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23 Views
第八章 规模经济性. 第一节 规模的经济性. 一、长期成本函数 • 在生产的规模收益和长期成本函数之间存在直接对 应关系。 • 每条短期成本曲线都只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某 一点相切,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平滑的U型。. 长期成本函数的特点: 1、近似性 2、受技术状况的影响 3、投入要素价格的影响.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不同类型 ㈠常数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㈡递减的长期平均曲线 ㈢递增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㈣U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三、若干相互关联的概念 最小有效规模与最大有效规模 最优规模范围与非有效的规模范围
E N D
第八章 规模经济性 第一节 规模的经济性
一、长期成本函数 •在生产的规模收益和长期成本函数之间存在直接对 应关系。 •每条短期成本曲线都只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某 一点相切,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平滑的U型。
长期成本函数的特点: 1、近似性 2、受技术状况的影响 3、投入要素价格的影响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不同类型 ㈠常数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㈡递减的长期平均曲线 ㈢递增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㈣U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三、若干相互关联的概念 • 最小有效规模与最大有效规模 • 最优规模范围与非有效的规模范围 • 规模的经济性与规模的不经济性
四、L型规模曲线─长期成本曲线 • U型规模曲线是更多地用于理论分析的长期成本曲线。它把因规模的变化所带来的平均成本变化分为3个阶段。这就是随着规模的增大,在最初阶段平均成本急剧下降,继而下降趋缓并在一段产量范围内保持收益不变,当产量继续增加时,平均成本可能呈上升趋势。 • 但是对于规模与成本关系的大量经验研究表明,很少有人发现在过高产量水平上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的情况。这就使得一些学者提出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般呈“L”型的假设
第二节 规模经济性的决定因素 一、技术的规模经济性 ㈠不可分性 案例:中国联通 ㈡设备的几何属性与0.6经验原则 ㈢较大规模设备在热效率和动力性等方面的相对有效性 二、专业化生产 案例研究:格力电器 思考:在多元化和专业化之间作出恰当选择 三、大规模筹供的经济性(The economics of massed resources)
四、先进技术或有效的生产组织 • 日本经济学家斋藤优认为:“现在的产业垄断已经从资本垄断向着技术垄断的时代迈进。因此,倘若失去了技术垄断,则其产业竞争的垄断地位就难以保证,垄断性的利润也难以获得。” • 以美国的著名大公司为例,按费用规模排名前三位的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分别为89、68.2、和39.3亿美元,分别占销售收入的5.6%、4.6%、5.2%,而微软公司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更是高达16.5%。 • 业务流程再造 • 案例研究1:福特汽车公司 • 案例研究2:IBM信贷公司 五、熟能生巧
六、范围的规模经济性 • 范围经济性的简单数学描述是:设Xi为第i个产品组合,,i=1,……m,当下述成本函数C与Ci之间的不等式成立时,则范围经济性存在: C(X1,X2,……Xm)<C1(X1,0,……,0)+C2(0,X2, 0,……,0)+……+Cm(0,0,……,Xm) • 范围经济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把连续加工生产过程统一在一个大企业中,生产和销售在这个过程中 可能获得所有收益的产品。 • 企业进行相关多角化扩张,充分利用内部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剩余, 及资源共享。 • 问题:企业追求范围经济性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规模经济性的衡量方法 • 把利润作为规模的函数的分析法 • 适存检验法 • 统计分析法 • 工程法
利润作为规模的函数的分析法 ㈠方法原则及其衡量方式 利润作为规模的函数的分析方法是通过考察公司的规模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公司最优规模。 ㈡应用实例
利润作为分析标准的评价 • 利润作为规模函数的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而且容易获得资料。 • 问题: 1、利润不一定简单地与规模经济性相联系。 2、利润数字对确定折旧,对兼并所得资产的估价等会计原则很敏感 3、小公司比大公司的利润更易于随商业周期而变化,这反映了较大公司有较大的垄断能力。
适存检验法 ㈠适存检验原则及其衡量方式 适存检验法属于经验分析法中从某一基本合理的经济假设出发分析大量事实的模式。 适存检验的基本假设是,不同规模公司的竞争将产生出更有效的企业。 适存检验原则是这样来决定最优公司规模的:把行业中的公司按规模分类,计算某时期各类规模的行业产出崐份额。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下降,它就是相对无效的,并且一般来说规模越是无效,份额下降就越快。 ㈡适存检验法的应用实例 ㈢简单评价
统计成本分析法 ㈠衡量方式 ㈡估计实例 ㈢简单评价
工程法 ㈠衡量方式 ㈡估计实例 ㈢简单评价 • 优点:可以得出对规模经济性的额定估计;能对工程和生产方面的成本作出准确估计 • 缺点:有一定范围的误差且不严格。特别是在讨论某些非技术因素对规模的影响时更是如此。
中外规模经济性的经验研究 一、西方若干对规模经济性的经验研究结果 • 从具体的研究结论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着重于对成本函数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行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一类研究则着重在考察经济活动或经济组织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或最优规模范围。
几个实例 1、美国农场数目与规模的变化 2、管道输油的规模经济性的证据 3、工厂的最小有效规模(MES) 4、公司的规模经济性 5、若干长期成本函数的经验研究结果
关于我国水泥和棉纺业规模经济性的研究 ㈠对我国水泥行业规模经济性的实证分析 ⒈水泥行业的特点 ⒉研究方法与数据 ⒊数据分析与结论 ㈡对我国棉纺织业规模经济性的考察 ⒈棉纺企业规模经济性的初步分析 ⒉定量分析
规模经济性的决策含义 ㈠存在规模经济性时,存在扩大规模的动因或压力 ㈡产品能力与需要能力在经济性上的平衡──产品结构应与使用产品时的需求结构相配适 ㈢局限于某些行业 ㈣规模经济性可能为其它管理因素所抵销
问题:企业规模与效率之间是什么关系? • 大企业病与企业重构 • 案例研究:西尔斯·罗巴克公司 (Sears)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思考:中国大型企业何以立足? ♣差距: ☁航空与航天 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中航 公司 收入(10亿) 税后利润(百万) 雇员(千人)研发费用(百万) 波音(‘97)45.8(178)2391,830 洛克希德(’97)28.11,3001901,060 英国航太(‘97)10.468144690 中航(‘97)3.172560 缺
☁ 动力设备工业 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哈尔滨动力设备公司 公司 收入 税后利润 雇员 研发费用 (10亿) (百万) (千人)(百万) 西门子 57.959903765,008 :动力分公司 6.39 缺 缺 缺 ABB29.722,5002082,368 通用电气 100.479,2962931,930 :动力分公司 8.471,306 缺 缺 哈尔滨动力设备 0.359273
☁ 石油/石化工业 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海洋石油 公司 收入(10亿) 税后利润(百万) 雇员(千人)研发费用 (百万) 埃克森莫比尔(‘97)182.3611,730123720 皇家荷兰壳牌(‘97) 128.147,760105770 BP阿莫科(‘97)123.308,540123390 中国石油(‘98)32.6[107]1,540 缺 中国石化(‘98)34.0[194]1,190 缺
表2 商业革命中的全球寡头垄断 公司名 部门 全球市场份额(%) 航太(MSDW.'98;FT,'98.3.6) 波音 100座以上的商业飞机定购 70 空中客车 100座以上的商业飞机定购 30 劳斯莱斯 航空发动机定购 34 通用电气 航空发动机定购 53 普惠 航空发动机定购 13 信息技术 (MSDW.'98;FT.'99.10.27,11.8,11.15) 朗讯 互联网与通信设备 17 英特尔 微处理器 85 微软 计算机系统 90+ Cisco 计算机路由器 66
公司名 部门 全球市场份额(%)公司名 部门 全球市场份额(%) 快速移动消费品 (可口可乐年度报告;MSDW,'98) 可口可乐 碳化软饮料 51 吉列 剃须刀 70 富士胶卷 照相机胶卷 35 耐克 旅游鞋 36 动力设备(FT,'99,3.24) 通用电气 燃气轮机(1993-98) 34 西门子/西屋 燃气轮机(1993-98) 32 ABB/阿拉斯通 燃气轮机(1993-98) 21
案例研究:宝钢 一、宝钢进入汽车板市场的过程 ☢ 进入汽车板市场的动机和企业的“抱负水平”。 高抱负 战略定位 标杆竞争 ☢ 能力、缄默知识与“干中学” ☣ 学习 先行者优势 竞争优势 ☣ 在具有复杂工艺技术特征的工业生产中,企业即使买来先进的设备也并不能够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除非技术人员和工人掌握相应的技能、知识和技术诀窍,而这种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顽强的努力。
☢ 向用户学习、与用户共同学习 ☣1997年放弃一直采用的钢厂标准,明确提出以用户的标准作为宝钢的标准进行生产。 ☣ 1997年开始采用德国企业的最终用途管理,按用户来生产。1998年后发展为按零件管理。 ☣ 在和用户的密切合作中建立起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把向用户的学习进一步发展成为与用户共同学习,使宝钢的学习更加有效。
☢ 营销服务体系、互补资产和互相专属锁定 ☢ 宝钢的汽车板项目为什么能成功? ☣ 宝钢已经拥有的优良设备和技术使宝钢能够发展出汽车板生产能力的基础。 ☣ 管理层较高的抱负水平所产生的进取心。 ☣ 通过“集中一贯制”实现的管理控制。
讨论: 规模经济性能让中国的汽车赚钱吗?
关于本章的总结 • 从规模经济分析的观点看,大规模生产往往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并且这种优点是可以通过成本核算得到证实,这就使得规模经济性的理论在50-70年代得以大行其道。企业规模也趋于大型化,并产生了一批成崐本导向型企业。但是管理、经营效果是多方面,多因素所决定的。许多其他因素虽有巨大作用,但难于直接计算。这些因素包括:人和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小规模组织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强等优点。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崐烈,企业环境中的不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大型企业的缺点,小型企业的优点都得到了较充分的认识。许多大企业纷纷实行小型化,结果充分发挥了人的积极性,适应了市场变化,成本也并不比原来高,而利润则不断上升。因此,实践中开始改变片面强调规模经济性原则,主张发展新性的“微型企业”。
引言 • 规模经济性是关于所正确选择的所有生产投入组合的规模与企业产出率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 规模经济性属于长期成本分析问题。
规模的经济性 • 规模的概念 • ⒈生产方面 • ⒉影响销售和分配成本的主要方面 • ⒊综合性规模的重要方面
规模曲线─—长期成本曲线 • 通过建立各种规模的工厂来得出生产数据和比较成本是行不通的。但是可以采用某些方法,如工程技术法来估计某些规模的工厂的生产成本,也可以应用过去的生产数据作参考,来进行研究。所以在实际中对某行业的长期生产成本曲线或规模曲线的估计往往是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