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49 Views
第四章 配位滴定分析法. 一、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1 .氨羧试剂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⑴ 胺羧试剂 最常见: 乙二胺四乙酸 ( E thylene d iamine t etraacetic a cid); 简称: EDTA ( H 4 Y), 溶解度较小,常用其二钠盐。 环己烷二胺四乙酸( CyDTA); 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 ( EGTA); 乙二胺四丙酸( EDTP) 特点 : a. 分子中含有配位能力很强的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原子; b. 多元弱酸,如 EDTA, 可获得两个质子,生成六元弱酸;
E N D
一、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1.氨羧试剂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⑴ 胺羧试剂 最常见: 乙二胺四乙酸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简称: EDTA ( H4Y),溶解度较小,常用其二钠盐。 环己烷二胺四乙酸(CyDTA);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 (EGTA);乙二胺四丙酸(EDTP) 特点:a.分子中含有配位能力很强的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原子; b.多元弱酸,如EDTA,可获得两个质子,生成六元弱酸; c.与金属离子能形成多个多元环,配位物的稳定性高; d.与大多数金属离子1:1配位,计算方便。 ⑵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物及其稳定性 EDTA与金属离子1:1配位,能够生成五个五元环,金属离子与EDTA的配位反应,略去电荷,可简写成; M + Y = MY 稳定常数: KMY =[MY]/[M][Y]
EDTA NiY
表---EDTA与常见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表---EDTA与常见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稳定常数具有以下规律: a. 碱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最不稳定,lgKMY<3; b. 碱土金属离子的 lgKMY=8-11; c. 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离子和Al3+的lgKMY =15-19 d. 三价,四价金属离子及Hg2+的lgKMY>20. 以上数据是指无副反应的情况下的数据, 不能反映实际滴定过程中的真实状况,配位物的稳定性受两方面的影响:金属离子自身性质和外界条件。
2.EDTA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在高酸度条件下,EDTA是一个六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有六级离解平衡和七种存在形式: 不同pH溶液中,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曲线:
3.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 4.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酸效应系数αY(H)——用来衡量酸效应大小的值。 定义:在一定pH值溶液中,未参加配位反应时,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Y’],与能参加配位反应的存在形式Y4-,在配位时的平衡浓度 [Y]的比值,用αY(H)表示。(酸效应系数与分布系数呈倒数关系)
表 不同pH值时的lgαY(H) 讨论:由上式和表中数据可见 a.酸效应系数随溶液酸度增加而增大,随溶液pH增大而减小; b.αY(H)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c.通常αY(H)>1,[Y’]>[Y]。 当αY(H)=1时,表示总浓度[Y’]=[Y]; d.酸效应系数与分布系数为倒数关系:αY(H)=1/δ 由于酸效应的影响,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不能反映不同pH条件下的实际情况,因而需要引入 条件稳定常数。
5.条件稳定常数 滴定反应: Mn+ + Y4- = MY KMY =[MY]/([Mn+][Y4-]) [Y4-]为平衡时的浓度(未知),EDTA总浓度[Y']已知。 由: αY(H)=[Y']/[Y4-] 可得: [MY]/([M][Y'])=KMY/αY(H)= KMY’ lgK'MY = lgKMY - lgαY(H) 同理,可对滴定时,金属离子发生的副反应也进行处理,引入副反应系数:αM = [M']/[Mn+] 它表示未与EDTA配位的金属离子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M']与游离金属离子浓度[Mn +]之比.则: [MY]/([M'][Y'])= KMY(αY(H)αM)= KM’Y’=K'MY 条件稳定常数: K'MY 在配位滴定中,酸效应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一般近似用KMY’代替K'MY 。
例题: 计算pH=2.0 和 pH=5.0 时的条件稳定 常数lgK’ZnY • 解:查表得:lgKZnY=16.5 • pH=2.0 时, lgαY(H)=13.51 • pH=5.0 时, lgαY(H)=6.6 • 由公式:lgK'MY = lgKMY-lgαY(H) • 得:pH=2.0时, lgK'ZnY =16.5-13.5=3.0 • pH=5.0时, lgK'ZnY=16.5-6.6=9.9 • 由上例计算可见: pH=5时,生成的配合物较稳定,而在pH=2时条件稳定常数降低至3.0,不能滴定。可以滴定的最低pH是多大?
6.最低pH的计算及林旁曲线 溶液pH对滴定的影响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⑴ 提高溶液pH,酸效应系数减小,KMY' 增大,有利于滴定; ⑵ 提高溶液pH,金属离子易发生水解反应,使KM‘Y减小, 不有利于滴定。 两种因素相互制约,要找出最佳点。在该pH值下,其条 件稳定常数能够满足滴定要求,同时金属离子也不发生水 解。即,最小pH。不同金属离子有不同的最小pH值。 允许的最小pH值取决于允许的误差和检测终点的准确度: 配位滴定的目测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两者的pM差值一般 为±0.2,若允许的相对误差为0.1%,则根据终点误差公式可得: K’MY= [MY]/([M][Y’])= c/(c×0.1% × c × 0.1%)=1/(c×10-6) lgcK’MY≥6 当[c]=10-2 mol/L 时, lgK’MY≥8 lgαY(H) ≤lgKMY - lgK’MY =lgKMY -8 将各种金属离子的KMY代入,计算出其 lgαY(H) ,再查表得出相应的pH,即滴定允许的最小pH值。将金属离子的lgKMY与其最小pH值绘成曲线,称为EDTA的酸效应曲线或林旁曲线。
二、配位滴定曲线 配位滴定通常用于测定金属离子,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较小时,通常用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M来表示。以被测金属离子浓度的pM对应滴定剂加入体积作图,可得配位滴定曲线。计算方法与沉淀滴定曲线的计算方法相似,但计算时,需要用条件平衡常数。
(二)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因素 1.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对滴定突跃的影响 若金属离子浓度一定,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滴定突跃越大。一般情况下,影响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主要因素是溶液酸度。
2.pH对滴定突跃的影响 3.金属离子浓度对突跃的影响 若条件稳定常数一定,金属离子浓度越低,滴定曲线的起点就越高,滴定突跃就越小。
(三)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与直接滴定条件 (1)终点误差计算式 如果ΔpM为0.2-0.5,允许终点误差TE为0.1%直接滴定条件为:cK’MY≥106;lgcK’MY≥6。 当c=0.01mol/L时:lgK’MY≥8 (2) 配位滴定最低pH的确定 KMY’=KMY /αY(H)≥108 ; lgαY(H)≤lgKMY -8 将金属离子的lgKMY与其最小pH值绘成曲线,称为EDTA的酸效应曲线或林旁曲线。 (3)混合离子不干扰测定的 条件 当cM=cN时;ΔlgK≥6 当cM=10cN时;ΔlgK≥5
三、配位滴定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金属指示剂是一种配位试剂,与被测金属离子配位前后具有不同颜色。 1.原理 滴定前,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生成配位化合物,呈现一种颜色。接近滴定终点前,溶液中的被测金属离子的浓度降到很低,滴定剂(EDTA)夺取与指示剂配位的金属离子,使指示剂游离出来,呈现指示剂本身颜色。利用配位滴定终点前后,溶液中被测金属离子浓度的突变造成的指示剂两种存在形式(游离和配位)颜色的不同,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例:滴定前,Ca2+溶液(pH 8-10)中加入铬黑T后,溶液呈酒红色,发生如下反应: 铬黑T(蓝色)+ Ca2+ = Ca2+-铬黑T (酒红色) 滴定终点时,滴定剂EDTA夺取Ca2+-铬黑T中的Ca2+,使铬黑T游历出来,溶液呈兰色,反应如下: Ca2+-铬黑T(酒红色)+ EDTA = 铬黑T + Ca2+- EDTA(蓝色) 许多金属指示剂是弱酸、弱碱,本身受溶液pH影响,使用时应注意其适用的pH范围,如铬黑T不同pH时的颜色变化: H2In-HIn-2In-3 pH < 68-11>12
2、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⑴ 在滴定的pH范围内,游离指示剂与其金属配合物之间应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⑵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有适当的稳定性; a.不能太小;应能够被滴定剂置换出来; b.不能太大;否则,未到终点时就游离出来,使滴定终点提前到达。 指示剂封闭——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了稳定的配合物而不能被滴定剂置换; 例:铬黑T能被 Fe3+、Al3+、Cu2+、Ni2+封闭,可加三乙醇胺掩蔽干扰离子。 ⑶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有易溶于水; 指示剂僵化——如果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不溶于水、生成胶体或沉淀,在滴定时,指示剂与EDTA的置换作用进行的缓慢而使终点拖后变长。 例:PAN指示剂在温度较低时易发生僵化;可通过加有机溶剂、及加热的方法避免。
3、常见金属指示剂 1.铬黑T:黑色粉末,有金属光泽,适宜pH范围9-10 滴定 Zn2+、Mg2+、Cd2+、Pd2+时常用。单独滴定Ca2+时,变色不敏锐,常用于滴定钙、镁合量。 使用时应注意: ⑴ 其水溶液易发生聚合,需加三乙醇胺防止; ⑵ 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加还原剂(抗坏血酸); ⑶ 不能长期保存。 2.钙指示剂 pH=7时,紫色;pH=12-13时:蓝色;pH=12-14时,与钙离子配位呈酒红色。 3.PAN指示剂 稀土分析中常用,水溶性差,易发生指示剂僵化。
四、配位滴定法及其应用 (一)提高测定选择性的方法 1.控制溶液的酸度 例:在Fe3+和Al3+离子共存时,假设其浓度均为0.01mol/L,滴定Fe3+允许的最低pH值约为1.2,滴定Al3+允许的最低pH约为4.0,在pH为1.2,Al3+不干扰Fe3+的测定。测定Fe3+之后,通过调节溶液的pH,还可以继续对Al3+进行测定,实现共存离子的分步测定或称连续测定。 2.利用掩蔽法对共存离子进行分别测定 ⑴ 配位掩蔽法 通过加入一种能与干扰离子生成更稳定配合物的掩蔽剂。 ⑵ 氧化还原掩蔽法 例如在Zr+4,Fe3+混合试样中,Fe3+干扰Zr++的测定,加入盐酸羟胺等还原剂使Fe3+还原生成Fe2+,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⑶ 沉淀掩蔽法 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干扰离子生成沉淀,。例如Ca2+、 Mg2+离子性质相似,其它方法都难以消除Mg2+对Ca2+测定的干扰,但在OH-过量(pH≥12)时, 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可消除Mg2+对Ca2+测定的干扰。
(二)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EDTA酸溶解度很小,一般采用其二钠盐Na2H2Y·H2O配制溶液,常用浓度为0.01~0.05mol/L,由于所用水及其他试剂中常含有金属离子,故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常用标定法得到。EDTA标准溶液应当贮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或硬质玻璃瓶中。 间接滴定:PO43-的测定 例:PO43-的测定可利用过量Bi3+与其反应生成BiPO4沉淀,用EDTA滴定过量的Bi3+,可计算出PO43-的含量。 置换滴定:Ag+测定(不能直接滴定Ag+) 例: 在Ag+试液中加入过量Ni(CN)42-,使发生置换反应 Ag+ + Ni(CN)42- = 2Ag(CN)2-+Ni2+ 用EDTA滴定被置换出的Ni2+,便可求得Ag+的含量。 返滴定: 例:Al3+与EDTA配位反应速度较慢,在水中容易生成多羟配合物,也没有合适的指示剂,因此采用返滴定方式测定Al3+。又如EDTA测定Ba2+没有适当指示剂,也采用返滴定的方式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