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網路的通訊協定

3. 網路的通訊協定. ㄧ般人和人溝通,就要看他所懂得語言,例如一個說台語的人與一個說國語的外省人溝通,就會產生溝通不良的情況,如果兩個都會台語或兩個都會說客家話,這樣溝通上就不會有問題。通訊協定比較好理解的講法就是標準和規則。更簡單的來說,例如我們看到紅燈就要停、綠燈才可以走,這就是一種協定了。若是彼此使用不同的協定,那就會造成混亂,無法溝通。於電腦網路中就會無法轉換,導致無法通訊。. 3-1 通訊協定.

tedd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網路的通訊協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 網路的通訊協定 ㄧ般人和人溝通,就要看他所懂得語言,例如一個說台語的人與一個說國語的外省人溝通,就會產生溝通不良的情況,如果兩個都會台語或兩個都會說客家話,這樣溝通上就不會有問題。通訊協定比較好理解的講法就是標準和規則。更簡單的來說,例如我們看到紅燈就要停、綠燈才可以走,這就是一種協定了。若是彼此使用不同的協定,那就會造成混亂,無法溝通。於電腦網路中就會無法轉換,導致無法通訊。

  2. 3-1通訊協定 • orz(五體投地)、520(我愛你)、995(救救我)、881(bye-bye)、:-) (笑臉)、:-((哭臉)、:-P(吐舌頭)等,這就是簡易的通訊協定。

  3. 3-1-1網路通訊協定 • 所謂網路通訊協定(protocol)就是網路上各機器上各機器間共同遵守的一套溝通規則。也就是說電腦網路通訊時,通訊雙方必須遵守的資料格式與時序稱為協定。

  4. 目前網路常用的通訊標準如下: • NetBEUI(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及 Internet Protocol (IP) • IPX/S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IPX),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 (SPX)) • AppleTalk • WANISDN(Intergr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 PPP, SLIP, PLIP 等通訊協定

  5. 3-1-2階層式通訊協定 • 以前在無電腦時代,遠地的人要利用書信溝通,有先寫信的人將自己心中的話透過筆與紙寫出,再將信件裝入信封袋中,再由專人或是郵差將信送至收信人,等信人收到信件後將其拆開再透過文字轉換成對方的言語,這種傳統的書信方式,其時就是現在網路通訊的階層式架構。

  6. 3-2 OSI的七層網路架構

  7. 分層的優點有: • 降低複雜度 • 標準化介面 • 模組化工程 • 溝通化技術 • 可加速變革 • 可簡化教育 • 可簡化學習

  8. 第1層:實體層 • 主要包含三項工作: • 傳輸資訊的實體介質規格訂定。 • 將資料以實體呈現成傳輸規格訂定。 • 各種傳輸接頭規格訂定。

  9. 第2層:連結層 • 主要包含三項工作: • 連線同步化。 • 資料偵錯。 • 制定媒體存取控制方式

  10. 第3層:網路層 • 主要包含兩項工作: • 定址規範。 • 選擇路徑傳送。

  11. 第4層:傳輸層 • 主要包含三項工作: • 編訂封包序號。 • 控制資料流量。 • 資料偵錯與錯誤處理。

  12. 第5層:會議層 • 主要包含二項工作: • 建立傳輸規則。 • 訂定溝通方式。

  13. 第6層:表達層 • 主要包含三項工作: • 資料內碼轉換。 • 資料壓縮解壓縮。 • 資料加密與解密。

  14. 第7層:應用層 • 主要包含一項工作: • (1)提供各類應用軟體服務給使用者。

  15. 各階層的功能及相關技術,可由下表來說明:

  16. 3-2-2 OSI通訊原理 • 在OSI通訊協定中,資料是由第七層應用層產生,再由下層一層一層的處理,每經過一層就會在資料的封包前端加上該層的資訊,這些資訊稱為層級表頭(Header),加完表頭後就將封包往下一級送,到實體層時,再透過網路卡、網路線、傳輸媒介(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傳送到對方,這種通訊方式就是前面所談的傳統寄信原理ㄧ樣。

  17. 3-3 TCP/IP通訊協定 • TCP/IP」是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和 Internet Protocol (IP) 的簡稱,為網路上的一種通訊協定,是上網時大家都遵循的一些規則。有了這些規則,即使是不同的電腦設備與作業環境,都可以透過這些通訊協定來互通訊息。同時也是因為這些規則,Internet 才可能有這麼多應用 ( WWW、E-Mail、FTP、Telnet 等 )。

  18. 3-3-1 TCP/IP •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在二十年前原是美國國防部 (DoD) 發展出來的,,目的只是用在不同廠牌電腦之間的互連。TCP/IP 通訊協定堆疊,採用階層式的結構,以便將應用程式與網路硬體隔離開來。

  19. 第1層:連結層 又稱網路介面層(Network Interface Layer),負責對硬體溝通。 第2層:網路層 又稱為網際網路層(Internet Layer),決定資料如何傳送至接收端。 第3層:傳輸層 又稱為主機對主機層(Host-to-Host Layer),負責傳輸過程中流量管制,錯誤處理及資料重傳。 第4層:應用層 提供應用程式之服務。

  20. TCP/IP在設計之初,即定義了三大類的服務: • 連線服務 • 傳輸服務 • 應用服務

  21. TCP/IP優點: • 容錯能力高 • 優良的復原能力 • 新增子網域時,不影響原網路運作服務 • 與網路種類或製造廠商無關 • 額外資料負擔小

  22. 3-3-2 OSI與TCP/IP對照

  23. 3-3-3 IP協定 •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當每一台連上 Internet 的電腦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位址,以方便彼此區分與辨識,這樣資料才不會送錯,這個位址就是 IP 位址 (IP Address),這就像是寄信收信ㄧ樣,寄信者需要收信者的地址,而收信者要回信時,亦需要寄信者的地址。 • 現今的網路中位址有兩種,ㄧ種是IP位址,另ㄧ個是網卡的出廠識別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MAC),IP使用者可以更改,而MAC是以48位元表示,出廠時已燒錄至網卡,使用者無法修改,兩者都是獨一無二的位址。

  24. 3-3-3 IP協定 •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 IP 位址為第四版 IP 位址,一般稱為 IPv4 位址。為滿足使用上的需求,又陸陸續續發展 IPv5、IPv6,IPv5 是提供給 Stream Protocol 實驗協定使用,而 IPv6 則是 IPv4 的擴充。 • IPv4 位址是由 32 位元所組成,一般以 8 位元為單位(octet)將 32 位元分成四部份,彼此間以 "." 做區隔,例如:

  25. 二進製與十進制IP換算 二進制IP為11000000.10101000.11110000.11001000則

  26. IP 位址主要分為 • 網路位元(Network bits)和主機位元(Host bits)。 • 網路位元主要是用來辨識其 IP 位址是屬於哪一個網路系統。 • 而主機位元則是用來辨識其 IP 位址在其所屬的網路系統中是屬於哪一台電腦主機。 IP 位址 = 網路識別位元 + 主機位址位元

  27. IP 位址區分 • 為 A、B、C 三級, D 級目前為實驗性多點投射 (multicast) 位址,E 級則保留作為未來發展之用。

  28. Class A

  29. Class B

  30. Class C

  31. Class D

  32. Class E

  33. 3-3-4 子網路遮罩 • 子網路遮罩(Subnet Mask)是用來分辨兩個IP位址是否屬於同一個子網路環境,若是屬於同一個子網域就將訊息直接傳送,傳送封包資料時會更有效率,如果不是,則交由路由器往外傳送。

  34. 子網路遮罩的計算方式 • 假設有兩個IP位址,分別為203.72.36.96、203.72.10.96、203.72.36.6子遮罩均為255.255.255.0,則步驟如下: • (1) 先將十進制IP位址及子遮罩位址轉為二進制位址 • (2) 將兩個二進制位址做AND運算 • (3) 比較運算結果與子遮罩是否相同 • (4) 前三組IP相同則為同ㄧ子網域,不相同則非同ㄧ子網域。

  35. 子網路遮罩的計算方式

  36. 各等級子遮罩

  37. 3-3-5 特殊IP位址 • 又稱為保留IP,提供給企業或個人內部虛擬IP或特殊用途,這些位址無法直接連上網際網路

  38. 3-3-5 特殊IP位址

  39. 3-4 IPv6 • 目前所使用的 32 位元的 IP 源於 80 年代早期,其位址介於 0.0.0.0 到 255.255.255.255 之間,有限的位址顯然不敷全世界的網際網路所使用。所以在 1995 年時,有人開始提出 128 位元的 IP version 6 (IPv6),也有人稱之為 IPng (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希望能增加更多的 IP 位址,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網路的傳輸品質與安全性,但是IPv6相當複雜,在此只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40. IPv4在設計當初並無考慮以下之問題: • 位址嚴重不足 • 路由器的路由表內容增加 • 簡易組態需求(自動IP) • 安全性需求 • 及時資料傳送

  41. IPv6具有以下特色 • 全新的表頭格式 • 更多的位址空間 • 有效率路由架構 • 增加網路安全性 • 較佳的技術支援 • 新式的通訊協定 • 更好擴充及延展 • 自動化組態設定

  42. 3-4-1 IPv6表示方式 • RFC 2373 (IPv6 定址架構) 指明數種 IPv6 定址機制的類型。IPv6 位址是由介面和介面組的 128 位元識別碼組成。如果要記起來128位元,那真的是一種不方便的折磨。

  43. IPv6位址如下表示方式: • 二進制表示時: • 00110010110110100000000011010011000000001111111100101111001110110000001010101010000000000000000010011100010110101111111000101000 • 128 位元位址每16位元分隔細分為: • 0011001011011010 0000000011010011 0000000011111111 0010111100111011 0000001010101010 0000000000000000 1001110001011010 1111111000101000

  44. IPv6位址如下表示方式: • 32DA:00D3:00FF:2F3B:02AA:0000:9C5A:FE28 • 21DA:D3:FF:2F3B:2AA:0:9C5A:FE28

  45. 例(1) • 位址 FE90:0:0:0:0:FF:9AFE:4CA2 • 壓縮成 FE90::FF: 9A FE:4CA2。

  46. 例(2) • 位址 FF00:0:0:0:0:0:0:2 • 壓縮成 FF00::2。

  47. 例(3) • 位址 FF00:300:0:0:0:0:0:10 • 不可壓縮成 FF00:3::1。

  48. 例(4) • 位址 FF00:300::2 • 其中有三個區塊 FF00 區塊、300區塊及 2 區塊。 • 那由 :: 總成的位元為(8 - 3) × 16 = 80 • 表示的共有80位元省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