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 贾延劼. 目录. 脑白质的基本结构 脑白质病变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相关的脑白质病变. 脑白质基本结构. 脑白质基本结构. DTI 是目前惟一能无创绘制活体大脑白质神经纤维通路的方法, DTI 可获得正常脑白质纤维图像:弓状束、上下纵行束、钩回束、视听辐射、前连合、胼胝体等。 锥体束、薄形束、楔形束、内侧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中盖束、三叉神经丘脑背侧束、上中下大脑脚、动眼和三叉神经根部纤维等。. 脑白质基本结构. 脑白质基本结构. 白质由两组动脉供应 向心性来自大脑动脉称为 髓内动脉 ;

tav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 贾延劼

  2. 目录 • 脑白质的基本结构 • 脑白质病变 •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 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相关的脑白质病变

  3. 脑白质基本结构

  4. 脑白质基本结构 • DTI是目前惟一能无创绘制活体大脑白质神经纤维通路的方法,DTI可获得正常脑白质纤维图像:弓状束、上下纵行束、钩回束、视听辐射、前连合、胼胝体等。锥体束、薄形束、楔形束、内侧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中盖束、三叉神经丘脑背侧束、上中下大脑脚、动眼和三叉神经根部纤维等。

  5. 脑白质基本结构

  6. 脑白质基本结构 白质由两组动脉供应 • 向心性来自大脑动脉称为髓内动脉; • 离心性来自脑室动脉; • 吻合区在脑室旁。这些动脉若有狭窄或闭塞就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病损。

  7. 脑白质基本结构

  8. 髓内动脉 脑室动脉

  9. 脑白质基本结构 大脑静脉的引流特点 • 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弓状纤维系由浅静脉引流; • 大脑大部分白质由中央静脉引流; • 各脑深静脉受阻,大脑白质除弓状纤维外多会受损。

  10. 脑白质基本结构 • 由于脑室周围深部白质主要由穿支动脉供血, 它们很少或没有侧支循环, 在距离脑室壁3 cm-10cm范围内的终末区为分水岭区,这样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该区脑白质易受到缺血的影响。

  11. 分水岭梗塞(绿色) 脑白质基本结构

  12. 脑白质病变

  13. 脑白质病变 • 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L ),又称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 • WML是影像学名词,系指分布于大脑皮质下白质、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的散在或弥漫性的病灶,边缘常不规则。 • 病因众多,不具有特异性。 • WML及其严重程度可影响脑卒中和痴呆等疾病的预后及再发率。

  14. 脑白质病变

  15. 脑白质病变

  16. 脑白质病变 临床表现 • 认知功能障碍 • 情绪异常 • 步态异常 • 排尿障碍 • 伸性跖反射和原始反射释放

  17. 脑白质病变 影像学表现 • CT上显示为低密度 • 通常看不到改变或仅显示轻度的稍低T1WI信号灶 • 长T2高信号 • FLAIR成像对脑白质轻微病变更为敏感 • DWI对新鲜病灶最为敏感,可区分急性和慢性病灶,MRI远较CT敏感 • 脑室周围白质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深部脑白质的病损主要与步态异常有关。

  18. 脑白质病变

  19. 脑白质病变

  20. 脑白质病变 髓鞘异常是脑白质病变的基础 • 脱髓鞘病变是一种髓鞘正常形成和营养维持后又被内源性、外源性致病因素破坏; • 主要累积脑白质深部,脑室周围; • 病理改变为髓鞘脱失、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充满液体的空腔、白质内动脉硬化、以及轴索损害。

  21. 脑白质病变

  22. 病理改变为髓鞘脱失、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充满液体的空腔、白质内动脉硬化、以及轴索损害。病理改变为髓鞘脱失、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充满液体的空腔、白质内动脉硬化、以及轴索损害。

  23.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24. 脑白质病变常见病因 • 血管性 • 中毒性 • 脱髓鞘 • 感染性 • 代谢紊乱 • 遗传性 • 肿瘤性 • 脑积水

  25.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26. 高血压对脑内小血管的影响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27.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28. 高血压与脑白质病变

  29. 高血压对血脑屏障的影响

  30. 高血压对脑组织代谢的影响

  31. 高血压对WML的影响

  32. 高血压对WML的影响

  33. 高血压对认知障碍的影响

  34. 降压治疗对认知障碍的改善

  35. 降压治疗对认知障碍的改善

  36. 降压治疗对认知障碍的改善

  37. 降压治疗对认知障碍的改善

  38. 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相关的 脑白质病变

  39.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病(BD) ,1894年首先由Binswanger报道。 • BD作为由限定性特征性病因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特别强调高血压的作用。

  4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 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持久改变,导致动脉壁肥厚和肌层透明性改变,引起小动脉的血栓或栓塞,发生小软化灶,最后形成小腔隙,特别在脑室周围分水岭区更易发生缺血和梗塞。其病理改变的主要部位在白质,特别是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放射冠、额叶后部及基底节白质,多数有侧脑室扩大,胼胝体变薄。

  41.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血管特别是小动脉病变是本病的主要致病机制 • 脑白质、基底节、丘脑的穿通支小动脉广泛变性,表现为小动脉内膜下纤维增生和透明样变性,小动脉壁向心性增厚,伴动脉中层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壁间水肿,可累及血管周围间隙,小动脉中层可见PAS阳性物质沉积及有抗弹力蛋白单抗阳性反应。这些改变可干扰BBB的完整性,并使血供受限。

  42.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43.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44.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临床表现: • 多在50岁以后发病 • 多年的高血压病史 • 起病多数缓慢,有进行性加重的智力衰退,开始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人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最后出现大小便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晚期还可出现假性球麻痹的表现,以及偏瘫、失语、偏盲、癫痫发作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