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1.09k Views
食品產業就業趨勢. 朱慧芳 98.4.20. 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Standard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大綱 :. 一 . 認識食品產業及現況趨勢 二 . 食品相關科系就業市場分析 三 . 結語. 一 . 認識食品產業 及現況趨勢. 前 言. 民以「食」為天;食衣住行育樂都是以「食」為首 , 食品亦是健康三要素(飲食、休息、運動)之一,沒有飲食,則無法維持身體健康。因此可以很清楚確定食品產業是永遠不會退流行 , 且是民生必需的產業。. 食品產業. 農業. 食品運銷業. 食品工業. 餐飲業.
E N D
食品產業就業趨勢 朱慧芳 98.4.20 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Standard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大綱: 一.認識食品產業及現況趨勢 二.食品相關科系就業市場分析 三.結語
前 言 民以「食」為天;食衣住行育樂都是以「食」為首,食品亦是健康三要素(飲食、休息、運動)之一,沒有飲食,則無法維持身體健康。因此可以很清楚確定食品產業是永遠不會退流行, 且是民生必需的產業。
食品產業 農業 食品運銷業 食品工業 餐飲業 食品關聯性工業 食品及飲料業 菸草業 5. 醃漬食品業 1. 屠 宰 業 6. 砂糖 業 2. 製 粉 業 3. 碾 穀 業 7. 製茶 業 初級原料加工業 深度加工食品業 食品機械工業 食品包裝材料工業 食品添加物工業 6. 食用油脂 業 8. 飼料 業 4. 脫 水 食 品 業 1. 乳 品 業 2. 罐 頭 食 品 業 3 冷 凍 食 品 業 4. 烘 焙 炊 蒸 食 品 業 5. 糖 果 業 7. 醬油 業 8. 其他調味品 業 9. 麵條粉條類食品 業 10. 未分類其他食品 業 11. 非酒精飲料 業 12. 酒精釀造配製 業 13. 啤酒 業 我國食品產業發展現況 食品工業: 為透過食品加工技術與過程將食品或原料混合 調製,以供人類或 動物食用的產業。
我國食品工業發展歷程 特定消費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導向 外銷導向 內銷導向 出口賺取外匯支持工業發展 增加農產價值提高農民所得 滿足國民食品需求提高國民生活素質 提供良質健康便利食品滿足國人膳食保健需求
我國食品工業的產值結構(2006) 依產值規模比較(以食品總產值計算),前七大分業為未分類其他食品業、飼料業、屠宰業、非酒精飲料業、冷凍食品業、碾穀業及製粉業。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統計處「工業生產統計月報」(2007年3月)資料。
技術能力強,具有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能力(如保健食品等)。技術能力強,具有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能力(如保健食品等)。 • 周邊產業配合度高,上下游產業垂直整合良好。 • 食品工業屬內需型產業,佔地利之便,保存期短之冷藏及鮮食產品不易被進口產品所取代。 • 與國內消費市場最為接近,能適時掌握市場的反應,對配方、製程加以調整,作出適當反應。 • 政府重視食品產業的發展,持續提供產業升級輔導及相關措施。 • 企業具有跨國經營及全球運籌能力,可提升我國產業競爭能力。 • 國內市場規模不夠大。 • 國產原材料供應不足且價格高,環保、人工及土地成本偏高。 • 食品加工機械、包裝材料等技術控制於外商。 • 企業研發企圖心不強,仿製大於創新。 • 我國未能加入區域經濟體,多數食品企業無法享受區域經濟體會員間的互惠利益。 S 優勢 W弱勢 O 機會 • 國際化、自由化持續進行,跨國優質原材料取得容易,生產成本相對降低。 • 產品訴求趨向安全衛生、品質、新鮮、方便、多樣化及保健養生等取向,對最接近市場的國內業者較為有利。 • 亞太居民飲食習慣相近,具亞太市場廣大腹地。 • 部分業者已至海外投資設廠,有機會就近拓展海外市場,並成為跨國公司。 • 業者積極投入保健食品之研發產製,帶動產業發展新契機。 • 國際公司於東南亞及中國大陸投資發展產品,威脅國內廠商。 • 調配料之原料來源多屬進口,市場控制於外國大廠,且部分保健食品原料產地在大陸。 • 開發中國家逐漸重視並加強食品加工業,除滿足其內需外,與我國產品市場競爭。 • 先進國家不斷發展食品相關標準,要求我國遵守WTO規範開放進口, 威脅國內產業競爭力。 T 威脅 食品產業SWOT分析
食品產業產值 現況(2006年) 2010年 整體食品工業 產值(億新台幣):4,541 內外銷比率(﹪):88.2:11.8 出口值(億新台幣):534 進口值(億新台幣):1,256 深度加工食品業 產值(億新台幣):2,628 內外銷比率(﹪):83.4:16.6 出口值(億新台幣):475 進口值(億新台幣):842 保健食品產業 產值(億新台幣):380 內外銷比率(﹪):82:18 出口值(億新台幣):68 進口值(億新台幣):1,050 整體食品工業 產值(億新台幣):4,733 內外銷比率(﹪):88:12 出口值(億新台幣):573 進口值(億新台幣):1,411 深度加工食品業 產值(億新台幣):2,796 內外銷比率(﹪):83:17 出口值(億新台幣):509 進口值(億新台幣):946 保健食品產業 產值(億新台幣):540 內外銷比率(﹪):76:24 出口值(億新台幣):128 進口值(億新台幣):1,284 環境建構 產業輔導 品質管理 行銷推廣 資料來源: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依據經濟部統計處之「國內外經濟統計指標速報 」(96年3月)、 「工業生產統計年報」 (96年4月) 以及海關資料估算所得。
2007年前三季食品產業重要事件 • 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揚,國內食品及原物料也應聲調漲 • 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促使政府與業者更重視食品安全課題 • 因應消費需求及國際潮流,市售包裝食品及飲料需標示成分及原產地、投保產品責任險 • 健康食品認證採個案審查與規格標準型雙軌制,修改與新增功效評估項目,預期可提高認證效率
(一)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揚,國內食品及原物 料也應聲調漲 • 因天氣乾旱及轉作生質能源之影響,全球大宗物資出現供給缺口,價格持續走揚。 •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分析,目前大宗穀物價格已創近十年來新高,預期未來十年間仍無法減緩,將對穀物進口國、食品產業、畜牧業、都市地區貧窮者等造成衝擊。 • 由於國內食品原料多依賴進口,因此在這波大宗穀物價格飆漲的影響下,國內食品原料如小麥、玉米、大豆等價格隨之上揚。 2008 急漲急跌
(二)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促使政府與業 者更重視食品安全課題 • 陸續出現食品安全事件,例如豬肉/鵝肉之瘦肉精事件、私宰斃死豬流入市面、中國進口之帶殼蝦類被檢驗出含有禁用抗生素、養殖鱒魚含超量抗生素等,食品安全事件頻傳 (2008 Melamine ; 2009 Talc) • 台灣於2004年開始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經濟部及衛生署亦就負責之業務範圍進行加工食品與流通履歷之追溯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2006年開辦「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驗證;衛生署已公告「食品業者投保產品責任險」、2006年3月起實施食品戴奧辛預警值機制、同年4月18日發布實施「食品中戴奧辛處理規範」。用意即是在於以保障消費者有關食的安全權益。
(三)因應消費需求及國際潮流,市售包裝食 品及飲料需標示成分及原產地、投保產 品責任險 •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2007年6月1日起果汁及蔬菜汁飲料原汁率含量在100%以下者須標示出原汁含有率。有容器或包裝的食品,應於個別產品之外包裝標示原產地,自2007年11月1日起(以製造日期為準)實施。衛生署強制所有食品製造商、進口商、供應商等必須投保產品責任險,冷凍調理食品、乳品、飲料類屬於第一階段實施產品類別,將於2008年5月前強制保險。 • 衛生署亦自2008年1月1日起對「低咖啡因含量」做出規範,明訂每100毫升咖啡因含量在2毫克以下的飲料,才能標示為「低咖啡因」;同時也將把現行茶、咖啡、可可「以外」的飲料添加咖啡因含量,由現行200ppm濃度上限放寬為320ppm。自2008年5月起乳品類、飲料類需標示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數量。 • 預期未來在政策的規範下,消費者將有更多具有保障、標示明確的產品可供選擇,亦可從產品包裝與營養標示上得知更清楚的產品資訊。
(四)健康食品認證採個案審查與規格標準型 雙軌制,修改與新增功效評估項目,預 期可提高認證效率 • 審查制度採個案審查與規格標準型雙軌制 • 2006年4月「健康食品管理法」有重大修法,行政院衛生署在原本個案審查制度下,另增加成分符合健康食品規格標準者,可發給健康食品許可證,以此兩種制度並行實施,2007年5月23日公告魚油、7月16日公告紅麴和含難消化性糊精等三項健康食品規格標準草案。 • 功效評估之新增與修改 • 「健康食品管理法」原已公告之功效評估方法有9項,包括調節血脂功能、腸胃功能改善、改善骨質疏鬆、牙齒保健、免疫調節功能、調節血糖功能、護肝功能(針對化學性肝損傷)、抗疲勞、延緩老化等。2006年10月5日又再公告促進鐵吸收及調節血壓,並於2007年1月1日正式實施;2007年7月12日公告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及不易形成體脂肪,並於200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食品可分為三類 一、營養性 二、嗜好性 三、機能性 食品產業三大趨勢 一、方便性 二、嗜好性 三、健康性
麻省理工學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森(其著作「經濟學」目前仍是全球最經典的經濟學教科書)曾表示,中共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占統治地位的經濟體,但前提是不受政治制度的阻礙。美國已感受到中國大陸發展的壓力,他認為印度和中共的發展,比拉丁美洲國家更有成效。印度只沉睡了四十年,中共在不太久的將來也將超過日本。麻省理工學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森(其著作「經濟學」目前仍是全球最經典的經濟學教科書)曾表示,中共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占統治地位的經濟體,但前提是不受政治制度的阻礙。美國已感受到中國大陸發展的壓力,他認為印度和中共的發展,比拉丁美洲國家更有成效。印度只沉睡了四十年,中共在不太久的將來也將超過日本。 華爾街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日前來台演講時強調最好的投資,就是「跟著中國人的需要」,大陸人需要什麼,就是最好的投資標的。大陸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品牌食品與飲料的市場中,被媒體稱為食品業F4的統一、康師傅、旺旺及大成長城是最好的例證,預估飲料市場最具成長爆發力,休閒食品及調理食品次之,另一大潛力就是保健產品。 資料參考: 姚念周 樞紐科技顧問公司
東南亞國協(ASEAN)在 2015年成立單一經濟區, 以便跟中國大陸與印度競爭外國投資。成立39年的東協1993年起開 始推動貿易自由化,目標是要變成像歐洲聯盟一樣的單一市場與生 產基地,容許商品、服務與投資跨國自由流動,但不擬創設單一貨 幣。 台灣食品廠商因應此趨勢,加速在該區域的布局,也採取積極策略擴展市場,在該區域投資佈局的廠商味丹、黑松、統一、宏全等大廠商,其實東南亞區域經濟的整合,提供食品廠商國際化的機會,與磨練台灣廠商成為全球企業的舞台,因此經營東南亞市場不能僅是複製台灣模式,需透過策略聯盟、代工與併購等方式,及有效的資源整合、明確的分工,未來東南亞市場的經營經驗,將是台灣食品廠商邁向全球化企業的典範參考。 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汶萊
生物燃料(biofuel) 在各國掀起熱潮,使得生物燃料需求攀升,小麥、玉米和蔗糖等原物料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長期來看,食品業者的成本勢必會因此增加,生物燃料和食品業甚至可能掀起一場原物料爭奪戰,如何因應:包括從包裝、研發、製程、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等成本出發去提昇競爭力。如包裝注重設計、研發思考委外以縮短時程與人力、製程提升效率與降低損耗、強化供應鏈管理、導入有效率的管理工具等等來彌補原料及勞動成本的成長。
行政院主計處 對民間消費預測是出現緊縮,尤其是非食品類的消費,主計處的報告指出,今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平均薪資仍是雙雙負成長,荷包變薄了,結果就是消費力降低,有專家認為「所得效果已開始改變消費行為,減少高消費」,但其實不只減少高消費,克制消費的行為可能變成是全面性的,因而有所謂[微利時代]理論的出現,如果這種消費者不敢花錢是長期趨勢。但相對的,食品類消費持平,家庭管理類(包括健康管理)消費則逐漸增加,這是我們應該去注意的地方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的調查報告,茶水店比咖啡店多三倍的成長,嗜好性必須兼顧健康概念已是不可擋的趨勢。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的調查報告,茶水店比咖啡店多三倍的成長,嗜好性必須兼顧健康概念已是不可擋的趨勢。 21世紀將是運動、健康和休閒的世紀,為了順應趨勢,百事可樂公司將「健康」理念視為產品研發與品牌價值之最高指導原則 2002年百事可樂提出食品健康化之改造計畫,將所屬產品分三大類:有益類、健康類和趣味類,目前研製的食品中有三分之二屬於有益類或健康類等類型,研製的產品包括減少產品成分(如反式脂肪、飽和脂肪、糖分等);或開發更多具有健康加值的產品;甚至引進Smart Spot標示(符合美國權威營養專家、NAS及FDA的標準)類別的產品 2004年,百事可樂公司有56%的營收來自有益類或健康類的產品,因此在此消費者健康意識風行,食品飲料相關業者朝向health and wellness 前進之際,如何定位產品、品牌所帶來或傳達的健康概念,變成主題
2009 展 望 1. 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 不景氣導致產值預估減少1.54% 2. 開發重點為天然健康及機能性食品 3. 合併、併購策略為食品產業採用
食品產業發展方向 (一) 推動全球化及產品差異化之高附加價值食品產業體系。 (二) 發展台灣成為大中華及亞太地區優質食品重要營運、研發及技術中心。 創新研發,開發健康便利之新產品、新技術 (三) 建構產製儲銷體系,強化食品週邊關聯產業支援運作。 (四) 開發注重品質安全且具保健取向之食品。 (五)生技產業時代來臨
產品 A 產品 B …… 產品 C 食品GMP/ HACCP 共通品牌 國內市場 • 連鎖超商通路 • 量販店通路 • 藥妝店通路 • 校園通路 • 網路購物通路 • 電視購物通路 • 其他通路 國際接軌 食品GMP認證輔導 亞 太 市 場 大 中 華 市 場 HACCP系統導入 • 經銷商推廣 • 駐外單位協助推廣 • 海外參展
生物科技在食品領域的應用 • 生物科技在食品應用: 保健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工業用酵素、釀酒、食用油脂、香料、發酵菌種的改良、食品品質及安全檢測、基因改造作物、廢水及廢棄物處理等
民以食為天,健康為本,食品暨營養科系 潛力無窮! 「營養素」是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質,「食品」則是營養素的來源,因此「吃」進去肚子裡的成分,就如同假米酒中毒一樣,吃的不對就會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況。在提倡疾病「預防勝於治療」的現代,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背後隱藏無限的商機 ~~永遠景氣的學問 ~~
食品相關系畢業生出路 一、升學進修 二、就業 三、考照
一、食品領域 包括:「食品學」、「營養學」、「化學」、「微生物學」和「工程」等。未來大多投入食品研究、檢驗、分析、包裝、製造、研發、品管、行銷、職校及中學相關學科師資等行列。一、食品領域 包括:「食品學」、「營養學」、「化學」、「微生物學」和「工程」等。未來大多投入食品研究、檢驗、分析、包裝、製造、研發、品管、行銷、職校及中學相關學科師資等行列。 二、營養領域 包括:「營養學」、「生理學」、「生化學」、「病理學」、「食品學」及「毒物學」等。可能會走的方向很多,如營養師(如社區、醫院、學校、團膳公司等)、特殊營養食品公司的行銷企劃、生技公司研發企劃、健康食品公司講師、各相關研究單位之助理或副研究員、職校及中學相關學科師資等。
要不要繼續升學?? 一、薪資 以保健營養學系畢業的同學為例,若還未考上營養師,月薪平均只有22,000~28,000元左右,踏入傳銷健康食品的行列,薪資應該是稍高的;但是經歷過研究所培養粹鍊,畢業後具有獨立分析及較強的思考與組織能力,公司或研究單位較不需花時間培訓,因此平均每月約可以高出5000~10,000元不等之薪資。若畢業後想先從事研究的工作,在薪資上依國科會的薪資規定,碩士級研究助理都大約有34,000左右的薪資,比學士助理高出5000元, 二、頭銜 如果到研究單位工作,大學畢業稱之為助理;研究所碩士畢業為研究助理或副研究員;博士畢業為博士後研究員或稱研究員。 三、潛力及發展 經過研究所的磨練,可以認知是否適合在此領域中工作。研究中訓練多項分析技能與閱讀相關文獻的能力,可以更有效的運用於產業中,並激發出創意與發展潛力。 四、升遷途徑 高學歷時代來臨,許多研究所相繼舉辦在職專班研究所,以提供或吸引早期就業的相關領域人士回籠進修。因升遷工作需要更高的學歷與更多的經歷,因此研究所畢業後在職場上升遷,確實比大學畢業者更具優異的條件。
跨越熱門的生技領域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技領域的世紀」 營養所或是食品所的畢業生,就業後多半會跨越到生技開發的領域。因食品中有效成分之粹取、提煉、生產等,有些會運用到生物科技的方法,而這些專業分析方法與分生實驗,都不是只修過幾學分實驗課的大學畢業生可以應付的;目前有些食營所也加入分生課程例如:細胞培養、免疫實驗、DNA晶片等等,對未來跨足生技領域有很大的幫助。 常見與食品或營養相關之生技公司如:金車關係企業的生物科技研發中心、統一生命科學中心、葡萄王企業的生物工程中心、味全企業的生技中心…..等,都是與食品營養相關之生技產業。 齊備「食品」、「營養」與「生技」的能力,相信在未來市場上,自我就業競爭力勢必大幅看漲。
食品這個行業的就業涵蓋工廠、健診中心、醫院、學校、團膳公司、藥廠、生技公司, 公信檢驗單位等。包括生產線、工程師、研發單位、品保單位, 產品推廣企劃講師、營養師、檢驗分析師、行銷大師..等; 就業有多重選擇性。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建議大學準新鮮人和父母,選填志願應以「興趣」和「就業趨勢」作為主要考量,從志願劃卡那一刻及早卡位就業市場。 我 的 產 業 多 麼 美 , 多 麼 廣 , 多 麼 寬! 時 間 是 我 的 財 產 , 我 的 田 地 是 時 間。~ 歌 德
就業市場資訊蒐集管道 【公立就業輔導、服務、訓練機構】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全國各區就業服務中心─北基宜花金馬區、桃竹苗區、中彰投區、雲嘉南區、高屏澎區等 全國各職業訓練中心─泰山、北區、中區、南區、桃園、台南、高雄市等 行政院青輔會: 第一處(創業輔導)、 第二處(生涯發展) 、第三處(公共參與)、第四處(青年志工)、 青年職業訓練中心 ◆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職業訓練中心 ◆全國各縣市政府勞工局、社會局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訓練中心 ◆行政院農委會遠洋漁業開發中心 【政府機構網站】 ◆勞委會職訓局/職訓e網、全國就業e網 ◆青輔會網站/Youth Hub青年資訊站、女性創業資訊網、生涯就業資訊網等 ◆青年職業訓練中心◆教育部資訊網/圓夢助學網◆退輔會/就學就業第三處 ◆南一組職涯發展資源中心◆華醫網頁/行政單位研發處就輔組 ◆各大專校院就業輔導相關處室網頁 【民間機構與網站】 ◆民間營利性人力資源機構◆ career就業情報網◆104人力銀行◆1111人力銀行◆聯合人力網◆中時人力網◆Jobank餐旅人力銀行◆全國各大醫院網站◆123yes求職網 ◆民間就業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基金會◆各工業會附屬職訓中心等。 ◆產業組織:◆工業區或科學園區之廠商聯誼會◆中小企業協會等求才訊息。 ◆非營利組織:◆身心障礙組織◆原住民組織◆教會組織◆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等 求職訊息。
研發處就輔組 感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