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小学生心理辅导

小学生心理辅导. 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科学系心理教研室制作. 第六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管理. 教学要求与安排. 教学目的:介绍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对提高辅导效果、明确推进心理辅导工作的本土化与科学化的意义;了解心理辅导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明确其对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评估的原则、特点、过程与方方法。 课时安排:讲授 4 课时,课内实践 2 课时,共 6 课时。.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管理与使用.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意义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原则、内容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内容

tej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小学生心理辅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学生心理辅导 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科学系心理教研室制作

  2. 第六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管理

  3. 教学要求与安排 • 教学目的:介绍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对提高辅导效果、明确推进心理辅导工作的本土化与科学化的意义;了解心理辅导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明确其对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评估的原则、特点、过程与方方法。 • 课时安排:讲授4课时,课内实践2课时,共6课时。

  4.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管理与使用 •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意义 •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原则、内容 •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内容 • 三、小学生心理测验结果解释和心理档案的建立 • 五、学生心理档案的使用

  5.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原则 • 1、整体性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活动性原则; •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原则; •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 6、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 7、保密性原则

  6.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内容 • 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 • 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

  7. 三、小学生心理测验结果解释和心理档案的建立三、小学生心理测验结果解释和心理档案的建立 • 在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每一种资料,尤其是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解释,并结合学生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然后再建立心理档案。

  8. 五、学生心理档案的使用 • (一)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反映出来的不同年级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分班、分组,选拔学生干部,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 (二)根据学生心理档案中所提出的教育培养建议,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 (三)根据学生心理档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9. 第二节 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管理 一、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 • 二、心理辅导室的设施与用具 • 三、小学心理辅导室的管理

  10. 一、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 • (一)选址 安静隔音、明亮舒适、便于来访但出入不明显。 • (二)布局 应该努力创造这样的一种让当事人感到安全、放松、祥和、舒适而充满生机的环境。

  11. 岳晓东在《登天的感觉》中有一段关于心理咨询室布置的描绘岳晓东在《登天的感觉》中有一段关于心理咨询室布置的描绘 • 走入我的咨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海的油画。画面中,一边是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卷起无穷浪花;另一边是平静的海岸,波光潋滟,水潮缓进缓退。在这动与静的对比当中,你顿时会感觉到大海对于生活的启示。这幅画不知从何时起就挂在了这里。虽然这间屋子曾几易其主,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这幅画留了下来。我很钦佩最初屋主的用心,他挂这幅画于屋中,就心理咨询对个人成长的象征意义来讲,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 • 在油画的下面,是一张大沙发,上面套了一个乳白色的沙发罩,给人以祥和宁静的感觉。大沙发斜对角是一张小沙发,也套着一个乳白色的沙发罩。两张沙发之间是一张小茶几,上面放着一盏台灯和一盒纸巾。 • 大沙发的另一角,是一个一米多高的书架,上面放了我的一些书籍。我把它们摆放得很整齐,也很有美感。书架的顶层摆了一盆吊兰,垂下来的绿丝,覆盖了书架的一角,显得既有生机感,又有艺术感。 • 大沙发的对面,是我的办公桌,桌上整齐地摆着台历、文具和一座弗洛伊德的塑像。伏案写作疲劳时,我时常会注视一会儿弗洛伊德的塑像。望着他那一脸沉思的样子,我总会感到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激励我去不断探索人类心灵的无穷奥秘。 • 在两扇窗户之间的白墙上,我挂了一幅自己带来的中国国画。画中,两只小鸟栖在枝头上,悠闲地聊着什么,也许其中一方正在给另一方做着心理咨询吧。 • 咨询室的地上铺着地毯,也是浅色的,使人感觉很温暖。咨询室每天都有专人来打扫卫生,以保持其整洁干净。

  12. 二、心理辅导室的设施与用具 • 常规办公类; • 心理量表类; • 文档资料和影像资料类; • 图书报刊类

  13. 三、小学心理辅导室的管理 • (一)小学心理辅导室职能: • (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 • (三)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制度

  14. 第三节 小学生心理评估:特点、过程与方法 • 一、心理评估的基本知识 • (一)心理评估的模式 • (二)心理评估的原则 • 二.心理评估的过程 • 1.确定评估目标:它决定着评估的行为导向和效果; • 2.收集资料:主要任务是了解被评估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其身心发展状况、特点及有关家庭与社会背景。 • 3.实施测量 • 4.综合评定 • 三.心理评估人员的素质要求

  15. (一)心理评估的模式 • 临床心理学的分类模式至今仍影响着学校心理学中的心理评估。 • 这些模式有医学模式、多元模式和整合模式。

  16. (二)心理评估的原则 • 在发展的背景下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在发展的框架内去评价学生的行为,同样也应是学校心理学中心理评估的普遍原则。 • 发展常模 • 发展过程 • 发展的稳定性

  17. 二.心理评估的过程 • 1.确定评估目标:它决定着评估的行为导向和效果; • 2.收集资料:主要任务是了解被评估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其身心发展状况、特点及有关家庭与社会背景。 • 3.实施测量 • 4.综合评定

  18. 三.心理评估人员的素质要求 • 1、 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方面 • 要求心理评估工作者对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及其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知识有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对心理评估理论和操作技巧有较好的掌握,要有丰富的与各种年龄、教育水平、职业性质、社会地位及各种疾病的人交往的经验。

  19. 三.心理评估人员的素质要求 • 2、 心理素质方面 • 要求心理评估者本身具备健康的人格,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愿意助人,尊重人,并具有接纳性。如果不具备这些心理素质,便很难与被试者建立和睦关系,影响心理评估的进行,甚至得到错误的评估结果。在评估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被试者的特点,调动他们接受心理评估的动机。例如对儿童被试不要说是来做检查,而应说“我们一起来做一些游戏”。成人也有“考试焦虑”,有人对测查的目的不明确而抱有“防御心理”,评定者应对测查的目的进行解释,使被试者理解评估的意义。

  20. 三.心理评估人员的素质要求 • 3、 职业道德方面 • ①心理评估必须严肃认真、科学慎重。心理评估工作首先涉及到被评估者切身利益(个体生存发展和健康问题),有时还法律问题(如司法鉴定等),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选择评估方法、实施评估步骤均需要严肃认真;分析评估结果、做出评估结论需要特别慎重。(如绝对不要滥用智力测验,更不能给一个儿童轻易下弱智结论);②保守被试者利益:心理评估工作会接触被试者的个人隐私,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守他们的秘密(对他人有危害的,要用适当方式引起他们注意并让他们知道其行为的后果),以免增加他们的痛苦和损失;③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心理评估尤其是心理测验从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国家考试题,内容不得公开。

  21. 四、学校心理评估常见的方法 • 1、观察法 • 2、谈话法 • 3、问卷法 • 4、测验法

  22. (一)观察法 • 1、观察法的类型 • 2、观察法的具体方法 • ① 日记描述法 • ② 轶事记录法 • ③ 实况详录法 • ④ 时间取样法 • ⑤ 事件取样法 • ⑥ 等级评定法 • ⑦ 频率计数法 • ⑧ 行为检核法 • 3、观察法的实施要求 • 4、观察法的优缺点

  23. (二)谈话法 • 谈话法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 谈话法的优缺点: • 优点:(1)灵活性大;(2)回答率高;(3)能有效地控制调查环境;(4)有利于深入探讨问题;(5)所得资料真实;(6)可解除来访者的顾虑;(7)不受来访者的局面文字能力限制,适合于广泛的对象,包括低年龄儿童和没有文化的人;(8)是调查方法中最亲切、最深入的方式。 • 缺点:(1)所需的时间长,耗费个人精力多;(2)对谈话结果难以做出定量分析;(3)对谈话者的资格、态度、教学、谈话技巧要求较高;(4)易使来访者产生“警戒心理”或不愉快情绪;(5)不适用于对那些口语表达能力差的人使用。

  24. (三)问卷法 •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 问卷法的步骤: • (1) 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问卷类型。问卷一般可分为开放昔、封闭型和图画型三种。 • (2) 问卷的编制:一个完整的问卷一般是由题目、指导语、问题、编码、结束语、实施情况记录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 • (3) 问卷的评价:对问卷的评价主要包括对问卷的评价和效度的评价。 • (4) 问卷的实施与处理:主要包括评估对象的选择和问卷的收集两个方面。 • 问卷法有其优点和缺点:

  25. (四)测验法 • 1、小学生常用智力测验 • 2、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 • 3、小学生人格测验 • 4、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

  26. 1、小学生常用智力测验 • 小学生常用的智力测验主要有中国比内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CW—70儿童智力测验、画人测验、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瑞文推理测验、团体儿童智力测验等。

  27. 2、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 • 日本心理学家编制的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Ⅰ)和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Ⅱ)。这套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身体、生活和学习三个方面,使用起来比较简便,可由教师或家长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填写。 • 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自我测查表、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儿童学习行为调查表、儿童多动症调查问卷等。

  28. 3、小学生常用的人格测验 •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卷) • 小学生自我认识问卷

  29. 4、小学生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验 •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 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 • 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 拉特儿童行为问卷等

  30. 课内实践: • 课内实践:了解心理辅导室与学生心理测试系统的一般情况

  31. 我系的心理辅导室

  32. 生理心理测评仪器

  33. 人体生理解剖室

  34. 心理测评与治疗室

  35. 儿童能力训练室

  36. 沙盘游戏室

  37. 团体心理辅导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