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k likes | 2.56k Views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 概述 ] 1. 泌尿系统 : 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疾病种类 : 炎症、肿瘤、中毒、代谢障碍。 3. 本章着重介绍: GN 、肾盂肾炎、肾癌、 膀胱癌、 4. 肾脏基本结构单位 ---- 肾单位,.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glomerulonephritis ). 一、概念: 是一类与多种原因有关的,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肾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引起 GN 的抗原 1. 内源性抗原
E N D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第三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概述] 1.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疾病种类:炎症、肿瘤、中毒、代谢障碍。 3.本章着重介绍:GN、肾盂肾炎、肾癌、 膀胱癌、 4.肾脏基本结构单位----肾单位,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 一、概念: 是一类与多种原因有关的,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肾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引起GN的抗原 1.内源性抗原 (1)肾小球本身的成分:G-BM Ag、足细 胞Ag、内皮C膜Ag、系膜细胞膜Ag等。 (2)非G Ag:核Ag,DNA,IG,IC,肿瘤 Ag等。
2.外源性抗原 (1)感染的产物:细菌、病毒、霉菌和寄 生虫等。 (2)某些药物 (3)异种血清,类毒素等。
(二)GN的免疫发病机制 1.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Ab与G本身固有的Ag反应 IC沉积 G损伤
2.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非G Ag物质 + Ab 在循环血流中形成IC G内沉淀 G 损伤
(1)Ag、Ab和IC 在G内沉积和沉积的部 位与IC的大小、电荷有关。 含大量阳离子的Ag容易通过BM,在 BM外侧形成IC。 含大量阴离子的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 BM,而在内皮下沉积或被吞噬清除。 接近中性的分子形成IC易在系膜内沉积。
(2)Ab的量及Ag与Ab的比例与GN的发 生有关 过量Ab + Ag 大分子不溶性 IC 易被吞噬清除 少量Ab + Ag 细小可溶性IC 通过G滤过 Ag稍多于Ab 中等大小的IC G沉积
(三)引起GN 的介质 1.抗体:可单独引起G损伤 2.补体:血管通透性↑,趋化作用 3.中性粒C:蛋白酶、氧代谢活性产物等。
4.单核,巨噬C: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5.血小板:PAF、血栓素A等 6.系膜细胞:蛋白酶、氧代谢活性产物等 7.凝血系统:内皮C损伤,Ⅻ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