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06 Views
第六章 控制.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 第一节 控制简介.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 --就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 两个方面的内容:纠偏与调适. 控制与计划密不可分:. 1. 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标准; 2. 计划与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计划越完整、越全面,控制的效果越好。同样,控制工作越科学、越有效,计划越容易被顺利实施。 3. 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也就是说,计划本身就有控制的意义;
E N D
第六章 控制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
第一节 控制简介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 两个方面的内容:纠偏与调适
控制与计划密不可分: 1.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标准; 2.计划与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计划越完整、越全面,控制的效果越好。同样,控制工作越科学、越有效,计划越容易被顺利实施。 3.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也就是说,计划本身就有控制的意义; 4.计划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控制;控制中也就包括了对计划的修订工作。
管理学原理 三、计划在管理工作循环中的地位 管理工作的PCDA循环 非零起点的工作
四、管理控制的目标与作用 • 目标: • 限制偏差的积累 • 适应环境的变化 • 作用: • 纠偏功能 • 调适功能
五、管理控制的基本特点 • 目的性 • 整体性(系统性) • 动态性 • 人性
标准正 被达到吗? Y 通过 将实际绩效 与标准进行 比较 N Y 差异可接受? 通过 标准 衡量实 际绩效 N 目标 Y 识别差异 的原因 标准可接受? N 修改标准 纠正绩效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标准正被 达到吗? 是 绩效与标准 比较 通过 否 差异是可 接受的吗? 是 衡量实际 绩效 通过 目标 标准 否 标准是可 接受的吗? 是 识别差异 的原因 否 修改标准 纠正绩效
一、确立标准 标准:就是评价成效的尺度。 是根据计划的要求来制定的。 常见的标准: 时间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 例:麦当劳的服务标准(有时间限定、数量化) 1.95%的顾客在进店3分钟内应受到接待; 2.预热的汉堡包在售给顾客前,其烧烤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3.顾客在离开后5分钟内所有的空桌必须清理完毕。
制定标准的常用方法: 1.统计方法 2.工程方法 3.经验估算法
二、衡量绩效、界定偏差 衡量的常用方法: 1.个人观察 2.统计报告 3.口头报告 4.抽样检查 衡量中的注意事项: 衡量的项目、方法、衡量的主体 确定适当的衡量频度(被衡量项目的稳定性)
正偏差 偏差 负偏差 无偏差 三、分析衡量的结果 将标准与衡量的结果比较,确定计划、目标是否实现。 分析原因: 1.工作方面 2.计划方面 3.外部环境
四、采取管理行动 1.改进工作绩效 立即纠正行动(救火) 彻底纠正行动 2.修订标准
五、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 • 具有明确的控制目的 • 具有及时、可靠、适用的信息 • 具有行之有效的行动措施
第三节 管理控制的的类型与方法 一、正馈控制与负馈控制 正馈控制就是修订标准或计划 负馈控制就是纠正偏差 二、外在控制与内存控制 内存控制就是自我控制,严格来说,就是通 过系统自己(指操作者自身的)控制; 外在控制则是由系统外的力量进行的控制
输 入 过 程 输 出 前馈控制 ———— 预计问题 实时控制 ———— 活动中控制 反馈控制 ———— 问题发生后控制 三、反馈、前馈和现场控制
前馈控制 •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 人力资源的预先控制 • 挑选 • 培训 • 材料的预先控制:进货检验 • 设备的预先控制:设备维修 • 财务的预先控制:预算
实时控制 •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 摄象设备的应用 • 工作隐私问题 • 半夜敲门心不惊 • 上帝有一双眼睛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反馈控制 • 一般人没有先见之明 • 同样错误不犯第二次的人 • 最常用的控制方式 • 信息的重要性 • 及时的重要性 • 善于听不同意见
正前馈控制 正反馈控制 负前馈控制 负反馈控制
现场控制 驾驭控制 关卡控制
四、战略控制、绩效控制与任务控制 任务控制:运营控制、业务控制 主要是针对基层生产作业和其他业务活动而直接进行的控制 P251例子每天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产品质量情况,成本耗费情况
责任中心类型 绩效控制:对相对较长时间内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控制,是一种财务控制
战略控制:对战略计划和战略目标实现程 度的控制监测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业绩,分析判断以前制定的战略在现实的、和未来的环境下企业有没有能力实现,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控制工作的专业分类 1.库存控制 库存的保管、库存量的确定 2.进度控制 甘特图PERT网络法 3.质量控制 质量:需求-适用特性-标准 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
五、控制工作的专业分类 • 4.预算控制 • 通过数字化的计划来控制:生产效率;劳动工时;次品率; • 财务数字、非财务数字: • 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生产成本;广告费用 • 5.人事管理控制 • 人事比率的控制:优化人员结构;掌握人员变动情况 • 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能力、态度的控制 • 6.内部和外部审计 • 财务记录的准确性;经营活动的有效性
第四节 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1.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相适应 有效的组织:信息的迅速传递;责权分明 2.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3.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经济性的特点 信息收集、传递的快速敏捷;处理的迅速 成本费用的对比
4.控制过程应该避免目标扭曲问题 5.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将财务绩效控制与非财务绩效控制结合起来 6.控制工作应该注重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