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15 Views
4-1 地球的大氣. 討論教室. 大氣的演變. 46 億年前 : 原始大氣: H 2 、 He 、 CH 4 、 NH 3 地球因 隕石撞擊 、 內部放射性物質蛻變 : 成為 融熔 狀 開始分層:地核地函地殼. 大氣的演變. 火山作用: ( 原始大氣 ) H 2 O (g) 、 CO 2 、 N 2 H 2 O (g) 凝結成雲,打雷閃電 降雨, 形成 原始海洋 CO 2 溶於海中與 鈣 形成 碳酸鈣 ( 石灰岩 ) 沉澱. 大氣的演變. 大氣成分: N 2 、 CO 2 少數 O 2 、及其他氣體
E N D
大氣的演變 46億年前:原始大氣: H2、He、CH4、NH3 地球因隕石撞擊、 內部放射性物質蛻變: 成為融熔狀 開始分層:地核地函地殼
大氣的演變 火山作用:(原始大氣) H2O(g)、CO2、N2 H2O(g)凝結成雲,打雷閃電 降雨,形成原始海洋 CO2溶於海中與鈣形成碳酸鈣(石灰岩)沉澱
大氣的演變 大氣成分:N2 、CO2 少數O2、及其他氣體 海中藻類大量出現,行光合作用, O2大量出現 (生命僅出現在海洋中) 6億年前: N2、 O2
大氣的演變 氧氣 氧原子 紫外線 氧原子+氧氣 臭氧 四億年前,臭氧層形成,生命登陸
火山噴發氣體 1.H2O(g) 79.31% 2.CO2 11.61% 3.SO2
補充 大氣組成分布圖
大氣的組成 二氧化碳 都市多鄉村少 夏季最少冬季最多 水氣 夏季最多 冬季最少 臭氧層 秋季最厚 春季最薄 P97
大氣依垂直方向的溫度變化不同,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和增溫層(熱氣層)大氣依垂直方向的溫度變化不同,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和增溫層(熱氣層) 1.對流層和中氣層,氣溫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 2.平流層和增溫層,氣溫則隨著高度增加而升高 P97 大氣的構造
P98 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層
P98 對流層(水平運動為主)空氣較不穩定,上下對流頗盛。
P99 平流層
想一想 P99
大氣的重要性 P100 1.提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氣體 2.維持適宜的溫度 3.產生天氣變化 4.阻擋太陽輻射線和來自太空的碎粒侵襲地球
宇宙射線 宇宙射線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帶電粒子,包含約87%質子,12%?袬粒子(氦核),以及少量的電子、γ射線等。
氮氣和氧氣 1.不隨時間、地點改變,永久(固定)氣體。 2.氮氣(78%),組成生物體的重要元素之一; 3.氧氣(21%),能提供生物呼吸,且有幫助燃燒的特性。
變動氣體:水氣、二氧化碳和臭氧 1.水氣含量變化大,對天氣變化具有重要的影響;溫室氣體之ㄧ 2.二氧化碳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的必要氣體,溫室氣體之ㄧ。 3.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太陽輻射的紫外線,保護生物不受過量的紫外線照射
THE END 回家作業 紫本 4-1大滿貫 P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