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824 Views
第五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8.1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一、整地作畦 在露地花卉播种或移植以前,选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整地。. 1 、整地深度 整地深度依花卉种类及土壤状况而定,一二年生花卉宜浅,宿根、球根花卉及木本花卉宜深。 土地使用多年后,常导致病虫害频繁发生,此时可将心土翻上,表土翻下,并在耕地后大量施予堆肥或厩肥,补给无机养分。新开垦的土地应进行深耕,施予适量的堆肥或厩肥,在酸性土中要施入石灰、草木灰等,然后再栽植花卉。. 2 、整地时间
E N D
LOGO 8.1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 一、整地作畦 • 在露地花卉播种或移植以前,选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整地。
LOGO • 1、整地深度 • 整地深度依花卉种类及土壤状况而定,一二年生花卉宜浅,宿根、球根花卉及木本花卉宜深。 • 土地使用多年后,常导致病虫害频繁发生,此时可将心土翻上,表土翻下,并在耕地后大量施予堆肥或厩肥,补给无机养分。新开垦的土地应进行深耕,施予适量的堆肥或厩肥,在酸性土中要施入石灰、草木灰等,然后再栽植花卉。
LOGO • 2、整地时间 • 整地的质量与花卉生长发育有重要关系,不但可以改进土壤物理性质,使水分、空气流通良好,种子发芽顺利,根系易于伸展;而且土壤松软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的增加。 • 一般情况下在秋天耕地,到春季进行整地作畦。
LOGO • 二、间苗 • 又称“疏苗”。在播种出苗后,因幼苗拥挤,应予以疏拔,以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扩大其间距,使幼苗间空气流通,日照充足,生长茁壮。若不及时间苗,不仅幼苗生长柔弱,而且容易引起病虫害。间苗还有选优去劣的作用,即选留强健苗,拔去生长柔弱、徒长或畸形苗;还可除去混杂其间的其他种或品种的幼苗;间苗的同时还可进行除草。
LOGO • 间苗常用于直播的一、二年生花卉,以及不适于移植而必须直播的种类。 • 间苗通常在子叶发生后进行,不可过迟,否则苗株拥挤引起徒长,则不能育出壮苗。 • 间苗应分数次进行,间拔的苗若是易于移植成活的种类,仍可栽植。最后1次间苗称为“定苗”。 • 间苗时要细心操作,不可牵动留下的幼苗,以免损伤幼苗的根系,影响生长。间苗要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用手拨出。间苗后应灌溉1次,使土壤与根系紧接,有利于苗株的生长。
LOGO • 三、移植 • 露地花卉,除去不宜移植而进行直播的花卉外,大都是先在苗床育苗,经分苗和移植后,最后定植于花坛或花圃中。
LOGO • 移植的主要作用: • 1.苗床中幼苗借移植以加大株间距离,即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增加光照、流通空气,以使幼苗生长强健; • 2.移植时切断主根,可促使侧根发生,再移植时比较容易恢复生长; • 3.移植有抑制徒长的效果,使幼苗生长充实,株丛紧密。
LOGO • 移植有两种情况: • 其一,幼苗栽植后不再移植,称为“定植”; • 其二,栽植后经一定时期的生长,还要再行移植者,称为“假植”。 • 移植的方法很多,可分为裸根移植和带土移植两类。裸根移植通常用于小苗及一些容易成活的大苗。带土移植多用于大苗,少数根系稀少较难移植的种类一般采用直播的方法,不得已而移植时也可用此法。宿根花卉分株后的栽植,性质与裸根栽植相同。
LOGO • 移植包括“起苗”和“栽植”二个步骤: • 1.起苗: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状态下进行,以使湿润的土壤附在根群上,同时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如天旱土壤干燥,应在起苗前一天或数小时充分灌水。裸根移植的苗,用手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的土块轻轻抖落,勿将细根拉断或使受伤,随即进行栽植,栽植前勿使根群长时间暴露于强烈日光下或强风吹击之处,以免细根干缩,影响成活。
LOGO • 带土移植的苗,先用手铲将苗四周铲开,然后从侧下方将苗掘出,保持完整的土球,勿令破碎。有时为保持水分的平衡,在苗起出后,可摘除一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但若摘除叶片过多,由于减少光合作用面积,也会影响新根的生长和幼苗以后的生长。
LOGO • 2.栽植:栽植方法可分为沟植法与穴植法。沟植法是依一定的行距开沟栽植;穴植法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掘穴或以移植器打孔栽植。裸根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于穴中,勿使卷曲,然后覆土,为了使根系与土壤紧密连接,必须妥为镇压,镇压时压力应均匀向下,不可用力按压茎的基部,以免压伤苗。 • 带土球的苗栽植时,填土于土球四周并稍加镇压,但不能镇压土球。
LOGO • 根出叶的苗不宜深栽,否则发芽部位埋入土中,容易腐烂。栽植完毕后,以细喷壶充分灌水,定植大苗常采用畦面漫灌的方法。第1次充分灌水后,在新根未生出前,亦不可灌水过多,否则根部易腐烂。小苗组织柔弱,根系较小而地上部分蒸腾量大,移植后数日应遮住强烈日光,以利恢复生长。
LOGO • 四、灌溉 • 1.灌溉种类:露地花卉灌溉的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及滴灌4种。 • (1)地面灌溉 • ①畦灌:我国北方干燥且地势平坦地区一般采用此法,用电力或畜力吸取井水,经水沟引入畦面。 • ②小面积的灌溉:如花坛、苗床等,常采用橡皮管引自来水进行灌溉,大规模的生产栽培则不宜采用。
LOGO • (2)地下灌溉 • 将素烧的瓦管埋在地下,水经过瓦管时,从管壁渗入土壤中,使土壤湿润。 • (3)喷灌 • 依靠机械力将水压向水管,喷头接于水管上,水自喷头喷成细小的雨滴进行灌溉。 • (4)滴灌 • 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灌溉水成点滴状,缓慢而经常不断地浸润植株根系附近的土壤。
LOGO • 2.灌溉用水 • 以软水为宜,避免使用硬水,最好用河水,其次是池塘水和湖水,不含碱质的井水亦可利用。 • 3.灌溉的次数及时间 • 露地播种的幼苗,因苗株过小,宜用细孔喷壶喷水,以免水力过大将小苗冲倒,泥土也不至被冲出沾污叶片。 • 幼苗移植后的灌溉对成活关系甚大,因幼苗移植后根系尚未与土壤充分密接,移植又使一部分根系受到损伤,吸水力减弱,此时如不及时灌水,幼苗会因干旱使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LOGO • 灌水时间因季节而异。夏季灌溉应在清晨和傍晚时进行,这个时间水温与土温相差较小,不致影响根系的活动,傍晚灌溉更好,因夜间水分下渗到土层中去,可以避免日间水分的迅速蒸发。冬季灌溉应在中午前后进行,因冬季晨夕气温较低。
LOGO • 五、施肥 • 1.肥料的种类及施用量 • 花卉栽培常用的肥料及施用量依土质、土壤肥分、前作情况、气候、雨量以及花卉种类的不同而异。 • 2.施肥的方法 • 花卉的施肥,可分基肥和追肥两大类。 • (1)基肥:一般常以厩肥、堆肥、油饼或粪干等有机肥料作基肥。 • 基肥对改进土壤的物理性质有重要的作用。厩肥及堆肥多在整地前翻入土中,粪干及豆饼等则在播种或移植前进行沟施或穴施。
LOGO • 目前花卉栽培中已普遍采用无机肥料作为部分基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 目前国外多用颗粒状化学肥料作基肥,肥分在土壤中可以缓慢释放。
LOGO • (2)追肥 • 在花卉栽培中,为补充基肥的不足,满足花卉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常进行追肥。 • 一、二年生花卉在幼苗时期的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茎叶的生长,氮肥成分可稍多一些,但在以后的生长期间,磷钾肥应逐渐增加。
LOGO • 生长期长的花卉,追肥次数应较多一些。多年生花卉(宿根与球根)追肥次数较少,一般追肥3~4次,第1次在春季开始生长后;第2次在开花前;第3次在开花后;秋季叶枯后,在株旁补以堆肥、厩肥、豆饼等有机肥料,进行第4次追肥。一些开花期长的花卉,如美人蕉、大丽花等,在开花期间亦应适当给予追肥。
LOGO • 六、中耕除草 • 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温,促进土壤内的空气流通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为花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 通常在中耕的同时除去杂草,幼苗期间及移植后不久,大部分土面暴露于空气中,除了土面极易干燥外,还容易生杂草,这时应及时中耕,而在降雨或灌溉后,在没有杂草的情况下,也要进行中耕,以防止表土的板结。
LOGO • 七、整形与修剪 • 1.整形 • (1)单干式:这种方法为充分表现品种特性,将所有侧蕾全部摘除,使养分集中于顶蕾,只留主干,不留侧技,使顶端开花1朵。此种形式仅用于大丽花及菊花的标本菊整形。 • (2)多干式:留主枝数个,使能开出较多的花。如大丽花留2~4个主技,菊花留3、5、9枝、其余的侧技全部剥去。
LOGO • (3)丛生式:生长期间进行多次摘心,促使发生多数枝条,全株成低矮丛生状,开出多数花朵。适于此种整形的花卉较多,如霍香蓟、矮牵牛、一串红、金鱼草、美女樱、百日草、蛾蝶花、半支莲等。菊花中的大立菊,亦为此种形式,但这种花对于分枝及花朵的位置要求更为整齐严格。
LOGO • (4)悬崖式:这一形式的特点是全株枝条向一方伸展下垂,多用于小菊类品种的整形。 • (5)攀援式:多用于蔓性花卉,如牵牛、茑萝、风船葛、月光花、阔叶山黧豆、香豌豆、红花菜豆、旱金莲、旋花等,使枝条蔓生于一定形式的支架上,如圆锥形、圆柱形、棚架及篱垣等形式。 • (6)匍匐式:利用技条自然匍匐地面的特性,使其覆盖地面。如蔓锦葵、旱金莲、旋花及多数地被植物等。
LOGO • 2.修剪 • (1)摘心:摘除枝梢顶芽,促进分枝生长,增加枝条数目,以达到花繁株密的目的。 • 幼苗期间早行摘心促进分枝,可使全株低矮,株丛紧凑。摘心可以抑制枝条徒长,如菊花摘心后,可使枝条充实;牵牛花摘心后,可促使早生花蕾等。但是,花穗长而大或自然分技力强的种类则不宜摘心,如鸡冠花、凤仙花、罂粟类、紫罗兰、麦秆菊等。
LOGO • (2)去芽:去芽的目的在于剥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技数的增加和过多花朵的发生,使所留的花朵充实而美大,如菊花和大丽花在栽培中过多的腋芽须及时除去。 • (3)折梢及捻梢:“折梢”是将新梢折曲,但仍连而不断;“捻消”是将技梢捻转。两者的目的均为抑制新梢的徒长,而促进花芽的形成,牵牛、茑萝可用此法。将新梢切断时,常使下部腋芽受刺激而萌动抽技,起不到抑制徒长的作用。
LOGO • (4)曲枝:为使枝条生长均衡,将生长势强的枝条向侧方压曲,弱枝则扶持直立,可得抑强扶弱的效果。大立菊整形时常用此法。 • (5)去蕾:通常指除去侧蕾而留项蕾,以使顶蕾开花美大。芍药、菊花、大丽花等常用此法。此外,为使球根肥大,在球根生产过程中,常将花蕾除去,不使其开花,以免消耗养分。 • (6)修技:剪除枯枝、病虫害枝、位置不正而扰乱株形的技、开花后的残枝等,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的消耗。
LOGO • 八、防寒 • 我国北方严寒季节,对于露地栽培的二年生花卉及不耐寒多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必须进行防寒,以防冬季过度低温产生危害。由于各地区的气候不同,采用的防寒方法亦不同。 • 九、轮作 • 轮作就是在同一地面,轮流栽植不同种类的花卉,其循环期在二、三年以上,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和防除病虫害。
LOGO 8.2 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管理 • 在露地花卉中,一、二年生花卉对栽培管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花圃中要占用土壤、灌溉和管理条件最优越的地段。 • (一) 一、二年生花卉的播种时期 • 一、二年生花卉,皆为播种繁殖,播种时期因地而异。
LOGO • 一年生花卉,又名春播花卉,原产热带和亚热带,耐寒力不强,遇霜即枯死,通常于春季晚霜终止后播种。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冬季寒冷时期长短不一,因此各地春播适宜期不同。我国南方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种;北方则在4月上、中旬。此外为提早开花,往往在温室或冷床中提前播种,晚霜过后再移栽于露地。
LOGO • 二年生花卉耐寒力较强,华东地区不加防寒保护即可安全越冬,北京地区多在冷床中越冬。二年生花卉秋播,要求在严冬到来之前,在冷凉、短日照气候条件下,形成强健的营养器官,次年春天开花。二年生花卉秋播适期因南北地区不同而异,南方较迟,约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北方较早,约在9月上旬至中旬;在一些冬季特别寒冷的地区,如青海西宁,二年生花卉,皆春播。
LOGO • 另外,一些露地二年生花卉在冬季严寒到来之前,地尚未封冻时进行播种,使种子在休眠状态下越冬,并经冬春低温完成春化阶段,如锦团石竹、福禄考、月见草等。还有一些直根性的二年生花卉,亦属此类,如飞燕草、虞美人、矢车菊、香矢车菊、花菱草、霞草等,初冬直播在观赏地段,不用移植。
LOGO 8.3 宿根花卉的栽培管理 • 宿根花卉生长强健,根系较一、二年生花卉强大,入土较深,抗旱及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一次栽植后可多年持续开花。
LOGO • 在栽植时应深翻土壤,并大量施入有机质肥料,以保证较长时期的良好的土壤条件。宿根花卉需排水良好的土壤。此外,不同生长期的宿根花卉对土壤的要求也有差异,一般在幼苗期间喜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而在第二年以后则以粘质壤土为佳。
LOGO • 宿根花卉种类繁多,可根据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繁殖方法。凡结实良好,播种后一至两年即可开花的种类,如蜀葵、桔梗、耧斗菜、除虫菊等常用播种繁殖。繁殖期依不同种类而定,夏秋开花、冬季休眠的种类进行春播;
LOGO • 春季开花、夏季休眠的种类进行秋播。有些种类如菊花、芍药、玉簪、萱草、铃兰、鸢尾等,常开花不结实或结实很少,而植株的萌孽力很强;还有些种类,尽管能开花生产种子,但种子繁殖需较长的时间方能完成,对这些种类均采用分株法进行繁殖。分株的时间,依开花期及耐寒力来决定。春季开花且耐寒力较强的可于秋季分株;而石菖蒲、万年青等则春秋两季均可进行。还有一些种类如香石竹、菊花、五色苋等常可采用茎段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
LOGO • 宿根花卉在育苗期间应注意灌水、施肥、中耕除草等养护管理措施,但在定植后,一般管理比较简单。为使生长茂盛、花多、花大,最好在春季新芽抽出时施以追肥,花前和花后再各追肥1次。秋季叶枯时,可在植株四周施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
LOGO • 宿根花卉种类繁多,对土壤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种类喜粘性土,而有些则喜沙壤土。有些需阳光充足的环境方能生长良好,而有些种类则耐阴湿。在栽植宿根花卉的时候,应对不同的栽植地点选择相应的宿根花卉种类,如在墙边、路边栽植,可选择那些适应性强、易发枝、易开花的种类如萱草、射干、鸢尾等;
LOGO • 而在广场中央、公园入口处的花坛、花境中,可选择喜阳光充足,且花大色艳的种类,如菊花、芍药、耧斗菜等;玉簪、万年青等可种植在林下、疏林草坪等地;蜀葵、桔梗等则可种在路边、沟边以装饰环境。
LOGO • 宿根花卉一经定植以后连续开花,为保证其株形丰满,达到连年开花的目的,还要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修剪手段。移植时,为使根系与地上部分达到平衡,有时为了抑制地上部分枝叶徒长,促使花芽形成,可根据具体情况剪去地上或地下的一部分。
LOGO • 对于多年开花,植株生长过于高大,下部明显空虚的应进行摘心。有时为了增加侧枝数目、多开花也会进行摘心,如香石竹、菊花等。一般讲,摘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一株花卉来说,摘心次数不能过多,并不可和上盆、换盆同时进行。摘心一般仅摘生长点部分,有时可带几片嫩叶,摘心量不可过大。
LOGO 8.4 球根花卉的栽培管理 • (一)栽培 • 栽培条件的好坏,对于球根花卉新球的生长发育和第二年开花有很大影响。所以对整地、施肥、松土等过程均须注意。
LOGO • 花坛或栽培床如果低洼积水,下层应垫设排水物,栽培土质粘重或排水较差地方的可设高床。 • 栽培球根花卉所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否则会导致球根腐烂。磷肥对球根的充实及开花极为重要,常用骨粉与其他肥料混合一起作基肥,钾肥需量中等,氮肥不宜过多。在我国南方及东北等地土壤呈酸性反应的地区,还需施用适量的石灰加以中和。
LOGO • 球根栽植的深度因土质、栽植目的及种类不同而异。粘重土壤栽植应略浅,疏松土壤可略深。为繁殖而要多生子球,或每年掘起采收的球根,栽植宜稍浅;如需开花多和大,或准备多年采收的,可略深。栽植深度,大多数为球高的3倍(即覆土约为球高的2倍),但晚香玉及葱兰以覆土至球根顶部为适度;
LOGO • 朱项红需要将球根的1/4~1/3露于土面之上;百合类的多数品种,要求栽植深度为球高的4倍以上。球根较大或数量较少时,常采取穴栽的方式;球小而量多时,多开沟栽植,穴或沟底要平整,不宜过于狭窄而使球根底部悬空。床上在整地后应适当予以镇压,使栽后不致下陷,如需在穴或沟中施基肥,应适当增加穴或沟的深度,撒入基肥后,应覆上一层园土后再栽植球根。
LOGO • 球根花卉栽培管理的要点除上述各点以外,尚有如下几点注意事项 : • 1.球根栽植时应分离侧面的小球,另行栽植,以免分散养分致使开花不良。 • 2.球根花卉的多数种类,因吸收根少且脆嫩,碰断后不能再生新根,故球根一经栽植后,在生长期不可移植。
LOGO • 3.球根花卉大多叶片甚少或有固定叶数,栽培中应注意保护,避免损伤,否则影响养分的吸收与合成,不利于开花和新球的成长,也有碍观赏。 • 4.切花栽培时,在满足切花长度要求的前提下,剪取时应尽量多保留植株的叶片。
LOGO • 5.花后应及时剪除残花不使结实,以减少养分的损耗,有利于新球的充实。作为球根生产栽培时,通常看见花蕾发生时,立即除去,不使其开花。对枝叶稀少的球根花卉,花梗常予以保留,因为花梗还可合成一些养分,供给新球的生长。 • 6.花后正值地下新球膨大充实之际,须加强水肥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