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68 Views
工程背景 十年九旱的山西水资源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充。 但山西多年来平均年降雨量仅为 500 毫米,比全国 平均年降水量少 16 %。降水少,蒸发量大,水土流 失严重,导致山西水资源严重缺乏。 引黄入晋的话题,在干旱的山西历史上从来没 有中断过。但是因为工程难度太大一直没能动工。. 工程介绍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为了解决能源大省水资 源缺乏而兴建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建成后每 年可从黄河提水 12 亿立方米,分给太原 6.4 亿立 方米,大同、朔州 5.6 亿立方米,可以解决山西很 多电站、煤矿等的生产用水和居民的生活用水,
E N D
工程背景 十年九旱的山西水资源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充。 但山西多年来平均年降雨量仅为500毫米,比全国 平均年降水量少 16%。降水少,蒸发量大,水土流 失严重,导致山西水资源严重缺乏。 引黄入晋的话题,在干旱的山西历史上从来没 有中断过。但是因为工程难度太大一直没能动工。
工程介绍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为了解决能源大省水资 源缺乏而兴建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建成后每 年可从黄河提水12亿立方米,分给太原6.4亿立 方米,大同、朔州5.6亿立方米,可以解决山西很 多电站、煤矿等的生产用水和居民的生活用水, 是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唯一途 径,因此被誉为山西的“生命工程”。 同时,万家寨引黄工程还是一个牵系全国的 大工程,工程规模仅次于三峡和小浪底,是中国目 前在建的第三大水利工程。
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一项跨流域引水的大型输水 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的 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平朔三 个能源基地供水,由万家寨水利枢纽、总干线、南 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组成。引水线路总长452.4公 里。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向太原市供水; 二期工程,主要向大同、朔州供水,年引水5.6亿 立方米。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山西省偏关县西北的黄 河干流之上,为引黄工程水源地,目前已具备供水、 发电、防洪、防凌的功能。 引黄入晋工程在施工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挑战一:636米扬程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但山西地形中高周低, 因此数年来流经山西的1000里的黄河水白白流 过山西。为使黄河水润泽三晋大地,经测算,须将 黄河水提高636米。引黄建设者们经过多方论证 ,决定建设五级扬水泵站提水。经5次提升黄河水 被提高636米。把这么大流量的水扬这么高,在 全国也绝无仅有。 五级泵站除了要具有强大的扬水功能以外,还 要能克服黄河水的泥沙(黄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0.94公斤/立方米)。因此,水泵必须具备高扬 程、大流量、耐磨损的特点;同时,一站多泵,水 泵间的流量匹配、水泵机组的选型、配置等都是一 项在国际上无任何先例可借鉴的难题。
国内外专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设计,目前,五国内外专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设计,目前,五 级扬水泵站水泵的多项技术指标等居国际前列,许 多技术难题在引黄工程中得到了初步解决,为国内 外类似系统配置工程提供了成功经验。 挑战二:隧洞建设难 引黄入晋工程的主要输水建筑物是地下隧洞,整个 引水工程的隧洞总长,堪称世界之最。引水线路总 长452.4公里,其中地下隧洞长约300公里,是世界 第一,有“天下第一地下长河”之称。现已完成的 一期工程开凿25条隧洞,总长约162公里,隧 洞有长有短,洞线有深有浅,岩体有软有硬,地质 条件极其复杂,几乎包括了所有地质年代生成的地 层。因此被中外专家称为活生生的地质博物馆。这 样的隧洞开凿异常困难,为使工程尽早通水,工程
先后使用了6台国际上最先进的TBM(隧道掘进先后使用了6台国际上最先进的TBM(隧道掘进 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创下了日进尺113 米和月进尺1821.5米的世界记录。引黄南干7 号隧洞全长43.5公里,其长度超过英吉利海底隧 道,堪称“世界第一引水隧洞”。 挑战三:长距离的PCCP输水管仅从引黄入晋一期工程看, 引水必经线路山西省 古交市是一个煤矿重度污染区,为避免黄河水在此 被污染,工程需设计43.2公里长的输水管道,让 黄河水从管中流过。由于黄河水流量大、压力大, 因此,这43.2公里输水管道必须采用PCCP管。 PCCP管是指预应力钢筒砼管。一期工程铺设的43.2 公里长的PCCP管全部为国内生产,为工程节省工期24个月,其管道生产直径、铺设线路和隧洞内穿管的技术难度,在目前国内同类项目中首屈一指。
挑战四:全线自动化控制 仅从一期工程穿越崇山峻岭看,将黄河水从 300多公里外引入汾河,引入太原市民的千家万 户。这期间,黄河水要经过5次扬程,穿越162 公里的隧洞、81公里的汾河天然河道和43.2 公里的PCCP输水管等,而完成这一次输水,只 需在太原调度大楼的操作台上轻轻按下键盘。引黄工程在太原设立了调度中心,引进世界先进 设备,运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监控的 远程化。在太原调度中心只要操作计算机就可进行 系统的启动、停止、正常运行故障处理等输水管理 工作,并通过大屏幕和电视墙就可以对设备系统运 行工况、引水重要场所、运行环境进行监控。
引黄入晋工程广泛使用了国内外高新技术,科技含引黄入晋工程广泛使用了国内外高新技术,科技含 量高,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挑战性的,激动人心 的世界级跨流域引水工程。 挑战五:施工环境差,施工准备难度大。 引水线路地处晋北最偏僻荒凉的地方,每建一 个施工点,都要修路、打井、架电、通讯,往往要 耗资数千万元、上亿元。
工程进度 引黄入晋工程于1993年5月动工,一期工程 于2002年10月18日全线试通水到太原呼延 水厂。滚滚黄河水越过五级泵站,穿行160多公里 的输水隧洞涌向汾河,最后进入太原市,山西人盼 望已久的引黄入晋工程终于取得了长距离输水到太 原的重大进展。 工程所经之处,当地经济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引黄源头万家寨,已从昔日偏僻落后之地 发展成了一个高楼林立的商贸集散中心。多年来用 缸、罐、盆、桶接水的太原市民再也不用看着流不 出水的水龙头发愁了。 据悉,引黄一期工程建成后,解决大同、朔州 用水的引黄二期工程也将加快建设。
列举几项“引黄入晋工程”的意义 1、可以帮助山西很多电站、煤矿及相关产业走出生 产用水缺乏的困境,使山西能够更充分的发挥资 源大省的优势,也为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创造 了更好的条件。 2、为山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新兴产业,创造 条件。 3、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 4、促进农业的发展。 5、解决居民生活用水难题。
6、在工程中进行的大量科技探索和实践,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6、在工程中进行的大量科技探索和实践,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7、改变了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如引黄源头万家寨,已从昔日偏僻落后之地发展成了一个高楼林立的商贸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