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65 Views
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 学习目标 】 不同主体公共关系的特点 不同功能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特点和原则 不同阶段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原则及适用环境. 1. 2. 3. 一、不同主体的公共关系. 二、不同功能的公共关系. 三、不同阶段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一、不同主体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主体是指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公共关系主体性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公关活动方式的差异。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职能,可以将公共关系主体划分为营利性组织,如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业、饭店和旅游业等;非营利性组织,如学校、医院和各种群众团体。. (一)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
E N D
【学习目标】 不同主体公共关系的特点 不同功能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特点和原则 不同阶段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原则及适用环境
1 2 3 一、不同主体的公共关系 二、不同功能的公共关系 三、不同阶段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活动类型
一、不同主体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主体是指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公共关系主体性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公关活动方式的差异。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职能,可以将公共关系主体划分为营利性组织,如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业、饭店和旅游业等;非营利性组织,如学校、医院和各种群众团体。
(一)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 (1)生产企业。 1.营利性组织的类型 (2)商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 。 (3)饭店和旅游业。 (1)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 2.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特点 (2)与市场营销紧密配合。 (3)以顾客为主要公众。 (4)塑造良好形象。
3.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 (1)产品质量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 (2)促销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点。 (3)销售服务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关键
(二) 非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 1.非营利性组织的类型 (1)事业组织。 (2)团体组织。 2.非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特点 (1)实现社会效益是公共关系的目标。 (2)与公众联系较松散。 (3)公关活动费用不够稳定与充足。
3.非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 (1)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作用。 (2)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社会活动。 非营利性组织由于本身的特点,其公共关系除了具有一般公共关系的共性任务(如建立自身良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之外,它还有着自己的工作重点。
二、不同功能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功能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运行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根据公共关系功能的不同,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有六种:事务性公共关系、交际性公共关系、宣传性公共关系、服务性公共关系、社会性公共关系、征询性公共关系。
(一)事务性公共关系 事务性公共关系是指在组织的日常运行中,贯彻公共关系工作目标,努力树立形象、争取公众、扩大影响。 1.活动方式 3.活动原则 2.活动特点 (1)文明性。 (2)制度性。 (3)切实性。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列举出常见的事务性公共关系活动。
(二)交际性公共关系 1.活动方式 2.活动特点 3.活动原则 (1)广泛性。 (2)经常性。 (3)礼貌性。 (4)真诚性。 (5)正当性。
三、宣传性公共关系 (1)内部宣传。 (2)外部宣传。 1.活动方式 2.活动特点 3.活动原则 (主导性强、传播面广、推广组织形象的效果快 ) (1)真实性。 (2)双向性。 (3)技巧性。
四、服务性公共关系 1.活动方式 2.活动特点 3.活动原则 (1)自觉性。 (2)行动性。 (3)全员性。 (4)特色性。 (5)规范性。
五、社会性公共关系 (1)以组织本身为中心而开展的公关活动。 (2)以赞助社会福利事业为中心开展的 公关活动。 (3)资助大众传播媒介举办的各种活动。 1.活动方式 2.活动特点 3.活动原则 (公益性、文化性强,影响面大,着眼于组织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利益。) (1)公益性。 (2)文化性。 (3)量力性。 (4)宣传性。
六、征询性公共关系 1.活动方式 2.活动特点 3.活动原则 (以输入信息为主,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参谋性 ) (1)长期性。 (2)公正性。 (3)全面性。 (4)预测性。
三、不同阶段的公共关系 建设性公共关系是指组织采取高姿态的宣传、交际方式,主动向社会公众作自我介绍 1.活动方式 2.适用环境 3.活动原则 (1)抓住时机。 (2)练好内功。 (3)掌握分寸。
(二)维系性公共关系 (1)硬维系。 (2)软维系。 (3)强化维系。 1.活动方式 2.适用环境 3.活动原则 (1)抓住公众心理。 (2)渐进性。
(三)防御性公共关系 1.活动方式 2.适用环境 3.活动原则 (1)具备危机意识。 (2)形成预警系统。 (3)主动采取措施。 (4)增加透明度。
(四)矫正性公共关系 (1)内部矫正型。 (2)外部矫正型。 1.活动方式 2.适用环境 3.活动原则 (1)正确对待。 (2)阐明真相。 (3)及时补救。 (4)重塑形象。
(五)、进攻性公共关系 1.活动方式 2.适用环境 3.活动原则 (1)把握时机。 (2)创新进攻。 (3)把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