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80 Views
Web 2.0 represents the shift from passiv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to active content contribution, emphasizing interaction and sharing. Explore its origins, differences from Web 1.0, various principles, and impactful examples like Amazon and Flickr.
E N D
Web 2.0 的介紹與認知 981525林海倫
目錄 1.什麼是Web 2.0 2. Web 2.0 的介紹 3. Web 2.0 的由來 4. Web 2.0 與 Web 1.0 的差別 5. Web 2.0 的範例 6.Web 2.0 的影響
1.什麼是Web 2.0 總體而言,Web 2.0,也稱為新世代網路(Next Generation Web),與其說它是網路技術或趨勢,不如說它是一種網路行為、社會現象或應用概念。其中具備「互動」與「分享」的特性,強調把「Web作為平台」,網站 不再只是取得資料與聆聽訊息的管道,而是用戶貢獻內容與表現個人觀點的舞台,偏向「共享」而非「獨占」,著重「社群」而非「個體」,強調「自由發言」而非 「一言堂」。使用者的角色從被動地吸收資訊,變成積極、主動地貢獻內容,甚至主導其內容的提供。而其內容包含文字、影音、繪畫、圖片等等無所不包。
2. Web 2.0 的介紹 跟過去其它重要的高科技觀點一樣,Web 2.0並沒有嚴格的界線範疇,但卻有一個重要的核心。你可以去設想 Web 2.0是由「原則」與「實踐」兩個面向所構成,環繞在此核心,可向外延伸出許多原則與實踐,(有點兒像太陽這種的發光體,外圍有許多行星圍繞)發散出去各項原則或實踐,但卻都跟核心主軸息息相關。Web 2.0的擴散式地圖,是在 O`Reilly傳媒的一場研討會中,透過 FOO研習營集體討論後所發展出來的。這是一個正在演變中的過程,很多想法是從Web 2.0 的核心向外擴散出去的。
3. Web 2.0 的由來 「Web 2.0」這個名詞,最先是由 O'Reilly Media創辦人暨執行長奧萊禮(Tim O'Reilly)提出,標幟著自二○○一年網路泡沫化後,產業版圖中逐漸浮現的網站新模式。這些網站主要在幾方面有別於傳統網站:首先,他們朝思暮想的再也不是如何賣「軟體」,而是「服務」,也就是把網站視為一個平台(The web as a platform),「網站再也不純粹只是個『空間』, 而是一扇通往各式服務的『大門』,」以開發企業用Wiki軟體而聞名的Socialtext執行長梅菲德(Ross Mayfield)做了很貼切的說明;其次,「使用者」的角色將被置於最核心的位置,這些網站經營者開始學習「信任」,將生產、掌控資料的權力交還給使用者,「由底層發聲」的部落格是最明顯的例子。
5.Web 2.0 的範例 Amazon.com Web Services Google Web APIs Yahoo! Search Web Services UrMap你的地圖網 Flickr Facebook delicious.com YouTube Google Maps(點一下至超連結)
6.Web 2.0 的影響 • 社會影響: Web 2.0中出現的資料聯合和訊息傳送能力,提出了潛在的一種可能性—在完全不同的線上社群之間創建一個更加緊密的社會構造。 • 商業影響: 可能的由Web 2.0帶來的指數級增長的業務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人為本的消費和以電腦為本的消費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