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第八章 醛、酮、醌 第一节 醛和酮 一 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第八章 醛、酮、醌 第一节 醛和酮 一 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 RCHO ≡RCOR´. 醛:. 官能团均为. 酮:. 2 分类. 芳香醛(酮) 脂肪醛(酮). 饱和醛(酮) 不饱和醛(酮). (1). (2). (3). (4). 二 命名. 1 命名总原则: C=O 是官能团,依 “醇的命名 ”方法类推。. (1). (2). 戊醛. 3-戊酮. (3). (4). 丙烯醛. 苯甲醛. (5). (6). 苯乙酮. 环己酮. (7). β- 苯基丙烯醛. 2 同分异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醛、酮、醌 第一节 醛和酮 一 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醛、酮、醌 第一节 醛和酮 一 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RCHO ≡RCOR´ 醛: 官能团均为 酮:

  2. 2 分类 芳香醛(酮) 脂肪醛(酮) 饱和醛(酮) 不饱和醛(酮) (1) (2) (3) (4)

  3. 二 命名 1 命名总原则:C=O是官能团,依“醇的命名”方法类推。 (1) (2) 戊醛 3-戊酮 (3) (4) 丙烯醛 苯甲醛 (5) (6) 苯乙酮 环己酮 (7) β-苯基丙烯醛

  4. 2 同分异构 醛酮: CnH2nO 醇醚: CnH2n+2O

  5. 四 化学性质 1 C=O上的亲核加成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 Nu-(亲核基团):HCN、NaHSO3、H-OR、H-NHY、R-MgX。

  6. (1)与HCN的加成反应 :OH-条件 -羟基腈 亲核加成反应活性顺序:

  7. (2) 与RMgX反应: 可用于制备1°、2°、3°醇。 甲醛 1°醇

  8. (3)与NaHSO3反应 (饱和溶液) -羟基磺酸钠 白↓ 用途:可用于鉴别。 用途:可用酸或碱分离提纯。 适用范围: RCHO(醛)、CH3COR(甲基酮),余不反应。

  9. (4) 与氨的衍生物反应 西佛碱(Schiff base) 2,4-二硝基苯腙,黄色沉淀 (可用于鉴定C=O。)

  10. (5)与HOR的缩合 (缩醛:难氧化,难还原,OH-中稳定。) 半缩醛 干HCl 缩醛

  11. 保护醛基实例:

  12. 2 还原 Ⅰ 催化氢化: C=C、-CHO都还原,无选择性 。 Ⅱ NaBH4和LiAlH4还原:只还原-CHO,保留C=C、C≡C。 Ⅲ 锌汞齐还原:H+条件,C=O变CH2。 Zn-Hg HCl

  13. 3 氧化

  14. 4 -H的活性 -H易离去:有弱酸性 (1) 碘仿反应 碘仿试剂:I2+NaOH(或NaOI)。 用途:鉴别 结构。 如《药典》中鉴别乙醇(CH3CH2OH)的方法:碘仿反应。

  15. (2)羟醛缩合反应 含-H 含-H

  16. 5 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 反应特点: a 反应物均不含-H, b 在浓的NaOH 溶液进行。 如: 等;

  17. 【总结】 醛酮的反应 1 亲核加成反应 3 C=O可氧化、可还原,还可歧化。

  18. 六 重要代表物 1 甲醛 HCHO 甲醛,是无色、对粘膜有刺激性的气体,b.p.-21℃,易溶于水。 由40%甲醛、8%甲醇所组成的水溶液,即为福尔马林。由于它可使蛋白质凝固,因而具杀菌和防腐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消毒防腐药,可用于手术、外科器械、衣物、家庭用品等的消毒,同时,可以固定解剖标本、保存疫苗和血清。 甲醛的还原性,在同类的醛中,是最强的,因此,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甲醛溶液长期放置,会聚合成多聚甲醛,产生沉淀,所以,通常加入少量甲醇以防聚合。 甲醛与氨作用,可得六亚甲基四胺,即乌洛托品。乌洛托品可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纺织品的防缩剂,在医药上用作泌尿系统消毒剂。 甲醛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树脂,如酚醛树脂(即电绝缘材料“电木”)。

  19. 2 乙醛与三氯乙醛 乙醛(CH3CHO)是有刺激气味的液体,b.p.20.8℃,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乙醛可聚合成三聚乙醛: 三氯乙醛(CCl3CHO)为无色液体,b.p.98℃。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三氯乙醛与水作用生成水合三氯乙醛(“水合氯醛”),水合氯醛具有镇静作用,是最早用于催眠的有机合成药物。

  20. 3 丙酮 丙酮是最简单的酮,为无色易燃液体,有特殊气味,沸点56.2℃。 丙酮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精油中,动物体中含量较低。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代异常,尿液中的丙酮含量偏高。可用亚硝酰铁氰化钠Na2[Fe(CN)5NO]溶液和氨水,或碘仿反应进行检测。 丙酮能溶解许多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也可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如板蓝根、香附丙酮浸出物。

  21. 4苯甲醛 是最简单的芳香醛,为无色、有杏仁香的油状液体,沸点179℃。稍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 在自然界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苦杏仁中,故亦称“苦杏仁油”。 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相似,但不能还原菲林试剂。是合成医药、香料、染料及树脂的重要原料。

  22. 5 肉桂醛及其它 肉桂醛又名桂皮醛,为黄色液体,沸点25℃,微溶于水。在桂枝、广霍香的精油中均有存在。用作香料,也可以作防腐剂。 除肉桂醛外,中药中还存在许多醛、酮类化合物。它们是构成中药挥发油(精油)的重要成分,且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23. 原儿茶醛,化学名为3,4-二羟基苯甲醛,存在于四季青、丹参中,具有抑菌作用。 香草醛,又名香草素、香荚兰醛、香荚兰素,存在于川芎中,具有特殊香味可用用药剂或食品的矫味剂。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成分,可兴奋中枢神经,也可用于合成人工麝香等香料。

  24. 第二节 醌 一 定义与命名 醌:环状共轭二烯二酮 , 骨架结构为 和 两种。 注意:醌不是芳环。 对苯醌 邻苯醌 9 1,4-萘醌 9,10-蒽醌 10 特性:所有的醌都有颜色,用作染料或指示剂。

  25. 二 化学性质 3 1,4-亲核加成 1 与C=C的亲电加成 2 与C=O的亲核加成 1 与C=C的亲电加成 加卤素 D-A反应

  26. 2 与C=O的加成 对苯醌单肟 对苯醌双肟 3 1,4-加成

  27. (4)还原

  28. 三 醌类化合物举例 黄色至橙色的粘稠液体,遇光易分解,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乙醚或植物油中。 有凝血作用,作止血剂。 维生素K1 黄色结晶状粉末,m.p.105-107℃,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有凝血作用,作止血剂。 维生素K3

  29. 茜草根能止血、活血,主治咳嗽、痰中带血及风湿性关节炎,从中可以分离出茜(草)素及其衍生物。茜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染料。 茜素(1,2-二羟基蒽醌) 大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羟基蒽醌衍生物总量约2-5%,包括大黄酚、大黄酸等。 大黄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收敛、消炎、通便、利胆、止血等,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大黄酸具有抗菌作用;大黄酚有止血作用。 大黄酸 大黄酚

  30. 又名丹参酮甲,棕红色针状结晶,m.p.233~234℃。有抗菌作用,性激素样作用,用于治疗痤疮、心绞痛。 丹参醌甲 又名丹参酮乙,樱红色针状结晶,m.p.209~210℃。对心血管系统及细菌抑制有作用。 丹参醌乙

  31.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 --释迦牟尼佛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32.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十方虚空,在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楞严经》 十方虚空(指宇宙),在你的内心里,就好像是一片云,点缀在太空中。

  33. 寡过未能为我憾 居心无伪任人非 -- 印光法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