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399 Views
工程数据库学习要点. 机械 CAD/CAM 第 3 、 4 章辅导 齐 宏 2005 年 4 月. 第 3 、 4 章 总体情况. 是本课程的重点、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内容 造成学习难点的主要原因 ( 技术理论、相关课程、教材、教学环节) 需要多看一些的参考资料 注意对绪论中介绍内容的理解 !本节课定位:对知识难点的辅导 。 考试范围包括其它知识点,注意不要顾此失彼. 第 3 章 CAD/CAM 软件基础. 基本内容 数据 数据结构(表和树) 数据库与工程数据库 ! 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 第 3 章 数据. 数据
E N D
工程数据库学习要点 机械CAD/CAM第3、4章辅导 齐 宏 2005年4月
第3、4章 总体情况 • 是本课程的重点、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内容 • 造成学习难点的主要原因 (技术理论、相关课程、教材、教学环节) • 需要多看一些的参考资料 • 注意对绪论中介绍内容的理解 !本节课定位:对知识难点的辅导。考试范围包括其它知识点,注意不要顾此失彼
第3章 CAD/CAM软件基础 基本内容 • 数据 • 数据结构(表和树) • 数据库与工程数据库 !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
第3章 数据 • 数据 • 数据元素 • 数据结构 • 数据类型
第3章 数据与数据元素 数据: • 计算机数据包括字符、数字、运算符号等 • 可被计算机接收和处理的符号集合 !集合是一个数学概念 数据元素: !分析数据元素要注意相对的概念
第3章 数据结构 数据: •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两种结构的客观存在、对应关系 • 数据类型 理解分类的根据、特点、意义
第3章 链表 数据结构(表) • 线性表特性 有限、有序、均匀(冗余的问题) • 线性表分类: 单向、双向、循环 • 链式存储结构 结点的数据域和指针域 • 链式结构数据的管理 建立、删除、修改
A C B D I J E F G H K L 第3章 树 数据结构(树) • 树:结点、集合的概念(有限、不交); 结点的关系 根结点、分支(左右) • 二叉树概念:树概念引伸 • 遍历:访问树的所有结点
B 子树 H E F G K 第3章 树 数据结构(树、子树) A D C B !与之相联系的概念: 集合、数据元素 I J H E F G L K
A C B D I J E F G H K L 第3章 树 遍历的实质:非线性向线性序列转换过程 遍历的方式:3个字母、6种遍历 DLR、DRL、RDL、LDR、LRD、RLD 判断规则(两条) • D的位置决定序 • RL相对位置定先后
A C B D I J E F G H K L 第3章 树 树的遍历 以DLR方式有: DLR中D为最左侧字母, 所以从根结点A开始 A B E A LR表示先左后右, 下一结点为B K F G C B D H C D 下一结点为E I J I L J E F G H K L
A C B D I J E F G H K L 第3章 树 如果以DRL方式则有另外的一个序列。 由根结点A沿右侧到D,依此类推: 树的遍历 注意B子树的顺序,点击后有答案 A D J I L C B H G F E K
head M ^ C D E A B ^ rear 第3章 链表 循环链表数据的插入 • 在第i个元素插入新元素M。(假定在B数据后插入) • 申请存储空间,存放数据元素M • 调整原来的指针:B结点后继指针指向新结点 • 新结点后继指针指向原来B结点的后继结点 • 修正另一向指针
第3章 工程数据库 • 工程数据库特征:内容广泛。 • 原理: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模式 • 设计模型(和数据元素概念、数据结构对照理解)
学习第3章知识的目的问题 问题:为什么要研究数据结构、数据线性化、链表及其管理操作?我们怎样掌握知识? • 建数据库是存储经验、为工程设计所利用; • 线性化是为进行大数据量数据管理和检索效率; • 课程所及只是其最基本概念,为将来在工程实际中更好地组织和运用数据资源; • 对于本课程仅要求掌握基本概念。
第4章 CAD系统开发技术 基本内容(必考的内容) • 菜单:基本概念、应用 • AutoLISP语言 • 对话框技术
第4章 菜单 基本内容 • 菜单类型:屏幕菜单、下拉菜单、光标菜单 • 多级下拉菜单结构 • 菜单编程
第4章 AutoLISP语言(概念) AutoLISP语言概念 • 表处理语言(List Processing Language) • 数据类型: • 整型、实型、符号、字符、表、文件描述 • 程序结构:前缀、优先级、注释 • 内部函数 • 装载函数库
第4章 函数 内部函数 • 基本函数 • 图形处理函数 • 其他函数
第4章 对教材版式的说明 1) ( + <数> <数> …) 功能:求表中所有整数或实数的和。例如: Command: ( + 1.2 3.1 3.8) 8.1 以教材pp78中“数值求和”函数为例: 这样看这段文字就好理解了: 1) 数值求和命令 命令格式:( + <数> <数> …) 命令功能:求表中所有整数或实数的和。 例如:Command: ( + 1.2 3.1 3.8) 计算结果为 8.1
第4章 对教材的说明 建议对这部分内容这样做一下: • 根据函数前缀的含义确定函数名称,如sin是正弦函数,absolute表示绝对值; • 从函数格式和实例中判断运行的结果; 再和教材的计算结果对照一下自己的理解; 3. 归类学习个类函数特点。
第4章 基本函数 • 数值计算函数(17个,pp77) • 逻辑运算函数(19个,pp 80) •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10个,pp 83) • 字符串处理函数(3个,pp 85) • 表处理函数(15个,pp 85)
第4章 图形处理函数 • 交互输入函数(10个,pp87) • 求值函数(4个,pp90) • AutoCAD命令函数(1个,pp91)
第4章 其它函数 • 程序结构控制函数(5个,pp91) • 文件管理与I/O函数(11个,pp93) • 自定义函数(pp95) • 增加AutoCAD命令函数(pp96)
第4章 AutoLISP语言(应用) • 程序语言学习的基本特点 • 学习策略:记语言规律、读程序、写程序 • 记命令:格式特点、命令分类、典型结构 • 读程序:看过程中每步的功能、整体关系 • 写程序:练习要精、每题吃透
第4章 对话框 对话框技术 • 对话框组成 • 构件与构件组 • 设计
零件分类 编码分类 特征码位法 码域法 特征位码域法 OK Cancel 第4章 对话框例题 绘出在AutoCAD编辑状态中下述文件在屏幕上显示的对话框内容 p:dialog { label="零件分类"; :list_box { key="test_list_box"; label="编码分类"; list="特征码位法\n码域法\n特征位码域法"; } ok_cancel; } 答案:
本节课结论: • 这两章的知识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 建议运用刚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把教材的知识结构改造一下,比如把从原来教材对知识的描述创建成线性结构的知识体系 • 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学习策略,灵活掌握知识 • 精选习题,做精,注意在练习中理解。
声明一点:这里的内容只是一些同学提出的学习难点,辅导内容没有涵盖全部考试内容。声明一点:这里的内容只是一些同学提出的学习难点,辅导内容没有涵盖全部考试内容。
鸣谢: 感谢电大在线的同志们给予的真诚帮助 在此: 祝愿同学们 学习上有更大的收获 考试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