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公民素養融入大學教育

公民素養融入大學教育. 林崇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 20130/4/19 於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當前大學師生很辛苦 …. 老師需要 … 招生 計畫、研究、論文 教學、輔導、服務 評鑑 點數. 學生需要 … 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專業能力、跨領域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創業力、 … 找到工作. 此二者之間有落差,與大學宗旨更有落差. 教育的意義. 世事多變,脈絡各異,適者生存。

ter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公民素養融入大學教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民素養融入大學教育 林崇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 20130/4/19於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2. 當前大學師生很辛苦… 老師需要… • 招生 • 計畫、研究、論文 • 教學、輔導、服務 • 評鑑 • 點數 學生需要… • 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專業能力、跨領域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創業力、… • 找到工作 此二者之間有落差,與大學宗旨更有落差

  3. 教育的意義 • 世事多變,脈絡各異,適者生存。 • 教育旨在令人/社會對所處環境有著最大的掌握度,面對糾葛困惑能進行倫理辯證,並能適性適才適所地發展,從而促進生活幸福與價值實現。 • 作為社會良心、解決社會問題、培育優秀人才,是大學存在的意義。

  4. 人的構成 • 求學的主體在個人,但需要在社群中成長,在社會中鍛鍊能力。 • 教育應該旨在教導學生在公民社會中如何做人、做公民、及做士農工商,讓學生瞭解自己及未來共處的社會。

  5. 大學的構成 • 大學是集眾人之智的制度性養成機制。 • 大學受到文化傳統、國家權力、社群典範、社會風潮、教師水準、…等因素影響。 • 人的一生可能曲折,但要邁向自己的天命。

  6. 大學教育問題癥結之一:熱情磨損 • 就制度面來看,當前台灣的大學教育被論文、國科會計畫、升等、評鑑等機制嚴重導向學術研究,而使得教學成為許多大學教師心情上的負擔。 • 就學術面來看,大學教育被窄化為典範式知識傳授。 • 就行政面來看,很少有大學能充分為教師的教學著想。 • 缺乏熱情的教學就會是大學教師以研究為重的學術生涯中的雞肋而已。

  7. 當前大學教師的處境 • 教化機器 • 虛幻卓越 • 虛幻排名 • 講求績效 • 開課成本 • SCI、SSCI • 計畫經費 • 開班賺錢 • 量化點數 忘了我是誰?

  8. 大學教育問題癥結之二:看不到社會 • 論文導向使得教師的專業很少在社會問題上歷練與檢驗。 • 單一專業無法面對社會複雜問題。 • 以30年前的精英式專業教育來面對鉅變的現在與未來。 • 大學生無法解讀重大爭議,如核四、ECFA、WTO、農村再生條例、國土規劃。 • 大學會鼓勵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嗎? • 每門課都會面向社會重大議題嗎?

  9. 學生所學 社會 專業甲 領域B 教師b 教師 專長a 專業丙 領域C 專業乙 大學教育問題癥結之三:機械觀式碎裂性 領域A 在機械觀下,被物化的醫師/病人、老師/學生。

  10. 大學教育問題癥結之四:「目中無人」 • 普遍性知識的去脈絡性 • 看不到人的生活、社會環境、自然環境 • 專業訓練的單一性 vs. 複雜情境 • 不知地水風火的工程師,如快速道路。

  11. 大學教育問題癥結之五:單一職業取向 • 學生的專業生涯光譜廣闊,未足以單一專業知識取向來框限。 • 現有的制式教育與升學體系讓學生不易探索自己的興趣與能力。 • 現有大學科系難以對應社會百職百業。 教育就是要讓學生依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生命定位

  12. 公民素養如何突破大學教育問題癥結

  13. (1)公民素養教育讓我們有意識地倫理思辨 • 美國現行政策與過去帝國主義非常類似。……更糟糕的是知識份子、藝術家和記者的立場。他們在國內問題上經常持進步態度,充滿使人欽佩的感情,但一旦涉及了以他們的名義在海外採取的行動時,卻正相反。 ─Edward Said《文化與帝國主義》

  14. 在某一個時候,文化積極地與民族或國家聯繫在一起,從而有了「我們」和「他們」的區別,而且時常是帶著一定程度的排外主義。文化這時就成為身份的來源。在某一個時候,文化積極地與民族或國家聯繫在一起,從而有了「我們」和「他們」的區別,而且時常是帶著一定程度的排外主義。文化這時就成為身份的來源。 • 文化是各種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力量相互較量的舞台。許多國家要求學生在閱讀其他經典著作之前,要先閱讀本國民族的經典著作,因為人們期望他們能夠在欣賞且不加批判地忠實於本民族與傳統的同時,貶低其他的民族與傳統,並與之鬥爭。 ─ Edward Said《文化與帝國主義》

  15. 倫理辯證需要歷史縱深 • 比較性的覺悟 • 武功高強的朝代為何國祚短? • 景氣為何會循環? • 世界強權為何會移轉? • 鏡像的政治 • 殖民經濟的現代性與現代經濟的後殖民性 • 為何每一個世代都埋怨上一個世代與下一個世代

  16. (2)公民素養教育讓我們認識當前社會運作 • 我們強調民主,可是…… 我們受到何種權力結構的制約與塑造? • 暴力型權力 • 美國帝國主義、環評專家主義、古蹟精英主義、軍隊、工廠、監獄、體罰 • 教化型權力 • 共識型權力

  17. 每個年代的(教育)思考侷限 • 部定教科書、標準答案 • 穿制服、理平頭、清湯掛麵 • 蔣總統萬歲 • 漢賊不兩立、萬惡共匪 • 反攻大陸,解救苦難大陸同胞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文憑)高

  18. 在台灣,政府與財團聯手,依法可以搶奪人民田園財產。在台灣,政府與財團聯手,依法可以搶奪人民田園財產。

  19. 梁啟超〈斗六吏〉(1911) • 警吏陣斗六,數百如合圍。借問此何者?買地勞有司。 • 赫赫糖會社,云是富國基。種蔗須得田,官價何便宜。 • 小人數畝田,死父之所遺。世守亦百稔,饘粥恆於斯。 • 願宏一面仁,貸此八口飢。欲語吏先嗔,安取閑言辭。 • 府令即天語,豈天乃可違。眾雛各有命,何不食肉糜。 • 出券督畫諾,肘後吏執持。拇印朱爛熳,甘結淚欲垂。 • 昔買百緡強,今賣不半之。忍痛不敢直,方命還見答。 • 一日買十甲,一月千甲奇。入冬北風起,餓殍闐路歧。 • 會社火煙突,驕作竹筒吹

  20. 我們強調法治,可是……在台灣,專家主義依法可以慢性殺人我們強調法治,可是……在台灣,專家主義依法可以慢性殺人

  21. 關心政治 • 要創造一個沒有政治的神話一般的宇宙,就像要創造一個在其中沒有任何人需要工作或吃飯、沒有愛憎、不用睡眠的宇宙一樣虛假。 ─ Edward Said 《文化與帝國主義》

  22. (3)公民素養教育讓我們有能力面對風險 • 10% 完全無法掌握、未知、盲點、冒險。 • 30% 需能對多元因素、環境、脈絡、趨勢等綜合掌握與研判,並發展多元路徑與方案來進行選擇。 • 60% 現有制度、規範、知識、經驗等制度性掌握。 此為生活之常態

  23. 當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問題時…… • 層出不窮的環境污染、爭議 • 環評爭議、變電所等電磁波疑慮,或核電廠及核廢料處理廠 • 國土保育、河流沙漠化、水資源危機、汞污泥 • 層出不窮的健康風險驚嚇 • 塑化劑、瘦肉精、H1N1疫苗、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電磁波、毒奶粉、病死豬、黑心香腸、黑心水餃、染髮劑…… • 產業政策爭議 • 石化產業、光電代工 • 層出不窮的罹癌、身心疾病、職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