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27 Views
浙 江 邮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通 信 工 程 系. 课程: 《 网络互联技术 》. 计算机通信教研室 周成纲. 说课内容. 1. 课程设置. 2. 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和设计. 4. 教学对象分析. 5 . 考核方式. 课程符合高技能培养目标. 一、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
E N D
浙 江 邮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通 信 工 程 系 课程:《网络互联技术》 计算机通信教研室 周成纲
说课内容 1. 课程设置 2. 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和设计 4. 教学对象分析 5. 考核方式
课程符合高技能培养目标 一、课程设置 • 课程定位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在计算机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核心的专业技能课程,是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6 学分,共 92学时,其中 34学时为理论学时,52 学时为实践课时。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各种网络设备的技能以及网络的构建能力。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重要课程。 凸显高职院校特色
一、课程设置 • 课程定位 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支撑作用 工作岗位有:专业集成公司售前、售中、售后工程师、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维护人员、网络工程师等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 使用网络设备技能 网络构建能力
一、课程设置 •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 学生掌握当前先进和实用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 用Cisco、华为等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 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学完本课程,学生将参加技能鉴定 网络管理员考试。或者参加更高级别网络工程师,或 CCNA 和 HCNE 认证考试。 职业培训教育有机的融合到 教学当中,教学内容既先 进又实用
一、课程设置 • 课程设计 突出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的学习,做到“授人以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 “必需,实用,先进” • 模块化教学 • 先思路再设计的原则 • 以项目驱动为主线 • 从易到难,化繁为简 • 课堂内外结合 • 重案例分析
二、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按照知识、能力、职业素质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将他们的培训内容经过消化 和吸收,有机的融合到教学当中,教学内容既先进又实用 ,很好地处理了学生学习网络互联技术困难这一难题。教 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面向就业岗位,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二、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根据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结构,理论和实践内容的比例大约 1:2
二、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实践环节安排 【实践安排】通过选用企业实际应用的经典案例,精心设计了18个课上实训项目,主要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路由协议、广域网技术、VLAN等内容。通过认真训练这些项目,学生基本具备了中小型网络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选型能力和网络设备调试能力。
二、教学内容 • 课程重点和难点 路由器基本配置 路由器协议 交换基础和VLAN 访问控制列表 广域网技术 STP 重点 难点
二、教学内容 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网络互联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 (1)内容选取上,先进、科学、实用满足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的高职教学方式的需要。教材以实验为依托,以企业需求为指导,讲求实用。 (2)在教材内容深浅程度上,把握理论够用、侧重实践、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分层分步骤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3)在教材结构上,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基础篇、路由篇、交换篇和提高篇。从配置 到应用,逐渐展开,并且通过每章的理论和实操联系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内容,最后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教学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要求 1、包括多年积累的课件,虚拟动画仿真、教学录像、习题答案 2、参考书籍 3、课程网站 http://wlhl.zptc.cn 4、各类网络技术网站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从“课内教学”转向“课内外结合教学” 从“校内教学”转向“校内外结合教学” 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 网络技能大赛多次获奖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学的知识,参加各种暑期企业实习 教学模式 —实施任务驱动导向教学模式 18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 任务学习任务都是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例如:项目六 访问控制列表 任务一:某公司要实现财务部的安全访安全访问。使用标准ACL来配置。
以18个的实际案例来分析,覆盖所有内容 从 “为何需要(why)” 、 “技术原理(principle)” 、 “怎样实现(how)” 三方面加以阐述,确保学 生学以致用。 独立的网络技术, 然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将相 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 让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提出最佳的答案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WPH”教学法 启发引导教学方法 “森林”与“树木”关联教学法 分组讨论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教学方法 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断纠正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1、多媒体教学 2、模拟软件仿真 3、职业培训课程录像 4、在线考试系统和在线交流系统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模拟软件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09级计算机通信专业大二学生,特点分析如下: 1、有了计算机网络原理基础,对网络原理有了大致了解,急需实践验证理论。 2、大多数同学流露出对网络互联技术的兴趣。 3、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改革 采用理论测试与实训考核“双考”制,既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有个基本考核,又能全面测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2)评价比例分配 理论考核采用平时考勤、课堂表现、课堂项目操作、笔试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具体比例为:平时表现30%+笔试成绩70% 实训考核,与理论考试分开,以项目训练、综合训练及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 正着手创建功能齐全的课程试题库,实现学生在线考试,在线批卷、在线试卷分析等
Thank You ! 欢迎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