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有關稅務計劃之最新發展

有關稅務計劃之最新發展. 溫浩源 博士 B.A.(Hon), LLB, M.Bus,M.A., PhD CPA(Practising), CFP(My), FTIHK. 有關稅務計劃之最新發展. 1. 避稅和逃稅的分別 2. 在稅務條例下之反避稅規定 (S61) 3. 常見的避稅 / 逃稅手法 4. 稅局對避稅 / 逃稅的調查方向 5. 近期相關的稅務個案 6. 不合理 / 合法的稅務安排可能引致的罸 則. 避稅和逃稅的分別. 避稅: 並非使用非法手段減少納稅人的稅 務負擔,不屬違法,例如以提供住 屋給職員之薪金方案

tene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有關稅務計劃之最新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有關稅務計劃之最新發展 溫浩源博士 B.A.(Hon), LLB, M.Bus,M.A., PhD CPA(Practising), CFP(My), FTIHK

  2. 有關稅務計劃之最新發展 • 1. 避稅和逃稅的分別 • 2. 在稅務條例下之反避稅規定(S61) • 3. 常見的避稅 / 逃稅手法 • 4. 稅局對避稅 / 逃稅的調查方向 • 5. 近期相關的稅務個案 • 6. 不合理 / 合法的稅務安排可能引致的罸 則

  3. 避稅和逃稅的分別 • 避稅: 並非使用非法手段減少納稅人的稅 務負擔,不屬違法,例如以提供住 屋給職員之薪金方案 • 逃稅 : 以非法手段減少納稅人的稅務負 擔,例如在損益表中漏報銷售或多 報開支

  4. 附件一 一般反避稅條文(第61條) 一般情況 第61條授權評稅主任在評稅時可不理會某些交易或產權處置。第61條並非徵稅條文,但保障《稅務條例》下其他條文所確立的繳稅法律責任。這個觀點,與Richardson J 在 Challenge Corporation Limited [1986] 8 NZTC 5,001 [CA]中關於新西蘭的一般反避稅條文的意見(第5,019頁)一致–「[有關的一般反避稅條文]並非獨立的徵稅條文。它本身不會產生繳付入息稅的法律責任;它的功能只是保障法例下其他條文所確立的繳付入息稅的法律責任。」 引用第61條的主要因素是– • (a) 必須有一項交易; • (b) 該項交易導致有關納稅人的應繳稅款減少;及 • (c) 該項交易是虛假或虛構的,或任何產權處置事實上並無執行。

  5. 常見逃稅方法 • 1. 短報銷售 • 2. 虛假採購 • 3 低估期末存貨 • 4. 跨大營運開支 • 5. 佣金開支 • 6. 其他

  6. 稅局對避稅 /逃稅的調查手法 • 財富及資產曝光 • 舉報人 • 因評稅主任從帳目中發現 • 納稅人自應擔憂 Why Me ???

  7. 稅務主任找出納稅人短報利潤的方法 • 一次過交易 • 銀行存款法 • 資產遞增表法

  8. 近期相關稅務個案見証稅務局的態度 • CIR v Tse Ge Wah – 長期服務金或約滿酬金 (CFI: 2007年11月5日) • D26/07 – 簽約酬金及稍後部份發証 (BOR: 2007年9月25日)

  9. 不合理/合法的稅務安排可能引致的罸則 • 任何人如無合理辯解呈交申報不正確的報稅表及提供不正確的陳述或資料(第80&82A條)或蓄意意圖逃稅或蓄意意圖協助他人逃稅(第82條),即可被撿控或處以罸款。 para 58, DIPN 15

  10. 懲罰條例不單用於逃稅個案,也適用於被一般反避稅條文成功打擊的避稅個案。懲罰條例不單用於逃稅個案,也適用於被一般反避稅條文成功打擊的避稅個案。 para 59,DIPN15 • 假設某項計劃之能夠成功,是完全因為稅務局 一直沒有發現事實的真相,該項計劃大有可能是逃稅而非避稅。 para 60, DIPN 15

  11. 第82A條的附加稅是民事刑罰。該項刑罰的附加稅上限是應得稅額的三倍,而逃稅的罰則(第82條)則為刑事起訴,最高罰則為短報稅項的三倍和入獄三年。第82A條的附加稅是民事刑罰。該項刑罰的附加稅上限是應得稅額的三倍,而逃稅的罰則(第82條)則為刑事起訴,最高罰則為短報稅項的三倍和入獄三年。 入獄

  12. 近期稅局的撿控案例-第80條 • CIR vs Ip Yuet Ying - 虛假的長者住宿扣減 (罰款$10,000) (Jan 2008) • CIR vs Chan Wah Fai Raymond - 未有及時通知稅局其公司獲盈利及短報利潤 (入獄7個月, 緩刑3年及罰款$50,000-60,000) (July 2007) • CIR vs Kong Po Choi - 錯誤申報供養父母免稅額 (罰款$21,300) (Feb 2007)

  13. 近期稅局撿控之案例 - S82 • CIR vs Cheng Miu Ling Janet - 蓄意瞞騙物業稅 (入獄2個月,罰款$2,300) (Jan 2008) • CIR vs Yu Hin Man - 使用虛假財務報表瞞騙稅款 (入獄15個月,罰款 $1,036,000) (Dec 2007) • CIR vs Lau Tai Fai - 呈交虛假之個人報稅表 (入獄6個月,緩刑2 年,罰款       $361,800)(Aug 2007)

  14. 問答題 1. 請陳述兩種常見的避稅手法。 2. 請陳述兩種稅局找岀納稅 人虛報利潤的 手法。 3. 在現行稅例下,蓄意逃稅(第82條)的 最高刑罰是什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