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86 Views
圖文取材自: http://www.bmy.com.cn 版權為該館. 1974 年 3 月 29 日,臨潼縣(現爲西安市臨潼區)西揚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時,無意中發現了秦兵馬俑。 1975 年 8 月,決定建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帝姓嬴,名政。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的創立者。. 由於奉行“ 事死如事生 ”的禮制,幾乎歷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視修建陵園。
E N D
1974年3月29日,臨潼縣(現爲西安市臨潼區)西揚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時,無意中發現了秦兵馬俑。1975年8月,決定建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1974年3月29日,臨潼縣(現爲西安市臨潼區)西揚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時,無意中發現了秦兵馬俑。1975年8月,決定建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帝姓嬴,名政。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的創立者。秦始皇帝姓嬴,名政。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的創立者。
由於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禮制,幾乎歷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視修建陵園。由於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禮制,幾乎歷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視修建陵園。 秦始皇帝從13歲繼位後,就開始在驪山之麓爲自己修建陵墓。全國統一後,營建工程得以大規模進行。爲修築陵園所徵調的役夫徒隸竟達70餘萬人,前後經營39年之久。直到秦始皇帝死時,陵園工程尚未完全竣工。
秦陵陵基近似方形。城牆大多坍塌,僅存牆基。在這些陪葬坑中,有象徵皇室帝王乘輿的銅車馬坑;象徵皇帝涉獵遊玩之苑囿的珍禽異獸坑,象徵宮廷養馬的馬廄坑以及象徵秦王朝百萬雄師的兵馬俑。秦陵陵基近似方形。城牆大多坍塌,僅存牆基。在這些陪葬坑中,有象徵皇室帝王乘輿的銅車馬坑;象徵皇帝涉獵遊玩之苑囿的珍禽異獸坑,象徵宮廷養馬的馬廄坑以及象徵秦王朝百萬雄師的兵馬俑。
俑是古代用於陪葬的偶人。是用泥土、木或銅等作的像人的物件。俑是古代用於陪葬的偶人。是用泥土、木或銅等作的像人的物件。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僕、舞樂、士兵、儀仗等,並常附有鞍馬、牛車、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還有鎮墓壓勝的神物。俑大多真實地類比當時的各種人物,因而可以考見當時社會的生活習俗,也可以反映出各個時代雕塑藝術的水準。
大 1.場面大--3座兵馬俑坑佈置在近2萬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觀地再現了秦國軍隊兵強馬壯的宏偉場面,如此巨大而又圍繞一個主題展現的藝術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2.形體高大--平均身高1.8米,陶馬身高1.7米身長2米,在世界上還沒有發現比秦俑更爲高大的陶俑。
多 數量多— 三個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 陶馬,這在世界雕塑史上可 謂獨秀一枝。
精 是指對每件陶俑大到身體結 構,小到頭髮、眉毛,都精 雕細刻、一絲不苟。
美 秦俑美--是指這些不同的陶俑中間 有高大魁梧、氣宇不凡的將軍,有 威武剛毅、身經百戰的武官,更有 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士兵,可謂 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樂各有 其情,完全是當年秦軍將士的真實 寫照。
將軍俑 將軍俑,大都身材高大魁梧,頭戴雙卷尾冠,足穿方口翹尖履,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或著長袍不披甲,長髯飄灑,昂首挺胸。有的顯得威武大度,雄風逼人,勃發出陽剛之氣;有的顯得滿腹韜略,氣宇軒昂,表現出儒將之風。
跪射俑 跪射俑大多數出土於二號坑。他們身穿齊膝長襦,外披鎧甲。頭綰圓形髮髻。雙目凝視前方,兩手做持弓弩狀。
立射俑 立射俑爲不著鎧甲的輕裝步兵俑。 在一個方陣中,要輪番射擊而不傷自己人,就會有立姿和跪姿兩種射擊方式。
軍吏俑 軍吏俑,頭戴長冠,或穿戰袍,或披鎧甲,手執兵器,目光炯炯,神情嚴峻,表現出剛毅勇猛的性格。
騎兵鞍馬俑 騎兵鞍馬俑,一般立于馬前,一手牽繮繩,一手作提弓狀。騎兵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腰窄袖短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裝束便於騎射。
鎧甲武士俑 鎧甲武士俑,披甲站立,或免冠,或頭戴軟帽,腿紮行滕,腦後綰六股寬辯行扁髻,個個神情嚴肅恭謹。
戰袍武士俑 戰袍武士俑,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挎箭。這種不戴頭盔,不著鎧甲的武士,更顯示出秦軍的英勇善戰和大無畏精神。
1978年6、7月間,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塚西側約20米處鑽探,當探鏟進入到地下7米左右深度時,碰到了堅硬的物體。一個金光閃閃的泡狀物體隨探鏟破土而出。 。一個月之後,當挖到7.8米深度時,沈睡了兩千多年的國寶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終於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由於年代太久,木槨腐朽,上面的土層坍塌下去,因此出土時,這兩乘銅車馬及車上的禦官俑都已經被壓成了碎片。考古工作者經過了精心的修復,才使它們基本恢復了昔日的風采。
一號車 一號銅車馬爲雙輪、單轅結構,前駕四馬,前面與兩側有車欄,後面留門以備上下。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釐米的銅禦官俑。其名叫立車,又叫戎車、高車,乘車時立于車上。
二號車 二號銅車馬是四馬鞍車(即坐乘的車),車馬全長317釐米,高106.2釐米,車輿上有穹窿形的橢圓形蓋子,車廂分前後兩部分,前室爲禦手所居,內坐一禦官俑,後室爲主人所居。車輿內外繪有變形夔龍、夔鳳紋、流雲紋及各種幾何形圖案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