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61 Views
经皮瓣膜成形术技巧: 主动脉瓣狭窄 (适应证、操作及并发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蒋世良.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percutaneous 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 , PBAV )是利用球囊扩张的机械力量使粘连的主动脉瓣叶交界处分离,以缓解瓣口狭窄程度. PBAV 术简史. 1984 年 Lababidi 等首次报道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985 年 Cribier 等采用该技术治疗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获得成功 我国于 1986 年引进该技术
E N D
经皮瓣膜成形术技巧:主动脉瓣狭窄(适应证、操作及并发症)经皮瓣膜成形术技巧:主动脉瓣狭窄(适应证、操作及并发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蒋世良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PBAV)是利用球囊扩张的机械力量使粘连的主动脉瓣叶交界处分离,以缓解瓣口狭窄程度
PBAV术简史 • 1984年Lababidi等首次报道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1985年Cribier等采用该技术治疗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获得成功 • 我国于1986年引进该技术 • 由于该病发病率较低,操作技术要求高,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也高,且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价,因此,国内开展的单位及病例数较少
PBAV术简史 • 法国的Alec Vahanian 教授在2004年欧洲心脏学会上作《未来的心脏瓣膜介入治疗》的讲座中指出,由于效果与安全问题,各国基本上已不做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PBAV术简史 • 最新的进展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国外临床试验是可行的,但还需进一步准确评估其中远期效果与危险,尤其是与外科手术的对比研究尚缺乏大组的临床资料。目前仅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一旦临床证明其效果满意时,其指征有望扩大到常规病人
Morphological Quantification Aortic valve annulus diameter: 20-24 (27) mm Ascending aorta diameter: < 45 mm
适应证 • 明确适应证: 1. 典型主动脉瓣狭窄 2. 心输出量正常时经导管检查跨主动脉瓣 收缩压差≥ 50mmHg 3. 无或仅轻度主动脉瓣反流
适应证 • 相对适应证: 1. 重症新生儿主动脉瓣狭窄 2. 隔膜型主动脉瓣下狭窄 3. 有明显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表现而不宜 行主动脉瓣置换术者 4. 迫切需行非心脏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者
适应证 5.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1)不能耐受手术者 2)严重主动脉瓣狭窄需急诊手术者 3)主动脉瓣狭窄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 性休克者
禁忌证 • 伴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 • 发育不良型主动脉瓣狭窄 • 纤维肌性或管道样主动脉瓣下狭窄 • 单纯主动脉瓣上狭窄
造影导管的选择 猪尾导管—用于造影
导管的选择 Judkins右冠脉造影导管 —用于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测压
球囊导管的选择 • 根据所用扩张器械的不同可分为: 聚乙烯单球囊法、双球囊法 Inoue球囊法
操作方法及程序 • 术前准备 1.体检、化验、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 心动图检查,了解主动脉瓣狭窄的类型 及其狭窄程度等 2.心导管术前常规准备,必要时配血备用 3.药品 1%利多卡因、肝素、造影剂及各 种抢救药品
操作方法及程序 4.器械: 血管穿刺针,动脉鞘管,0.035〞 导引钢丝(长145cm),0.032〞导引钢丝(长145cm 及260cm各一根),猪尾型导管及端侧孔导管,适宜的聚乙烯球囊导管或Inoue球囊导管及附件,房间隔穿刺针及其鞘管
操作方法及程序 6.多导生理记录仪、心脏监护仪、临时起搏 器和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7.备用氧气、心包穿刺包及气管插管等器械。 8.向患者说明术中需与医生配合的注意事项。 9.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解释术中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性心导管术 • 局麻或全麻下(小儿)经皮穿刺股静脉及股动脉插管,先行右心导管检查、升主动脉测压及造影(左前斜位或正、侧位),观察有无主动脉瓣反流及其程度
诊断性心导管术 • 然后采用直头普通导丝或超滑导丝经猪尾巴导管或端侧孔导管、或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插入左心室,测压后再行左室造影(长轴斜位),了解跨瓣压差及瓣膜狭窄类型,测量瓣环直径
如何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 • 将导管置于左冠窦+泥鳅导丝 • 采用端侧孔导管+泥鳅导丝法
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 • 最常用的是股动脉途径,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颈动脉(适用于小婴儿)或腋动脉插管法行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 经导管将0.035〞导引钢丝(长260cm)送至左心室内,退出导管,保留导丝
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 • 球囊直径的选择:球囊/瓣环直径比值为0.8~1.0或更小 • 将备好的球囊导管沿导丝送至狭窄的主动脉瓣区,用1:3稀释的造影剂快速充盈球囊至腰部切迹消失(图8~9),立即抽空球囊并将其撤至升主动脉
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
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球囊扩张术—经动脉逆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 • 核对心脏杂音及主动脉瓣第二心音情况 • 更换导管,测跨主动脉瓣收缩压差及行升主动脉造影,若效果满意,撤出导管,压迫止血
经静脉顺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或Inoue球囊法)经静脉顺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或Inoue球囊法) • 经股静脉插管,穿刺房间隔(或经开放的卵圆孔) • 经导管将0.032〞导引钢丝(长260cm)通过房间隔-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送至降主动脉,退出导管,保留导丝
经静脉顺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或Inoue球囊法)经静脉顺行插管法(聚乙烯单球囊法或Inoue球囊法) • 将备好的球囊导管沿导丝经上述途径送至狭窄的主动脉瓣区,用1:3稀释的造影剂快速充盈球囊至腰部切迹消失,立即抽空球囊并将其送至升主动脉 • 余操作同前
如何防止球囊导管上下窜动? • 可采用临时起搏方法控制心室率
疗效评价 • 根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后的跨瓣压差、升主动脉造影的结果及主动脉瓣口面积来判定其疗效。扩张术后跨主动脉瓣压差下降50%以上、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口面积增大25%以上为效果良好
术后处理 • 穿刺侧肢体制动8h,卧床20h,局部沙袋压迫6h • 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呼吸、血压及尿量情况 • 密切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术后24h内复查超声心动图
术后处理 • 经静脉给予抗生素1~3d以预防感染 • 术后1、3、6及12个月以上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严重心律失常:操作轻柔,扩张时球囊导管定位要准确,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 左心室穿孔或心脏压塞:尽量将长导丝头端(软头)在左心室内呈大弧形,扩张时(逆行法)避免聚乙烯球囊导管过多进入左心室内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球囊直径不宜过大 • 二尖瓣损伤:顺行法时避免导管和导丝穿过腱索或乳头肌 • 穿刺部位动脉大出血、栓塞等:多见于逆行法,酌情使用适宜的动脉鞘管,术后压迫要得当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死亡:主要由于操作中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穿孔等治疗无效所致。术前应做好必要的抢救预案,包括紧急手术等
注意事项 • Inoue球囊法扩张后主动脉瓣口面积增加较聚乙烯球囊法大,但前者仅适用于顺行法 • 双球囊法扩张后主动脉瓣口面积较单球囊法大,但前者操作较复杂,需穿刺双侧股动脉,增加了血管并发症的几率,且费用也较高 • 术后1、3、6及12个月以上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谢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