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17 Views
实践主题性课程 培养残疾学生实践能力. 李瑞江 季俊昌 山东省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省东营市教科院 200 6. 1 1.18. 黄河入海口——长河落日图. 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湿地风光. 胜利油田所在地——炼塔晨曲. 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1990年建校,现有学生二百六十多名,教职工九十多名。学校规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省先进行列,承担过多项省市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科研力量强大,科研水平较高。. 问题的提出.
E N D
实践主题性课程 培养残疾学生实践能力 李瑞江 季俊昌 山东省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省东营市教科院 2006.11.18
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1990年建校,现有学生二百六十多名,教职工九十多名。学校规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省先进行列,承担过多项省市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科研力量强大,科研水平较高。
问题的提出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中高年级起至高中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极具价值的重大举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自三年级开始设置。 • 那么,聋校应如何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由于特教学校的新课程标准尚未颁布,我们学校在探索聋校综合实践活动时,就尝试开展了主题性课程的实验。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感到这种新型的课程形式比较适合于有生理缺陷且个体差异较大的聋生使用。
关于主题性课程 • 主题性课程是应对聋校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 主题性课程围绕与残疾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指向较为具体的主题,从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开发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通过多学科间横向的、综合的协作以及同学科不同阶段之间的纵向串联,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残疾程度以及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学习需要,从而全面发展残疾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及适应能力。
关于主题性课程 • 突出特点: 主题性课程相对于一般的活动课程,更强调以个别化的学习需要为中心,以分类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为技术支撑,以发展聋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该课程能够照顾并适用于智力、能力等个体差异较大的残疾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都能学到有现实意义的、适合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合在班额较小的聋校使用。
关于主题性课程 • 突出特点 主题性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以某个鲜明的“主题”出现的实践性课程。它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般功能、价值,也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 与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比,其更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针对性。
关于主题性课程 • 突出特点 实施主题性课程,要求不论是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还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都是从残疾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成一个个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学科“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探究情趣的主题活动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里学会选择,学会取舍,学会应用,而不至于漫无目的地“遨游”。这个“主题”始终伴随并引导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多学科教师的参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于主题性课程 主要类型: 活动范围式主题课程; 专题式主题课程; 时间式主题课程等
活动范围式主题课程 • 例如: 社区 社会 家庭 班级 学校 我
专题式主题课程 • 例如: 二级主题 三级主题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三级主题 三级主题 二级主题
课程资源的设计与生成 有利于聋生的主动、和谐发展的经验整合,应把聋生的实际需要和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要服从、服务于聋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从师生的兴趣、经验以及所处的环境中产生,选择对聋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之操作、探索并能激励其乐观向上、增智益能的内容。
教学模式设计(一) 主题性课程《家庭》教学教学模式设计(活动范围式 ) 数学知识 与技能 语文知识 与技能 生活常识 生活、劳 动技能 交流、社 会技能 主题: 家庭 休闲、 娱乐 行为、 行动 手工
教学模式设计(二) 主题性课程《朋友》教学教学模式设计(专题式) 介绍“朋友” 认识“朋友” “朋友”类型 认识“朋友” 主题: 朋友 歌颂友谊、友情 体验“友情” 关心、帮助朋友 如何交到好朋友 实践“交友” 实际“交友” 介绍我的新朋友
主题性课程资源的生成与设计 例如:
组织实施的建议 1 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实施过程的管理 2 注意多领域知识的整合和多学科教师的参与 3 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4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多层次目标的达成 5 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开放性
讨论与思考 • 主题性课程的实施应与特教学校新课程改革相结合 • 主题性课程的实施应与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 主题性课程的实施应与特教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相结合 • 主题性课程的实施应与残疾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相结合
结 束 语 主题性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尚处在实验和初步探讨阶段。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而学生数量又相对较少,特教学校更需要和适合开展主题性课程。当前,该课程在很多特教学校已经得到了实验和应用,显示了巨大的可开发空间。 我们应积极借鉴并推广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而丰富特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而促进残疾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光临美丽的黄河三角洲 山东省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 http://www.dytx.net 李瑞江E-mail:lrj18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