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第七单元蔬菜病害的识别的防治

第七单元蔬菜病害的识别的防治.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目的: 以大白菜为例进行讲解,了解大白菜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掌握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毒病等三大病害(同时也代表三大类病害)发病症状 、侵染循环、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及常发性害虫(蚜虫、菜粉蝶、菜蛾、夜蛾类、黄曲条跳甲)的识别、危害状、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的技术。 教学重点: 1 、 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毒病等三大病害的发病症状 、侵染循环、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 2 、常发性害虫害虫(蚜虫、菜粉蝶、菜蛾、夜蛾类、黄曲条跳甲)的识别、危害状、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的技术。 教学难点: 病害发病症状的识别及侵染循环。.

teag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单元蔬菜病害的识别的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单元蔬菜病害的识别的防治

  2.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目的:以大白菜为例进行讲解,了解大白菜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掌握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毒病等三大病害(同时也代表三大类病害)发病症状 、侵染循环、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及常发性害虫(蚜虫、菜粉蝶、菜蛾、夜蛾类、黄曲条跳甲)的识别、危害状、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的技术。 • 教学重点: • 1、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毒病等三大病害的发病症状 、侵染循环、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 • 2、常发性害虫害虫(蚜虫、菜粉蝶、菜蛾、夜蛾类、黄曲条跳甲)的识别、危害状、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的技术。 • 教学难点:病害发病症状的识别及侵染循环。

  3. 二、实验实习安排 • (一)实习内容 • 1、主要蔬菜病害的调查。 • 2、主要蔬菜虫害的调查 • (二)实习安排 • 1、每周一次实习安排(不排课,一般在能实施调查的天气情况下,用第7—8节的时间在周边选典型地块进行调查),进行蔬菜病害的种类、不同发病时期的症状调查,并学会各类病害病原物的培养与观察,为准确识别病害打下基础。 • 2、在进行病害调查的同时,进行蔬菜虫害的调查,调查蔬菜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各类害虫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

  4. 前 言 • 大白菜的病虫害种类繁多,有软腐病、根肿病、病毒病、霜霉病、炭疽病、黑斑病、黑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害虫、菜青虫、跳甲、蛞蝓、菜蛾等。下面分四节分别讲解危害白菜最重的三大病害(即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发病症状、侵染循环、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措施及常发性虫害的危害症状、化学防治农业防治。

  5. 大白菜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6.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病,大白菜感病后常形成斑驳或花叶,常与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并称为大白菜三大病害,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病,大白菜感病后常形成斑驳或花叶,常与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并称为大白菜三大病害,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

  7. 1、发病症状 •   苗期发病,心叶叶脉透明,然后沿叶脉失绿,逐渐变为淡绿与浓绿相间的斑驳,称花叶,病叶皱缩不平、质脆,心叶扭曲畸形,叶背的主、侧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点或条纹;成株发病愈早,病情较重,植株叶片皱缩,着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呈褐色、稍凹陷状坏死条斑,植株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根系不发达,须根少,维管束呈现黄褐色;成株发病晚,病情较轻,只在植株一侧呈皱缩畸形或花叶,能正常结球,但叶球内部叶片上生有灰褐色斑点,品质和耐寒性较差。

  8. 大白菜芫青花叶病毒

  9. 症状

  10. 2、侵染循环 • 大白菜病毒病在周年栽培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毒能不断地从病株传到健株上引起发病,在我地病毒可以在田间十字花科蔬菜、菠菜及杂草上越冬,引起翌年十字花科蔬菜发病。

  11. 1越冬: • ( 1)窖藏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 (2)田间采种株。 • (3)田间菠菜,杂草上越冬。 • (4)保护地越冬。 • 越冬场所 春季蔬菜 夏季 • 秋菜 蔬菜

  12.   3、发生特点 • 病原物为病毒。主要是芜菁花叶病毒,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大白菜苗期最易感病,此时高温干旱,发病重;与早熟白菜、萝卜、小白菜等邻作或插花种植的,发病均早而重。

  13. 4、防治措施 • (1)种植抗病品种。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抗病品种。 • (2)时期播种:秋季高温干旱的年份,大白菜要适当晚播。 • (3)培育壮苗:直播的大白菜,种子要饱满,条播每亩播种量以0.15公斤为宜;苗期不可缺水,要小水勤浇,以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地温;增强抗病力,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同时严格淘汰病苗及若苗。

  14. 4、防治措施 • (4)及时治蚜:为防止带毒蚜迁入白菜上为害,首先要集中力量消灭夏季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蚜虫。从大白菜出苗至七叶前,每5—7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

  15. 作业与思考 • 一、填空题 • 1、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病,大白菜感病后常形成斑驳或花叶,常与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并称为大白菜三大病害,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 • 二、问答题 • 1、如何识别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病症状 ? • 2、大白菜病毒病病毒病发生特点? • 三、论述题 • 谈谈如何进行大白菜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16. 大白菜霜霉病的识别的防治

  17. 一、症状

  18. 一、症状 • 大白菜霜霉病俗称“烘病”、“跑马干”、“干叶”、“白霉”、“雾病”等,它对大白菜危害非常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茎、花梗、种荚。白菜苗期发病,初在页背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叶正面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苗叶及子茎变黄枯死。成株被害,叶背显白色霜霉,叶正面显淡绿色病斑,并逐渐转为黄色至黄褐色。病斑扩大常受叶脉限制而形成多角形。

  19. 一、症状 • 白菜进入包心期后,若环境条件适合,病情发展很快,病斑迅速增加,使叶片连片枯死,从植株外叶到内叶层层发展,层层干枯,最后只剩一个叶球,风吹叶片或行人在白菜地内走动时起“白烟”。留种株茎部、花梗和种荚染病,因受病菌的刺激而表现出生长过旺病状,患部呈肥肿弯曲畸形。如并发白锈病,则茎部和花梗肥肿弯曲畸形更为明显,菜农俗称之为“龙头拐”。被害荚果歪扭,表面现黑褐色坏死斑,致荚果空瘪不实或半实。湿度大时荚果、茎、花梗患部亦现白色稀疏霉层病征。  

  20. 【病原】 大白菜霜霉病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的寄生霜霉菌侵染所致。病部产生的白色霜状霉层,即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自气孔伸出,无色无隔,基部稍膨大,顶枝向内微弯而尖,顶生无色单胞卵圆形的游动孢子囊。卵孢子球形黄褐色。 二、白菜霜霉病原形态

  21.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菜种母根或窖储白菜上越冬。次年,经风雨传播蔓延;此外,病菌还可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直接侵染幼苗。发病条件各地基本相同,平均温度16度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有连续5天以上的连阴雨天1次或多于1次、有感病品种和菌源,该病能迅速蔓延。

  22. 循环 • 越冬 • A 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 • B 以菌丝在采种株内越冬。 • C卵孢子混在种子里越冬。

  23. 发病条件 • 1气侯:温度 ; 16度左右。 • 湿度 ; 高湿,多雨,多露, 多雾,日夜温差大。 • 2品种: 抗病毒病的都抗霜霉病。 • 3栽培: 播种早则发病重,连作,窝风,过密则重。

  24. 四、发生特点: 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真菌。气候条件对该病的发生影响很大,在适温范围内,湿度越大,病害越重;连作加重病害的发生。

  25. 五、防治 原则: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及时测报配合药剂防治。 • 1 抗病品种:参照病毒病。 • 2 加强栽培管理 • A 种子消毒 50%福美双以种子量的0.4%拌种。 • B 适期播种 秋菜不宜过早,适当晚播。 • C 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病株。 • D 低地起垄栽培

  26. 药剂防治 喷雾法:发现中心病 株后喷施药剂 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克露800倍等,亩喷药液60~70升,隔7~10天视病情再确定是否用药. 试验新药首推:霜霉威盐酸盐

  27. 作业与思考 • 一、判改题 • 1、大白菜霜霉病除危害大白菜外,也可危害萝卜、甘蓝、油菜、芥菜、花椰菜和荠菜等。 • 2、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菜种母根或窖储白菜上越冬。次年,经风雨传播蔓延;此外,病菌还可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直接侵染幼苗。 • 二、简答题 • 1、大白菜霜霉病的症状如何识别? • 2、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28. 7--3 白菜软腐病的防治

  29. 白菜软腐病

  30. 1.症状识别 一般从植株包心期开始发病。常见症状有3种,一是在植株外叶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变灰褐色腐烂,病叶瘫倒露出叶球,并伴有恶臭;二是病菌先从菜心基部开始侵入引起发病,而植株外叶生长正常,由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充满黄色黏液,病株用手一拔即起,湿度大时腐烂并散发出恶臭;三是从叶球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叶片呈水渍状淡褐色腐烂,干燥时呈薄纸状紧贴于叶球上 。

  31. 2.病原 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薄壁菌门、欧文氏菌属。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侵染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及菊科蔬菜。 3.发病特点 病菌在土壤、堆肥、种菜窖内以及害虫体内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病菌易通过自然裂口、机械伤口和虫伤口侵入。梅雨季节、多雨年份、连作、地势低洼、虫害严重地块发病严重。贮藏期内缺氧,温度高,湿度大,通风散热不及时,容易烂窖。

  32. 4.防治要点 • (1)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丰产优质抗病品种。 • (2)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 (3)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种植;提前2~3周深翻晒垄,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适期晚播,高垄栽培;增施有机栏肥。

  33. 4.防治要点 •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 • (5)及时防治黄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等害虫,减少伤口。 • (6)发病初期及时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喷洒病株基部及近地表 。

  34.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 • (5)及时防治黄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等害虫,减少伤口。 • (6)发病初期及时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喷洒病株基部及近地表 。

  35. 作业与思考 • 一、填空题 • 1、白菜软腐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可发生。 • 2、白菜软腐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白菜伤口的多少及黑腐病发生程度大小等有关。 • 二、判断题 • 1、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体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土中未腐烂的植株病残体、害虫体内越冬,可以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为害。

  36. 第四节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

  37. 一、 菜蚜 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种类很多,主要有桃蚜(又名烟蚜)、菜缢管蚜(又名萝卜蚜))、甘蓝蚜L.,均属同翅目,蚜科。桃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茄科蔬菜、桃、李、杏、梅、石榴、柑橘、月季、菊花、海棠、牡丹、兰花、蜀葵、茉莉、蔷薇等300多种植物。 1.形态识别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mm左右,春季为绿色,夏季黄绿色或黄白色,秋季红褐色。复眼红色,触角和腹管端部黑色。尾片圆锥形,黑色,有6~7根曲毛。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头胸黑色,腹部绿色或红褐色,翅透明。腹部有一大黑斑,腹管细长,尾片粗短,有3对侧毛。若蚜似无翅雌蚜 。

  38. 2.发生特点 • 1年发生10~20代,以卵或无翅雌蚜在木本寄主的芽上越冬。在十字花科蔬菜上,次年3月下旬卵孵化,植物展叶后,成、若蚜群集叶背取食,致叶发黄,呈不规则卷曲,严重时被害叶片干枯脱落,并传播多种病毒病。4~5月产生有翅蚜扩散,10~11月迁至木本寄主上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39. 3.防治要点 (1)选用抗虫品种。 (2)利用黄板诱蚜或银色薄膜避蚜。 (3)在点片发生阶段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0. 二、菜粉蝶 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芜菁、旱金莲、草桂花、一串红、醉蝶花、大丽花等多种植物。 1.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2~20mm,灰黑色,有白色绒毛,前翅基部和前缘灰黑色,顶角有三角形黑斑,中央有两个黑色圆斑,后翅近前缘有1个黑斑。成熟幼虫体长28~35mm,青绿色,背线淡黄色。体表密被瘤状小突起,上有细毛。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体侧有黄斑。

  41. 2.发生特点 • 发生世代数因地而异,从北向南发生3~9代。以蛹在向阳的屋檐,篱笆、枯枝落叶下越冬。成虫白天活动,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叶背。初孵幼虫先食卵壳,后取食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食叶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吃光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幼虫老熟后,在叶背、叶柄、枝条等处化蛹。 • 3.防治要点 • (1)清除枯枝落叶集中处理,减少虫源。 • (2)人工捕杀受害植株上的幼虫和蛹。 • (3)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茧蜂、金小蜂等。 • (4)在低龄幼虫期用5%农梦特乳油1000~1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42. 三、 菜蛾 • 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属世界性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白菜、甘蓝、紫罗兰、桂竹香、香雪球等40多种十字花科植物。 • 1.形态识别 • 成虫体长6~7mm,灰黑色,前后翅有长缘毛。前翅后缘有黄白色3度曲折的波状纹,停息时,两翅折叠呈屋脊状,翅尖翘起如鸡尾,黄白色部分合并成3个斜方块。成熟幼虫体长10~12mm,淡绿色,纺缍形,腹部第4~5节膨大,臀足伸向后方 。

  43. 2.发生特点 • 发生世代数因地而异,从北向南递增。黑龙江一年发生2~3代,广西一年发生17代,世代重叠明显。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和取食花蜜习性。卵散产于叶背。初孵幼虫潜入表皮取食叶肉,或集中心叶吐丝结网,取食心叶;3~4龄食叶成孔洞或缺刻。幼虫活泼,受惊扭动身体,倒退,吐丝下垂。幼虫老熟后,在叶背或枯叶等处结茧化蛹。

  44. 3.防治要点 (1)避免十字花科植物连作或邻作,减少虫源。 (2)十字花科蔬菜和花卉收获后,清除枯枝落叶集处理。 (3)利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 (4)在低龄幼虫期用Bt乳剂500倍液,或5%农梦特乳油1000~1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45. 四、夜蛾类 • 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夜蛾类害虫种类多,主要有甘蓝夜蛾 ,斜纹夜蛾 ,银纹夜蛾 ,甜菜夜蛾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常混和发生。分布于全国各地。寄主范围广泛,以幼虫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植物。初孵幼虫取食叶肉,2龄后分散危害,食叶成孔洞、缺刻,大发生时将叶片吃光

  46. 1. 形态识别 • 1.1甘蓝夜蛾 成虫体长18~25 mm,棕褐色。前翅有明显白色和灰黑色环状纹,外缘有7个小白点,下方有2个白点。前缘近端部有3个白点,后翅外缘有一黑斑。成熟幼虫体长26~40 mm,头部黄褐色。体背两侧各有1个倒“八”字纹。 • 1.2斜纹夜蛾 成虫体长14~20mm,深褐色。前翅灰褐色,多斑纹,从前缘中部到后缘有3条灰白色带状斜纹,后翅白色。成熟幼虫体长38~51mm,头部黑褐色,体背各节有1对半月形或三角形黑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