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790 Views
第四章 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 引子. 人民网 2001 年 2 月 14 日 : 据关资料统计,每天在 17 ~ l9 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 1/4 。因此,对于汽车驾驶员来说, 17 ~ 19 时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时间段。.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 17 ~ 19 时正值傍晚,光线由明转暗。在人眼的视网膜中,有两种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一种是杆体细胞。当光线由明转暗时,锥体细胞逐渐失去作用,叫暗适应过程。暗适应比明适应时间要长,如我们在白昼进入暗室,大约需 15 分钟才能开始适应。而明适应一般只需几秒钟,至多一分钟左右 。.
E N D
引子 人民网 2001年2月14日 : 据关资料统计,每天在17~l9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4。因此,对于汽车驾驶员来说,17~19时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时间段。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17~19时正值傍晚,光线由明转暗。在人眼的视网膜中,有两种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一种是杆体细胞。当光线由明转暗时,锥体细胞逐渐失去作用,叫暗适应过程。暗适应比明适应时间要长,如我们在白昼进入暗室,大约需15分钟才能开始适应。而明适应一般只需几秒钟,至多一分钟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在17~19时正值傍晚,光线由明转暗。在人眼的视网膜中,有两种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一种是杆体细胞。当光线由明转暗时,锥体细胞逐渐失去作用,叫暗适应过程。暗适应比明适应时间要长,如我们在白昼进入暗室,大约需15分钟才能开始适应。而明适应一般只需几秒钟,至多一分钟左右。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 颜色适应性 • 颜色对比 • 色彩心理学 • 颜色视觉理论
5.1 颜色视觉 5.1.1 颜色的适应性 (1) 亮度适应 当照明条件改变时,眼睛通过一定的生理调节过程对光的亮度进行适应,以获得相对清晰的影像的过程。 • 暗适应 • 明适应
暗适应 定义: 光线由明变暗,人眼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步增强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瞳孔自动放大,由2mm逐步扩大到8mm,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加数倍;同时由锥体细胞视觉转换为杆体细胞视觉,即由明视觉转换为暗视觉。 经测定视觉感受性可比开始时提高数万倍。
应用 • 红光只对锥体细胞起作用,对杆体细胞不起作用,所以,红光不会阻碍杆体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如果暗室工作人眼在进出暗室时,戴上红色眼镜,从明亮的地方再会到暗室的时候,就不需要重新暗适应节约工作时间、保护眼睛。 • 车辆的尾灯采用红灯 • 夜间飞机驾驶舱采用红光照明
明适应 定义: 光线由暗变明,视网膜对光刺激的感受性逐步降低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虹膜收缩使瞳孔缩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入射光量;同时由杆体细胞视觉转换为锥体细胞视觉,即由暗视觉转换为明视觉。 人眼感光灵敏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感光灵敏度降低时快,即明适应所需时间短;感光灵敏度提高时慢,即暗适应所需时间长。
(2) 颜色适应 日光(6000K)下观察一张白纸,颜色感觉? 拿到白炽灯(2800K)下呢? 再拿到日光下,又如何? 颜色适应:通常人眼适应于一定的色刺激后,在观察另一种颜色时,后者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而带有原适应色光的补色成份,我们将先看到的色光对后看到的色彩的影响所造成的颜色视觉的变化,叫~
印刷工作者Note! 在观察颜色时要保持最初的第一印象和新鲜感,并规定“夜不观色” Why? 就是说不要在白炽灯或其它色温太低和非标准光源下研究色彩,目的就在于消除由光源光色而产生的颜色适应性的影响。
(3) 色觉恒常性 颜色适应性的后果就是产生了颜色的恒常性,也就是说,在照明和观察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人们对物体的颜色感觉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 这表明,物体的颜色不仅取决于光、彩色物体、人眼的特性,也受到人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即大脑的心理作用
5.1.2 颜色对比 明度对比
5.2 色彩心理学 5.2.1 色彩的心理表现类型 (1) 色彩的联想 • 具体联想 • 抽象联想 (2) 色彩的象征
色彩的具体联想和抽象情感 色彩 具体联想 抽象的情感 红 火、血、太阳 喜气、热忱、青春、警告 橙 柳橙、秋叶 温暖、健康、喜欢、和谐 黄 橙光、闪电 光明、希望、欢快、富贵 绿 大地、草原 和平、安全、成长、新鲜 蓝 天空、大海 平静、科技、理智、速度 紫 葡萄、菖蒲 优雅、高贵、细腻、神秘 黑 夜晚、煤炭 颜色、刚毅、法律、信仰 白 云、雪 纯洁、神圣、安静、光明 灰 水泥、老鼠 平凡、谦和、失意、中庸
小学生青 年 男 女男女 白 雪,白纸 雪,白兔雪,白云雪,砂糖 灰鼠,灰 鼠,阴天灰,混凝土阴云,冬天 黑炭,夜 毛发,炭夜,洋伞墨,套服 红苹果,太阳 郁金香,洋服红旗,血口红,红鞋 橙桔,柿 桔,胡萝卜橙子,肉汁桔,砖 褐土,树干 土,巧克力皮包,土栗,鞋 黄 香蕉,向日葵 菜花,蒲公英月,雏鸡柠檬,月 黄绿草,竹 草,叶嫩草,春嫩叶,衬里 绿树叶,山 草,草坪树叶,蚊帐草,毛衣 蓝天空,海洋 天空,水海,秋空大海,湖水 紫 葡萄,紫菜 葡萄,桔梗裙子,礼服茄子,藤
抽象联想 由色彩感觉所引起的情感和意象的联想。
青 年老 年 男 女男女 白 清洁,神圣 洁白,纯洁 洁白,纯真 洁白,神秘 灰忧郁,绝望 忧郁,阴森荒废,平凡深沉,死灭 黑死亡,刚健 悲哀,坚实生命,严肃阴沉,冷淡 红热情,革命热情,危险热烈,卑俗热烈,幼稚 橙焦躁,可怜低级,温情甘美,明朗欢喜,华美 褐 雅致,古朴雅致,沉静雅致,坚实古雅,朴素 黄明快,泼辣明快,希望光明,明亮光明,明朗 黄绿青春,和平青春,新鲜新鲜,跳动新鲜,希望 绿 永远,新鲜和平,理想深远,和平希望,公平 蓝无限,理想永恒,理智冷淡,薄情平静,悠久 紫高贵,古雅优雅,高尚古风,优美高贵,消极
共感联想 由色彩感觉所引起其他领域的感觉或反向的色彩心理联想形式。
感觉 色彩 色听联想 纯色 清色 暗色 浊色 红 吼叫 热闹 呐喊 震动 情语 轻快旋律 低沉 嘶哑声 噪音 苦闷 嗡嗡声 橙 高音 嘹亮声 轰隆声 悠扬 明朗声 呱呱声 浑厚 悲壮 础础声 呜咽 沉重 哄哄声 黄 明快 响亮 尖锐 悦耳 悠扬 哈哈声 回声 沉闷 喃喃声 昏沉 沙哑
感觉 色彩 色触联想 纯色 清色 暗色 浊色 红 烫 热 温暖 酥松 丰满 铿锵 牢固 粗糙 坚硬 干燥 橙 温热 发烧 有弹性 暖和 平滑 酥 厚 仿古 干枯 绒毛 沙土 不光滑 黄 光滑 光亮 弱 流动 绵绵 滑腻 垃圾 痒痒的 温暖 污粘 脏
感觉 色彩 色味联想 纯色 清色 暗色 浊色 红 辣 甜蜜 糖精味 甜蜜 蜜 醇美 焦 涩味 茶 巧克力 五香味 腐朽味 橙 酸辣 甜 胡椒 甘 甜美 蜂蜜 苦涩 烟味 熏味 碱 杂味 反胃 黄 甘甜 甜腻 淡甘味 清甜 乳酪 碱 醋苦 醋 涩 酸苦味 酵酸
感觉 色彩 色嗅联想 纯色 清色 暗色 浊色 红 浓香 酸鼻 野香 艳香 幽香 脆味 浓郁 烧焦 恶臭 霉味 腥味 橙 浓郁的 奇香 温香 淡香 酪香 腐臭 酸味 氨味 泥土味 郁香 黄 芳香 纯香 甜香 清香 飘香 橄榄 腐臭 焦味 烤味 腐臭 异味
色彩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既是历史积淀的特殊文化的结晶,也是约定俗成的文化现象,并且在社会行为中起到了标示和传播的双重作用。同时又是生存于同一时空氛围的人们共同遵循的色彩尺度。自然界色彩的熏陶,人类对于色彩的认知、运用,是人们形成色彩感情象征意义的最根本的基础。
红色是火的色彩,意味着热情奔放。红刚巧又血的颜色,因而又表示爱国精神或者革命;红色是火的色彩,意味着热情奔放。红刚巧又血的颜色,因而又表示爱国精神或者革命; • 在西方,据说耶稣的血是葡萄酒色,所以红又表示圣餐和祭奠; • 红色又因其意味着危险,而被用作交通信号的停止色,消防车色等; • 深红色意味着嫉妒或暴虐,被认为是恶魔的象征,而粉红色则象征健康
黄色常同月光联系在一起。 • 在中国古代被定为帝王用色,一般人不许使用。 • 在古代罗马也被当着高贵的色, • 而基督教却作为犹太衣服的色,因而在欧美被看作是最下等的色,起初把恶徒叫做“黄狗”,后来又轻蔑地把胆小鬼和庸俗恶劣的新闻称为“黄色的”。
绿色是大自然草本的颜色,所以意味着自然和生长,同时也是未成熟人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草本的颜色,所以意味着自然和生长,同时也是未成熟人的象征。 • 在西方,绿色意味着嫉妒和恶魔。所谓“嫩手”是指工作缺乏经验的人。此外,绿色一般还用来象征和平与安全。
蓝色是幸福色,表示希望。 • 在西方,蓝色表示贵族,一提到蓝的血,就意味着名门血统,所以蓝色是身份的象征。但是蓝色又是绝望的同义词,“蓝色的音乐”实质就是“悲伤的音乐”。 • 在日本,用蓝色来表示青年,青春或少年等刚走上生活道路的一代人。
紫色是高贵庄重的色。 • 在过去的中国和日本,作为表示等级的服色,紫色是最高级的。至今在仪式方面仍采用紫幕和方绸巾。 • 在古希腊时代,紫色作为国王的服装色使用。
白色意味着纯粹和洁白,表示和平 与神圣。 • 日本的老道和和尚都穿着白衣服。作为等级的标志,白是天子白服色。 • 中国和印度的所谓白色和白牛,都是吉祥和神圣 的象征。所谓“弄清黑白”,就是指要判明是非善恶,所以白还意味着洁白善良;还有,白还是沉默的反义词,从前古文中的“说”就写成“白”、“自白”、“白书”等说法都是由此引出来的。
黑是不吉利色,意味着不好,表示黑暗与地狱,象“黑名单”。黑是不吉利色,意味着不好,表示黑暗与地狱,象“黑名单”。 • 在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有方位色,即东是蓝,南是红,中央是黄,西是白,北是黑。 • 在西方,基督教的祭日也用黑色表示。红与绿象征圣诞节 祭,黄和紫象征复活节 祭,茶色是感恩节 祭。
暖 感 冷 感 华 美 朴 素 强 烈 柔 软 厚 重 幽 香 5.2.2 色彩的感觉
炎 夏 迷 茫 阳 刚 阴 柔 动 劲 死 寂 柔 和 苦 涩
兴奋色、沉静色 • 兴奋色:纯粹的红、橙、黄色, • 降低彩度可降低兴奋性;
沉静色:纯粹的绿蓝、蓝色, • 降低彩度可降低沉静性;
紧张感:白色、 黑色、 高彩度色; 舒适感:灰色、低彩度色;
华丽感:红色系列 文静、沉着感:蓝色系列
华丽色与朴素色 • 华丽色:A 彩度高, • B 明亮色, • C 色调差较大纯色和白、黑配色时 • 朴素色:A 彩度低, • B 暗色, • C彩度低色同白、黑配色时
活泼色与忧郁色 • 活泼色:A 纯色或纯色与白搭配 • B 明亮色 • C 暖色
朴素色:A 纯色与黑搭配 • B 暗浊色, • C 冷色
软色与硬色 • 软色: 灰色 , 灰白明浊色。 • 硬色:黑、白色与黑搭配 , 纯色和暗清色。 软硬之间:明清色和暗浊色
5.3 颜色视觉理论 • 三色学说 • 四色学说(对立学说) • 阶段学说
三色学说 1801年 英国 T.Yang认为人只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基本视神经 1811年左右 德国 赫姆霍尔兹 三种感色细胞…… Hermann von Helmholtz Thomas 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