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82 Views
项目一. 认识常用元器件. 1.1 电阻器. 学习目标: 能正确辩别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 正确读出四环、五环电阻的阻值。 了解电阻标称系列阻值 。. 电阻器 主要用途 : 1 、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其次还作为分流、分压和负载使用。. 一 、电阻的分类. 1 、线绕电阻器 2 、薄膜电阻器 3 、实心电阻器 4 、敏感电阻器. 几种常用电阻器的结构特点 :. 二、电阻的参数. 1 、额定功率. 电阻器功率的表示. 2 、标称阻值. 电阻器标称阻值系列.
E N D
项目一 认识常用元器件
1.1 电阻器 学习目标: • 能正确辩别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 • 正确读出四环、五环电阻的阻值。 • 了解电阻标称系列阻值。 电阻器主要用途: 1、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其次还作为分流、分压和负载使用。
一、电阻的分类 1、线绕电阻器 2、薄膜电阻器 3、实心电阻器 4、敏感电阻器
二、电阻的参数 1、额定功率 电阻器功率的表示
2、标称阻值 电阻器标称阻值系列 表中的数值可以乘以10n,得到不同的阻值,例如1.0这个标称值,就有1Ω、100Ω、1KΩ、10KΩ、100KΩ、1MΩ等等电阻值。
3、标称阻值与误差允许范围的标识方法 直标法 :如4.7KΩ±10%。 文字符号法:如:2K7表示2.7KΩ 色环标注法: (1)普通电阻器用四环色带表示阻值与误差 表示27000Ω±5% 四环电阻读数
(2)精密电阻器用五条色环表示阻值与误差 表示17.5Ω±1% 五环电阻读数
1.2电容器的识别 学习目标: • 了解常用电容器的种类,能区分电解电容、瓷介电容、涤纶电容等。 • 掌握选用电容器的基本原则、方法。 • 正确识别电容的标识,能用万用表估测容量。
一、电容器的分类与命名 1、分类 电容器的分类
2、命名 电容器的命名
二、电容器的主要参数与标识 1、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是指标识在电容器上的容量 电容量标识方法有三种: • 直标法:在电容器体上直接标出容量、单位、允许偏差。如470uF。 • 文字符号法:用文字符号与数字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如:6P8表示6.8PF,4u7表示4.7uF,1n表示1000PF,104表示100000PF即0.1uF。 • 色标法:用色环或色点表示容量,一般以皮法(PF)为单位,与电阻色环规则相同。
2、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 电容器在电路中可长期可靠稳定工作而不被击穿所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耐压)。 电容器常用的耐压有4.3V、10V、16V、25V
三、电容器的测量与选用 1、电容器的测量 (1)用指针万用表对较大容量的电容测量 (2)用电容表测量 2、电容器的选用 (1)根据实际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类型的电容器 (2)对电容容量的确定要符合电容器标称值系列规定 (3)选择电容器耐压时要留有余量
1.3半导体分立元件 学习目标: • 了解常用晶体管的封装形式,能大体直观判别其引脚极性。 • 熟练运用万用表检测晶体管质量、判别其引脚极性。
一、晶体二极管 1、普通二极管的测量 二极管内部含有一个PN结,基本特性是单向导通,其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来判别二极管的质量好坏。 二极管测量图示
2、发光二极管的测量 方法与测量普通二极管相似。测量时,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一般正向电阻小于50K,反向电阻大于200K以上为正常。
3、光电二极管的测量 (1)电阻测量法: 测量光电二极管 (2)电压测量法: 用万用电表(指针式)直流低电压档位,,红表笔接光电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负极,在强光照射下,应可测到0.2~0.4V电压。
二、晶体三极管 C C B B E E NPN三极管 PNP三极管 1、三极管管脚的判别 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管脚的根据是:NPN型三极管基极到发射极和基极到集成极均为PN结的正向;而PNP型三极管基极到发射极和基极到集电极均为PN结反向。根据二极管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点,判断出三极管的基极,进而确定集电极与发射极。 三极管测量示意图
判别方法按下面口诀进行: (1)三颠倒,找基极 (2) PN结,定管型 (3)判CE,动动手 判别三极管的集电极
2、锗管和硅管的判别 可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R×100或R×1k,测量三极管的发射极正向电阻,硅管的正向电阻较大,锗管的正向电阻较小。
1.4电路图与印刷电路板 学习目标: • 熟记各种元件的电路符号。 • 了解电路图的概念。 • 了解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功能及简单的生产制作过程。
一、电路图与图形符号 实物接线电路图
用电气符号来表示的电路如下图 电路图
二、印刷电路板 印刷电路板(PCB)几乎是任何电子产品的基础,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中。 电路板
除了固定各种元器件外,PCB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项元器件之间的电路连接。除了固定各种元器件外,PCB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项元器件之间的电路连接。 印刷电路板
1、PCB上元器件的安装 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元器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就需要在板子上打孔,元件引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元器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元器件面与焊接面。 电路板上的插座
2、PCB的颜色 PCB的颜色以绿色或棕色居多,当然也有部分产品采用更绚丽漂亮颜色的。 PCB的颜色
3、PCB上的元器件安装技术 (1)插入安装技术(THT): 将元器件安置在板子的一面,并将引脚焊在另一面上,这种技术称为“插入式(THT)”安装。
(2)表面安装技术(SMT): 使用表面安装技术(SMT)的元器件,引脚是焊在与元器件同一个面。这种安装技术避免了象THT那样需要为每个引脚的焊接而在PCB上钻洞的麻烦。而另一方面,表面安装的元器件,还可以在PCB的两面上同时安装,这也大大提高了PCB面积的利用率。
本项目小结 ● 认识元件是学习电路技术的第一步,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阶梯,对于每一个元件不用去探究其深奥的制造过程及工作原理,重要是的掌握其用法及在电路中的功能,能正确选用元件是本项目的学习重点。 ● 初次接触色环电阻,对读数规则会感到较为繁锁,如色环代表的数字意义易学易忘,故在学习中应善于总结,归纳出合适自己的记忆方法。 ● 晶体管的测量,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在深刻理解测量原理后,须反复练习、持之以恒。熟能生巧是技能训练的一大法宝。 ● 电子元件成千上万,在本项目中不可能一一涉及,掌握学习方法至关重要,一般拿到一个陌生元件,可通过查阅器件手册、利用因特网资源、咨询生产厂家、销售商等途径了解其功能参数。如某个集成电路,至少应明确集成电路作用、各引脚功能、电源等参数,最好有外围典型应用图等。做到在应用中有的放矢。