就好。如果不是管理层关心需要的问题,效果就差,就会造成劳而无功。 要求统计工作者要有敏感性、预见性,要善于从资料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选好题。

  30. 选择课题 选题原则 1、满足现实需求与开发潜在需求相结合 △针对领导、职工关心的重点话题; △研究即将或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2、针对性、政策性、时效性 △针对性: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发挥作用。 △政策性:围绕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提出对策建议。 △实效性:把握时机,及时研究,迅速反映。

  31. 选题方法 1、随时关注数据变化 2、利用有关工作文件 3、通过网络收集素材 4、不可忽视年度资料 5、用心开发调查资料 6、注意留心新闻媒介 7、随时倾听群众呼声

  32. 九、统计分析的注意事项 3.内容要丰富多彩,切忌枯燥无味 掌握丰富的信息,是充实内容,提高分析报告质量的必要条件。因而,要开阔眼界,丰富思路,多读作多看报,多看资料,广开信息源,并将有关的资料,按指标体系,分门别类进行汇编,以增加信息的适应性。在撰写分析报告时,就能灵活自如,恰到好处,否则就易形成信息贫乏,枯燥无味,说理不充分,没有吸引力。

  33. 九、统计分析的注意事项 4.要纵观全局,切忌片面 要尽可能比较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能单凭一点、一事而推及全部,片面地观察、分析问题,这样往往会把事物的真相、问题的症结搞错,形成错误的结论,影响建议或改进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甚至导致决策的失误。 应看到各项指标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不能只看单项数据的变化;不要只比较宏观指标,还要比较有关的微观指标;不要只看相对数,还须看其代表的绝对数的大小;分析不能限于作些数据表面值的比较,而要研究其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条件和环境,才能分清主次,抓住主要问题。

  34. 九、统计分析的注意事项 5.要深入实际,切忌纸上谈兵 要做到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可行性强的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着边。 6.要善于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切忌就事论事 要善于运用多种分析方法,除了运用过去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如比较法、多指标多因素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还应采用现代化手段,运用电子计算机和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提高统计分析的加工深度和其预见性。不能就事论事,泛泛地谈一些不及实质的东西。

  35. 九、统计分析的注意事项 7.要重点突出,切忌面面俱到 统计分析一定要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要从收集的资料中,筛选出起主导作用的东西,抓住主要矛盾。 8.建议要有可操作性,切忌似是而非 在统计分析中,“建议”、“措施”,是关键中关键,要使“建议”、“措施”做到切实可行,必须反复调查、分析、论证,尤其重要的是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加大决策可行性的力度。如果“建议”、“措施”针对性差,不结合单位实际,表面上是对的,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领导无法采纳。

  36. 统计分析考评要点 1.完整的分析材料应该包括统计情况分析、组织工作和工作建议等几个方面,内容丰满。 2.分析内容方面应紧紧围绕当前人事劳动管理工作和人事劳动统计工作的重点、焦点和难点,分析深入,有针对性,有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有实际的工作对策和建议。 3.了解各单位工作组织是否精心准备,布置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力,工作是否深入。

  37. 第二部分 水利人事统计分析主要指标

  38. 一、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 人才队伍文化和专业素质大幅度提高。 到“十二五”末,水利系统职工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新进人员受高等教育比例达60%以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十一五”末的61%提高到69%,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18%提高到2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比例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水利部所属单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70%提高到77%,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的比例由36%提高到41%;地方水利系统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60%提高到68%,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17%提高到20%。

  39. 一、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 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规模稳步增长。 到“十二五”末,水利系统党政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十一五”末的49%提高到66%;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由13%提高到15%;工人队伍中,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由6%提高到9%;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比例由16%提高到18%。

  40. 一、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 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照人岗相宜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水利人才队伍能级结构、专业结构。水利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明显提高,高、中、初级人才协调发展,合理的人才梯队逐步建立。水利人才专业结构趋于合理,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水行政执法、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保护、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水利信息化等急需紧缺专业和领域的人才规模稳步增长,法律、环境、经济等非水利专业人才规模进一步增加,门类更加齐全,基本满足水利发展的需要。

  41. 一、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 人才分布趋于合理 水利人才区域分布与水利事业发展要求基本适应。着力解决中、西部地区和水利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到“十二五”末,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比例由“十一五”末的8%提高到10%,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2. 一、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 基层水利人才短缺局面得到明显改善 县级及以下基层水利人才队伍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33%提高到45%,县(市)水利局领导班子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49%提高到60%,乡镇水利站等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负责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54%提高到65%。

  43. 二、人事统计分析指标—人才结构 • 职工学历结构状况 • 职工队伍年龄情况 35岁以下 36岁至45岁 46岁至55岁 56岁以上 • 职称结构 具有技术职称, 其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专业结构比例高级:中级:初级 与合理的结构比例相比(高级:中级:初级=1:3:6),

  44. 二、人事统计分析指标—机构情况 • 机关单位个数 • 事业单位个数(参公管理单位) 按行业划分 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农林牧渔\其他 按层次分 中央\省\地市\县市、乡镇 • 企业个数 • 人员情况 从业人员总数、编制数量、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劳务、退休人员

  45. 二、人事统计分析指标—干部队伍 • 行政级别 • 年龄结构 • 学历结构 • 性别结构 • 民族分布 • 政治面貌

  46. 二、人事统计分析指标—劳动工资 • 单位从业人员 • 在岗职工人数 • 劳务派遣人员 •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47. 二、人事统计分析指标—工人情况 • 普通工人 • 技术工人 • 特有工种技术工人分布情况 • 技术等级分布情况

  48. 二、人事统计分析指标—教育培训 • 党政人才按行政级别划分参加教育培训情况 • 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教育培训情况 • 经营管理人才参加教育培训情况 • 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 • 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 • 培训方式 • 培训实施机构情况 • 培训内容 • 投入情况 • 培训学时

  49. 二、人事统计分析指标—事业单位改革 • 单位个数 • 职工人数 • 层次分布 • 类型分布 • 工资总额 • 平均工资 • 分行业情况 • 按岗位等级分层次情况 • 工龄情况 • 任职年限情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