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技巧

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技巧.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张捷鸿. 一、课堂管理的一般原则. 问题的提出. 分技能教学 个别教学 小班教学 专题教学 特殊类型教学. 教什么 怎么教 怎么学 用什么方式教. 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对比法 认知法 功能法 任务法. (一)课堂管理的重要地位. 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 ----- 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 (M · A · Bany).

tavi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技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技巧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张捷鸿

  2. 一、课堂管理的一般原则

  3. 问题的提出 分技能教学 个别教学 小班教学 专题教学 特殊类型教学 教什么 怎么教 怎么学 用什么方式教 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对比法 认知法 功能法 任务法

  4. (一)课堂管理的重要地位 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 -----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M·A· Bany) 心理学家詹金斯(G· D· Jenkins)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具有的管理行为居第三位,而教师的知识能力是第七位。

  5. 课堂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和完成教学的功能。课堂管理涉及课堂的方方面面,贯穿于课堂活动的始终,影响着课堂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6. 案例:日本的“班级崩溃” 本世纪以来,日本的小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出现的“班级崩溃”的现象引起日本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班级崩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以教师难以有效组织教学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坐在座位上听课,如上课时经常在教室内随意走动,甚至走出教室之外;不能也不会有效参与集体行动,如集体活动时不能按时到达,不能按老师的要求统一行动;不会解决同伴之间的纠纷,如遇到同伴之间产生矛盾时只会哭、打架、逃避;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别人合作等。

  7.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产生班级崩溃的重要原因。教师向全班学生一齐授课,难以适应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个性。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产生班级崩溃的重要原因。教师向全班学生一齐授课,难以适应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个性。 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他们过于依赖传统的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和背诵,使得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对上课不感兴趣。 教育内容引不起学生兴趣。许多教育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考完以后就忘记了的符号,而为了应付教师的考试,还必须死记硬背它们。 教师的教育能力低下,如教学方法古板、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威严不足等。

  8. 1)教师和父母组成联合战线; 2)导入TT 制(复数教师制); 3)在学校运营上,校长要发挥领导职能,全体教职员工要团结一致; 4)积极导入体验性学习活动; 5)教师针对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状况,分别使用或宽或严的教学手法; 6)适当缩短低学年儿童的授课时间,以体验活动为主; 7)进行以促进教师的意识改革为目的的研修,及早发现班级崩溃的苗头,并及早采取对策; 8)学校要使教师能够倾吐苦衷和心声。

  9. (二)、课堂管理的内容 课堂人际关系:指课堂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群体规范、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等; 课堂教学环境:指对课堂中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的安排、社会心理环境的营造等; 课堂教学纪律:指的是课堂行为规范、准则的制订与实施,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等活动。

  10. 课堂管理理论模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在课堂管理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总结,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管理理论模式。这些理论模式无疑是教育发展和课堂活动实践的反映,是课堂管理探索实践的总结,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课堂管理的研究和课堂管理的变革。

  11. 果断纪律模式 行为矫正模式 现实疗法理论模式 目标导向模式 和谐沟通理论模式 团队动力模式 肢体语言模式

  12. 以上的课堂管理模式在课堂管理理论中颇具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性。尽管这些理论对课堂管理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施策略,但从中不难看出课堂管理走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体取向。以上的课堂管理模式在课堂管理理论中颇具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性。尽管这些理论对课堂管理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施策略,但从中不难看出课堂管理走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体取向。

  13. (三)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只有在满足个人和心理需要的环境中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14. 1、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生理需要 1、你上课看得清黑板吗? 2、你有足够的精力完成作业吗? 3、你听得清老师讲课的声音吗? 4、你上课时有心情愉快的感觉吗?

  15. 安全需要 5、你信任你的老师吗? 6、你在学校感到安全吗? 7、你同意现在的课堂规则吗? 8、你敢随便向老师提问吗? 9、你认为老师待人处事公平吗?

  16. 爱与归属需要 10、你认为老师喜欢你吗? 11、你认为你在班上受欢迎吗? 12、你喜欢现在的班集体吗? 13、班上的同学相互关心吗? 14、老师经常表扬你吗?

  17. 自尊需要 15、你为在这个集体中感到自豪吗? 16、你能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吗? 17、你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吗? 18、你经常帮助同学吗? 19、你经常受老师批评甚至处罚吗?

  18. 自我实现需要 20、你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吗? 21、你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吗? 22、你的创造能力在课堂上能得到发挥吗? 23、你经常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事务吗? 24、你越来越喜欢学习吗? 25、你常常感到成功的喜悦吗?

  19. 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 认知风格 沉思型 冲动型 容忍倾向 排他倾向 2、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 三组认知风格呈对立倾向

  20. 3、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1、我在安静的时候学得最好 2、我学习的时候可以不理会别人交谈的嘈杂声 3、我喜欢坐在桌边学习 4、我喜欢老师上课提问 5、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都会坚持完成作业 6、我必须想明白了,才能回答问题 7、当布置作业的时候,我希望老师能告诉我明确的指导步骤

  21. 8.背课文难不倒我 9.我喜欢独立学习 10.我喜欢结伴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 11.我都明白,但不喜欢举手发言 12.我喜欢做有时间限制的作业 13.我喜欢学习时走来走去,或通过亲自操作来学习 14.我希望老师讲课时表达得简洁一些 15.我非常喜欢向老师提问

  22. 分析型 创新型 常识型 运动型

  23. 2、坚持正面管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教师维持班级纪律的方法: 1、靠老师的威严2、靠集体压力 3、靠师生关系好4、靠学生规则意识

  24. 正面管教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 正面管教对学生和老师都不造成羞辱 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

  25. 惩罚教育带来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 2.报复(Revenge)    3.反叛(Rebellion) 4.退缩(Retreat)a.偷偷摸摸    b.自卑

  26. 如何正面管教学生,管理课堂 1、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控制课堂 2、课堂纪律简单可行 3、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4、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5、用好课吸引学生

  27. 在课堂控制中,动机与兴趣激发所起的作用约占95%,而纪律约束只起5%的作用。在课堂控制中,动机与兴趣激发所起的作用约占95%,而纪律约束只起5%的作用。

  28. a.先举手,再发言。 b.朗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 c.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注视发言者,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 d.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 e.当同伴有问题(开小差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时要及时提醒,帮助。

  29. 关于奖励的建议 1.奖励制度要尽量简单。 2. 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是特别有效的一种奖励。3.用奖励来促使学生开始养成一个好习惯。4.特别奖励那些表现出责任感的学生,把课堂管理的任务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5. 对学习成绩要保持一贯的奖励。 6. 奖励要及时,迟到的奖励不会起作用。 7. 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获得奖励的标准。

  30. 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

  31. 首先,确认错误目标 第二,分析错误目标 第三,改进错误目标,引发建设性行为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断指责和惩罚,只会增强学生的无价值感,甚至引发报复行为。

  32. 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和成长的动态的空间。 课堂活动是师生共同工作和学习的动态发展过程。 课堂互动是课堂的本质特征,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任务”。

  33. 1、对学生要尊重 2、老师也要犯错误 3、 给学生一些小的选择 4、与不服管理的学生建立亲密关系

  34. 汉语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 二、让课堂“动”起来

  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6. 教学互动 课堂生动 学习主动 动

  37. 儿童学习的特点 1、先注意语言的意义,后注意语言形式。 2、善于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学习语言,老师需要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的情景和空间。 3、在玩乐中无意识地学习语言,增强语感。 4、会从有意义的上下文中,不断模仿和重复他们感兴趣的语言。老师要给他们提供模仿和重复的机会。

  38. 课堂活动的定义课堂上的“动”是靠课堂活动的实施来实现的。课堂活动的定义课堂上的“动”是靠课堂活动的实施来实现的。 教师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为了使学生对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而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利用一种能使学生主体更充分展示出来的互动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课堂活动在形式上指提问、辩论、讨论、表演、歌唱、制作、比赛、游戏等等。

  39.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 1.以教材为框架进行混合型训练 书面教材+教师设计+设计各种活动+即兴内容 2.小课堂与“大课堂”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调查、应用 3.师生互动“群言堂”

  40.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效果。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效果。 多种课堂教学活动: 看:实物、图片、电视片、幻灯(PPT)、简笔画等 听:歌曲、儿歌、课文、诗歌、故事录音等 说:交际性对话、叙述、辩论、讨论、演讲等 演:短剧、朗诵、唱歌、相声、课文情景剧等 画:根据课文画画、听单词画画、画方位图等 写:看图写话、写故事、写贺词贺卡等 游:参观、旅游、采访、体验生活等

  41.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课堂活动的作用 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和谐师生关系 41

  42. 从汉语的语言要素和篇章 语音游戏 词汇游戏 语法游戏 汉字游戏 句段游戏

  43. 从活动的形式 调查类 表演类 猜测类 卡片类 记忆类 动作类

  44. 三、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让学生参与决策

  45. 2、动用肢体和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46. 3、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 (1)、积极的依赖 (2)、分工明确 (3)、直接互动 (4)、社会交往能力 (5)、评估机制

  47. 4、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 (1)教学对象的年龄、母语和汉语(目的语)水平 (2)班级的规模; (3)游戏的难度和适用度

  48. 调查种类 班级内部调查: 可以全班同学分组,每组制作一个表格,让学生拿着调查表在组内用“你家有几口人?”、“你的……是做什么工作的?”和“你的……多少岁?”等展开调查。 调查的题目如下: 喜欢的歌星、电影、歌曲、颜色、食品、水果、季节、希望得到的礼物、朋友的数量、和朋友一起做什么、假期打算、使用的手机的型号、使用手机的时机、更换手机的原因、喜爱的手机型号、家庭构成、旅游地点……

  49. 家庭成员调查: 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让孩子们调查家庭构成、家庭成员的职业、年龄、生日等。 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向家庭成员调查: 经济支出情况(百分比)、亲戚之间的关系、长辈的受教育情况、生活经历、最快乐的事情、去过的地方、某种节日的习俗、名字的来历……

  50. 简单的社会调查(用母语调查用汉语表达): 社会调查的挑战性更大。学生要走上社会,克服害羞心理,勇于与他人交流。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对某种商品的看法、对某种现象的看法、是否过某种节日、是否有出国旅游的计划、是否常去肯德基吃饭、想去哪个国家旅游、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等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