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主要蔬菜类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主要蔬菜类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 二 00 九年五月. (一)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1 、青椒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大棚青椒主要害虫有四种:烟粉虱、茶黄螨、蚜虫、甜菜夜蛾;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白粉病、菌核病、褐斑病、疫病、病毒病、灰霉病。. ⑴ 烟粉虱 烟粉虱冬季能在日光温室内或多层膜覆盖的大棚青椒等蔬菜上越冬,并能正常繁殖取食危害;露地不能安全越冬;安全越冬是烟粉虱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春季温度上升以后,部分成虫转移到其它大棚和露地作物上危害,到 7-8 月份所有乡镇均可以查见。. 烟粉虱发生危害特点:

tere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要蔬菜类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要蔬菜类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 二00九年五月

  2. (一)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3. 1、青椒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大棚青椒主要害虫有四种:烟粉虱、茶黄螨、蚜虫、甜菜夜蛾;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白粉病、菌核病、褐斑病、疫病、病毒病、灰霉病。

  4. ⑴烟粉虱 烟粉虱冬季能在日光温室内或多层膜覆盖的大棚青椒等蔬菜上越冬,并能正常繁殖取食危害;露地不能安全越冬;安全越冬是烟粉虱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春季温度上升以后,部分成虫转移到其它大棚和露地作物上危害,到7-8月份所有乡镇均可以查见。

  5. 烟粉虱发生危害特点: 一是体型小、比较隐蔽。体长不足1mm,伪蛹比半粒芝麻略小,若虫、卵更小,一般肉眼看不到。烟粉虱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反面,在越冬期或刚传入发生少时不容易被发现,一旦看到大棚内有烟粉虱时,其虫卵量已相当大,并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是繁殖力强、暴发危险性大。烟粉虱在本地1年发生10多代。一头雌虫产卵300-500粒,最高的超过600粒,在早春大棚内,由于气温较高,繁殖速度快,往往6月上旬就能暴发成灾。

  6. 三是寄主广泛、传播扩散途径多。烟粉虱是一种多食性害虫,绝大多数阔叶植物都能取食危害。寄主有74科600多种。其中以棉花、番茄、青椒、茄子、大豆、黄瓜、西葫芦、萝卜、甘蓝、油菜等植物是最适合寄主。在这些植物上产卵量大、成活率高。烟粉虱体型小可以随风传播扩散,也可以随农产品、运输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所以极易蔓延成灾。三是寄主广泛、传播扩散途径多。烟粉虱是一种多食性害虫,绝大多数阔叶植物都能取食危害。寄主有74科600多种。其中以棉花、番茄、青椒、茄子、大豆、黄瓜、西葫芦、萝卜、甘蓝、油菜等植物是最适合寄主。在这些植物上产卵量大、成活率高。烟粉虱体型小可以随风传播扩散,也可以随农产品、运输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所以极易蔓延成灾。 四是危害重、损失大。烟粉虱对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刺吸,造成植株衰弱;二是诱发煤污病,若虫和成虫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三是传播病毒,可在30多种植物上传播70多种病毒。

  7.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一是防虫网覆盖育苗。防虫网的规格用30-40目的防虫网。覆盖方式是可以覆盖大棚两侧,大棚育苗的,可以采用1m宽度的防虫网,下边重叠在大棚裙膜内侧15-20公分处固定,上边同样固定在顶膜内侧;还可以覆盖在小棚上,在苗床上用2m或4m宽度的防虫网覆盖。

  8. 二是摘除下部老叶。针对烟粉虱主要以若虫、蛹集中在大棚青椒下部叶片背面越冬的特点,对早播已移栽开花的大棚青椒,摘除下部叶片3-4片老叶,可以达到70-90%的防治效果;对生育期稍迟的青椒,摘除下部叶片2-3片,可以达到60-90%的防治效果,摘除越早效果越好。时间上:可以在移栽时进行,最迟可以在1月下旬到2月上中旬(未采用防虫网的)。二是摘除下部老叶。针对烟粉虱主要以若虫、蛹集中在大棚青椒下部叶片背面越冬的特点,对早播已移栽开花的大棚青椒,摘除下部叶片3-4片老叶,可以达到70-90%的防治效果;对生育期稍迟的青椒,摘除下部叶片2-3片,可以达到60-90%的防治效果,摘除越早效果越好。时间上:可以在移栽时进行,最迟可以在1月下旬到2月上中旬(未采用防虫网的)。

  9. 三是调整作物布局。 推行连片种植,棉花、大豆等作物远离冬季大棚区,减少早期烟粉虱外迁后大田适宜寄主作物的面积,压低后期发生基数,控制秋季烟粉虱回迁苗床数量。 四是清除残体和杂草。青椒采收结束及时清理植株,集中药剂封杀。对大田四周的杂草及时进行防除,减少中间过渡寄主。

  10. 物理防治: 利用烟粉虱成虫的趋黄性,在大棚内挂黄板诱杀成虫。黄板可以用废纸盒或纸箱,剪成20-30cm×40-50cm大小,漆成黄色,晾干后涂上机油挂在大棚内,下边距作物顶部10cm,每亩大棚50块左右,7-10天涂一次机油,对早期烟粉虱控制效果较好。

  11. 化学防治: 一是应用烟雾剂。烟雾剂具有操作方便、节约工本、不增加棚内湿度的优点,适宜早春低温、阴雨时用药。可用天赐力(异丙威)烟剂每亩大棚250-300克(5-6只),在大棚中间点燃烟熏(主要对成虫效果好)。 二是应用高效药剂。青椒生长前期,虫口密度较低时就进行用药。药剂可以选用:宝贵(吡虫啉)5000倍加叶不卷(阿维菌素)2000倍;绿宇(苦参碱)600倍等药剂。用药间隔期在10-15天。青椒生长中后期,虫口密度上升时或虫量较大时可以适当提高用药浓度,间隔期视情况为3-7天,直到虫量降低为止。

  12. 三是应用有机硅助剂。每亩药量减至常规用量的70%,加用丝润15g,适当减少用水量的,对烟粉虱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四是坚持弥雾机防治。手动喷雾器无法将药液喷到大量烟粉虱集中的叶片背面,加之现有药剂主要以触杀作用为主。因此,提倡使用弥雾机进行烟粉虱的防治,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13. 茶黄螨 为害状 ⑵茶黄螨 茶黄螨以前在本地发生很少,最近特别是近两年在大棚青椒和西瓜等作物上面查见大量为害。 茶黄螨主要在大棚温室内繁殖危害,其危害部位为植株顶部嫩叶。 一年可发生几十代,主要在棚室中的植株上或在土壤中越冬。棚室中全年均有发生,温暖多湿有利于茶黄螨的生长与发育。成螨活动能力强,靠爬迁或自然力扩散蔓延。大雨对其有冲刷作用。

  14. 防治措施: 在发生初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喷药防治。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混加增效剂(有机硅助剂)或洗衣粉等,喷湿喷透,并视田间情况(间隔5-7天)连续用药2-3次。

  15. ⑶蚜虫 青椒上面的蚜虫主要有棉蚜、桃蚜和萝卜蚜等。 防治措施:用宝贵5000倍液喷雾。

  16. ⑷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多食性害虫。对辣椒、茄子、番茄、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胡萝卜、蕹菜、豇豆、花椰菜、菠菜等蔬菜都有危害。 甜菜夜蛾一般以食叶为主。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小孔,3龄后分散为害,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3龄以上幼虫还可钻蛀青椒果实,造成落果、烂果。因此,在防治时,要选择在 3龄以前。

  17. 甜菜夜蛾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成虫昼伏夜出,夜间活动最盛,卵多产于叶背面、叶柄部或杂草上。4龄后食量大增。甜菜夜蛾耐高温能力强,抗寒能力不强,不同年份发生量差异很大。南方如春季雨水少,梅雨明显提前,夏季炎热,则秋季发生严重。在7~8月份,降水量少,湿度小,有利大发生。甜菜夜蛾幼虫易产生抗药性,近年来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等杀虫剂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造成频繁暴发,成为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有利的气候条件(干旱等);昼伏夜出的习性(难着药);高龄幼虫抗性强(难防治)是甜菜夜蛾大发生和危害重的原因。甜菜夜蛾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成虫昼伏夜出,夜间活动最盛,卵多产于叶背面、叶柄部或杂草上。4龄后食量大增。甜菜夜蛾耐高温能力强,抗寒能力不强,不同年份发生量差异很大。南方如春季雨水少,梅雨明显提前,夏季炎热,则秋季发生严重。在7~8月份,降水量少,湿度小,有利大发生。甜菜夜蛾幼虫易产生抗药性,近年来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等杀虫剂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造成频繁暴发,成为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有利的气候条件(干旱等);昼伏夜出的习性(难着药);高龄幼虫抗性强(难防治)是甜菜夜蛾大发生和危害重的原因。

  18. 甜菜 夜蛾卵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深翻土壤,可消灭部分越冬蛹;春季清除杂草;结合田间管理,人工采卵,摘除初孵幼虫群集的叶片,集中处理。二是保护利用天敌。甜菜夜蛾天敌种类繁多,是重要的自然控制因素,前期节制使用广谱性农药,以保护菜田天敌。三是防治成虫。性诱剂防治甜菜夜蛾,能大量诱杀雄虫。有条件的可以利用黑光灯诱虫。四是药剂防治幼虫。甜菜夜蛾在2龄以前抗药性最弱,是用药防治的最佳时期;2龄以后虫体抗药性增强,虫体越大,抗药性越强,药剂防治效果越差,所以防治时,要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及早进行防治。 应选择上午8时以前,或下午6时以后害虫正在活动时用药效果最佳。

  19. 目前防治的有效无公害药剂有:15%安打(茚虫威)3000-3500倍液;2.5%菜喜(多杀霉素))1000--1500倍液;52.25%农地乐(氯氰·毒)1000--1500倍液;10%除尽(虫螨腈)1000--1500倍液;20%米满(虫酰肼)1000--1500倍液。目前防治的有效无公害药剂有:15%安打(茚虫威)3000-3500倍液;2.5%菜喜(多杀霉素))1000--1500倍液;52.25%农地乐(氯氰·毒)1000--1500倍液;10%除尽(虫螨腈)1000--1500倍液;20%米满(虫酰肼)1000--1500倍液。 一般应从害虫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由于该虫抗药性极强,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杀虫机理不同的杀虫剂,要严格限制这些新型农药的使用次数和剂量,避免或延缓甜菜夜蛾对它们产生抗药性。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害虫外,还有斜纹夜蛾等。该虫伴随甜菜夜蛾交替发生,防治措施与甜菜夜蛾相同。

  20. ⑸白粉病 白粉病是青椒上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部分严重大棚病叶率在80%以上。 白粉病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蔓延,严重时全叶变黄,白粉遍布,叶片产生离层,大量脱落成光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用40%福星乳油5000-8000倍液喷雾;或者用10%世高2000倍喷雾,防效较好。

  21. 茄子菌核病 ⑹菌核病 菌核病是茄果类蔬菜上的主要病害。通常在育苗后期开始发病,早春大棚在定植前 后(2月中至3月上旬)和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花结果盛期)发病最重。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有时形成菌核,干燥后病部呈灰白色,病部以上呈立枯状死亡;湿度大时,能造成果实腐烂,病部密生棉絮状菌丝。 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是诱发菌核病的主要条件;冬末春初、夏初、秋天有三个发病高峰;植株定植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偏施氮肥、土壤粘重、浇水过多,常会加重发病。

  22. 辣椒菌核病 菌核病重发因素:菌源充足(油菜上等);气候有利;插花种植。 防治措施:①深耕翻土:病田通过深耕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土下,使其腐烂加快,也可使菌核萌发后孢子无法到达地面而难以释放。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深耕翻土使菜地淹水2-3厘米,保持20天左右,尤其是夏季炎热时处理效果更好,可杀死土表菌核。②加强田间管理:棚室或露地栽培均可覆盖地膜,以防止菌核萌发及孢子随气流扩散传播。注意降低棚内湿度,及时通风,尤其是的在寒流袭击时,更要注意加温御寒工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处理。及时防治害虫,可减少植株伤口,减轻发病。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 50%腐霉利600倍、 40%多酮500倍喷雾防治,每7-10天一次,连喷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扩展。阴雨天气等情况也可以用烟雾剂进行熏蒸。

  23. ⑺褐斑病 主要危害青椒叶片,严重时可造成大量落叶,对产量影响较大,是冬季及秋延后大棚内的一种主要病害。 以叶片上发生最常见。叶上病斑圆形,大小不等,病斑呈褐色,褐色的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或灰白色中心,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通常以盛花期后发病严重。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发病。近几年青椒上褐斑病发生普遍。

  24. 防治措施:①清洁田园;②轮作:与其他蔬菜作物实行隔年轮作;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600倍或腐霉利1000倍,中后期可以用40%杜邦福星5000-8000倍液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遇到长期阴雨寡照天气,大棚中烟雾剂薰蒸,7-10天薰一次,连用3-4次。防治措施:①清洁田园;②轮作:与其他蔬菜作物实行隔年轮作;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600倍或腐霉利1000倍,中后期可以用40%杜邦福星5000-8000倍液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遇到长期阴雨寡照天气,大棚中烟雾剂薰蒸,7-10天薰一次,连用3-4次。

  25. 青椒疫病 ⑻疫病 对青椒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一旦条件适宜,扩展蔓延迅速,缩短采收期,直接影响产量,甚至绝收。 春季温、湿条件适宜时,病菌通过雨水飞溅到茎基部或近地面的果实上,引起初侵染,青椒生长期间可多次重复侵染。一旦发病,短期内即可流行成灾。秧苗发病3-4天后死亡,果实发病4-5天腐烂。疫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气温高于10℃就能形成发病中心,保护地封闭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病,棚膜破损漏雨处或低洼积水、排水不畅都会加重发病。一般大棚内浇水后,或阴雨天突然转睛不及时通风,棚温急剧上升,该病发生严重。露地栽培,夏秋季大雨过后转晴几天,田间病害迅速扩展蔓延 。

  26.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进行种子和床土消毒处理;③轮作:与非茄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④药剂防治:一是坚持带药移栽;二是定植时主动预防;三是定植后及时防治,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喷药防治,连用2-3次药。可用68%金雷多米尔800倍或72%杜邦克露800倍或72%甲霜灵锰锌600倍喷雾。大棚内湿度大时可用15%腐霉利烟雾剂薰蒸,每亩用250-300克,傍晚封闭好棚室,每7-10天薰一次,连薰3次。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进行种子和床土消毒处理;③轮作:与非茄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④药剂防治:一是坚持带药移栽;二是定植时主动预防;三是定植后及时防治,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喷药防治,连用2-3次药。可用68%金雷多米尔800倍或72%杜邦克露800倍或72%甲霜灵锰锌600倍喷雾。大棚内湿度大时可用15%腐霉利烟雾剂薰蒸,每亩用250-300克,傍晚封闭好棚室,每7-10天薰一次,连薰3次。

  27. 黄瓜病毒病 ⑼病毒病 病毒病是由烟粉虱和蚜虫等昆虫为害传毒或接触传毒引起的多种病毒病害的总称,主要病毒种类有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它有四种表现型: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畸形型。

  28. 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等传毒,因此,其发生轻重与蚜虫等发生情况关系密切,特别是暖冬、春季气温偏高、气候偏干,有利于蚜虫的活动和繁殖,往往导致病毒病的重发。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靠接触传毒,一般通过田间整枝打叉等农事操作接触传染,或病健株相互磨擦传染,也可由病残体种子等传播。病毒病的病毒主要在温室蔬菜或多年生杂草上越冬,也可在田边的荠菜、刺儿菜上及蚜虫体内越冬,成为下一年的主要初侵染源。保护地青椒、番茄一般春天病毒病发生较轻,5月份揭膜以后病情加重。高温有明显的钝化病毒的作用,7-8月份气温偏高,最高气温超过30℃以上,症状表现不明显。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等传毒,因此,其发生轻重与蚜虫等发生情况关系密切,特别是暖冬、春季气温偏高、气候偏干,有利于蚜虫的活动和繁殖,往往导致病毒病的重发。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靠接触传毒,一般通过田间整枝打叉等农事操作接触传染,或病健株相互磨擦传染,也可由病残体种子等传播。病毒病的病毒主要在温室蔬菜或多年生杂草上越冬,也可在田边的荠菜、刺儿菜上及蚜虫体内越冬,成为下一年的主要初侵染源。保护地青椒、番茄一般春天病毒病发生较轻,5月份揭膜以后病情加重。高温有明显的钝化病毒的作用,7-8月份气温偏高,最高气温超过30℃以上,症状表现不明显。

  29. 防治措施:病毒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一旦感染,全株发病,因此重在预防。①选用耐抗病品种;②种子消毒;③加强栽培管理;④及时防治蚜虫、烟粉虱,切断毒源;⑤药剂防治。用宝贵等药剂防治传毒昆虫蚜虫和烟粉虱的同时,加用灭菌成可湿性粉剂或病毒必克500-700倍喷雾。防治措施:病毒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一旦感染,全株发病,因此重在预防。①选用耐抗病品种;②种子消毒;③加强栽培管理;④及时防治蚜虫、烟粉虱,切断毒源;⑤药剂防治。用宝贵等药剂防治传毒昆虫蚜虫和烟粉虱的同时,加用灭菌成可湿性粉剂或病毒必克500-700倍喷雾。

  30. 青椒灰霉病 ⑽灰霉病 灰霉病是番茄、茄子、青椒等作物共有的病害之一,尤其以保护地发生重,损失大。 灰霉病在茄果类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叶片、茎、果实均可受害。光照不足、高湿、较低温度(20℃左右)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 防治措施: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进行深耕;进行床土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可用20%银果(银杏萃取物)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喷雾防治2-3次,间隔期5-7天。

  31. 2、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大棚番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白粉病、菌核病、病毒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主要虫害有烟粉虱、斑潜绳。

  32. ⑴早疫病 以叶片受害最重,病斑具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状物。此病通过气流、雨水在田间传播蔓延,持续5天均温21℃左右,湿度大于70%,该病开始发生流行。 防治措施:①保护地加强栽培管理,重点做好生态控制,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诱发病害发生。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或50%扑海因1000倍或70%代森锰锌400倍喷雾。

  33. 蕃茄晚 疫病病叶 ⑵晚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湿度大时长出少许白霉,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此病发生于白天气温24℃以下,夜间10℃以上,相对湿度75-100%,持续时间长。发病的温度条件容易满足,病害能否发生或流行取决于有无孢和相对湿度或水滴。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加强保护地生态控制;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69%安克锰锌600倍或72%克露600倍,72.2%普力克800倍喷雾。

  34. ⑶叶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背病部有浅白色或棕褐色霉层。此病是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番茄生长后期发病重,暴发性强,从开始发病到流行成灾在7-15天,病菌借气流传播,气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有利病菌繁殖,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病害扩展迅速。 防治措施:①加强保护地生态控制;②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采取轮作;③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或50%扑海因1000倍或47%加瑞农600-800倍或40%福星6000-8000倍喷雾。

  35. ⑷番茄斑潜蝇 属双翅目,潜蝇科。为害特点: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呈曲折蜿蜒状的食痕,在番茄上形成虫道的除番茄斑潜蝇外还有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洲斑潜蝇,这三种害虫形态特征极相似,区别是番茄斑潜蝇形成的虫道的终端不明显变宽。 防治措施:用1.8%阿维菌素2000-2500倍,或5%锐劲特1500倍喷雾。

  36. (二)瓜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主要种植品种有西瓜、黄瓜、甜瓜、西葫芦、冬瓜、南瓜等,其中以西瓜种植面积最大,西瓜上主要病害有菌核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瓜绢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蜗牛。

  37. ⑴炭疽病 该病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其分生孢子借风雨及灌溉水传播后重复侵染,气温20-24℃,相对湿度90-95%,有利其发病,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重茬地发病重。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种子消毒;③发病初期用50%咪鲜胺锰盐(施百功)1500倍(西瓜坐果前不能使用),25%溴菌腈(炭特灵)500倍,40%多菌灵500-600倍喷雾,连续防治2-3次。

  38. ⑵红蜘蛛 红蜘蛛是一类叶螨的统称,主要种类是朱砂叶螨,还有一种二斑叶螨,主要吸食瓜类叶片汁液,严重时叶片干枯或呈火烧状,一年发生10多代,6-8月份高温低湿为害重,干旱年份容易大发生,暴雨有抑制其发生作用。 防治措施: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或15%哒螨酮1500倍喷,2.5%联苯菊酯1500倍喷雾。

  39. ⑶蜗牛 蜗牛有两种: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一年繁殖1代,多在4-5月产卵,一年有两个发生危害高峰,一个是5-6月份,另一个是9-10月份,夏季高温干旱不利于其发生而越夏,适温高湿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①在产卵期翻土,使其卵暴露于太阳光下而死亡。②用5%四聚乙醛(密达、梅塔)每亩500-600克喷雾。

  40. ⑷瓜绢螟 主要以幼虫啃食叶片叶肉,使叶片穿孔或缺刻,幼虫也能蛀入瓜内影响产量和质量。在7-8月份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在害虫的卵孵高峰,或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最好。 防治措施:用5%氟虫腈1500倍,10%除尽1500倍或15%安打3000倍喷雾,安打对大龄幼虫效果好。 除此之外,黄瓜上发生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根腐病、灰霉病,西葫芦上发生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冬瓜上发生花蓟马。

  41. ⑸霜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背面先产生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病菌在病叶上越冬越夏,湿度大时发病重,在我市往往在5月份揭棚以后发病重。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68%精甲霜灵锰锌500-600倍,69%安克锰锌800倍喷雾,该病如与细菌性角斑病混发时,用47%春雷·王铜(加瑞农)600倍、60%琥铜·乙铝·锌500倍喷雾。

  42. ⑹花蓟马 成虫和若虫刺吸瓜类作物幼嫩部位,幼瓜受害后出现畸形,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用5%氟虫腈1500倍或70%宝贵4000倍喷雾。

  43. (三)叶菜类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叶菜类蔬菜有大白菜、小青菜、花菜等,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主要虫害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猿叶虫、蚜虫、黄曲条跳甲。

  44. ⑴软腐病 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柔嫩多汁组织及茎和根部,病部渗出粘液,有臭味,早播、久旱遇雨、浇水过多造成伤口而发病重,连作地或低洼地发病重。 防治措施:①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连作;②选用抗病品种;③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喷雾。

  45. ⑵菜青虫 以幼虫食叶,一年发生8-9代,以二代发生最重,一年内有两个发生为害高峰,一是春季5-6份,二是秋季9-10月份,以第一峰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 防治措施:①采用防虫网;②用5%氟虫腈1500倍、15%安打3000倍,1.8%阿维菌素2000倍,52.25%农地乐2000倍喷雾。

  46. ⑶小菜蛾 该虫发生和为害与菜青虫相似,防治措施同菜青虫。

  47. 小猿叶虫 ⑷猿叶虫 在叶菜上危害的猿叶虫有两种,即小猿叶虫和大猿叶虫,本地主要是小猿叶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有两个发生危害高峰,即春季4-5月份和秋季8-9月份,夏季气温高时成虫蛰伏越夏。 防治措施:①使用防虫网;②药剂防治成虫可用50%辛硫磷,90%敌百虫1000倍,防治幼虫掌握在卵孵盛期用5%氟虫腈1500-2000倍,1.8%阿维菌素2000倍喷雾。

  48. ⑸黄曲条跳甲 成虫食叶,以幼苗期为害最重,幼虫只为害菜根,咬断须叶,使叶片萎蔫枯死,在我市一年发生4-5代,全年以春秋季两季发生严重,且秋季重于春季,湿度高的田块发生重。 防治措施:①使用防虫网;②药剂防治用25%阿维毒2000倍,48%毒死蜱,52.25%农地乐,50%辛硫磷,90%敌百虫1000倍喷雾。

  49. (四)豆类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豆类蔬菜有豇豆、扁豆、菜用大豆。豇豆上主要病害有煤霉病、锈病、白粉病、病毒病,扁豆上有白粉病、病毒病,大豆上有白粉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豇豆螟,此外还有蚜虫、红蜘蛛。

  50. ⑴煤霉病 以为害叶片为主,叶两面生成赤色或紫褐色斑点,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菌。以菌丝块附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气流进行初侵染再侵染,高湿或高温多雨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清洁田园;③药剂防治用50%腐霉利1500倍或50%多菌灵600倍喷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